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ble Dip Potato Chip
2020-05-22T14:58:33+00:00
[杂谈] 持续分享大市观点[5.25更 有护城河的行业——麻精类药物 P3实验室概念]
[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1854790[/url]
[讨论] 板块分享,医疗器械板块 黄金赛道。
[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1909412[/url]
部分行业观点和数据是此次疫情期间在武汉工作时和国药那边了解到的。当时是第一批康复患者献血,聊到了我国血液制品的现状。
血液制品板块核心逻辑:
我国血制品行业持续较快增长,白蛋白静丙占据80%市场份额。在经历了2017-2018年的行业去库存后,2019年我国血制品批签发量同比增长21.3%,行业再次进入较高景气度阶段。
中期看,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可能导致采浆受影响,而临床需求又刚性,供给端收缩有望带来价格弹性,同时以进口为主的人血白蛋白供应,若受到影响则会为国内企业释放市场替代空间;
长期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血制品临床渗透率的提升,终端需求将持续拉动,血制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和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有望强者恒强。
个人理解:
2019年科技板块一波又一波接力炒作,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医药行业似乎也在走这个路子,在整个医药中,除了仿制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包括血液制品、创新药、医疗器械等赛道,都会是医药行业的主战场。(希望有大佬一起关注科创的成都先导
近期,北向资金在不断小幅增加吸筹血液制品概念股。在与机构朋友交流中,普遍共识这是一个缓慢成长,但是必须引起重视的板块,疫情对这个板块后续影响仍值得追踪。在个股股价没有被爆炒的背景下,华兰生物、双林生物、天坛生物、卫光生物
可以关注一下
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是老牌的血制品龙头,近年来疫苗业务的崛起使华兰形成双轮驱动之势,另有正处于培育期的华兰基因公司,三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相辅相成,各有特色。
长期来看,国内血制品的产品结构将逐渐与海外接轨,行业主要驱动力将转变为静丙。静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利好它的学术推广,打开终端需求空间。血制品行业具备高壁垒、格局稳定、高ROE、现金流优秀的属性,并且是当前政策压力下良好的避险板块。作为血制品行业的一线龙头,华兰生物仍能有稳定的收益,中长期来看,血制品业务将成为高ROE、稳定现金流的业务。(国信证券)
天坛生物
2017年至2019年,天坛生物剥离疫苗、强化血制品,先后完成了对贵州中泰、上海血制、武汉血制、兰州血制、贵州血制的重组,并进一步压减管理层级,将所属浆站作为二级子公司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目前公司拥有浆站58家,其中在营浆站52家,2019年采浆1706吨,同比增长8.8%,采浆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平均每浆站采浆32.8吨,相比上年同期提升0.8吨;估计吨浆收入在200万元左右。综合来看,公司收购的血制品资产整合颇见成效,采浆效率、血浆利用率正在稳步提升。
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1.56亿元,占营收比例上升至4.76%。随着研发持续推进,未来公司将具备更加完善的血制品梯队,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强化。(光大证券)
双林生物
双林生物(曾用名:振兴生化)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旗下核心企业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集血液制品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首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
公司历史问题逐步解决,股东浙民投和佳兆业前两大股东利益达成一致,共同致力于公司经营发展公司。血浆站方面,目前共有13个浆站,11个在采,2个已建设完成等待验收,并取得多个县级及市级批文,未来血浆站数增加保障采浆量。日前,公告称拟通过股权+现金收购派斯菲科100%股权,重组后将成为另一家采浆潜力超过1000吨的血制品巨头。(华西证券)
卫光生物
卫光生物是深圳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8.2亿元,同比增长19.4%。
2019年7月,公司公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包括董监高在内150人,截止2020年1月,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公司39万股,成交金额2013万元。公司的人纤维蛋白原已取得上市许可,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完成期临床研究,人凝血因子项目已启动期临床,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已进行药审中心的临床前沟通会,随着新产品研发进展不断推进,上市后有望带动公司增长加速。(西南证券)
[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1854790[/url]
[讨论] 板块分享,医疗器械板块 黄金赛道。
[url]https://nga.178.com/read.php?tid=21909412[/url]
部分行业观点和数据是此次疫情期间在武汉工作时和国药那边了解到的。当时是第一批康复患者献血,聊到了我国血液制品的现状。
血液制品板块核心逻辑:
我国血制品行业持续较快增长,白蛋白静丙占据80%市场份额。在经历了2017-2018年的行业去库存后,2019年我国血制品批签发量同比增长21.3%,行业再次进入较高景气度阶段。
中期看,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可能导致采浆受影响,而临床需求又刚性,供给端收缩有望带来价格弹性,同时以进口为主的人血白蛋白供应,若受到影响则会为国内企业释放市场替代空间;
长期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血制品临床渗透率的提升,终端需求将持续拉动,血制品生产企业的规模和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有望强者恒强。
个人理解:
2019年科技板块一波又一波接力炒作,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医药行业似乎也在走这个路子,在整个医药中,除了仿制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包括血液制品、创新药、医疗器械等赛道,都会是医药行业的主战场。(希望有大佬一起关注科创的成都先导
近期,北向资金在不断小幅增加吸筹血液制品概念股。在与机构朋友交流中,普遍共识这是一个缓慢成长,但是必须引起重视的板块,疫情对这个板块后续影响仍值得追踪。在个股股价没有被爆炒的背景下,华兰生物、双林生物、天坛生物、卫光生物
可以关注一下
华兰生物
华兰生物是老牌的血制品龙头,近年来疫苗业务的崛起使华兰形成双轮驱动之势,另有正处于培育期的华兰基因公司,三块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相辅相成,各有特色。
长期来看,国内血制品的产品结构将逐渐与海外接轨,行业主要驱动力将转变为静丙。静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应用利好它的学术推广,打开终端需求空间。血制品行业具备高壁垒、格局稳定、高ROE、现金流优秀的属性,并且是当前政策压力下良好的避险板块。作为血制品行业的一线龙头,华兰生物仍能有稳定的收益,中长期来看,血制品业务将成为高ROE、稳定现金流的业务。(国信证券)
天坛生物
2017年至2019年,天坛生物剥离疫苗、强化血制品,先后完成了对贵州中泰、上海血制、武汉血制、兰州血制、贵州血制的重组,并进一步压减管理层级,将所属浆站作为二级子公司管理,提升管理效率。目前公司拥有浆站58家,其中在营浆站52家,2019年采浆1706吨,同比增长8.8%,采浆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平均每浆站采浆32.8吨,相比上年同期提升0.8吨;估计吨浆收入在200万元左右。综合来看,公司收购的血制品资产整合颇见成效,采浆效率、血浆利用率正在稳步提升。
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1.56亿元,占营收比例上升至4.76%。随着研发持续推进,未来公司将具备更加完善的血制品梯队,血浆的综合利用率、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强化。(光大证券)
双林生物
双林生物(曾用名:振兴生化)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旗下核心企业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一家集血液制品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首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血液制品定点生产企业。
公司历史问题逐步解决,股东浙民投和佳兆业前两大股东利益达成一致,共同致力于公司经营发展公司。血浆站方面,目前共有13个浆站,11个在采,2个已建设完成等待验收,并取得多个县级及市级批文,未来血浆站数增加保障采浆量。日前,公告称拟通过股权+现金收购派斯菲科100%股权,重组后将成为另一家采浆潜力超过1000吨的血制品巨头。(华西证券)
卫光生物
卫光生物是深圳唯一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8.2亿元,同比增长19.4%。
2019年7月,公司公布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为包括董监高在内150人,截止2020年1月,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公司39万股,成交金额2013万元。公司的人纤维蛋白原已取得上市许可,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完成期临床研究,人凝血因子项目已启动期临床,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已进行药审中心的临床前沟通会,随着新产品研发进展不断推进,上市后有望带动公司增长加速。(西南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