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tmicmar_
2021-07-10T16:23:18+00:00
开宗明义,仙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因此,仙是我们的祖先
现实欲望得到满足的想象的聚合体。
古代人吃不饱,所以幻想仙人残风饮露,修到最后就是辟谷;古代人没有高铁飞机,所以幻想仙人腾云驾雾,再不济骑个鹤在天上飞;古代人烦于人情往来,利益纠葛,所以幻想仙人居于天宫,或者归隐山林;寿命是人类永恒的困扰,因此幻想仙人与天同寿,或者吃一口蟠桃多活一百年。
那怎么成为仙人呢?要么就是天生的仙人,要么就是受其他仙人接引,或者汇集天地精华,等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对于“仙”的幻想,与其他民族的“神”也没有很大区别。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一直是个农耕文明,社会相对安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
内卷程度较高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有“出世”“隐士”的幻想,
其实就是宅 ,想要无欲无求,不和别人交往,不和别人发生争执。
归根结底,“仙味”就不存在。“仙”本身就是世俗欲望得到满足的想象,怎么可能脱离世俗?即使真的避世隐居了,跟你宅在家里打游戏又有啥区别?
所以我一直不觉得“黑社会修仙”缺乏所谓“仙味”,某种意义上来说,依靠超人手段,满足主角所有愿望,最终达成永恒的幸福生活,反而暗合了我们的祖先想象出“仙人”的初衷。
编辑 ...
关于“出世”,本质上是对于人际关系的回避,所谓“逍遥”“归隐”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究其根本,这种渴望是出于对复杂社会关系的厌倦,水区帖子《成年人的自由时间只有两小时吗?》就表达的是这种渴望。
同时,这种渴望的满足不能是三和大神,那叫躺平;得是我想要的跟你们不同,懒得跟你们争,这叫超脱。
人们对这种生活有向往,再加上文人的美化,自然看上去很高雅。其内核其实和宅男没太大区别。
这些小说里的仙其实是一种阶级追求,和挟飞仙以遨游这种出世、独立的美好期望不是一个味
楼主说挺好
我看了半天,坛里大伙对网文修仙的社会阶级和出世入世有点跨过本质看现象。
他们理解的修仙最终目的有点像玄幻奇幻那一块的,比如盘龙的结局。
我个人认为修仙是得道成仙,与天地同寿,脱离凡人永世轮回之苦。我觉得身体得到进化,思想也应该跟着发生改变。所以不太喜欢那种把凡人当成蝼蚁,以用开水浇蚂蚁窝为乐的主角,这显然是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表现。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也理解有的人就是喜欢看这种情节,大家各看各的就是了。
然而要成仙就不能为爱鼓掌,不知道古人为啥这么设定[s:ac:囧]
如果按照楼主的说法,仙是我们的祖先现实欲望得到满足的想象的聚合体,那仙味就是现实欲望在幻想中得到满足时的满足感,但与单纯幻想中满足感相比,仙味还额外增加了仙这个概念,也就是在仙味要在仙这个概念上产生,而仙是我们的祖先现实欲望得到满足的想象的聚合体,所以仙味也要满足一定程度上我们祖先对仙的想象,与祖先对仙想象不相关或是相悖的,就是没有仙味。
[quote][pid=531889594,27582664,1]Reply[/pid] Post by 壬任李己车潘(5楼) (2021-07-13 01:09):
然而要成仙就不能为爱鼓掌,不知道古人为啥这么设定[s:ac:囧][/quote]明《历代神仙通鉴》: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
能鼓掌,禁止的好像只有仙凡恋
[quote][pid=531892697,27582664,1]Reply[/pid] Post by [uid=8278119]lg63811960k[/uid] (2021-07-13 01:37):
明《历代神仙通鉴》: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
能鼓掌,禁止的好像只有仙凡恋[/quote]其实我主要指修行方面,比如说那些修内丹的,就强调一个禁欲[s:ac:晕]
天上神仙似乎确实有的有夫妻母子之类的关系,总体给人感觉就有点搞不清楚,没法提出一个明确的标准
西游记,四游记,搜神记,封神演义,蜀山剑侠传,我是没看出有什么所谓的“仙味”,要我说,算来算去,杀来抢去的黑社会修仙才是修仙小说一脉相承的正统。
所谓的“仙味”无非就是淡泊世情,超然物外那一套,那问题来了,我们祖先笔下的神仙都是有贪婪的,有凶残的,有市侩的,凭什么说淡泊出世才是“仙味”?
定义修仙小说的仙味这种事总该讲个先来后到吧,难道不是应该和西游记,封神榜,蜀山剑侠传里面的神仙越像越有仙味?[s:ac:茶]
我能否避开世俗的羁绊,只作为我自己,平静悠然的生活?
任何人产生这种念头后,都会从仙人的传说中试图寻求慰藉的。
[quote]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quote]陶渊明只是个凡人,但我觉得他在诗文中所展现的意境,比绝大多数仙人的传说和故事都要有“仙气”。
当然,是凡人就会死掉的。但那又如何呢?
[quote]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quote]
有些修行方式,要求人的精气神是圆满状态,
不禁欲,挺难圆满的.
修炼是一个持续消耗精气神的状态,
//
神分先天神,后天神是自己修炼上去,但是,我们本土也有一种是上面册封的神.
仙很奇怪,感觉和外国的超人差不多.
//
想象不出来仙味是什么样?天外飞仙? 一堆人身上有气泡,在海上打坐?
住在浮空城?
[quote][pid=531897936,27582664,1]Reply[/pid] Post by [uid=42521845]tancarbon[/uid] (2021-07-13 02:36):
我能否避开世俗的羁绊,只作为我自己,平静悠然的生活?
任何人产生这种念头后,都会从仙人的传说中试图寻求慰藉的。
陶渊明只是个凡人,但我觉得他在诗文中所展现的意境,比绝大多数仙人的传说和故事都要有“仙气”。
当然,是凡人就会死掉的。但那又如何呢?
[/quote]事实上,过去大多数传说故事里的神仙,并没有如今网文读者所标榜推崇的“仙气”,他们虽然很少甚至不跟凡人往来,但是他们在天上/地下一样有人情关系,有神仙们的“朋友圈”。
仙不是真实存在的,但道教是
道教的主旨就是讲修仙的
楼主你对仙的理解还没入门,如果拿读书来比喻就是小学生都当不到,就不要来妄言了
你从百姓角度思考"仙人应该拥有的东西",但没有考虑"仙人不需要的东西"。满足衣食住行毕竟只是外物诱因的方面,百姓对仙人的品行也是有额外要求的,就用现实中佛教道教里边的和尚道长来说,这才是百姓最先接触的"修真之人",你见过现实生活中中这些信教之人天天打打杀杀?
说到底黑社会修仙是新时代产物,是网民对"爽点"需求获得的娱乐反馈。现代人已经满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而且社会慢慢偏向安定,但是男性心底还是对"暴力"拥有一定向往,作者对剧情冲突的原因大多安排为栽赃陷害,巧取豪夺,在主角拥有武力的情况下,观众喜欢"干他全家"这种发泄平日积累厉气的安排而已。读者渴望暴力,所以有了黑社会修仙。小说里的修仙,并不是真的在"修仙",是武侠类小说"功夫表现力瓶颈"的情况下,修炼"修真小说"带来的新的更高物理破坏力的"功夫"。
现在反对黑社会这套的人嘛,也只是有观众对这类剧情有些看厌了而已。
虽然但是,仙不都是精英阶级士大夫编的吗,怎么会吃不饱,一个普通吃不起饭老百姓幻想的应该是成为地主老爷
[quote][pid=531889594,27582664,1]Reply[/pid] Post by 壬任李己车潘(5楼) (2021-07-13 01:09):
然而要成仙就不能为爱鼓掌,不知道古人为啥这么设定[s:ac:囧][/quote]真的吗[s:ac:哭笑]
中国古代的仙看你理解是民间传说还是庄子的幻想了,甚至在这两者间还存在着大量的过渡形态。
庄子追求的是大自在,跳出阶级社会中人对人的支配。从这个角度讲老庄一体也不是没有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