Oxlade
2021-04-05T02:43:45+00:00
----以下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并非法律或者社会科学专业,如有谬论还请指出,谢谢---
首先,明确定义
[quote]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quote][quote]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道德的事指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可以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quote]以上摘自百度百科,虽然不算权威,却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对法律和道德的认知。
那么,由此可以推知,法律和道德都不代表绝对的公平和正义
法律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国家统治的工具,也就是说,法律所维护的利益必然是倾向于国家统治阶级的;
对于我国而言,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并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现阶段的主旋律,也是法律制定的终极目标。所以,法律势必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无法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道德则是社会意识的体现,但是由于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所以不同地方的社会意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相应的,道德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是什么社会意识,其主要作用都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所以一方面,道德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有一些基础的信任而不会因为不必要的猜忌而浪费社会资源,从而可以起着社会运行润滑剂的作用;另一方面,滥用道德或者说道德绑架也可能拖累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意识的转变同样是滞后的,在社会高速变化的过程中,它不会立即随之变化,并会尝试抗拒和阻挠。
再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关系:
常有人认为,道德是法律的底线,是法律所不能涵盖部分的补充。
个人认为这句话并不能解释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从上述分析就可以看出,法律和道德都可能是不完善的,虽然它们的最终目标相近,但是却有着许多互不重叠的部分。
举个简单例子,使用盗版(特别是office等软件,非研究和学习行为),至少目前为止,使用盗版并不会被打上不道德的标签,但是却已经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可能再过若干年,使用盗版软件也会归类于不道德行为了吧(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些正版游戏玩家会鄙视盗版玩家了)。
最后,回到最近比较热门的遗腹子事件——某孕妇在丈夫死后立即打胎,并要求分享丈夫的赔偿金,在公公、婆婆不同意后将其告上法庭。
从法律角度来看,生育自由是该孕妇应有的权利,而获得丈夫身故的赔偿金也是她应得的权益,因此,向公公、婆婆讨要是理所当然的。份额上,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各取1/3,如果两老人生活有困难,可能会有少量倾斜。
从道德上了来说,就相对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是比较推崇“家国天下”的思想,许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还是希望家庭和和美美,国家和平稳定的。对于婚姻,大多数人可能还是更希望因爱而聚,而非单纯搭伙过日子。
因此,国内整体舆论氛围还是会将对伴侣忠贞定性为较好的品德。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如今的年轻人更加“务实”了——结婚往往会更为看重对方的经济情况;离婚门槛也较低,一言不合就去离婚的也不是少数;更有甚者,为了财产骗婚的也时有发生。
所以,该孕妇行为到底是否道德,就有了争议。按照传统观念,其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丈夫死亡就立即打胎,就不是那么忠贞;打胎了不说还要分赔偿金,更是令人心寒;
而按照新一代的观点,这又谈不上不道德——可能这两位本来就是搭伙过日子,感情不深厚;人死了就赶紧打胎,免得拖下去还有后患,而且一旦小孩出生,带着拖油瓶一辈子就毁了;相反,赔偿金嘛,应得的,干嘛不要;公公婆婆,反正以后不来往了,与我何干?至于以后,远走高飞就行。
更有甚者,认为公公婆婆扣押赔偿金,违法,所以不道德的是他们。
且不说这两种观念谁对谁错,首先,从上面所说“盗版”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违法≠不道德。法律是有明确的条文和标准的,比如斗殴,就有打赢坐牢打输住院这个说法,因为打输的人造成的伤害不足以达到坐牢的标准,可能最初是某一方引起的摩擦,但是在双方互相加码的过程中,法律必然会打击首先出格的那一个。从道德角度来看,一般人会站在被动的一方。所以从扣押赔偿金违法来说公公婆婆不道德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再进一步深究道德的本质——道德的事指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可以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那么为了个人利益,无视他人感受,尤其还是公公婆婆,并非什么别的陌生人,是增进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情吗?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有道德,就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都会降低,到最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所以道德究其根本就是要每个人多为他人考虑,尝试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走极端,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所以,从法律角度,可以就事论事,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女方有生育自由,有获得赔偿金的权利,所以她可以这么做,法院也会支持她的诉讼。
但是从道德层面,她的做法会使两位老人陷入绝境,丧子-丧“孙”-儿媳决裂,三重打击之下,老人即使活着恐怕也是行尸走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威胁所在。
再说道德绑架的方面,要求该孕妇生子或者给两位老人养老,无疑是道德绑架的行为——这意味着她后半辈子会过的十分艰苦。但是要求她放弃部分赔偿金并且日后对两位老人稍有照拂,个人认为并非道德绑架——这并没有影响她的核心利益。
这几天有一个帖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从男方角度为女方着想,以及从女方角度为男方着想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代入某方并为自己着想,那自然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试着从男方角度为女方着想:单亲妈妈带孩子不易,所以孩子是否留下来肯定取决于女方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如果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那多半会选择不要小孩了,这样女方以后改嫁也罢,自己过也好,都不至于太过操劳;至于赔偿金,则根据父母和妻子的收入和积蓄水平商量分配。
从女方角度为男方着想:1)如果家庭条件尚可,公公婆婆平时也多有关照,那么孩子作为爱的结晶,自然要生下来,哪怕辛苦也在所不惜。2)家庭条件不太行,公公婆婆对以后小孩也无法提供太多的支持,那么在与公公婆婆沟通后,不要小孩,赔偿金和遗产商量着分配,以后如果可能,尽量多探望,给两老一些精神上的宽慰。
首先,明确定义
[quote]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quote][quote]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道德的事指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可以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quote]以上摘自百度百科,虽然不算权威,却也代表了大部分人对法律和道德的认知。
那么,由此可以推知,法律和道德都不代表绝对的公平和正义
法律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国家统治的工具,也就是说,法律所维护的利益必然是倾向于国家统治阶级的;
对于我国而言,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并保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现阶段的主旋律,也是法律制定的终极目标。所以,法律势必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无法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道德则是社会意识的体现,但是由于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所以不同地方的社会意识并不完全相同,所以相应的,道德体系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是什么社会意识,其主要作用都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所以一方面,道德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有一些基础的信任而不会因为不必要的猜忌而浪费社会资源,从而可以起着社会运行润滑剂的作用;另一方面,滥用道德或者说道德绑架也可能拖累社会的发展——因为社会意识的转变同样是滞后的,在社会高速变化的过程中,它不会立即随之变化,并会尝试抗拒和阻挠。
再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关系:
常有人认为,道德是法律的底线,是法律所不能涵盖部分的补充。
个人认为这句话并不能解释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从上述分析就可以看出,法律和道德都可能是不完善的,虽然它们的最终目标相近,但是却有着许多互不重叠的部分。
举个简单例子,使用盗版(特别是office等软件,非研究和学习行为),至少目前为止,使用盗版并不会被打上不道德的标签,但是却已经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可能再过若干年,使用盗版软件也会归类于不道德行为了吧(比如现在已经有一些正版游戏玩家会鄙视盗版玩家了)。
最后,回到最近比较热门的遗腹子事件——某孕妇在丈夫死后立即打胎,并要求分享丈夫的赔偿金,在公公、婆婆不同意后将其告上法庭。
从法律角度来看,生育自由是该孕妇应有的权利,而获得丈夫身故的赔偿金也是她应得的权益,因此,向公公、婆婆讨要是理所当然的。份额上,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各取1/3,如果两老人生活有困难,可能会有少量倾斜。
从道德上了来说,就相对比较复杂了。一方面,我国目前还是比较推崇“家国天下”的思想,许多人(尤其是老一辈的人)还是希望家庭和和美美,国家和平稳定的。对于婚姻,大多数人可能还是更希望因爱而聚,而非单纯搭伙过日子。
因此,国内整体舆论氛围还是会将对伴侣忠贞定性为较好的品德。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如今的年轻人更加“务实”了——结婚往往会更为看重对方的经济情况;离婚门槛也较低,一言不合就去离婚的也不是少数;更有甚者,为了财产骗婚的也时有发生。
所以,该孕妇行为到底是否道德,就有了争议。按照传统观念,其行为显然是不道德的——丈夫死亡就立即打胎,就不是那么忠贞;打胎了不说还要分赔偿金,更是令人心寒;
而按照新一代的观点,这又谈不上不道德——可能这两位本来就是搭伙过日子,感情不深厚;人死了就赶紧打胎,免得拖下去还有后患,而且一旦小孩出生,带着拖油瓶一辈子就毁了;相反,赔偿金嘛,应得的,干嘛不要;公公婆婆,反正以后不来往了,与我何干?至于以后,远走高飞就行。
更有甚者,认为公公婆婆扣押赔偿金,违法,所以不道德的是他们。
且不说这两种观念谁对谁错,首先,从上面所说“盗版”的例子可以看出来,违法≠不道德。法律是有明确的条文和标准的,比如斗殴,就有打赢坐牢打输住院这个说法,因为打输的人造成的伤害不足以达到坐牢的标准,可能最初是某一方引起的摩擦,但是在双方互相加码的过程中,法律必然会打击首先出格的那一个。从道德角度来看,一般人会站在被动的一方。所以从扣押赔偿金违法来说公公婆婆不道德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其次,再进一步深究道德的本质——道德的事指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可以增进人民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那么为了个人利益,无视他人感受,尤其还是公公婆婆,并非什么别的陌生人,是增进幸福感,促进社会进步的事情吗?
人类社会之所以要有道德,就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都会降低,到最后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所以道德究其根本就是要每个人多为他人考虑,尝试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走极端,这样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所以,从法律角度,可以就事论事,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女方有生育自由,有获得赔偿金的权利,所以她可以这么做,法院也会支持她的诉讼。
但是从道德层面,她的做法会使两位老人陷入绝境,丧子-丧“孙”-儿媳决裂,三重打击之下,老人即使活着恐怕也是行尸走肉了,甚至还可能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威胁所在。
再说道德绑架的方面,要求该孕妇生子或者给两位老人养老,无疑是道德绑架的行为——这意味着她后半辈子会过的十分艰苦。但是要求她放弃部分赔偿金并且日后对两位老人稍有照拂,个人认为并非道德绑架——这并没有影响她的核心利益。
这几天有一个帖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是从男方角度为女方着想,以及从女方角度为男方着想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因为大部分人都是代入某方并为自己着想,那自然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试着从男方角度为女方着想:单亲妈妈带孩子不易,所以孩子是否留下来肯定取决于女方自己的能力和想法,如果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那多半会选择不要小孩了,这样女方以后改嫁也罢,自己过也好,都不至于太过操劳;至于赔偿金,则根据父母和妻子的收入和积蓄水平商量分配。
从女方角度为男方着想:1)如果家庭条件尚可,公公婆婆平时也多有关照,那么孩子作为爱的结晶,自然要生下来,哪怕辛苦也在所不惜。2)家庭条件不太行,公公婆婆对以后小孩也无法提供太多的支持,那么在与公公婆婆沟通后,不要小孩,赔偿金和遗产商量着分配,以后如果可能,尽量多探望,给两老一些精神上的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