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_Cyrixe
2021-02-17T02:59:04+00:00
我看历史比较多,所以从历史角度来讲同性恋这事。
同性恋在中国自古到今一直存在,像汉武帝就是同性恋,但国内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中庸想法。也就是,你的性取向是什么样不是问题,但是属于你自己职内的事要办好。
有人说同性恋是先天的,这简直是放屁。
同性恋最泛滥的时代,是在明清之际。
明末民间崇尚自由,鼓吹多元,像当时人妖,异装癖比比皆是,同性恋的风潮也由此而生,而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像张岱在自己的《自为墓志铭》就写着。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虫诗魔。
这十二好,几乎囊括了当时文人的嗜好。好娈童也赫然在其中。这与晚明时期的纵欲风潮结合在一块,整个晚明的社会几乎是同性恋横行。
而这股风气,最早是从明代宫廷里传出来的。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宗。
有都督同知馬良者,少以姿見幸於上,與同卧起。比自南城返正,益厚遇之。馴至極品,行幸必隨,如韓嬌、張放故事。
把男风发展到极致的就是武宗。
最早武宗就是在宫里与太监们寻欢作乐。
武宗初年,選内臣俊美者以充寵幸,名曰“老兒當”,猶云等輩也。時皆用年少者,而曰老兒,蓋反言之。
后来太监们难以满足武宗的要求,开始出外寻找娈童。
武宗南幸,至楊文襄家,有歌童侍焉。上悦其白皙,問何名,曰楊芝。賜名曰“羊脂玉”,命從駕北上。先是上出宣府,有歌者亦為上所喜。問其名,左右以“頭上白”為對,蓋本代府院中樂部,鎮守大監借來供應者,故有此譁名。上笑曰:“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乎?”逮上起,諸大璿遂圈之。蓋慮聖意或欲呼入内廷,故有此問。
这股风气由帝王向官员之间传播,所以明末的士人,与同性恋为荣,相当多的官员也乐在其中。
之前本来做为官员仆役的门子,在那时候也渐渐演化成男宠。
在王同轨一篇笔记里有讲了一个故事。
陕西辜御史梁按部某州,见拽轿小童爱之,至州令易门子,吏目无以应,辜曰:“途中拽轿小童亦可。”吏曰:“小童乃递还所夫。”驿丞喻其意,进言曰:“小童曾供役上官。”竟以易之。强景明戏作《拽糈行》云:“拽轿拽轿,彼狡童兮大人要。”末云:“可怜吏目却不晓,好个驿丞到知道。
天启年间,有本小说,里面有一段妓女骂娈童的段子。
你狗苟蝇营,何不去官府中当一名打扇的门子?
在这种形势,很多穷苦的读书人,如果想往上升迁,做一些达官们的门子是必经之路。
男风盛行之下,就有很多男妓院存在。像当时对于同性恋一般是陪酒唱曲,另外就是发生同性行为的这一群人叫“小唱”。
唐宋有官妓侑鳝,本朝惟许歌童答应,名为小唱。而京师又有“小唱不唱曲”之谚。每一行酒,止传唱上盏及诸菜,小唱伎俩尽此焉。小唱在莲子胡同与婚无异,其姝好或乃过于娼,有耽之者往往奥托合欢梦矣。
西边有两条小胡同,唤做新帘子胡同、旧帘子胡同,都是子弟们寓所。只见两边门内都坐着一些小官,一个个打扮得粉妆玉琢,如女子一般;总在那里或谈笑、或歌唱,一街皆是。又到新帘子胡同,也是如此
北京京城里的小唱,最早大多来自南方江浙一带,后来开始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加入其中。由于当时的官员士人更喜欢南方小唱,不少北方小唱会诈称自己是来自南方。
这种同性恋风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乾隆曾经想禁了这股风气,于是禁了妓院,没想到更加重了男风的盛行。
有一起在雍正年间皇宫发生的案件,一个当班的男侍卫,被另一个侍卫看上,趁着睡觉时间,把对方的裤子脱了,准备行不轨,在受害者的反对下,就放弃了。但是在后来值班的时候,又被另一个侍卫看上,拖进皇宫的一个门洞里鸡奸。
另外一起颇为相似的案子是发生在西安,一个满城的侍卫被当地几个男的轮流鸡奸。
梳理清代的命案,会有相当多的同性之间的犯罪。像男老师鸡奸男学生,表兄弟之间的鸡奸,非常多。
但是在中国,对于同性恋有一点非常有意思,相比西方基督教里的同性恋是罪名的话,中国自古至今都是同性恋非罪化,俗话话,睁只眼闭只眼,你不闹事,大伙儿也不说。
现在一些同性恋挑起这种政治正确,宣扬不要歧视同性恋,是另有目的。他们都把性观念的诱导性给忽略不说,与当年宣传大麻的成瘾性比香烟酒精低是同一类逻辑,只挑好的讲。要对这类人,心怀警戒。
"歧视同性恋"这句话,本质来说,同性恋在玩和女拳同样的逻辑诡辩。把歧视泛化,把行为或者人品和性取向混淆在一起。
附个清代同性恋犯罪的部分内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5/-7Qboyf-9hcgZdT1kSfs-nh.jpg[/img]
同性恋在中国自古到今一直存在,像汉武帝就是同性恋,但国内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中庸想法。也就是,你的性取向是什么样不是问题,但是属于你自己职内的事要办好。
有人说同性恋是先天的,这简直是放屁。
同性恋最泛滥的时代,是在明清之际。
明末民间崇尚自由,鼓吹多元,像当时人妖,异装癖比比皆是,同性恋的风潮也由此而生,而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像张岱在自己的《自为墓志铭》就写着。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虫诗魔。
这十二好,几乎囊括了当时文人的嗜好。好娈童也赫然在其中。这与晚明时期的纵欲风潮结合在一块,整个晚明的社会几乎是同性恋横行。
而这股风气,最早是从明代宫廷里传出来的。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宗。
有都督同知馬良者,少以姿見幸於上,與同卧起。比自南城返正,益厚遇之。馴至極品,行幸必隨,如韓嬌、張放故事。
把男风发展到极致的就是武宗。
最早武宗就是在宫里与太监们寻欢作乐。
武宗初年,選内臣俊美者以充寵幸,名曰“老兒當”,猶云等輩也。時皆用年少者,而曰老兒,蓋反言之。
后来太监们难以满足武宗的要求,开始出外寻找娈童。
武宗南幸,至楊文襄家,有歌童侍焉。上悦其白皙,問何名,曰楊芝。賜名曰“羊脂玉”,命從駕北上。先是上出宣府,有歌者亦為上所喜。問其名,左右以“頭上白”為對,蓋本代府院中樂部,鎮守大監借來供應者,故有此譁名。上笑曰:“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乎?”逮上起,諸大璿遂圈之。蓋慮聖意或欲呼入内廷,故有此問。
这股风气由帝王向官员之间传播,所以明末的士人,与同性恋为荣,相当多的官员也乐在其中。
之前本来做为官员仆役的门子,在那时候也渐渐演化成男宠。
在王同轨一篇笔记里有讲了一个故事。
陕西辜御史梁按部某州,见拽轿小童爱之,至州令易门子,吏目无以应,辜曰:“途中拽轿小童亦可。”吏曰:“小童乃递还所夫。”驿丞喻其意,进言曰:“小童曾供役上官。”竟以易之。强景明戏作《拽糈行》云:“拽轿拽轿,彼狡童兮大人要。”末云:“可怜吏目却不晓,好个驿丞到知道。
天启年间,有本小说,里面有一段妓女骂娈童的段子。
你狗苟蝇营,何不去官府中当一名打扇的门子?
在这种形势,很多穷苦的读书人,如果想往上升迁,做一些达官们的门子是必经之路。
男风盛行之下,就有很多男妓院存在。像当时对于同性恋一般是陪酒唱曲,另外就是发生同性行为的这一群人叫“小唱”。
唐宋有官妓侑鳝,本朝惟许歌童答应,名为小唱。而京师又有“小唱不唱曲”之谚。每一行酒,止传唱上盏及诸菜,小唱伎俩尽此焉。小唱在莲子胡同与婚无异,其姝好或乃过于娼,有耽之者往往奥托合欢梦矣。
西边有两条小胡同,唤做新帘子胡同、旧帘子胡同,都是子弟们寓所。只见两边门内都坐着一些小官,一个个打扮得粉妆玉琢,如女子一般;总在那里或谈笑、或歌唱,一街皆是。又到新帘子胡同,也是如此
北京京城里的小唱,最早大多来自南方江浙一带,后来开始越来越多的北方人加入其中。由于当时的官员士人更喜欢南方小唱,不少北方小唱会诈称自己是来自南方。
这种同性恋风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乾隆曾经想禁了这股风气,于是禁了妓院,没想到更加重了男风的盛行。
有一起在雍正年间皇宫发生的案件,一个当班的男侍卫,被另一个侍卫看上,趁着睡觉时间,把对方的裤子脱了,准备行不轨,在受害者的反对下,就放弃了。但是在后来值班的时候,又被另一个侍卫看上,拖进皇宫的一个门洞里鸡奸。
另外一起颇为相似的案子是发生在西安,一个满城的侍卫被当地几个男的轮流鸡奸。
梳理清代的命案,会有相当多的同性之间的犯罪。像男老师鸡奸男学生,表兄弟之间的鸡奸,非常多。
但是在中国,对于同性恋有一点非常有意思,相比西方基督教里的同性恋是罪名的话,中国自古至今都是同性恋非罪化,俗话话,睁只眼闭只眼,你不闹事,大伙儿也不说。
现在一些同性恋挑起这种政治正确,宣扬不要歧视同性恋,是另有目的。他们都把性观念的诱导性给忽略不说,与当年宣传大麻的成瘾性比香烟酒精低是同一类逻辑,只挑好的讲。要对这类人,心怀警戒。
"歧视同性恋"这句话,本质来说,同性恋在玩和女拳同样的逻辑诡辩。把歧视泛化,把行为或者人品和性取向混淆在一起。
附个清代同性恋犯罪的部分内容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2/25/-7Qboyf-9hcgZdT1kSfs-nh.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