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bble Dip Potato Chip
2020-05-17T07:49:46+00:00
工作相关,看了研报,公司信息,结合调研信息 和同事券商部门从业人员信息综合的。
切勿转载,工作相关,大家看看觉得有价值点个赞,有错误指出就行了。千万别转发的行为。
这样可以长期提供一些此类分享。
[quote]
医疗器械板块核心逻辑:
1、新需求和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2、国产替代加速和集中度提升催生龙头胜出;
3、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医疗政策驱动行业创新。
[/quote][quote]
1、事实上,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水平来看,我国低值医用耗材领域尚可,但市场比较分散,而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并不领先。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无疑会令这个短板在未来3-5年去迎头赶上。
2、我国高值耗材市场空间巨大,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升级可能会带来该领域的戴维斯双击,通过美股经验,拉长时间线,医疗器械应该会走出更多的巨头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是一条价值投资的黄金赛道。
关注范围:迈瑞医疗、凯利泰、迈克生物、开立医疗
不过迈瑞大师认为会领跌。
1、迈瑞医疗
医疗器械总龙头。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绝对龙头,将持续从行业发展和政策倾斜下受益。公司依托“三大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售稳定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创新性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的发展明显契合了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同时,公司通过优质并购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收购“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并通过多起成功的并购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打开了海外销售市场。随着海外新兴市场的扩容,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有望继续稳步提升。(万联证券)
2、凯利泰
凯利泰前几天有个啥利好 忘了,反正当天高开涨停了。
骨科植入领域代表。行业东风已至,进口替代下龙头优先受人口老龄化、病患年轻化趋势下骨科疾病高发,医师梯队补充、医保覆盖、基层渗透下国内骨科植入物耗材市场迎发展机遇,目前市场规模约为262亿元,预计将以14.19%的增速扩增至2023年的509亿元。
凯利泰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顺应性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国产化,打破了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垄断。公司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受压能力、膨胀性能、疲劳强度等指标和国际先进产品相当,并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产品质量稳定,并具备系统化的生产体系,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是目前国内椎体成形系列产品获批最齐全的企业。(渤海证券)
3、迈克生物
麦克是我们成都的 不过华西的经常吐槽他们的玩意儿不稳定。加速此次疫情出尽风头了,所以。。。
化学发光领域代表。迈克生物是优质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1994年在四川成立,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产品提供商,销售的代理及自产产品可以满足医学实验室90%以上的需求。目前,公司自主产品销往全国六千余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50%。
该公司化学发光旗舰机i3000于2018年上市,是未来业务一大亮点,作为面向高端市场的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目前配套试剂已获批29个项目,规划品种超过120项,能够充分满足各级医学实验室的临床应用需求。2020年1月,中低速化学发光仪i1000获批,对标二级以下医院销售与i3000实现完美互补,预计未来公司在化学发光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川财证券)
4、开立医疗
内窥镜代表。相比其他医疗器械,全球内窥镜厂商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在软性内窥镜行业。少数企业把持了基于CCD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内窥镜技术,从而形成了长年的市场垄断。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CCD技术的趋势下,国际知名内窥镜企业的技术垄断有机会被打破。
开立医疗在内窥镜领域已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内窥镜体精密机械设计与装配、微小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与装配、基于FPGA平台图像处理技术、超声内镜技术等,公司在2016年底推出国产首台高清电子内镜系统HD-500,成为内窥镜市场有力竞争者。(申港证券)
今年1月15日 盈峰资本也调研过
总体而言,2020年的关键在于公司高端产品S60、HD-550的销售,经过2019年一年时间的铺垫,按照过去的经验,2020年将迎来放量期,高端产品毛利高,在收入规模上升、费用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最终的利润水平从概率上看将优于2019年。 软镜行业市场规模较大,技术门槛较高,厂家非常集中,产品更新迭代慢,与临床的粘性更强,公司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赛道,自推出高清内镜以来,近几年内镜业务发展良好,产品的各方面技术得到了临床认可,收入端也连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公司对内镜业务的前景比较看好。目前内镜业务仍处于培育期,公司关注的重点是品牌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对利润端尚未实施较为严格的考核。 从第三方数据公司的报告来看,2017-2018年国内超声市场维持8-10%的增速,预计2019年至未来几年将保持5-6%的增速,对超声市场的增长预期有所下调,可能总体还是受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公司作为国产超声行业较为领先的企业,将逐步发力高端彩超,丰富产品线型号,争取保持超声业务收入的平稳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集中。 未来新一代超声平台,将增加剪切波弹性成像等功能,同时可能增加通道数,优化血流灵敏度、信噪比和图像质量,提升软件流和探头技术,增强AI功能,在临床的使用效果上也将持续进步,整体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quote]
切勿转载,工作相关,大家看看觉得有价值点个赞,有错误指出就行了。千万别转发的行为。
这样可以长期提供一些此类分享。
[quote]
医疗器械板块核心逻辑:
1、新需求和创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2、国产替代加速和集中度提升催生龙头胜出;
3、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医疗政策驱动行业创新。
[/quote][quote]
1、事实上,从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水平来看,我国低值医用耗材领域尚可,但市场比较分散,而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并不领先。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无疑会令这个短板在未来3-5年去迎头赶上。
2、我国高值耗材市场空间巨大,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升级可能会带来该领域的戴维斯双击,通过美股经验,拉长时间线,医疗器械应该会走出更多的巨头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是一条价值投资的黄金赛道。
关注范围:迈瑞医疗、凯利泰、迈克生物、开立医疗
不过迈瑞大师认为会领跌。
1、迈瑞医疗
医疗器械总龙头。迈瑞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的绝对龙头,将持续从行业发展和政策倾斜下受益。公司依托“三大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售稳定性。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创新性医疗器械公司,迈瑞医疗的发展明显契合了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同时,公司通过优质并购和差异化的市场策略,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收购“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并通过多起成功的并购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打开了海外销售市场。随着海外新兴市场的扩容,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有望继续稳步提升。(万联证券)
2、凯利泰
凯利泰前几天有个啥利好 忘了,反正当天高开涨停了。
骨科植入领域代表。行业东风已至,进口替代下龙头优先受人口老龄化、病患年轻化趋势下骨科疾病高发,医师梯队补充、医保覆盖、基层渗透下国内骨科植入物耗材市场迎发展机遇,目前市场规模约为262亿元,预计将以14.19%的增速扩增至2023年的509亿元。
凯利泰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顺应性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国产化,打破了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垄断。公司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系统中的核心组件椎体扩张球囊导管的受压能力、膨胀性能、疲劳强度等指标和国际先进产品相当,并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产品质量稳定,并具备系统化的生产体系,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是目前国内椎体成形系列产品获批最齐全的企业。(渤海证券)
3、迈克生物
麦克是我们成都的 不过华西的经常吐槽他们的玩意儿不稳定。加速此次疫情出尽风头了,所以。。。
化学发光领域代表。迈克生物是优质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1994年在四川成立,是国内领先的体外诊断产品提供商,销售的代理及自产产品可以满足医学实验室90%以上的需求。目前,公司自主产品销往全国六千余家各级医院,二级和三级医院产品覆盖率分别达到35%和50%。
该公司化学发光旗舰机i3000于2018年上市,是未来业务一大亮点,作为面向高端市场的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目前配套试剂已获批29个项目,规划品种超过120项,能够充分满足各级医学实验室的临床应用需求。2020年1月,中低速化学发光仪i1000获批,对标二级以下医院销售与i3000实现完美互补,预计未来公司在化学发光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川财证券)
4、开立医疗
内窥镜代表。相比其他医疗器械,全球内窥镜厂商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在软性内窥镜行业。少数企业把持了基于CCD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内窥镜技术,从而形成了长年的市场垄断。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替代CCD技术的趋势下,国际知名内窥镜企业的技术垄断有机会被打破。
开立医疗在内窥镜领域已掌握核心技术,包括内窥镜体精密机械设计与装配、微小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与装配、基于FPGA平台图像处理技术、超声内镜技术等,公司在2016年底推出国产首台高清电子内镜系统HD-500,成为内窥镜市场有力竞争者。(申港证券)
今年1月15日 盈峰资本也调研过
总体而言,2020年的关键在于公司高端产品S60、HD-550的销售,经过2019年一年时间的铺垫,按照过去的经验,2020年将迎来放量期,高端产品毛利高,在收入规模上升、费用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最终的利润水平从概率上看将优于2019年。 软镜行业市场规模较大,技术门槛较高,厂家非常集中,产品更新迭代慢,与临床的粘性更强,公司认为是一个比较好的赛道,自推出高清内镜以来,近几年内镜业务发展良好,产品的各方面技术得到了临床认可,收入端也连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公司对内镜业务的前景比较看好。目前内镜业务仍处于培育期,公司关注的重点是品牌的推广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对利润端尚未实施较为严格的考核。 从第三方数据公司的报告来看,2017-2018年国内超声市场维持8-10%的增速,预计2019年至未来几年将保持5-6%的增速,对超声市场的增长预期有所下调,可能总体还是受国内经济形势下行的影响。公司作为国产超声行业较为领先的企业,将逐步发力高端彩超,丰富产品线型号,争取保持超声业务收入的平稳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集中。 未来新一代超声平台,将增加剪切波弹性成像等功能,同时可能增加通道数,优化血流灵敏度、信噪比和图像质量,提升软件流和探头技术,增强AI功能,在临床的使用效果上也将持续进步,整体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