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ω≦)/ ♥我❄是❄布❄丁❄喵♥ヾ(≧▽≦*)o
2025-05-04T14:45:18+00:00
大宗商品:
原油:
供应端:中东方面:5.3OPEC同意在6月份增产41.1万桶/日,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增产决定。此举被广泛视为是对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等长期超出配额生产的国家实施的惩罚措施。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多位OPEC+代表透露,除非各国同意减产协议,否则沙特考虑以类似的速度逐步取消其此前承诺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措施。参照2018-2020当限产保价无法维持之后,沙特和俄罗斯会选择放开产能,以低价抢占市场进行垄断。
伊朗方面:美国对伊朗的限制效果参照俄罗斯,资源类商品难以界定产地,限制效果相较于其余地区的增产影响较小。
基本面分析: 2025年4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而2018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低点为51.5。18年全球经济趋势是向好的走势PMI一直处于扩张区间,贸易战导致原油从74下跌至44,而目前贸易战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就导致PMI为49.1,经济开始收缩,未来原油的价值将继续下探,尚未见底,基本面判断会下探到18年前低44附近。
美元美债美股黄金日元:
1、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至2025年1月初。
美债总量的上涨斜率和美股的上涨具有强相关性(详情可以查阅美债总量的图表与标普500的关系),具体逻辑是当美债总量大幅提高后,进而会为美股市场注入流动性。23年硅谷银行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银行提供流动性,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大幅承接美债,间接为美国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带动了股市的上涨。
期间恰逢AI的概念涌现,同时叠加美联储的高利率,俄乌冲突以及美国企业从中国撤离的地缘政治影响,大量的资金从海外涌入美国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利率但股债汇三升(美元指数、标普500、美国国债价格)。
(1)美元的强势会持续虹吸全球资本,一旦美元指数下跌,全球资本会重新回流回欧洲、中国、日本。(具体可以参考24年8月的套利交易失控)。
(2)美国的短债增发不能降速,如果川普团队希望解决美债的问题,势必会导致美国陷入流动性短缺,进而导致美国的经济失速。因为企业补贴、联邦采购等是拉动美股企业利润的重要一环,营收基本面会迅速恶化。这一部分需要看川普团队的减税政策能否抵消这一部分利空,但考虑到减税需要用对外增税来弥补财政亏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进一步抵消减税的利好,总体会是一个利空。
(3)关于AI。AI的是否存在泡沫,我想参考2000年,届时美联储利率从1999年6月的4.75%逐步上调至6.5%,同样是高息环境,苏联解体后巨量资本涌入美国投资互联网,,思科的股价从10美刀翻了5倍至50美刀,当然会有人质疑市盈率的问题:思科在2000年市盈率101.7倍,而当前英伟达动态市盈率约35倍。但是思科当时并没有Coreweave这些被NV注资的企业,帮忙消化过剩产能,该公司拿到显卡后会将显卡抵押贷款获取现金,进而继续购买显卡,进而制造出紧俏的销售前景,目前英伟达的股价已从2023年的12最高增长至153,是否有泡沫见仁见智。但deepseek出现后,股价的大幅下降仍反应出了市场对于AI泡沫的担忧。
2、2025年一月至今。
“在美国,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我们应该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他们也应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沃伦·巴菲特
世界的贸易由美元结算,那么美元可以随着世界工业商品产值的上升而进行超发,前提是美国没有政治倾向,让全球对这套结算体系保持信任。这样美国就可以成为贸易顺差国,为全球提供货币,用自己的债务去获取他国的商品。
大宗商品:
黄金:
当2022年拜登将美元结算当作武器向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时候,美元的不可替代性就开始被质疑了。随着高息虹吸世界资本,各国手中的美元储备逐渐减少,但商品贸易需求日渐增多,各国央行为维持本币稳定选择了增持黄金,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这一行为反映了对美元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尤其是对美债信用风险的规避。黄金不会因为制裁失去价值,这也是黄金自2024年以来上涨的逻辑,未来将继续上涨。
日元:
目前川普如果想让产业回流,让美国重新达到贸易平衡,那么全球市场的美元将进一步的紧缩,美元指数会逐渐下降,其他国家的货币会上涨。同时叠加关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美元全球化地位的衰弱。考虑到日本重新开始通胀,人口初婚率的上涨,经济周期回归, 日本央行将开始缓慢加息,巴菲特的债券套利日本股票的周期不结束,日本的汇率都会对美元持续上涨。
昨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发言
(1)放松金融监管。这既是对美债流动性的补充,也是在防范出现2023年一样的金融系统风险。短期内会推动金融股上涨。但长期参考共和党放松金融监管的往期案例,过度放松监管将助长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增加系统性风险,每一次都出现了金融危机。
(2)贝森特传出已与17国进行关税沟通,但并未透露国家名称。可以预见,这17个国家不会包含日本、中国、欧盟,不然特朗普一定会在推特宣传相关进度。上周五的中美关税交流已经充分释放了利好,接下来市场将对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进行计价,从周末日本与美国的谈判破裂以及美国将升级对俄罗斯的制裁来看,关税豁免的概率正在迅速降低。如果美联储考虑到关税影响,目前的2025降息概率已从2024年9月预计的5次降息125个bp下降至2次降息50个bp,从流动性溢价将会缩减。考虑到关税带来的成本负担以及美债的减少,美股企业的营收基本面也会恶化,周线级别认为美股已到压力位,目前的利率环境和基本面都难以让美股收复前高。
A、 港股
短期随着港币人民币升值以及资本回流,市场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利好,但是考虑到目前关税生效前抢单导致的短期繁荣,5-8月中,并不看好国内的企业利润。关税会让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基本面迅速恶化,同时国内目前还不具备向消费型国家转型的基础,后续的阵痛将导致a港股的下跌。向消费型国家转型需要对底层劳动者倾斜资源进行补贴,目前国内的放水模式仍然处于从上层注水,向下渗透的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中期加仓点位考虑向下先看第一根支撑线。924以来的牛市格局并未改变,开弓没有回头箭,相信上方从房地产转向的决心。
原油:
供应端:中东方面:5.3OPEC同意在6月份增产41.1万桶/日,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增产决定。此举被广泛视为是对哈萨克斯坦和伊拉克等长期超出配额生产的国家实施的惩罚措施。更令市场担忧的是,多位OPEC+代表透露,除非各国同意减产协议,否则沙特考虑以类似的速度逐步取消其此前承诺的220万桶/日自愿减产措施。参照2018-2020当限产保价无法维持之后,沙特和俄罗斯会选择放开产能,以低价抢占市场进行垄断。
伊朗方面:美国对伊朗的限制效果参照俄罗斯,资源类商品难以界定产地,限制效果相较于其余地区的增产影响较小。
基本面分析: 2025年4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1%,而2018年12月全球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低点为51.5。18年全球经济趋势是向好的走势PMI一直处于扩张区间,贸易战导致原油从74下跌至44,而目前贸易战的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就导致PMI为49.1,经济开始收缩,未来原油的价值将继续下探,尚未见底,基本面判断会下探到18年前低44附近。
美元美债美股黄金日元:
1、2023年硅谷银行危机至2025年1月初。
美债总量的上涨斜率和美股的上涨具有强相关性(详情可以查阅美债总量的图表与标普500的关系),具体逻辑是当美债总量大幅提高后,进而会为美股市场注入流动性。23年硅谷银行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为银行提供流动性,美国国内的银行机构大幅承接美债,间接为美国市场注入了流动性,带动了股市的上涨。
期间恰逢AI的概念涌现,同时叠加美联储的高利率,俄乌冲突以及美国企业从中国撤离的地缘政治影响,大量的资金从海外涌入美国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高利率但股债汇三升(美元指数、标普500、美国国债价格)。
(1)美元的强势会持续虹吸全球资本,一旦美元指数下跌,全球资本会重新回流回欧洲、中国、日本。(具体可以参考24年8月的套利交易失控)。
(2)美国的短债增发不能降速,如果川普团队希望解决美债的问题,势必会导致美国陷入流动性短缺,进而导致美国的经济失速。因为企业补贴、联邦采购等是拉动美股企业利润的重要一环,营收基本面会迅速恶化。这一部分需要看川普团队的减税政策能否抵消这一部分利空,但考虑到减税需要用对外增税来弥补财政亏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会进一步抵消减税的利好,总体会是一个利空。
(3)关于AI。AI的是否存在泡沫,我想参考2000年,届时美联储利率从1999年6月的4.75%逐步上调至6.5%,同样是高息环境,苏联解体后巨量资本涌入美国投资互联网,,思科的股价从10美刀翻了5倍至50美刀,当然会有人质疑市盈率的问题:思科在2000年市盈率101.7倍,而当前英伟达动态市盈率约35倍。但是思科当时并没有Coreweave这些被NV注资的企业,帮忙消化过剩产能,该公司拿到显卡后会将显卡抵押贷款获取现金,进而继续购买显卡,进而制造出紧俏的销售前景,目前英伟达的股价已从2023年的12最高增长至153,是否有泡沫见仁见智。但deepseek出现后,股价的大幅下降仍反应出了市场对于AI泡沫的担忧。
2、2025年一月至今。
“在美国,我们应该寻求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我们应该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他们也应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沃伦·巴菲特
世界的贸易由美元结算,那么美元可以随着世界工业商品产值的上升而进行超发,前提是美国没有政治倾向,让全球对这套结算体系保持信任。这样美国就可以成为贸易顺差国,为全球提供货币,用自己的债务去获取他国的商品。
大宗商品:
黄金:
当2022年拜登将美元结算当作武器向俄罗斯进行制裁的时候,美元的不可替代性就开始被质疑了。随着高息虹吸世界资本,各国手中的美元储备逐渐减少,但商品贸易需求日渐增多,各国央行为维持本币稳定选择了增持黄金,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量达1045吨,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这一行为反映了对美元资产多元化配置的需求,尤其是对美债信用风险的规避。黄金不会因为制裁失去价值,这也是黄金自2024年以来上涨的逻辑,未来将继续上涨。
日元:
目前川普如果想让产业回流,让美国重新达到贸易平衡,那么全球市场的美元将进一步的紧缩,美元指数会逐渐下降,其他国家的货币会上涨。同时叠加关税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美元全球化地位的衰弱。考虑到日本重新开始通胀,人口初婚率的上涨,经济周期回归, 日本央行将开始缓慢加息,巴菲特的债券套利日本股票的周期不结束,日本的汇率都会对美元持续上涨。
昨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发言
(1)放松金融监管。这既是对美债流动性的补充,也是在防范出现2023年一样的金融系统风险。短期内会推动金融股上涨。但长期参考共和党放松金融监管的往期案例,过度放松监管将助长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增加系统性风险,每一次都出现了金融危机。
(2)贝森特传出已与17国进行关税沟通,但并未透露国家名称。可以预见,这17个国家不会包含日本、中国、欧盟,不然特朗普一定会在推特宣传相关进度。上周五的中美关税交流已经充分释放了利好,接下来市场将对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进行计价,从周末日本与美国的谈判破裂以及美国将升级对俄罗斯的制裁来看,关税豁免的概率正在迅速降低。如果美联储考虑到关税影响,目前的2025降息概率已从2024年9月预计的5次降息125个bp下降至2次降息50个bp,从流动性溢价将会缩减。考虑到关税带来的成本负担以及美债的减少,美股企业的营收基本面也会恶化,周线级别认为美股已到压力位,目前的利率环境和基本面都难以让美股收复前高。
A、 港股
短期随着港币人民币升值以及资本回流,市场会迎来一段时间的利好,但是考虑到目前关税生效前抢单导致的短期繁荣,5-8月中,并不看好国内的企业利润。关税会让出口导向型的企业基本面迅速恶化,同时国内目前还不具备向消费型国家转型的基础,后续的阵痛将导致a港股的下跌。向消费型国家转型需要对底层劳动者倾斜资源进行补贴,目前国内的放水模式仍然处于从上层注水,向下渗透的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中期加仓点位考虑向下先看第一根支撑线。924以来的牛市格局并未改变,开弓没有回头箭,相信上方从房地产转向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