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求解] 华为汽车产业策略与围棋AI打法

Tsunamifish-avatar

Tsunamifish

2022-07-03T09:16:43+00:00

一,华为进场,现在风头最盛的是问界。极狐阿维塔什么的,相对没啥热度

二,现有证据看,问界外形和底盘就是ix7改款来的,这点实在太跌眼镜。

三,为什么华为会选择这个方向作为起手实在是难以琢磨

四,考虑到华为是学习 真.IBM 管理与决策精神内核最强的国内企业,推测华为汽车的策略部门在综合所有信息的情况下,导出了一个看起来不高明但胜率大于50%的布局策略

五,这就和AI下围棋有点像了。AI棋路导致很多传统棋手对AI棋路头疼进而“无能狂怒”。一如现在其他新势力对华为布局的一脸懵逼。貌似都能某方面说出点理由但又总会在别的地方不自洽

六,个人判断,华为汽车的产业策略,对消费者是不是一定好,不知道。但对其产业布局和壮大肯定是有利的。并在客观上,挑战现有汽车行业秩序,从而提升行业水平
BeardedNate-avatar

BeardedNate

挑战啥产业秩序?不是华为刚入场,新势力早三年吗?借小康造车,选增程切入,学新势力堆配置(赛力斯就是吃了配置不丰富的亏),学新势力在外观内饰上下功夫。
比岚图多了背景品牌和线下门店的优势,卖的好不是理所应当?
下沉市场其他新势力可是吃不到的,别得了便宜还卖乖,除了晚入场占尽了优势。
Xtase-avatar

Xtase

起手?极狐的合作不算起手,OK
SF5算不算起手?
M5算不算起手?
怎么都轮不到M7才算起手啊?

前面的确实不太光彩,华为自己也是想把M5当做起手的
AgentNoSee-avatar

AgentNoSee

华为的优势是他在消费者印象里的科技公司形象,也就是干啥都行,大家不在乎他的主力业务是啥,不会有“转行的肯定不专业”的想法

创维也做车,但消费者看来是“你个做电视的也来凑热闹?” 要是创维在他的电器摊位再摆个车,消费者只会莫名其妙

同理苹果做车,很多人也能接受
ЕГР-avatar

ЕГР

有啥难以捉摸的,就是华为内部意见分裂,外部有美国制裁威胁,无法全力投入造车。外部大车厂不愿放弃话语权,所以只有小康愿意合作。而余承东等不及从头开始研发新产品,为了尽早出产品圈定用户和粉丝,只能选择用现有平台改造,因此有了M5。但是小康并没有中型SUV平台,所以通过小康和东风的合作关系弄来了风光IX7,精装修后得到了M7
Diman-avatar

Diman

就是抢上市,没时间从头开发,只能从现有平台上改。
Cactus Jones000-avatar

Cactus Jones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7/06/-7da9Q2q-bwy1ZtT3cSlp-dn.jpg.medium.jpg[/img]
一图流
Spoon-avatar

Spoon

华为是有真技术,产品推出会跟着研发节奏一代代迭代,其他厂家靠供应商,有啥做啥
Viralmemes-avatar

Viralmemes

一辆汽车上万个零件,真以为设计一款能上路,稳定不出问题的车很简单吗?百年企业设计新车都有上市翻车的例子
Mytixs-avatar

Mytixs

[quote][pid=623192737,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3221987]东半球最好用的智商检测机[/uid] (2022-07-06 19:12):

有啥难以捉摸的,就是华为内部意见分裂,外部有美国制裁威胁,无法全力投入造车。外部大车厂不愿放弃话语权,所以只有小康愿意合作。而余承东等不及从头开始研发新产品,为了尽早出产品圈定用户和粉丝,只能选择用现有平台改造,因此有了M5。但是小康并没有中型SUV平台,所以通过小康和东风的合作关系弄来了风光IX7,精装修后得到了M7[/quote]你对华为整个分析都是错的,因为华为的营收模式不是普通的中国企业,它的管理模式异于所有企业。
华为大概是在18年才开始布局车业务,但他布局车业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车企需要,是国家战略。新能源领域不少国内车企弯道超车,但新能源车的关键除了电机、电池外,还有智控。电机电池决定车的好坏,而智控决定车的生死,看看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就知道了。而作为万物互联的一环,华为也需要将车纳入鸿蒙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是片蓝海,而且华为擅长芯片设计和系统开发,国内没有比它实力更强的,这就是它的责任。华为把智能座舱做到世界第一,人机交互第一,余大嘴亲口说出来的评比结果,没见有人反驳吧。所以华为说他不造车是真心的,它的使命就是做好系统,人家现在做到了。
华为为车企提供三种解决方案,都是公开的,它是卖家,车企需要就自己选。具体就不展开了都可以随便查,所以也不用说什么华为通过小康切入车业务的话。极狐和阿维塔选的解决方案和赛力斯不同,所以大家才会觉得他们不一样。赛力斯选的解决方案叫华为智选车,是华为深度参与的造车方案,华为渠道推广是方案的一部分。
AstroZX-avatar

AstroZX

[quote][pid=623185996,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10325765]harry123100[/uid] (2022-07-06 18:41):

起手?极狐的合作不算起手,OK
SF5算不算起手?
M5算不算起手?
怎么都轮不到M7才算起手啊?

前面的确实不太光彩,华为自己也是想把M5当做起手的[/quote]18年在美国发布的sf5为啥能算华为起手?极狐倒是发布的早然而到现在也没交车吧
MiddleBBG-avatar

MiddleBBG

这么说吧,华为的起手其实早在自研的电机,智控,就开始了,
只不过华为吃亏在,主业务在欧洲,也就是通信业务,在欧洲有大头,不能得罪欧洲大头。
通信业务是华为的根本,所以哪怕是大嘴和其他高管要推进汽车业务,也不能影响通信业务。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壳入局。

怎么说呢,就好像,华为说自己要做车,要革德国的汽车工业的命,明天欧洲可能整个通信业务都会革华为的命。
但是华为说自己帮别人造车,自己永远不会有华为品牌的汽车,那么就缓了一层。

严格意义来说,现在的问界系列,其实就是华为在造车,只不过时间过于紧张,所以还需要根据小康的体系来改。
真正意义上的华为车,其实就是智选系列,华为深度参与的。
别看问界M5好像不怎么样,实际上问界系列的车现在都是以华为的标准来做品控

不过华为的车,不能只看一代,就像华为的手机,也不是一代就起飞的。
MATE7开始,做到MATE20才真正起飞。

问界M5,后面还有大量的问界,接下来还有江淮,还有奇瑞,一系类的车,慢慢来吧。
TryHardz-avatar

TryHardz

想多啦

华为作为商业公司进入汽车行业首先就是看中了这个盘子够大 有前景 能赚钱

再次这个赛道对于华为来说门槛并不高,比进入传统汽车行业门槛低多了,华为擅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用内部话叫做‘力出一孔’,有没有积累都不重要,用工程师砸就行了。新能源汽车真的比当初一穷二白时候搞通信还难?不见得吧

最后中美都选择了这条路,不会存在血本无归的风险,华为TOB TOC都有能力做的很好,所以绝对不会错过这一波动车起飞的机会
AstroZX-avatar

AstroZX

[quote][pid=623192737,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3221987]东半球最好用的智商检测机[/uid] (2022-07-06 19:12):

有啥难以捉摸的,就是华为内部意见分裂,外部有美国制裁威胁,无法全力投入造车。外部大车厂不愿放弃话语权,所以只有小康愿意合作。而余承东等不及从头开始研发新产品,为了尽早出产品圈定用户和粉丝,只能选择用现有平台改造,因此有了M5。但是小康并没有中型SUV平台,所以通过小康和东风的合作关系弄来了风光IX7,精装修后得到了M7[/quote]m5改自sf5,那你猜猜赛力斯18年除了发布了sf5之外还有一款叫啥?那个sf7就是中大型suv
SYHA-avatar

SYHA

华为自己说的挺清楚的,想当汽车界的供应商,奈何别人都不相信,只有自己从头搞。
Xtase-avatar

Xtase

[quote][pid=623261458,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2911699]MlllXD[/uid] (2022-07-07 01:21):

18年在美国发布的sf5为啥能算华为起手?极狐倒是发布的早然而到现在也没交车吧[/quote]极狐是HI模式的起手,HI模式不够嫡系的话SF5是华为智选模式的起手,然后才是半完全体的M5
前面这俩都不被认可不就是起手没起好吗?总之怎么都轮不到M7起手的
Слуга Зла-avatar

Слуга Зла

[quote][pid=623246215,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64098210]Linyilinyi0421[/uid] (2022-07-06 23:38):

你对华为整个分析都是错的,因为华为的营收模式不是普通的中国企业,它的管理模式异于所有企业。
华为大概是在18年才开始布局车业务,但他布局车业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车企需要,是国家战略。新能源领域不少国内车企弯道超车,但新能源车的关键除了电机、电池外,还有智控。电机电池决定车的好坏,而智控决定车的生死,看看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就知道了。而作为万物互联的一环,华为也需要将车纳入鸿蒙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是片蓝海,而且华为擅长芯片设计和系统开发,国内没有比它实力更强的,这就是它的责任。华为把智能座舱做到世[/quote]肯定比18年早不少
第一个和车相关的专利是2004年的:可实现移动远程汽车检测的车载通讯导航装置
2016年车相关专利开始增多,到2019年平均每年150件,推测是2012年到2014年就有新能源车的相关布局了
ЕГР-avatar

ЕГР

[quote][pid=623246215,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64098210]Linyilinyi0421[/uid] (2022-07-06 23:38):

你对华为整个分析都是错的,因为华为的营收模式不是普通的中国企业,它的管理模式异于所有企业。
华为大概是在18年才开始布局车业务,但他布局车业务的主要原因是国内车企需要,是国家战略。新能源领域不少国内车企弯道超车,但新能源车的关键除了电机、电池外,还有智控。电机电池决定车的好坏,而智控决定车的生死,看看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就知道了。而作为万物互联的一环,华为也需要将车纳入鸿蒙系统。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是片蓝海,而且华为擅长芯片设计和系统开发,国内没有比它实力更强的,这就是它的责任。华为把智能座舱做到世[/quote]余承东就是华为内部的造车派,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在你嘴里成不造车的证据了?我看你废话了这么多基本都是各种破烂公众号百家号里华为通稿的内容,要么就是滑粉要么就是水军小号,别丢人现眼了,赶紧爬吧[s:ac:偷笑]
ЕГР-avatar

ЕГР

[quote][pid=623261887,32582936,1]Reply[/pid] Post by [uid=42911699]MlllXD[/uid] (2022-07-07 01:25):

m5改自sf5,那你猜猜赛力斯18年除了发布了sf5之外还有一款叫啥?那个sf7就是中大型suv[/quote]SF7连长宽轴距都查不到,纯概念未量产,说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