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avierGo
2021-09-19T17:19:53+00:00
看了水区,葡萄糖都没法人工合成了?不应该啊,葡萄糖这么简单的分子应该早就被合成出来了。毕竟在上个世纪,伍德沃德能敢人工合成维生素B12。
下面是我查的资料,葡萄糖早就被人工合成出来了。
1887年,Fischer就人工合成了葡萄糖,用的是丙烯醛,[url]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037007b0[/url]。
你问我丙烯醛怎么合成,用FischerTropsch合成啊,中国这篇也是用的费托合成合成甲醇再进一步反应。
而且还有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有一个人名反应,Kilani-Fischer合成。
最后,由于Fischer成功地解决了糖的结构以及在嘌呤衍生物、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1902年,他在50岁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红脖子论坛,你怎么能指望他们都学过生化[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quote][pid=552887853,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62504582]LaInTheSnow[/uid] (2021-09-25 01:37):
原帖呢。。[/quote][url]http://ngabbs.com/read.php?tid=28655278[/url]
这个帖子有几个回复,没有对线的意思
[quote][pid=552888602,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41777435]混吃等死大咸鱼[/uid] (2021-09-25 01:43):
[url]http://ngabbs.com/read.php?tid=28655278[/url]
这个帖子有几个回复,没有对线的意思[/quote]他们是文盲。。。点赞的是傻逼。。。
哦不对。。他们都是傻逼。。。
[quote][pid=552888602,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41777435]混吃等死大咸鱼[/uid] (2021-09-25 01:43):
[url]http://ngabbs.com/read.php?tid=28655278[/url]
这个帖子有几个回复,没有对线的意思[/quote]事實上我還沒有看到science那篇文章的全文(兩所大學的圖書館也暫未收錄)不敢亂说。个人認為現在最難的是以H2O還原CO2,以氫氣的话的確取巧,但既然能發science一定有它可取之處,待看完再说
我懷疑究竟現在在讨論的人有多少看過全文的...
[quote][pid=552891373,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62588853]Shirokuma8003[/uid] (2021-09-25 02:09):
事實上我還沒有看到science那篇文章的全文(兩所大學的圖書館也暫未收錄)不敢亂说。个人認為現在最難的是以H2O還原CO2,以氫氣的话的確取巧,但既然能發science一定有它......[/quote]能发science肯定厉害,但是某些人总不能连葡萄糖都无法人工合成这种瞎话都说吧,维生素B12不比这个复杂
但是100年前的诺贝尔奖评定标准跟现在也是不太一样的
主要现在全网沸腾,大多数是吃瓜群众,没看到几个专业人士科普,作为外行人还是过几天再看看比较好[s:ac:茶]
之前有几次重大突破,一开始新闻也是各种厉害,最后业内人士一科普发现虽然是突破,但离重大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刚还在和同学聊天的时候问为啥要发一步合淀粉而不是先发合葡萄糖。。。感谢楼主省了查文献时间~
[quote][pid=552891373,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62588853]Shirokuma8003[/uid] (2021-09-25 02:09):
事實上我還沒有看到science那篇文章的全文(兩所大學的圖書館也暫未收錄)不敢亂说。个人認為現在最難的是以H2O還原CO2,以氫氣的话的確取巧,但既然能發science一定有它可取之處,待看完再说
我懷疑究竟現在在讨論的人有多少看過全文的...[/quote][url]https://dx.doi.org[/url] 后面加文章 doi 就可以看到[url=https://dx.doi.org/10.1126/science.abh4049]全文[/url]了,用大学的IP或者各凭本事看正文。我没法发出来(会被学校 gank)
妈的nga能不能不要自动乱加url tag
[quote][pid=552895804,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39857535]0gundamsf[/uid] (2021-09-25 03:08):
但是100年前的诺贝尔奖评定标准跟现在也是不太一样的[/quote]那是100年前,人们连糖的结构都不清楚,那时候可没有那么多的大型分析仪器供您使用,葡萄糖可是有4个手性碳的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就算这次他们做出来的淀粉都能全合成你信吗?可是有什么用呢?
如果只是喷隔壁没问题,但是拿全合成碰瓷这篇nature我觉得有失偏颇。大部分全合成还是实验室里的小玩具,虽然这篇文章也是实验室的小玩具,但是意义是不同的。
合成淀粉的意义和葡萄糖不同
无机物合成淀粉意味着第一产业即将进入工业化,人类有史以来获取能量的链条第一次摆脱植物,这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了空前拓展
[quote][pid=552908498,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39951217]HeliumZou[/uid] (2021-09-25 07:58):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就算这次他们做出来的淀粉都能全......[/quote]?中国发的不是science吗?这篇nature啥叫碰瓷?这一篇后续带来的糖的结构鉴定,fischer投影式等贡献可不小
[quote][pid=552909155,28660363,1]Reply[/pid] Post by [uid=27053145]长征9号[/uid] (2021-09-25 08:03):
合成淀粉的意义和葡萄糖不同
无机物合成淀粉意味着第一产业即将进入工业化,人类有史以来获取能量的链条第一次摆脱植物,这使人类的生存空间得到了空前拓展[/quote]我说意义了?而且合成葡萄糖所带来的糖的结构鉴定不算重大意义?而且这篇science解决放大效应等问题,直接就工业化了?就像合成氨一样,没有博施,恐怕早一段时间内也走不出实验室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25/-7Q0-64rvK1fT3cSsg-dx.jpg.medium.jpg[/img]
估计很多人连新闻都没看
看看这对比,效率,占用时间、空间
这不仅是不需要再去火星种土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