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cia
2019-08-24T22:46:33+00:00
前几天说了要总结一下这两年备考的过程,正好昨天东大面试结束,放飞自我,选了个machine learning在电竞上的应用,感觉是飞了,哈哈哈。现在等结果,虽说东工大看起来是很稳的样子,但是没出结果之前,内心还是有一点焦躁的,没事干,就开始写这个了。
还是那句话,写这玩意也没人给我钱,只是想给用得着的人一点帮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说的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都是我的亲身经历罢了。
因为这次要写的内容很多,所以一次性未必能写完,所以先把框架搭出来,然后逐步补充。(顺便用一下BBS代码,现学现卖)
这次总体的框架如下
还是那句话,写这玩意也没人给我钱,只是想给用得着的人一点帮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说的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都是我的亲身经历罢了。
因为这次要写的内容很多,所以一次性未必能写完,所以先把框架搭出来,然后逐步补充。(顺便用一下BBS代码,现学现卖)
这次总体的框架如下
- 1.为什么选择来日本,来日本的优势与劣势。
- 2.日本的大学到底怎么样,好考么。
- 3.那我决定来日本了,又该如何做计划呢。
- 4.我应该怎么决定考哪个学校呢。
- 5.决定了学校,该如何备考呢。
- 6.英文项目和日语项目,这都是什么鬼啊。
- 7.入学考试那天是啥样啊。
- 8.楼主这两年过了个啥。
为啥来日本 ...
那么我们就来讨论第一个问题,为啥要来日本。对于这个国家,泥潭的老哥们,自然抱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国恨家仇虽然已成历史,但不能遗忘;另一方面,作为曾经亚洲的发展先驱,无论是生活平均水平还是[表面上的]国民素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对于日本的大学来说有这样几点的优缺点。
优点
当然了,日本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处,缺点自然也是存在的
日本的缺点与反人类的地方
第一部分的小 summary:
如果你有以下的需求:
[i]日本,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她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在不经意间,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i][b]
对于日本的大学来说有这样几点的优缺点。
优点
- 教育资源丰富且优秀:
上到亚洲第一的东大,下到各种野鸡,无论你是一门心思搞尖端研发,还是抱着找个学校毕业能找份好工作,大公司,甚至是想来读个野鸡洗一下学历,日本的大大小小的大学都可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 - 竞争压力小:
由于国内的经济形势的影响,最近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可谓是年年水涨船高,尽管相比高考数量级还是小,但是竞争压力逐渐增大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地区985的某个专业,招录比6比1左右是很正常的。而日本这边由于日本人的思维问题(读研人少,而且绝大部分理工科是因为喜欢研究而考研),所以你的对手基本是一半日本人+另一半留学生(2/3是国人)。但是整体招录比仍然能保持在50%-60%(帝大),哪怕是东大,也在33%左右。这些数据是我从各个学校官网的过去招录比信息得到的。 - 便宜:
日本的国立大学的学费是统一标价的,54W日元一年,哪怕按照最近水涨船高的汇率0.067来计算,也仅仅3.618W cny每年,相比于英国和美国那高额的学费,可以说是十足的吸引人了。(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来的)
而私立大学则不同,因为你的学费是人家大学的主要收入之一,所以学费大概是公立大学的2-3倍。这个就只能见仁见智了。但是私立也不是白白这么贵的,私立最大的优势是竞争压力更小,报考限制更低,更适合就业。 - 亚文化发达:
这也是很多人选择来日本的理由了,虽然你不能在面试上跟教授说你是为了老婆,老公来的日本,但是实际上,有一大部分人是这样。就我身边来说,不能说男性人均死宅,也是十有七八,至于女性不粉爱豆的更是寥寥无几。这大概就是日本了(笑)。 - 生活安逸:
毕业后的社畜生活暂且不谈,就学习的生活来说,无论是语言学校,还是学部(本科),修士(研究生)的生活,都可以说十分安逸。借助东京发达的交通网络,来个一日旅行是十分轻松的,而且由于是岛国,强大的气流带来的不仅是闷热的天气,也有碧蓝的天空和清新的空气。而且这边的生活节奏突出了一个慢,在居民区,看看大爷大妈遛弯再抬头看看蓝天,可以说十分舒坦了。(当然了,毕业后的社畜生活另说。) - 不用担心老板的压榨:
在国内读研读博的朋友们一定有这个经验,你不仅仅是导师的学生,还是他的仆人,不仅得帮忙做项目,还得帮忙收快递,报账,毕竟你能不能毕业,全凭他一句话,老板压榨研究生这种事,大家估计也有所耳闻,虽然不是所有导师都这样,但是国内存在不在少数的一部分这样的导师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边呢,则是另一个极端,导师对你,基本就是放养,能不能出成果,基本各凭本事,你不去找他,他也不太会主动联系你。当然了,这件事也会带来不小的缺点(之后叙述),但是至少压榨这件事,就我的经历来说,并没有听说过。
当然了,日本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处,缺点自然也是存在的
日本的缺点与反人类的地方
- 繁琐的流程,独立的考试:
对于欧美留学,无非就是标准化考试,tofel,gre,雅思。只需要根据海量的经验循规蹈矩的学习即可。
However,日本的留学,首先就修士(研究生)来说,第一步是语言,tofel或者toeic基本上是你必须考一个的;而某些文科专业必须要日语成绩,也就是N1。当然了,如果只有这个还不足为惧。
第二步则是令人头大的导师内诺制度,很多学校,比如东北大学(仙台,鲁迅母校)的工学院,首都大学东京(东京都立大学,虽然名字野鸡,但是人家确实是top1的公立了。),在报考的时候,必须有导师的考试承认书,也就是说,必须事前和导师联系,确定研究意向相符,然后出具书面文件才可以报考。
第三步,是更恶心的独立出题,日本的大学考试,没有统一化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每个学校独立出题,考试范围也不一样,甚至教材,重点都不一样,这就导致了复习时候的麻烦。具体我会在备考一部分详细叙述。 - 东京都高昂的生活成本:
作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东京都不仅集中了日本大部分的优秀教育资源,也给在东京都求学的学子们带来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就房租来说,在山手线(相当于北京三环)沿线,一般一室一厅的房租都在10-12W左右,就算双人合租,每个月也要承担3-4K的生活成本,而且还要算上煤气,水电,网费,这些差不多一个月要1W日元(670cny)。而且东京的生活物价,即便对于日本人来说也是过于高昂,即便是清心寡欲如我,一个月也要10W-12W(8K cny)的生活费。
但是如果出了山手线沿线的话,生活成本就会下降不少;相对的生活的便利程度则也随之下降。这大概就是资本主义了(笑)。 - 信息不对等:
这件事对于广大留学生是最头疼的,特别是对在国内备考的学生。而广大无良留学中介,借着这个,赚了多少给妈妈买棺材的钱。
举个例子,即便是自己就可以轻松搞定的语言学校,国内的中介也会收你3-5K/人。而研究生这种即便来了日本还要考试的预科身份,研究计划是你自己写,材料也是你自己准备,你自己干了70%的关键工作,然后中介仅仅就是发个邮件,翻译个文书,就拿2-3W cny????无良中介,你们死个妈行么。 - 备考的困难:
这件事主要是第一条的延伸,因为独立出题,所以教材的问题尤其重要。而如果用国内的教材学习的话,会发现不小的问题。
举个例子,以通信原理为例,国内的通信原理教材复杂,繁琐,全面。和日本的教材重点完全不一样。考试的侧重点自然也不一样。 - 日本的地理因素:
一月一小震,三月一大震;夏天刮台风,冬天没有雪;入夏梅雨两个月没太阳,夏天两个月暴晒。
典型的国内南方的气候,我这个东北人反正是来这一年适应了一阵,唯独这个梅雨是真的接受不了。 - 研究室的放养:
前面说过,日本的研究室基本属于放养的,导师不会对你过多的指手画脚,给你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但是这对于一些自制力不太行的朋友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是deadline赶进度这件事。除此之外,在面对学术上的一些问题,有时候难以快速获得指导,也会带来问题,请务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部分的小 summary:
如果你有以下的需求:
- 希望面对比较小的竞争来提升学历
- 对于亚文化有十足的爱好
- 无法承担英美高昂的成本
- 难以应付英文标准化考试
[i]日本,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她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在不经意间,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i][b]
日本的大学 ...
那么,既然我们对日本的生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日本的大学又是什么样的呢。
日本的大学按照出资的不同,分为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种。其中国立大学以东大京大为首,私立则是早庆双雄。
[b]下面的介绍仅仅是很简单的介绍形式,来源基本是我和身边的留学生们交换的情报,也算是留日的学生们的主要报考对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学校。可能会存在一些地域的偏见,在此对冒犯的学校的校友提前抱歉,能力有限。
1.东京都地区
1.东京大学
作为亚洲第一档的学府,东大不论是日本国内还是中国,都可谓是知名度max。丰厚的预算,强大的实力,可以说每年吸引了无数学生前赴后继地向着本乡(东大本部所在)的大红门前进。
这里贴一张当时去东大的图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08/27/-7Q5-gfooK0T3cSsg-g0.jpg.thumb.jpg[/img]
对于东大的研究生阶段,按照学院划分(理工科-电子,计算机,ai,毕竟我是个工科的,文科是真的不太懂,抱歉)如下:
2.东京工业大学
被人成为技术宅聚集地,日本的MIT自居的纯工科大学。
在研究实力上来说,算得上日本第一档,和东大京大相比,也不逊下风,但是妹子的数量来看,就太惨了(笑)
有两个校区,第一个本部处于目黑区的大冈山,作为东京的高级住宅区,目黑区的环境十分好。校园内种满了樱花树,在日本的入学季(4月)伴随着落樱入学可以说十分浪漫。话说如此,这个校区的各种奇葩建筑风格,突出了一个理工气质。
另一个校区位于横滨的铃悬台,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虽然坐田园都市线两站就到了横滨最好的住宅区青叶台,但是这个校区除了大学之外,所有的商业配套就只有一家罗森。
考试难度相比东大可以说低了很多了。大概1/3的招录比。也是我来日本的目标。
在就业上,可以说是日本理工科独一档,近6成毕业生进入了大企业可以看出学校的实力了。
顺带一提,SAO的那个BOSS茂场,就是东工大毕业的,我也是因为看了SAO的剧场版[序列之争]才决定去这个学校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08/27/-7Q5-fdi4XsZ7qT3cS340-1gg.jpg.medium.jpg[/img]
3.一桥大学
日本最强的商科学府,也只有商科,可以说是商科版的东工大。高管的摇篮,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政商中,成就佼佼者可以列出一个十分长的list。甚至还有一桥毕业,年入千万预定,这一都市传说(笑)。
因为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与我无缘了。但是很推荐文科和转专业的朋友试一下。
4.御茶水女子大学
日本最好的女子大学,贵族千金和大小姐们的聚集地。御茶水女子大学并不在御茶水,而是在巢鸭。之前路过一次。女性的朋友们还是很推荐考一下的。听说最近还收了男学生?
5.筑波大学
本部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大山里)的一所实力强大的国立大学,可以说是帝大之下领头人之一。因为是一所综合大学,所以各种研究科都有,仅仅就CS来说,实力也很强。值得最为保底。而且这个学校的考题,简单到今年取消了笔试,改成了单纯的presentation。缺点就是太远,引用我去考试的朋友的话,[一个小时就一趟公交车,然后还得坐一个半小时电车]。
6.首都大学东京
名字很野鸡的学校,实际上预定改名为东京都立大学,是公立大学,算是公立大学中最强的了。地处八王子,也是比较远了。研究实力也说得过去,虽然在研究室官网,教授们也有了自己作为广大考生考东大东工的保底校的觉悟。报考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内诺,比较麻烦。
7.横滨国立大学
横国和筑波的定位相似,都是综合巨无霸的级别。难度也类似,但是因为考试时间冲突,所以我没有过多了解。在文科,经管,理工科都有研究科。
8.电气通信大学
被人戏称为东京邮电大学的北邮姐妹校,定位基本和北邮一样,算是码农生产中心,仅仅就CS这一项来说,有十足的底气,毕业生在日本各大IT企业的工作也很好找。但是每年故意和东工大在同一天考试,就很烦人,考试题目难度不大。
9.千叶大学
地处千叶县的千叶市的国立大学,定位算是和横国,筑波差不多,各个研究科也都有的综合性大学,每年国人报考的人数很多,算是很热门我的学校了。
10.埼玉大学
地处埼玉县琦玉市的国立大学,比上面的学校就弱了不少,适合做来保底的综合大学。地理因素的原因,这个大学从首页就透露出预算不足的感觉。适合保底。
11.东京农工大学
作为纤维三大学之一的农工大学,在特定的领域内很强,学校的重点也是在科研上,和学校合作的企业十分多,在就业上很有优势,属于和千叶同一梯队。
12.东京学艺大学
换个说法,东京师范大学就很容易理解了,和北京师范大学是姐妹校。之所以提到了,是因为去年N2就是在这个学校考的,地理位置在武藏野,比较远。
13.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因为东大没有牙科,所以在这个上面,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算是top1,在医学院里面也是top5的存在。但是日本的医学院非常不好考。。至今京都大学的临床本科,还没收过外国人。但是硕士就好了很多。
14.庆应义塾大学
几年前,一部《垫底辣妹》算是让庆应在国内火了一波,作为私立的一哥,庆应的商学院算是日本最强一档,私立大学的身份,在商业圈的影响力完全不是国立大学比得了的。招录比比较大,算是商科中很难的级别了。当然也有理工科,也很有实力(有钱为所欲为。)
15.早稻田大学
处于高田马场的早稻田,算是国内知名度最大的日本学校了。当然了,综合大学的早稻田名气不仅在国内,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但是就实力来说,比起他的名声真的差了点。。入学考试有大小年的说法,按照同学的说法,每年的考试难度会有不小的波动,总体来说,难度适中,不算很大。身边很多人用早稻田做保底。
16.上智大学
俗称[索菲亚]的上智大学,是一所宗教性质的私立大学,本部在千代田区,地理位置十分好(私立的地理位置都普遍吊打国立),在私立大学的实力中,可以说是第一档的。主要强势研究科是人文类和商科,当然也有自然科学了。学校特别漂亮,各处散发着高贵的气息。
17.MARCH
由棒球赛联盟得名的march是五所私立大学的统称,分别是[明治大学M],[青山学院A],[立教大学R],[中央大学C],[法政大学H]。作为“好大学”的守门员,march普遍作为国内学生保底校报考。这五家的地理位置都非常好,都是东京都内的核心地区,我去过的是池袋的立教大学,因为是宗教学校,所以小洋楼爬山虎是特别的高雅。
18.学习院大学
日本公主就读的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学校。因为之前在东大有兴看过一场学习院和东大的女子棒球比赛,所以对大长腿印象深刻。
19.国际基督教大学
报考需谨慎,日本唯一一所教育部不承认的的大学。可能和宗教性质有关。施行真正的精英教育,学生数量稀少,毕业生基本属于精英中的精英,比如我们喜爱的姨夫——平井一夫,就是这所大学毕业。
20.东京艺术大学
就在我家旁边(上野公园)的亚洲一流艺术大学,在我的学艺术的同学而言,算是不可能的一档学校,估计有十足的实力才能报考吧。
21.东京理科大学
出过诺贝尔的私立大学,如其名,在理工科上实力上,在私立里属于第一档,就业很不错。但是学费和私立一样都比较贵。
22。芝浦工业大学
名字听起来挺野鸡的,但是人家是私立里面的挺好的工科学校。和march一样,算是守门员的级别。
其实出了东京地区,竞争压力就小了一个数量级。
2.名古屋地区
1.名古屋大学
帝大的一员,名大在日本知名度也很不错,在名古屋这个工业中心,名大的就业很不错。我朋友去考了名大工学院的电子电气,就他所言,难度比东大略低。尽管出了东京都,但是由于名古屋算是北上广深一样的大都市,所以还是有一定竞争压力的。
2.名古屋工业大学
俗称名工大,是一所国立大学,按照国内的划分,算是211的程度,题目难度不太大,但是由于中部考生比较多,所以招录比反而比帝大有所上升。
关西地区
1.京都大学
如果说东大是清华,那么京大就是北大了。无论从实力,还是名气,京大和东大都是日本TOP2的存在,第三名可以有很多,但是TOP2是唯一的。京大坐落于京都市(废话),日本古都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而京大的校训,则是自由,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艺术一样的行为。
京大的报考有一点很恶心的地方,就是入学委员会制度,你在联系教授之前,必须把材料经过这个委员会审核,才能取得和教授联系的资格,值得报考之前注意一下。
2.大阪大学
帝大的一员,大阪大学的实力在关西仅次于京都大学,报考人数也很多。但是关西的大学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往年考题只能去学校取,就很烦。
另外这个学校有专门针对国内学生的项目,叫做{龙门通道},并且中国包括港澳台学生只能走这个通道。
3.神户大学
神户大学的商科在日本有着和一桥相同的地位,由于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位于关西,在就业上甚至更加有优势,学经济之类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
4.关关同立
这是关西的四个top私立的统称
分别是:[关西学院大学],[关西大学],[同志社(基佬社)],[立命馆],和march一样,“一流大学”的守门员。
考试难度和march一致,我一个朋友,一共学了两个月ERE,去同志社潇洒去了。
东北地区
1.东北大学
鲁迅的母校,作为东北大学第一个留学生,现在仙台的校区还有着鲁迅先生的雕像。整个学校的目标只有一个,研究,研究,再研究。研究实力在日本算是第一档,研究室彻夜灯火是常态。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工学院在报考的时候需要提前拿到内诺,所以务必注意。
北陆
1.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这个学校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和中科院一样的存在。研究能力第一档,预算独一档,人手全奖。但是毕业难度比较大,延毕是常态。一年招生4次,而且还有特别招生。适合一心做研究的去,因为真的就是在大山里。
顺带一提,4大研究所
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九州地区
1.九州大学
作为帝大的一员,九州大学真的是没啥排面。说白了,就是太偏僻了,福冈那地方真的是。。。实力是有的,但是考生大多是九州当地人,留学生普遍拿来保底,因此往年收了不少比较水的,今年教授很生气,题目难度比往年高了非常多,大概真的是生气了。
2.早稻田
你没看错,早稻田确实有个校区在九州,而且是做CS相关的研究。考试只有面试,水不水就见仁见智了。算是没有选择时候的选择。
北海道地区
1.北海道大学
帝大中和九州一样没啥排面的地方,学校还是很有实力的,毕竟是帝大,但是缺点就是太远了。当然了,我有同学因为喜欢乡下去了那边。考试难度因为报考人少,所以比东京小了太多。
summary
总而言之,日本的大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公立的优点是,学费便宜,研究实力普遍更强。
私立的优点是,适合就业,在毕业上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考试难度普遍比同档次国立低。
报考时候,建议第一关注自己的学科的排名,然后选择一个喜欢的位置,毕竟你要待上至少两年。最后再考虑题目难度是否超越了你的能力范围。
日本的大学按照出资的不同,分为国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种。其中国立大学以东大京大为首,私立则是早庆双雄。
[b]下面的介绍仅仅是很简单的介绍形式,来源基本是我和身边的留学生们交换的情报,也算是留日的学生们的主要报考对象,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学校。可能会存在一些地域的偏见,在此对冒犯的学校的校友提前抱歉,能力有限。
1.东京都地区
1.东京大学
作为亚洲第一档的学府,东大不论是日本国内还是中国,都可谓是知名度max。丰厚的预算,强大的实力,可以说每年吸引了无数学生前赴后继地向着本乡(东大本部所在)的大红门前进。
这里贴一张当时去东大的图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08/27/-7Q5-gfooK0T3cSsg-g0.jpg.thumb.jpg[/img]
对于东大的研究生阶段,按照学院划分(理工科-电子,计算机,ai,毕竟我是个工科的,文科是真的不太懂,抱歉)如下:
- 情报理工学院(本乡):
东大最根正苗红的CS学院,实力最强,也是题目难度最大的学院,8选5的专业课和难度十足的数学题,让无数人直接在看到往年试题就劝退。 - 工学院(本乡):
工学院和情报理工学院都位于东大的本乡校区,这个校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内部却现代感十足。工学院尽管没有CS专业,但是EE的研究内容和情报理工学院区别不大, 所以不少人拿他做了备选,因为难度确实比情报理工学院低了一个档次。 - 情报学环(驹场):
位于涩谷的井之头线第二站的驹场,情报学环也是一个有CS相关研究的研究科,研究实力也十分强。但是驹场校区就没有本乡那种历史感,反而是充满了理工气息。 - 综合文化研究科(驹场):
与上面的情报学环一样,位于驹场,然而这个研究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其18选3的入学考试了,18道题,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各种学科,由于难度不高,所以报考的人很多,同样这个研究科也有关于AI的研究。 - 新领域研究科(柏):
这个研究科被人戏称为东大三本,地处千叶县的柏市,校区很大,但是完全没有本乡和驹场的那种大学感,更像是研究所。因为只考数学,所以被很多人拿来做东大的保底(比如我)。考试难度并不大,数学嘛。这个地方主要有天文学,AI,核物理,生物的研究。相比上面的几个研究科,竞争力不大,但是对于图个东大名头的人,算是个好去处。
2.东京工业大学
被人成为技术宅聚集地,日本的MIT自居的纯工科大学。
在研究实力上来说,算得上日本第一档,和东大京大相比,也不逊下风,但是妹子的数量来看,就太惨了(笑)
有两个校区,第一个本部处于目黑区的大冈山,作为东京的高级住宅区,目黑区的环境十分好。校园内种满了樱花树,在日本的入学季(4月)伴随着落樱入学可以说十分浪漫。话说如此,这个校区的各种奇葩建筑风格,突出了一个理工气质。
另一个校区位于横滨的铃悬台,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虽然坐田园都市线两站就到了横滨最好的住宅区青叶台,但是这个校区除了大学之外,所有的商业配套就只有一家罗森。
考试难度相比东大可以说低了很多了。大概1/3的招录比。也是我来日本的目标。
在就业上,可以说是日本理工科独一档,近6成毕业生进入了大企业可以看出学校的实力了。
顺带一提,SAO的那个BOSS茂场,就是东工大毕业的,我也是因为看了SAO的剧场版[序列之争]才决定去这个学校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908/27/-7Q5-fdi4XsZ7qT3cS340-1gg.jpg.medium.jpg[/img]
3.一桥大学
日本最强的商科学府,也只有商科,可以说是商科版的东工大。高管的摇篮,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政商中,成就佼佼者可以列出一个十分长的list。甚至还有一桥毕业,年入千万预定,这一都市传说(笑)。
因为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与我无缘了。但是很推荐文科和转专业的朋友试一下。
4.御茶水女子大学
日本最好的女子大学,贵族千金和大小姐们的聚集地。御茶水女子大学并不在御茶水,而是在巢鸭。之前路过一次。女性的朋友们还是很推荐考一下的。听说最近还收了男学生?
5.筑波大学
本部位于茨城县筑波市(大山里)的一所实力强大的国立大学,可以说是帝大之下领头人之一。因为是一所综合大学,所以各种研究科都有,仅仅就CS来说,实力也很强。值得最为保底。而且这个学校的考题,简单到今年取消了笔试,改成了单纯的presentation。缺点就是太远,引用我去考试的朋友的话,[一个小时就一趟公交车,然后还得坐一个半小时电车]。
6.首都大学东京
名字很野鸡的学校,实际上预定改名为东京都立大学,是公立大学,算是公立大学中最强的了。地处八王子,也是比较远了。研究实力也说得过去,虽然在研究室官网,教授们也有了自己作为广大考生考东大东工的保底校的觉悟。报考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内诺,比较麻烦。
7.横滨国立大学
横国和筑波的定位相似,都是综合巨无霸的级别。难度也类似,但是因为考试时间冲突,所以我没有过多了解。在文科,经管,理工科都有研究科。
8.电气通信大学
被人戏称为东京邮电大学的北邮姐妹校,定位基本和北邮一样,算是码农生产中心,仅仅就CS这一项来说,有十足的底气,毕业生在日本各大IT企业的工作也很好找。但是每年故意和东工大在同一天考试,就很烦人,考试题目难度不大。
9.千叶大学
地处千叶县的千叶市的国立大学,定位算是和横国,筑波差不多,各个研究科也都有的综合性大学,每年国人报考的人数很多,算是很热门我的学校了。
10.埼玉大学
地处埼玉县琦玉市的国立大学,比上面的学校就弱了不少,适合做来保底的综合大学。地理因素的原因,这个大学从首页就透露出预算不足的感觉。适合保底。
11.东京农工大学
作为纤维三大学之一的农工大学,在特定的领域内很强,学校的重点也是在科研上,和学校合作的企业十分多,在就业上很有优势,属于和千叶同一梯队。
12.东京学艺大学
换个说法,东京师范大学就很容易理解了,和北京师范大学是姐妹校。之所以提到了,是因为去年N2就是在这个学校考的,地理位置在武藏野,比较远。
13.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因为东大没有牙科,所以在这个上面,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算是top1,在医学院里面也是top5的存在。但是日本的医学院非常不好考。。至今京都大学的临床本科,还没收过外国人。但是硕士就好了很多。
14.庆应义塾大学
几年前,一部《垫底辣妹》算是让庆应在国内火了一波,作为私立的一哥,庆应的商学院算是日本最强一档,私立大学的身份,在商业圈的影响力完全不是国立大学比得了的。招录比比较大,算是商科中很难的级别了。当然也有理工科,也很有实力(有钱为所欲为。)
15.早稻田大学
处于高田马场的早稻田,算是国内知名度最大的日本学校了。当然了,综合大学的早稻田名气不仅在国内,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但是就实力来说,比起他的名声真的差了点。。入学考试有大小年的说法,按照同学的说法,每年的考试难度会有不小的波动,总体来说,难度适中,不算很大。身边很多人用早稻田做保底。
16.上智大学
俗称[索菲亚]的上智大学,是一所宗教性质的私立大学,本部在千代田区,地理位置十分好(私立的地理位置都普遍吊打国立),在私立大学的实力中,可以说是第一档的。主要强势研究科是人文类和商科,当然也有自然科学了。学校特别漂亮,各处散发着高贵的气息。
17.MARCH
由棒球赛联盟得名的march是五所私立大学的统称,分别是[明治大学M],[青山学院A],[立教大学R],[中央大学C],[法政大学H]。作为“好大学”的守门员,march普遍作为国内学生保底校报考。这五家的地理位置都非常好,都是东京都内的核心地区,我去过的是池袋的立教大学,因为是宗教学校,所以小洋楼爬山虎是特别的高雅。
18.学习院大学
日本公主就读的大学,可以说是贵族学校。因为之前在东大有兴看过一场学习院和东大的女子棒球比赛,所以对大长腿印象深刻。
19.国际基督教大学
报考需谨慎,日本唯一一所教育部不承认的的大学。可能和宗教性质有关。施行真正的精英教育,学生数量稀少,毕业生基本属于精英中的精英,比如我们喜爱的姨夫——平井一夫,就是这所大学毕业。
20.东京艺术大学
就在我家旁边(上野公园)的亚洲一流艺术大学,在我的学艺术的同学而言,算是不可能的一档学校,估计有十足的实力才能报考吧。
21.东京理科大学
出过诺贝尔的私立大学,如其名,在理工科上实力上,在私立里属于第一档,就业很不错。但是学费和私立一样都比较贵。
22。芝浦工业大学
名字听起来挺野鸡的,但是人家是私立里面的挺好的工科学校。和march一样,算是守门员的级别。
其实出了东京地区,竞争压力就小了一个数量级。
2.名古屋地区
1.名古屋大学
帝大的一员,名大在日本知名度也很不错,在名古屋这个工业中心,名大的就业很不错。我朋友去考了名大工学院的电子电气,就他所言,难度比东大略低。尽管出了东京都,但是由于名古屋算是北上广深一样的大都市,所以还是有一定竞争压力的。
2.名古屋工业大学
俗称名工大,是一所国立大学,按照国内的划分,算是211的程度,题目难度不太大,但是由于中部考生比较多,所以招录比反而比帝大有所上升。
关西地区
1.京都大学
如果说东大是清华,那么京大就是北大了。无论从实力,还是名气,京大和东大都是日本TOP2的存在,第三名可以有很多,但是TOP2是唯一的。京大坐落于京都市(废话),日本古都的美景可以尽收眼底。而京大的校训,则是自由,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艺术一样的行为。
京大的报考有一点很恶心的地方,就是入学委员会制度,你在联系教授之前,必须把材料经过这个委员会审核,才能取得和教授联系的资格,值得报考之前注意一下。
2.大阪大学
帝大的一员,大阪大学的实力在关西仅次于京都大学,报考人数也很多。但是关西的大学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往年考题只能去学校取,就很烦。
另外这个学校有专门针对国内学生的项目,叫做{龙门通道},并且中国包括港澳台学生只能走这个通道。
3.神户大学
神户大学的商科在日本有着和一桥相同的地位,由于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位于关西,在就业上甚至更加有优势,学经济之类的同学可以重点关注。
4.关关同立
这是关西的四个top私立的统称
分别是:[关西学院大学],[关西大学],[同志社(基佬社)],[立命馆],和march一样,“一流大学”的守门员。
考试难度和march一致,我一个朋友,一共学了两个月ERE,去同志社潇洒去了。
东北地区
1.东北大学
鲁迅的母校,作为东北大学第一个留学生,现在仙台的校区还有着鲁迅先生的雕像。整个学校的目标只有一个,研究,研究,再研究。研究实力在日本算是第一档,研究室彻夜灯火是常态。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工学院在报考的时候需要提前拿到内诺,所以务必注意。
北陆
1.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这个学校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和中科院一样的存在。研究能力第一档,预算独一档,人手全奖。但是毕业难度比较大,延毕是常态。一年招生4次,而且还有特别招生。适合一心做研究的去,因为真的就是在大山里。
顺带一提,4大研究所
北陆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
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
九州地区
1.九州大学
作为帝大的一员,九州大学真的是没啥排面。说白了,就是太偏僻了,福冈那地方真的是。。。实力是有的,但是考生大多是九州当地人,留学生普遍拿来保底,因此往年收了不少比较水的,今年教授很生气,题目难度比往年高了非常多,大概真的是生气了。
2.早稻田
你没看错,早稻田确实有个校区在九州,而且是做CS相关的研究。考试只有面试,水不水就见仁见智了。算是没有选择时候的选择。
北海道地区
1.北海道大学
帝大中和九州一样没啥排面的地方,学校还是很有实力的,毕竟是帝大,但是缺点就是太远了。当然了,我有同学因为喜欢乡下去了那边。考试难度因为报考人少,所以比东京小了太多。
summary
总而言之,日本的大学分公立和私立两种。
公立的优点是,学费便宜,研究实力普遍更强。
私立的优点是,适合就业,在毕业上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考试难度普遍比同档次国立低。
报考时候,建议第一关注自己的学科的排名,然后选择一个喜欢的位置,毕竟你要待上至少两年。最后再考虑题目难度是否超越了你的能力范围。
留学计划 ...
那么已经决定去日本,该如何做计划呢。
日本留学分为一般入试和英文项目。前者和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大致相同,后者则为欧美的申请制度。这里先主要讲一般入试,在后面再详细说后者。
首先我们做一个总体的计划(一般入试)
step1.选择报考专业与报考学校,注意考试时间是否重叠,日程是否冲突。(你会发现,所有帝大故意安排在同一天考试)
step2.1.进入语言学校,在日本进行备考
2.2.通过研究生制度,申请目的教授的预科生,然后通过更低的学费,准备考试。
2.3.在国内进行备考,届时通过旅游签证直接来日本考试,面试。
step3.准备语言成绩,根据学校的不同,参照募集要项,决定需要准备的语言成绩。
step4.准备专业课考试,每个学校的专业课不同,尽量选择有交叉的科目的学校,减少负担。
step5.提前准备好出愿材料,递交考试报名
step6.考试!合格!入学!
在这里我做一个日本每年考试的时间表来让你们能更好的针对自己的情况做计划。
一月
1.语言学校——1月生入学
2.冬季入学考试——准备期,少数学校有考试
二月
1.冬季入学考试——出愿(报名)期
2.夏季入学——着手准备研究计划书(按不同专业的需求不同)
三月
1.冬季入学考试——考试期(具体时间安排按照各个学校募集要项(招生简章)为准)
2.夏季入学考试应该开始准备学习
3.开始和教授联系(套词)
四月
1.日本大学(研究生)开学期
2.JLPT报名开始
3.语言学校4月生入学
4.夏季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的最迟拿到时间。
五月
1.夏季入学考试的准备期。
2.各个大学的说明会,参观会开始。
3.着手准备出愿(报名)所需的各种材料
六月
1.准备完毕所有出愿需要的材料
2.准备夏季考试
3.出愿期
七月
1.JLPT夏季考试
2.语言学校7月生入学
3.大部分学校的出愿时间
八月
1.大部分学校的考试月
2.JLPT成绩出分
九月
1.合格发表
2.少部分学校出愿/考试
十月
1.语言学校十月生入学
2.JLPT冬季报名
十一月
1.准备冬季考试的研究计划书,出愿材料
2.冬季考试联系导师。
十二月
1.日本的寒假(新年)
2.JLPT冬季考试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日本留学分为一般入试和英文项目。前者和国内的研究生考试大致相同,后者则为欧美的申请制度。这里先主要讲一般入试,在后面再详细说后者。
首先我们做一个总体的计划(一般入试)
step1.选择报考专业与报考学校,注意考试时间是否重叠,日程是否冲突。(你会发现,所有帝大故意安排在同一天考试)
step2.1.进入语言学校,在日本进行备考
2.2.通过研究生制度,申请目的教授的预科生,然后通过更低的学费,准备考试。
2.3.在国内进行备考,届时通过旅游签证直接来日本考试,面试。
step3.准备语言成绩,根据学校的不同,参照募集要项,决定需要准备的语言成绩。
step4.准备专业课考试,每个学校的专业课不同,尽量选择有交叉的科目的学校,减少负担。
step5.提前准备好出愿材料,递交考试报名
step6.考试!合格!入学!
在这里我做一个日本每年考试的时间表来让你们能更好的针对自己的情况做计划。
一月
1.语言学校——1月生入学
2.冬季入学考试——准备期,少数学校有考试
二月
1.冬季入学考试——出愿(报名)期
2.夏季入学——着手准备研究计划书(按不同专业的需求不同)
三月
1.冬季入学考试——考试期(具体时间安排按照各个学校募集要项(招生简章)为准)
2.夏季入学考试应该开始准备学习
3.开始和教授联系(套词)
四月
1.日本大学(研究生)开学期
2.JLPT报名开始
3.语言学校4月生入学
4.夏季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的最迟拿到时间。
五月
1.夏季入学考试的准备期。
2.各个大学的说明会,参观会开始。
3.着手准备出愿(报名)所需的各种材料
六月
1.准备完毕所有出愿需要的材料
2.准备夏季考试
3.出愿期
七月
1.JLPT夏季考试
2.语言学校7月生入学
3.大部分学校的出愿时间
八月
1.大部分学校的考试月
2.JLPT成绩出分
九月
1.合格发表
2.少部分学校出愿/考试
十月
1.语言学校十月生入学
2.JLPT冬季报名
十一月
1.准备冬季考试的研究计划书,出愿材料
2.冬季考试联系导师。
十二月
1.日本的寒假(新年)
2.JLPT冬季考试
这里需要注意几点:
- 1.语言学校的申请,至少在入学的半年前,因为入境管理局需要对材料进行审核。
- 2.语言考试的准备越早越好,尤其是托福托业,基本上所有学科都需要。
- 3.研究生(预科)的申请至少半年,而且,还要经过半年后的入学考试才能正式成为硕士。
- 4.需要日语成绩的学科,请务必注意时间点,安排入学日程。
- 5.日本人的一般备考时间在4个月左右,水平挺水的。放轻松做题就好。
报考 ...
接下来,重点对报考这个环节叙述一下。有国内考研经验的都知道,选好学校就成功了一半,这边也是同样的。
日本的考试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前面说过的学校的独立性,由于没有统一的考试,所以你可以按照你的喜好报考任意多的学校。在这里我有几个建议提供参考
日本的考试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前面说过的学校的独立性,由于没有统一的考试,所以你可以按照你的喜好报考任意多的学校。在这里我有几个建议提供参考
- 就业为目标,优先选择名气更大的学校。
- 研究为目标,优先选择实力更强的教授和研究室。
- 量力而行,一般一本及以上可以考虑东大到帝大,保底设置在千叶这个水平;二本三本,优先以march为目标。
- 尽量选择时间不冲突的,考试科目交叉多的学校。
- 选择研究室时,参考研究室成员名单,注意这个教授是否招收留学生
- 利用好说明会这个机会,去研究室和教授面谈的机会。因为发邮件很多时候会石沉大海。
- 注意考试时间,同一个档次的学校会故意选择和他竞争生源的学校同一天考试。
备考 ...
备考以我学习的理工科为例。具体的方法大同小异。
1.选择教材
利用google和学校官网,在很多学校的OCW中是可以找到他们本科学习的课程介绍的,其中就有教授名称和参考书目。这些书就是最接近他出题思维的书,也是除了往年试题之外最具有参考性的教材。
2.利用日本人的经验谈
在很多博客,2ch的讨论串上,会有日本人考试成功的经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善用过去问题
过去问题,也就是往年题目,是所有备考材料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他会展示出这个教授出题时候的倾向。在这里举个例子,以东工大的某个研究科的数学为例,在微积分中,每年都是通过一步步递进,从最简单的公式,应用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上,做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用到的原理都是第一问中提到的东西。
日本的考题,不像国内一样是系统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的试卷,而是针对一个学科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挖掘。所以准备的时候,你必须对所有的知识点都有一个深入理解。
而过去问题也会展示出考试的出题范围,有很多国内教材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你会在各种不同的过去问中发现,比如日本理工科十分关注的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解法,在广度的深度上相比于国内都有不少的提升,反而在专业课上,就没有国内那种繁杂的感觉,而是注重于基础与理解,而不是过分的数学推导。
4.复习的要点
学习最重要的是知识体系,在如同总分总结构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分几章,每章讲了什么,他有什么用。
其次是对每一章的知识点的联系有一个认识,比如前面学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后面一章证明什么定理,这个定理又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最后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实际问题。按照这思路整理教材,你会发现所有的学科都是这个套路。
5.做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我的原则。对于理工科普遍的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我认为多做题是最好的消化知识的办法,在做题中不仅可以学到技巧,而且还可以对定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举个例子,我在对通信原理中误码率的推导时候,学到了正态分布对高斯函数的换元,在这次考试中的概率论题目中,一眼就发现,整个题就是在利用这个积分变换。所以就很轻松全部做对。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国内的数学题,专业课,过于注重于技巧性。不是说技巧不重要,而是过于注重的问题。比如汤老师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认为能完全掌握的话,对付这边的微积分就不成问题,而提高篇其实就是基础篇的组合,虽然也不难,但并不是这边考试的侧重点了。
6.学习
国内的数学教学视频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张宇,汤家凤老师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给了非常大的帮助。具体资源很多,就不说了。
而专业课,由于国内外过于巨大的教材差别,还是建议以这边的教材为主,然后针对搞不懂的知识点逐一排查。日文书其实有个N2左右的能力就能无障碍阅读的,毕竟理工科大部分都是公式推导。
7.语言的学习
具体参考我之前的帖子就可以,这里就不赘述了。
8.一些比较好的教材的推荐
有一些理工科常用的教材,可以在amazon买二手,很便宜
8.1大学院入试演习·数学1,2
这套教材基本上理工科人手必备,但是我并不推荐,原因就是太他吗的难了,难的要死。这是50年前东大的真题,但是已经明显不适合现在的考试了。所以完全可以不买。
8.2寺田文行的演习·XX系列
这套教材就是习题集,对于数学的各个分支都有一个十分详细细致的讲解,搞懂的话,应付考试完全没问题,而且有很多国内不涉及的知识点。很推荐
8.3马场敬之的XX·campus系列
这套教材是东大的马场教授写的入门书,各个学科都有,用一步一步教你解题的方式,让你快速上手,在面对一些没学过的科目时是个不错的入门书,但是也仅仅是入门罢了,难度确实有点低。
8.4专业课
专业课还是推荐各个大学教授的自己写的书。毕竟是写书的人出题。
1.选择教材
利用google和学校官网,在很多学校的OCW中是可以找到他们本科学习的课程介绍的,其中就有教授名称和参考书目。这些书就是最接近他出题思维的书,也是除了往年试题之外最具有参考性的教材。
2.利用日本人的经验谈
在很多博客,2ch的讨论串上,会有日本人考试成功的经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善用过去问题
过去问题,也就是往年题目,是所有备考材料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他会展示出这个教授出题时候的倾向。在这里举个例子,以东工大的某个研究科的数学为例,在微积分中,每年都是通过一步步递进,从最简单的公式,应用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上,做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用到的原理都是第一问中提到的东西。
日本的考题,不像国内一样是系统全面,涵盖所有知识点的试卷,而是针对一个学科中的一个知识点进行挖掘。所以准备的时候,你必须对所有的知识点都有一个深入理解。
而过去问题也会展示出考试的出题范围,有很多国内教材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你会在各种不同的过去问中发现,比如日本理工科十分关注的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解法,在广度的深度上相比于国内都有不少的提升,反而在专业课上,就没有国内那种繁杂的感觉,而是注重于基础与理解,而不是过分的数学推导。
4.复习的要点
学习最重要的是知识体系,在如同总分总结构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总体性的认识,分几章,每章讲了什么,他有什么用。
其次是对每一章的知识点的联系有一个认识,比如前面学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后面一章证明什么定理,这个定理又可以推导出什么结论。最后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实际问题。按照这思路整理教材,你会发现所有的学科都是这个套路。
5.做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我的原则。对于理工科普遍的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复变函数,积分变换),我认为多做题是最好的消化知识的办法,在做题中不仅可以学到技巧,而且还可以对定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举个例子,我在对通信原理中误码率的推导时候,学到了正态分布对高斯函数的换元,在这次考试中的概率论题目中,一眼就发现,整个题就是在利用这个积分变换。所以就很轻松全部做对。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国内的数学题,专业课,过于注重于技巧性。不是说技巧不重要,而是过于注重的问题。比如汤老师的1800题的基础部分,我认为能完全掌握的话,对付这边的微积分就不成问题,而提高篇其实就是基础篇的组合,虽然也不难,但并不是这边考试的侧重点了。
6.学习
国内的数学教学视频还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张宇,汤家凤老师在我的学习过程中给了非常大的帮助。具体资源很多,就不说了。
而专业课,由于国内外过于巨大的教材差别,还是建议以这边的教材为主,然后针对搞不懂的知识点逐一排查。日文书其实有个N2左右的能力就能无障碍阅读的,毕竟理工科大部分都是公式推导。
7.语言的学习
具体参考我之前的帖子就可以,这里就不赘述了。
8.一些比较好的教材的推荐
有一些理工科常用的教材,可以在amazon买二手,很便宜
8.1大学院入试演习·数学1,2
这套教材基本上理工科人手必备,但是我并不推荐,原因就是太他吗的难了,难的要死。这是50年前东大的真题,但是已经明显不适合现在的考试了。所以完全可以不买。
8.2寺田文行的演习·XX系列
这套教材就是习题集,对于数学的各个分支都有一个十分详细细致的讲解,搞懂的话,应付考试完全没问题,而且有很多国内不涉及的知识点。很推荐
8.3马场敬之的XX·campus系列
这套教材是东大的马场教授写的入门书,各个学科都有,用一步一步教你解题的方式,让你快速上手,在面对一些没学过的科目时是个不错的入门书,但是也仅仅是入门罢了,难度确实有点低。
8.4专业课
专业课还是推荐各个大学教授的自己写的书。毕竟是写书的人出题。
英文与日文项目 ...
接下来说一下日本硕士入学的两种途径,一般入试(日文项目)与国际项目(英文项目)。
直观来看,这两种项目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一般入试:
顾名思义,就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入学考试,从本质来说,和国内考研没有什么区别。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绝大部分的面试都是问一下研究计划相关的东西,占比重并不大。
优点:
缺点
国际项目
这个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日本教育部想要提升自己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所以仿照欧美的申请制度搞出来的一个入学途径。
具体的流程如下:
step1:准备好英语成绩。
step2:准备好研究计划
step3:套词
step4:获得教授内诺:也就是他同意你报考或者接受你。
step5:skype面试。
优点
缺点
说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项目,能入学才是最重要的, 入学之后大家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直观来看,这两种项目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
一般入试:
顾名思义,就是以笔试成绩为主的入学考试,从本质来说,和国内考研没有什么区别。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绝大部分的面试都是问一下研究计划相关的东西,占比重并不大。
优点:
- 不在乎出身,对于出身不好的同学来说(比如我),想要提升学历的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考试了,毕竟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而且有过国内考研经验的朋友应该知道,笔试过线并不难,难的是面试时候现在日益严重的本校保护和第一学历歧视。而对于日本人来说,除了几个985,211,其他的学校对于他们来说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
- 除了少数学校之外,理工科基本不需要套词,省去了写研究计划书和发邮件的过程。
- 由于以上两点,一般入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你甚至可以在国内复习,到考试月办一个旅游签证直接去考试上岸,事实上,这种途径上岸的人很多。
缺点
- 考试需要消耗大量精力。
- 备考困难。这个困难指的是信息上的不对等,而不是题目的困难。其实题目真的比国内考研简单很多,但是如何复习,因为没有国内这种全面产业化的考研辅导,所以从教材开始就真的只能各凭本事。
国际项目
这个东西简而言之就是日本教育部想要提升自己大学的国际影响力,所以仿照欧美的申请制度搞出来的一个入学途径。
具体的流程如下:
step1:准备好英语成绩。
step2:准备好研究计划
step3:套词
step4:获得教授内诺:也就是他同意你报考或者接受你。
step5:skype面试。
优点
- 你可能也发现了,相对于一般入试,这个项目是只有面试没有笔试的。所以对于一些害怕考试的同学来说,可以说是福音了。
- 备考简便:所有的步骤都可以在国内搞定,甚至面试也是通过Skype网络电话进行。
缺点
- 套词竞争压力大:由于教授每天会受到几十封留学申请邮件,所以他们会选择性的看一些出身比较好的学校的同学的邮件,如果忙的时候,石沉大海也很普遍。这是我去说明会的时候,某位教授亲口对我说的。
- 面试十分深入:相对于一般入试中,基本走过场的面试不同,英文项目的面试对于你的研究计划以及相关知识的储备有一个细致的考察。所以在决定走这个项目的时候,对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一定要准备细致。
- 入学时间不灵活:一般来说,日本人走一般入试都是4月樱花季入学的,因为和就职活动同期,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便利了很多。而国际项目一般就只有10月入学,所以这半年的时间差给校招就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请务必注意。
- 某些教授不招国际学生。
说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项目,能入学才是最重要的, 入学之后大家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
入学考试 ...
最后则是入学考试那天究竟是什么流程了。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前一天晚上紧张的失眠(失眠到2点。。)然后第二天早上7点多就起床坐电车去校园。到了考场之后会发现,你身边有一小半都是国人(笑),然后教授会读一段考场纪律,然后发卷子,做题,很简单的。
之后的面试则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出了笔试成绩之后再面试。具体流程是笔试之后的三到四天会在官网公布面试资格和面试安排,然后按照这个资格,去面试。
一般这种面试的作用,就是走过场和调剂志愿了。当然了,研究科不同,画风差异也非常大,举个例子,我室友的东工情报理工系,面试直接叫进去,简单粗暴的问了一句[你的第一志愿录满了,第二志愿去不去?]肯定是回答去啊,然后就没然后,可以回家了。而我的情报通信系,则是所有人都被面试了一整天,最后临走之前给你一个类似于结果通知一样的过场。
第二种则是面试在笔试的第二天,最后统一出成绩。
这种考试的时候,面试就比较重要了。比如筑波大学的CS,今年就只有面试,靠自己的演讲来打动教授。这时候,你在提前从募集要项了解到日程的时候,就应该提前对面试有所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一般会问什么问题呢?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常见问题如下: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前一天晚上紧张的失眠(失眠到2点。。)然后第二天早上7点多就起床坐电车去校园。到了考场之后会发现,你身边有一小半都是国人(笑),然后教授会读一段考场纪律,然后发卷子,做题,很简单的。
之后的面试则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出了笔试成绩之后再面试。具体流程是笔试之后的三到四天会在官网公布面试资格和面试安排,然后按照这个资格,去面试。
一般这种面试的作用,就是走过场和调剂志愿了。当然了,研究科不同,画风差异也非常大,举个例子,我室友的东工情报理工系,面试直接叫进去,简单粗暴的问了一句[你的第一志愿录满了,第二志愿去不去?]肯定是回答去啊,然后就没然后,可以回家了。而我的情报通信系,则是所有人都被面试了一整天,最后临走之前给你一个类似于结果通知一样的过场。
第二种则是面试在笔试的第二天,最后统一出成绩。
这种考试的时候,面试就比较重要了。比如筑波大学的CS,今年就只有面试,靠自己的演讲来打动教授。这时候,你在提前从募集要项了解到日程的时候,就应该提前对面试有所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一般会问什么问题呢?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的常见问题如下:
- 志愿动机系列:你为啥来日本/选择这个学校/报考这个研究室/选择我这个教授
- 毕业论文相关:简单介绍一下你做了什么毕业研究/研究的创新点/困难点/如何克服
- 研究计划相关:这一段是最重要的,也是教授最想听的。
介绍一下你的研究计划/关于你研究计划中出现的名词提问/关于你研究计划的基础科目的提问
每个人专业,方向都不同,所以请务必重视。 - 茶话会系列话题:你毕业想干啥啊/有什么爱好啊/巴拉巴拉的唠家常。。。这些话题是真的存在过的。。
我的心路历程 ...
最后回忆一下这两年的奇妙人生吧。
首先是大四校招的时候,发现自动化的工资有点超乎我的想象,然后就不服转码农,做了几个月的前端,然后被家人坑回老家做了份月薪1500的工作。简直是佛了。这个时候就觉得,难道我就仅此而已了么,感觉不爽,然后就在生日那天下定决心,不服考。
有个番外,对我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上映了,SAO的[序列之争]这部剧场版,桐人姥爷开着摩托载着亚丝娜的场景简直就是酷炫的一P,是不是我买台摩托就可以有亚丝娜了(笑)。当然,重点是这个电影让我了解了东工大这个奇葩学校。
首先是把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如果英语达不到的话,那么你出你马的国啊”,对自己如是说道。然后每天工作的日常就是早上5点起床,然后因为每天短途出差差不多来回坐6-8个小时车,所以车上就每天背单词,听听力,做阅读。晚上8点多回到家先睡到2点,然后起床学习到5点上班,甚至还能给自己做个早饭。就这样过了三个月,我觉得我有点把握了,然后就和领导提出了辞职,因为领导是我爸的朋友,一直也看着我上班摸鱼,就没阻止我,反而很鼓励我,就很感激。(甚至就算我辞职之后的团建什么的也会叫上我,这大概就是小团体的好处了,去日本之前的送行,也是他们一起陪我) 之后就在大学边上租了个房子,开始了每天tofel备考和DNF开团的日子。到了第二年3月,在刷完了两遍TPO阅读,听写完一遍TPO听力,背了三本单词书之后,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去了考场,因为考试前一天,我才第一眼看了听力的task4,6.然而题目的难度好像比我想象中简单的多,自认为能拿到85左右的我,在一个多礼拜之后,差点报名了托福的培训班之前,拿到了104的成绩。算是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英语的考试结束之后,我就需要准备下一步打算了,因为对套词没啥信心,所以就直接自己DIY了语言学校,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给人家报个名,人家要啥材料你准备啥罢了,我不知道为啥有人这个钱还要让无良中介赚?在10月出发之前这小半年算是摸鱼摸了个痛快。
however,因为摸鱼摸的太过分,我发现距离12月的N2考试仅仅100天了。。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日文证书没啥卵用,所以还是很认真的准备,一通如我之前那个日语帖子的操作之后,我拿到了一个满意的成绩算是完成了第二个目标了。
然后就是开始了差不多一年的备考了,一开始就是学线性代数,起初还觉得挺简单,后来发现每一个定理都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在这一个月的过程中,我渐渐学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透过定理的现象,看清他的本质]到最后整本线性代数,所有的证明都可以无障碍写出来的时候,就是后话了。然后是微积分,因为我学线性代数是跟着张宇老师的课的,所以自然而言微积分也是跟着他走,但是他那本18讲,怎么说呢,书是好书,但是真的不适合入门。就给初学的我造成了很大障碍。直到我同桌,一个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前数学二考生,告诉我他的老师汤家凤,我去看了下,就发现了新世界。汤老师的课和题讲的是真的深入浅出,对于微积分来说我是真的推荐他,尤其是中值定理和曲线曲面积分两个章节,无人出其右。就这样,我微积分的复习从1月一直做题到考试之前。最后是概率论,这里还是推荐张宇老师的概率,我感觉是讲的非常好了。概率我下的功夫最少,就是一本概率9讲反复的做,然而我到后来才发现,通信理论的基础就是概率工具。
在对概率工具有个初步认识之后,我开始学了专业课,先是fourier和laplace和复变函数。然后有了这些的基础,又学了信息论和通信原理。因为找不到好的教材,所以花了挺多冤枉钱,(日本的书真他吗贵)最后发现了人家官网的ocw,找到了自己教授写的书,发现豁然开朗。
其实我在4月末就已经准备完了考试内容,剩下的基本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做题,背书了。然后整个7,8月就很浮躁了。当然了,过多的复习还是有好处的,你看到了题一眨眼就知道用哪个知识点来处理。
最后说一下日本的生活吧,我这个人比较专注吧,反正到了日本之后也没出去玩过,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麦当劳白嫖看书了,switch买了没开机过十次。。日本这个地方没有国内那些精日想象的人间天堂,还是有挺多不容易习惯的点的。但是呢,习惯这个画风之后,就还觉得蛮带感的。大概这就是抖M的心理了吧。
对了,还有一件打击我十分大的事情,就是tofel的成绩单。因为我是在国内考的tofel,所以只有一张给考生个人的成绩单,其余只能由ETS发给各个大学,然后这个最恶心的点来了,日本的一般入试只收你带过去的成绩单,不收从ETS发过去的;国内的ETS只发给学校,不发给个人。结果就是我夹在中间,成了两国制度的唯一受害者。当时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毕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了。最后我朋友对我说,你目标不是东工大么,你就算报了其他低一点的学校,考上去,你甘心么。肯定不甘心啊。所以一这么想,就索性孤注一掷了。
总而言之,只有一句话送给后来的大家。
出了社会,没有什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说它很难,你就不去做了么?
首先是大四校招的时候,发现自动化的工资有点超乎我的想象,然后就不服转码农,做了几个月的前端,然后被家人坑回老家做了份月薪1500的工作。简直是佛了。这个时候就觉得,难道我就仅此而已了么,感觉不爽,然后就在生日那天下定决心,不服考。
有个番外,对我非常重要的一部电影上映了,SAO的[序列之争]这部剧场版,桐人姥爷开着摩托载着亚丝娜的场景简直就是酷炫的一P,是不是我买台摩托就可以有亚丝娜了(笑)。当然,重点是这个电影让我了解了东工大这个奇葩学校。
首先是把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如果英语达不到的话,那么你出你马的国啊”,对自己如是说道。然后每天工作的日常就是早上5点起床,然后因为每天短途出差差不多来回坐6-8个小时车,所以车上就每天背单词,听听力,做阅读。晚上8点多回到家先睡到2点,然后起床学习到5点上班,甚至还能给自己做个早饭。就这样过了三个月,我觉得我有点把握了,然后就和领导提出了辞职,因为领导是我爸的朋友,一直也看着我上班摸鱼,就没阻止我,反而很鼓励我,就很感激。(甚至就算我辞职之后的团建什么的也会叫上我,这大概就是小团体的好处了,去日本之前的送行,也是他们一起陪我) 之后就在大学边上租了个房子,开始了每天tofel备考和DNF开团的日子。到了第二年3月,在刷完了两遍TPO阅读,听写完一遍TPO听力,背了三本单词书之后,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去了考场,因为考试前一天,我才第一眼看了听力的task4,6.然而题目的难度好像比我想象中简单的多,自认为能拿到85左右的我,在一个多礼拜之后,差点报名了托福的培训班之前,拿到了104的成绩。算是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英语的考试结束之后,我就需要准备下一步打算了,因为对套词没啥信心,所以就直接自己DIY了语言学校,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给人家报个名,人家要啥材料你准备啥罢了,我不知道为啥有人这个钱还要让无良中介赚?在10月出发之前这小半年算是摸鱼摸了个痛快。
however,因为摸鱼摸的太过分,我发现距离12月的N2考试仅仅100天了。。因为当时还不知道日文证书没啥卵用,所以还是很认真的准备,一通如我之前那个日语帖子的操作之后,我拿到了一个满意的成绩算是完成了第二个目标了。
然后就是开始了差不多一年的备考了,一开始就是学线性代数,起初还觉得挺简单,后来发现每一个定理都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然后在这一个月的过程中,我渐渐学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透过定理的现象,看清他的本质]到最后整本线性代数,所有的证明都可以无障碍写出来的时候,就是后话了。然后是微积分,因为我学线性代数是跟着张宇老师的课的,所以自然而言微积分也是跟着他走,但是他那本18讲,怎么说呢,书是好书,但是真的不适合入门。就给初学的我造成了很大障碍。直到我同桌,一个来自南京工业大学的前数学二考生,告诉我他的老师汤家凤,我去看了下,就发现了新世界。汤老师的课和题讲的是真的深入浅出,对于微积分来说我是真的推荐他,尤其是中值定理和曲线曲面积分两个章节,无人出其右。就这样,我微积分的复习从1月一直做题到考试之前。最后是概率论,这里还是推荐张宇老师的概率,我感觉是讲的非常好了。概率我下的功夫最少,就是一本概率9讲反复的做,然而我到后来才发现,通信理论的基础就是概率工具。
在对概率工具有个初步认识之后,我开始学了专业课,先是fourier和laplace和复变函数。然后有了这些的基础,又学了信息论和通信原理。因为找不到好的教材,所以花了挺多冤枉钱,(日本的书真他吗贵)最后发现了人家官网的ocw,找到了自己教授写的书,发现豁然开朗。
其实我在4月末就已经准备完了考试内容,剩下的基本都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做题,背书了。然后整个7,8月就很浮躁了。当然了,过多的复习还是有好处的,你看到了题一眨眼就知道用哪个知识点来处理。
最后说一下日本的生活吧,我这个人比较专注吧,反正到了日本之后也没出去玩过,呆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麦当劳白嫖看书了,switch买了没开机过十次。。日本这个地方没有国内那些精日想象的人间天堂,还是有挺多不容易习惯的点的。但是呢,习惯这个画风之后,就还觉得蛮带感的。大概这就是抖M的心理了吧。
对了,还有一件打击我十分大的事情,就是tofel的成绩单。因为我是在国内考的tofel,所以只有一张给考生个人的成绩单,其余只能由ETS发给各个大学,然后这个最恶心的点来了,日本的一般入试只收你带过去的成绩单,不收从ETS发过去的;国内的ETS只发给学校,不发给个人。结果就是我夹在中间,成了两国制度的唯一受害者。当时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毕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了。最后我朋友对我说,你目标不是东工大么,你就算报了其他低一点的学校,考上去,你甘心么。肯定不甘心啊。所以一这么想,就索性孤注一掷了。
总而言之,只有一句话送给后来的大家。
出了社会,没有什么容易的事情,但是我说它很难,你就不去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