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xhwang
2020-05-10T23:10:16+00:00
坐标苏南
办公室的小姑娘97年的,很小的时候跟爸妈从汕头来的,本来是吴语潮汕话和普通话三语的环境,现在只能说普通话,其他的语言只能听,从来没有尝试过开口说。据说现在她爸妈在家也被带着不说潮汕话了。
我一同学是83年的汕尾人,也是从小全家到了深圳,平时在家能说吃饭睡觉之类的潮汕话海陆丰方言。现在老婆是揭阳人,居然俩人大多数时间在家还是使用普通话。号称有些发音不一样。
魔都有很多家是崇明的,上一代在市区买了房,子女就定居在市区,年轻一辈的,平时遇到说上海话的环境,从来不会说崇明话或者是学上海话,而是用普通话回答。
俩80后,一个金山漕泾一个奉贤柘林的,就紧挨着不到5公里的两个镇,闲下来聊天不会用方言。
80后的下一代就更加不用说了。
刚刚在昆山的一个公交上,一个老爷爷带着孙辈,一边说本地话,一边普通话,听了一路颇为感慨。吴语估计最多撑30年,80后进养老院的时候很多方言基本就是死语言了。
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因为不自信。总之,不开口。
办公室的小姑娘97年的,很小的时候跟爸妈从汕头来的,本来是吴语潮汕话和普通话三语的环境,现在只能说普通话,其他的语言只能听,从来没有尝试过开口说。据说现在她爸妈在家也被带着不说潮汕话了。
我一同学是83年的汕尾人,也是从小全家到了深圳,平时在家能说吃饭睡觉之类的潮汕话海陆丰方言。现在老婆是揭阳人,居然俩人大多数时间在家还是使用普通话。号称有些发音不一样。
魔都有很多家是崇明的,上一代在市区买了房,子女就定居在市区,年轻一辈的,平时遇到说上海话的环境,从来不会说崇明话或者是学上海话,而是用普通话回答。
俩80后,一个金山漕泾一个奉贤柘林的,就紧挨着不到5公里的两个镇,闲下来聊天不会用方言。
80后的下一代就更加不用说了。
刚刚在昆山的一个公交上,一个老爷爷带着孙辈,一边说本地话,一边普通话,听了一路颇为感慨。吴语估计最多撑30年,80后进养老院的时候很多方言基本就是死语言了。
不知道是因为害羞还是因为不自信。总之,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