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Curt
2020-05-02T01:30:56+00:00
有一句话:当你一个人的时候,贫穷的意义仅仅只在于决定你晚餐的拉面是不是要加个蛋。当然,这是我那个时代的,现在年轻人大部分应该不会选择晚餐去兰州拉面或者沙县小吃,而是点买卖了吧。
我可能比诸位虚长几岁,所以现在后浪里边那些跳伞、潜水、登山等等事情我一件都没去感受过,估计以后也不会去了。这其实是与收入无关,而是其它的因素。
每个时代都有推崇的享受方式,我把我的青年时光献给了网游,先是传奇,然后是魔兽世界。在这里边投入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登山或者潜水,其实远远足够了。但是,在我的时代里边,潜水、跳伞这些真的是“高”消费。
之所以我把高字打上引号,不仅仅是花费高,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中老年人眼里,这是包括我所钟爱的网游,都是属于“不必要”的开支里。不必要的开支,多一分都是“高”消费啊。那时,别说跳伞、潜水,即便是看场电影都会有人觉得,能在网上看干嘛去电影院呢?不过,其实他们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不必要”的开支,他们在嘲讽我网游都要花点卡的时候,他们却用我几倍的点卡钱去卡拉OK、酒吧和迪厅。
那时我其实停讨厌他们对我的消费观念指手画脚。但直到现在,我终于还是活成了他们的模样。开始对年轻人提前消费去干那些我觉得“不必要”的事情指手画脚。这不是说仇富,或者说我没钱玩。我自己目前带着一个10人的小团队,五一假期,我手下的年轻人出去旅游,玩着这些事情。但是我哪里都没去,原因真的不是我没钱,我自己的收入是他们的双倍以上,玩这些东西才几个钱。
这就回到了我的第一句话:当我一个人的时候,贫穷的意义仅仅只在于决定你晚餐的拉面是不是要加个蛋。是的,一个人的话我一天的收入,可以吃十天的拉面,且每天都可以加蛋。但是我现在不是一个人,我带着的是一整个家庭。
作为一个可悲的中年人,事业已经吊儿郎当,上升无望。家庭又老婆孩子一大堆,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每天眼睛睁开,啥事不干先欠银行几百块钱。但这钱的问题还是次要的,主要的原因是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容许我去做这些事情了。
当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那么出去消费已经无法只考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选择连续十天拉面加蛋作为晚餐,但是可以给老婆孩子这么准备么?当然不能。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十天半月刷网游,但是我可以不管老婆孩子这么做么?当然不能。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在某个不上班的早上,背个包出去旅游潜水、跳伞这类事情,但是现在我要是出去旅游的话,还能丢下老婆孩子去潜水跳伞么?当然不能。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即便是出门旅游,也是找有儿童游乐场的,然后陪着娃去坐我根本不可能喜欢的小火车、旋转木马。
现在我理解当年那些喜欢去卡拉OK、酒吧和迪厅的中年人了,他们只不过是在暂时的逃离家庭的负担,暂时躲进自己的世界里。而我早已经不玩网游,连躲都没地方躲,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家庭,周围都是依靠我的人,而我无人依靠。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开车回到地下车库,关掉发动机,然后静静的呆上5分钟后,再下车回家。这是我最后的私人空间了。压垮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他背上的每一根稻草,而压垮人的不是最后一件小事,是每天无穷无尽的各种琐事。
所以,为什么说那么多人在后浪上争来争去的。区别就是有的人有家庭,有的人还没家庭。没家庭的自然可以随便去浪了。但浪完后,终究有一天还是要回到工厂或者公司去接受资本家们的毒打。
但以上都是废话,应该没有人会看到这里,所以以下才是正文:
你以为自己报个廉价的旅游团,跟着导游到游泳池里边泡两个小时,扎两个猛子就算是潜水?笑话,人家的潜水指的是住在海边别墅,开着自己的游艇,用最专业的设备,带着私人教练,在不对外开放的区域里边随心所欲的扎猛子;你以为自己周末随便在家庭附近的土包里边,沿着政府修建的便道走两步,或者去某个商业开发程度很高的景区,沿着台阶走一圈就叫登山?笑话,人家指的登山是穿戴着最专业的设备,带着整个团队,到无人攀登过的区域里边挑战那些4000米以上的高峰?你以为跳伞就是找个廉价的旅行团,在某个商业开发程度很高的景区,用快艇拉着你风筝一样飞上个几十米就叫跳伞?笑话,人家跳伞指的是,开着私人飞机,飞到几千米的高空上,从上边一跃而下。真的有人体验了一下旅游项目,就以为和后浪们一样了?即便去旅游团也给你算上,但人家说的是“爱好”,所谓的爱好就是要经常去做的,你们去旅游团体验这些项目,多久一次的频率,一年还是半年?还是这辈子就去体验过这么一次?哪怕是旅游团项目,你可以三天两头去体验,那么我也算你是。问题是,即便不缺钱但是你有那个时间么,能天天去越南泰国潜水么?
最后给说个轻松的小故事作为结尾:
有两个企业主A和B,都遇上了危机。A和B都对他们的工人说:现在企业多难之秋,需要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共渡难关,事后我不会忘记大家的。事后,企业转危为安,不仅没有倒闭还大大的赚了一笔。企业把这笔钱拿了一部分给大家分了红包,拿了一部分扩大了公司规模,拿更多的钱给自己买豪车包嫩模。有人问他说,大家跟企业经历过来苦难了,是不是要感谢一下大家呢?企业主A回答说:我给工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了报酬,甚至还发了红包感谢了啊。而企业主B则是把赚的钱拿出来,给员工支付医疗费用,支付养老的费用,建起员工食堂使员工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午餐,修建幼儿园让员工可以安心工作,甚至于给员工建房子让员工有居住的地方。这些多余的机构不仅不会给公司盈利,甚至公司还需要额外的招募职工,从员工的家属里边招募。很多年过去了,企业主A凭借着企业的低负担低支出轻松的抢光了B企业主,而A企业主的员工们看着好像是工资涨了一些,红包多了一点,但是却远远不够被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的增产速度,得到的又被一刀刀的收割走了。
看到这里,有的人应该开始喷我了:你做梦吧,哪有B这么好的资本家企业主。答案是有的:九十年代国企改革前。
我可能比诸位虚长几岁,所以现在后浪里边那些跳伞、潜水、登山等等事情我一件都没去感受过,估计以后也不会去了。这其实是与收入无关,而是其它的因素。
每个时代都有推崇的享受方式,我把我的青年时光献给了网游,先是传奇,然后是魔兽世界。在这里边投入的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登山或者潜水,其实远远足够了。但是,在我的时代里边,潜水、跳伞这些真的是“高”消费。
之所以我把高字打上引号,不仅仅是花费高,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中老年人眼里,这是包括我所钟爱的网游,都是属于“不必要”的开支里。不必要的开支,多一分都是“高”消费啊。那时,别说跳伞、潜水,即便是看场电影都会有人觉得,能在网上看干嘛去电影院呢?不过,其实他们也不是说完全没有“不必要”的开支,他们在嘲讽我网游都要花点卡的时候,他们却用我几倍的点卡钱去卡拉OK、酒吧和迪厅。
那时我其实停讨厌他们对我的消费观念指手画脚。但直到现在,我终于还是活成了他们的模样。开始对年轻人提前消费去干那些我觉得“不必要”的事情指手画脚。这不是说仇富,或者说我没钱玩。我自己目前带着一个10人的小团队,五一假期,我手下的年轻人出去旅游,玩着这些事情。但是我哪里都没去,原因真的不是我没钱,我自己的收入是他们的双倍以上,玩这些东西才几个钱。
这就回到了我的第一句话:当我一个人的时候,贫穷的意义仅仅只在于决定你晚餐的拉面是不是要加个蛋。是的,一个人的话我一天的收入,可以吃十天的拉面,且每天都可以加蛋。但是我现在不是一个人,我带着的是一整个家庭。
作为一个可悲的中年人,事业已经吊儿郎当,上升无望。家庭又老婆孩子一大堆,房贷车贷信用卡花呗每天眼睛睁开,啥事不干先欠银行几百块钱。但这钱的问题还是次要的,主要的原因是时间和精力已经不容许我去做这些事情了。
当一个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那么出去消费已经无法只考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选择连续十天拉面加蛋作为晚餐,但是可以给老婆孩子这么准备么?当然不能。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十天半月刷网游,但是我可以不管老婆孩子这么做么?当然不能。一个人的时候,我可以在某个不上班的早上,背个包出去旅游潜水、跳伞这类事情,但是现在我要是出去旅游的话,还能丢下老婆孩子去潜水跳伞么?当然不能。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即便是出门旅游,也是找有儿童游乐场的,然后陪着娃去坐我根本不可能喜欢的小火车、旋转木马。
现在我理解当年那些喜欢去卡拉OK、酒吧和迪厅的中年人了,他们只不过是在暂时的逃离家庭的负担,暂时躲进自己的世界里。而我早已经不玩网游,连躲都没地方躲,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家庭,周围都是依靠我的人,而我无人依靠。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开车回到地下车库,关掉发动机,然后静静的呆上5分钟后,再下车回家。这是我最后的私人空间了。压垮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他背上的每一根稻草,而压垮人的不是最后一件小事,是每天无穷无尽的各种琐事。
所以,为什么说那么多人在后浪上争来争去的。区别就是有的人有家庭,有的人还没家庭。没家庭的自然可以随便去浪了。但浪完后,终究有一天还是要回到工厂或者公司去接受资本家们的毒打。
但以上都是废话,应该没有人会看到这里,所以以下才是正文:
你以为自己报个廉价的旅游团,跟着导游到游泳池里边泡两个小时,扎两个猛子就算是潜水?笑话,人家的潜水指的是住在海边别墅,开着自己的游艇,用最专业的设备,带着私人教练,在不对外开放的区域里边随心所欲的扎猛子;你以为自己周末随便在家庭附近的土包里边,沿着政府修建的便道走两步,或者去某个商业开发程度很高的景区,沿着台阶走一圈就叫登山?笑话,人家指的登山是穿戴着最专业的设备,带着整个团队,到无人攀登过的区域里边挑战那些4000米以上的高峰?你以为跳伞就是找个廉价的旅行团,在某个商业开发程度很高的景区,用快艇拉着你风筝一样飞上个几十米就叫跳伞?笑话,人家跳伞指的是,开着私人飞机,飞到几千米的高空上,从上边一跃而下。真的有人体验了一下旅游项目,就以为和后浪们一样了?即便去旅游团也给你算上,但人家说的是“爱好”,所谓的爱好就是要经常去做的,你们去旅游团体验这些项目,多久一次的频率,一年还是半年?还是这辈子就去体验过这么一次?哪怕是旅游团项目,你可以三天两头去体验,那么我也算你是。问题是,即便不缺钱但是你有那个时间么,能天天去越南泰国潜水么?
最后给说个轻松的小故事作为结尾:
有两个企业主A和B,都遇上了危机。A和B都对他们的工人说:现在企业多难之秋,需要各位同仁共同努力共渡难关,事后我不会忘记大家的。事后,企业转危为安,不仅没有倒闭还大大的赚了一笔。企业把这笔钱拿了一部分给大家分了红包,拿了一部分扩大了公司规模,拿更多的钱给自己买豪车包嫩模。有人问他说,大家跟企业经历过来苦难了,是不是要感谢一下大家呢?企业主A回答说:我给工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了报酬,甚至还发了红包感谢了啊。而企业主B则是把赚的钱拿出来,给员工支付医疗费用,支付养老的费用,建起员工食堂使员工可以吃到物美价廉的午餐,修建幼儿园让员工可以安心工作,甚至于给员工建房子让员工有居住的地方。这些多余的机构不仅不会给公司盈利,甚至公司还需要额外的招募职工,从员工的家属里边招募。很多年过去了,企业主A凭借着企业的低负担低支出轻松的抢光了B企业主,而A企业主的员工们看着好像是工资涨了一些,红包多了一点,但是却远远不够被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的增产速度,得到的又被一刀刀的收割走了。
看到这里,有的人应该开始喷我了:你做梦吧,哪有B这么好的资本家企业主。答案是有的:九十年代国企改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