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tus
2021-02-16T04:32:54+00:00
泥谭里面看了好些劳动仲裁的例子
着实感觉到正常人很难完成仲裁过程,学习成本不低。而且正常人出现劳动纠纷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找下一份工作延续收入吧
小白纯粹好奇,想了解一下有没有律所或者法律的行当,专门是瞄准劳动仲裁这个方向的?代理委托或者全程指导之类。我寻思按百分比分成20-30的话这也不少呀
有律所专做劳动方面的,一般劳保委在律协是个大组织。就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案子,法律规定不能风险代理
[quote][pid=495826950,25678456,1]Reply[/pid] Post by [uid=26765734]Go Death[/uid] (2021-02-25 12:41):
有律所专做劳动方面的,一般劳保委在律协是个大组织。就是追索劳动报酬的案子,法律规定不能风险代理[/quote]风险代理这个事怎么说呢..真是感觉双刃剑
劳动仲裁这种小事还好
涉及到案值极大的案子,拿一点点律师费去办大事情是实在没有安全感
我觉得律师本身和当事人利益捆绑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律师就应该是代表当事人权益的
纯风险代理也不合适,也要考虑律师的风险。我粗浅理解应该是底薪+提成的模式吧。之所以提劳动仲裁是因为案前可能不一定很多人能拿的出钱吧,风险代理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不能风险代理,然后劳动案一个案子可以拖很长时间,最后很多外地人拿到钱直接跑路了,不可能再浪费时间去起诉他拿那点钱
[quote][pid=495827343,25678456,1]Reply[/pid] Post by [uid=10367005]为了田目[/uid] (2021-02-25 12:42):
拿着资料干资本家就完事了 哪有什么风险[/quote]?看人吧
像我这种完全不懂法的就觉得学习成本实在太高
[quote][pid=495830372,25678456,1]Reply[/pid] Post by [uid=16146846]SZUESEric[/uid] (2021-02-25 12:54):
首先不能风险代理,然后劳动案一个案子可以拖很长时间,最后很多外地人拿到钱直接跑路了,不可能再浪费时间去起诉他拿那点钱[/quote]这种情况下我猜想商业模式可以调整一下?比如担保,或者法律上能不能把钱先转给律师。
在我的yy中,我觉得其实在劳动仲裁案的实务中,劳动者是处于弱势角色求助法律援助的,尤其大家提到很多外地人。这种情况下,其实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主体关系可以调转,以律师为主。钱先给律所再转手分给当事人。
这都是yy哈,我知道实际情况会有很多立法司法上的不适用。专业人士不要生气?
没有生气,法院也怕担责,因为律所不是当事人,法院打钱给律所是要担责的,即使当事人出文书给法院同意打给律所,很多法院也是不同意的
Reply to [pid=495830460,25678456,1]Reply[/pid] Post by [uid=60053294]Leooo32[/uid] (2021-02-25 12:54)
看看法律条文 去打印几张A4纸干他就完事了 成本个基霸[s:a2:jojo立3]
我也是小白,昨天去了一趟劳动局,办个社保卡(工作了5年了,才办),想着去仲裁那里咨询一下,然后再劳动局找了一圈没找到。。。分别找到了办社保的地方,医保报销的地方,退休金咨询的地方,创业贷款的地方,招聘的地方。但是就是没看到仲裁的地方,转了一圈就走了,毕竟不是专门去仲裁的,也就没问,回家想了好久,仲裁到底是不是去劳动局呀?
现在有个词叫恶意讨薪,你们这帮人研究劳动仲裁的迟早也要被请去喝茶[s:ac:哭笑]
关于法律方面,可以去当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那里一般有值班律师,这类案件一般能给出较为可行的意见,去咨询的时候别忘了带齐相关材料。如果符合援助条件的,法援中心会援助你一个免费的律师,你可以委托律师帮你处理。
如果不符合条件,又不懂的,简单案件可能你咨询完就能知道解决的办法了,但是如果相对复杂的案子,那么请律师是一个相对省时省力的办法。正是因为司法程序的学习成本比较高,这个世界上才出现了律师这个职业。
[quote][pid=495843742,25678456,1]Reply[/pid] Post by [uid=61321554]基姬大仙[/uid] (2021-02-25 13:49):
现在有个词叫恶意讨薪,你们这帮人研究劳动仲裁的迟早也要被请去喝茶[s:ac:哭笑][/quote]我也有这种感觉[s:ac:吻]
劳动仲裁不适用风险代理,再加上我国企业屁股实在不太干净,所以劳动仲裁一般都是让新手律师练手的,要赢非常容易,一般都是各地律师协会出一个指导价,几千块出两次庭,效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