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ridous
2024-10-29T06:45:52+00:00
最近做了个大型商超相关的项目,调查对象是 麦德龙,胖东来,沃尔玛,山姆,Costco
以商品毛利率来看,麦德龙>胖东来>沃尔玛>山姆> Costco,考虑到山姆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可能实际的性价比差距比毛利率更大
另外补充几个信息
一、胖东来除了毛利率偏高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商业地产的运营(胖东来都是综合商业体),这也是他很难向外扩展的原因之一
二、Costco毛利率甚至能做到10%左右甚至以下,还是挺夸张的,可以判断所有利润来自于会员卡年费和供应链金融,销售的毛利最多勉强覆盖运营成本
三、据麦德龙自己的人说他们的品质保证和管理是最好的,比如某个负责人很斩钉截铁地说,“只有麦德龙能保证冷冻商品全程-18°运输存储处理,其他都做不到(比如肉类分装的时候环境温度就没有那么低)”,但这一点我也不知道真假
当然这个毛利率差距也没有很大啊,可以理解为5块钱的商品差距1-3毛,特别是大家的商品结构会有些不一样(低毛利的引流商品和高毛利的利润商品),普通消费者未必有感受。
以商品毛利率来看,麦德龙>胖东来>沃尔玛>山姆> Costco,考虑到山姆的全球供应链优势,可能实际的性价比差距比毛利率更大
另外补充几个信息
一、胖东来除了毛利率偏高以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利润来源于商业地产的运营(胖东来都是综合商业体),这也是他很难向外扩展的原因之一
二、Costco毛利率甚至能做到10%左右甚至以下,还是挺夸张的,可以判断所有利润来自于会员卡年费和供应链金融,销售的毛利最多勉强覆盖运营成本
三、据麦德龙自己的人说他们的品质保证和管理是最好的,比如某个负责人很斩钉截铁地说,“只有麦德龙能保证冷冻商品全程-18°运输存储处理,其他都做不到(比如肉类分装的时候环境温度就没有那么低)”,但这一点我也不知道真假
当然这个毛利率差距也没有很大啊,可以理解为5块钱的商品差距1-3毛,特别是大家的商品结构会有些不一样(低毛利的引流商品和高毛利的利润商品),普通消费者未必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