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不少穿越17世纪小说,想问问从中国前往北美最好的太平洋航线问题

InnocentSheep-avatar

InnocentSheep

2024-04-20T15:25:52+00:00

看到不少穿越17世纪小说,想问问从中国殖民北美的大航海航线问题

毕竟那是风帆大航海最火爆的年代,所以不少穿越文都有远征 殖民北美的描写,
但是对于从中国驾驶风帆船 去北美的航线问题,,大多数作品都直接跳过了。

查了一下资料,想认真请教一下。

1、从真实历史角度出发,
不少人给出的答案,都是建议走太平洋北部航线:
从中国东部的 舟山港出发,先趁着黑潮 去北海道渔场,

然后 到了这里有2条路线:
A、是继续向北,蹭着 太平洋北部的 阿留申群岛 一路向东到达北美洲的阿拉斯加。
但是这条航线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虽然可以一路摸着阿留申群岛走,,
但是太靠近北极圈,恶劣的航海环境,寒冷的天气,风大浪高,对于风帆船很不友好,
(唯一优点是 各个小岛上海狮海豹多,不愁没肉吃)
最关键的是,到达了北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之后,,
继续向南想去 旧金山 这种适合开拓殖民的港口,一路都得 逆着北上洋流走逆行,航行会非常缓慢。

B、 从北海道,随着 北太平洋暖流,一路向东飘,,大概飘个小半年,,就能到达北美的温哥华附近,
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这条基本靠洋流飘着走的航线,全程太长了,大概4500海里(近9000公里),
这么长的航线,漂在海上至少4-5个月,在风帆时代,全程中途没有任何可以停靠的补给的小岛,一旦遇到风暴,,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

以上2条航线,按照不少回答者的说法,是真实历史中有人走过的路线,(但是非常艰难)
所以上面这2条走太平洋北部的航线,感觉在风帆时代都是非常非常艰难 和 危险的,并不适合穿越小说中的路线。



2、我仔细看了一下地图,似乎 太平洋北侧 中南部航线 是最适合风帆船时代的往返太平洋航线,
感觉这条航线比较靠近 17世纪西班牙大帆船往来太平洋的路线,看上去似乎更安全快捷。
当然前提是,作为穿越者 知道这条航线上的各个岛屿方位(经纬度),还要能造出航海钟 和 六分仪。

中国的帆船大部队先在 台湾南部的高雄集结,
先向南航行到菲律宾的马尼拉,(高雄-马尼拉 500海里)
然后向东到先到达 关岛,(马尼拉-关岛 1500海里)
(关岛到塞班岛仅仅100海里,塞班岛也可以当做备选岛屿)
继续向东,关岛 到 威克岛 500海里,
继续向东,威克岛 到 夏威夷岛 2000海里,
继续向东,夏威夷岛 到 旧金山 2100海里。

这条太平洋北侧,靠中南部的航线, 中间可以靠岸休整的岛屿比较多,既可以方便躲避暴风,也可以方便获取补给,
作为长期往返的航线,甚至可以把 中间几个大的岛屿修建成良好的补给港口。
并且安排移民在 这几个大岛屿上种植农作物 和 经济作物,给航线上的帆船队伍提供粮食,淡水,新鲜蔬菜水果。


西班牙没选择这条路线,是因为他们的大帆船航线,始终是从靠近墨西哥城 南部的阿尔普尔科港口出发,
向西南方向航行至北纬10度左右,一路沿着靠近赤道北侧的各种群岛,向西航行至菲律宾的马尼拉。
所以他们熟悉的航线远离了中部航线,一直要等到1778年,英国船长库克才发现 夏威夷岛 这个黄金位置。



现在就想请问下,假定条件
17世纪,穿越者主角,发展出了 米尼弹步枪+火炮 部队 改进造船业,同时发展了陆军+海军,
最后打败满清重新统一了大明,
若干年后,新大明人口再次暴涨,,
主角在攻占,殖民了东南亚重要的沿海城市和港口后,
(比如 越南的金兰湾,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打败菲律宾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部队)
考虑到北美此时白皮在东海岸的殖民人数也仅仅几万人,所以开启了殖民北美洲的计划。

关键问题来了,在17世纪这个风帆船的时代,穿越者画出了海图,提供了航海钟和六分仪,
台湾高雄 - 马尼拉 - 关岛 - 威克岛 - 夏威夷岛 - 旧金山
这条航线,是不是中国前往北美殖民 最好的太平洋航线(补给方便,安全,快速)
InnocentSheep-avatar

InnocentSheep

补个航线地图



请问 地理知识 航海知识 比较丰富的能指点一下么,

台湾高雄 - 马尼拉 - 关岛 - 威克岛 - 夏威夷岛 - 旧金山
这条航线 有没有什么严重的缺陷, 比如风暴频繁? 洋流逆向?
RichardRider-avatar

RichardRider

你疑似有点高看坛友了
优质回答:我不知道
bajoinka-avatar

bajoinka

为什么要去北美,拿下东南亚和澳洲大陆差不多了,而且明朝科技还要点,东南亚热带赤道地区开发能消耗你一辈子时间了
tamashiina-avatar

tamashiina

+ by [dxx9664] (undefined)

为什么要去北美,拿下东南亚和澳洲大陆差不多了,而且明朝科技还要点,东南亚热带赤道地区开发能消耗你一辈子时间了

北美有玉米土豆橡胶
InnocentSheep-avatar

InnocentSheep

+ by [dxx9664] (undefined)

为什么要去北美,拿下东南亚和澳洲大陆差不多了,而且明朝科技还要点,东南亚热带赤道地区开发能消耗你一辈子时间了

去北美,除了需要搞很多美洲的农作物,植物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和 西方白皮殖民北美 抢时间和资源,,,
北美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农业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当然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印度,肯定也要搞事,
英国能成为第一代全球帝国霸主,就是依靠印度和北美。

所以,前期在西海岸发展好了,有大量汉人的人口作为基础,
就能往东不断扩展,中后期还可以和被归化的印第安部落联手,
我们提供火枪+火炮,,用归化的印第安人,带领更多中部美洲的印第安人,
在北美洲的中部和东部,打一场针对西方白皮的代理人战争。


看看白皮在北美殖民地 移民的数量,一直到1700年之前,也就20多万人,优势并不大。
但是拖到1750年,就有100万西方白皮跑到美洲大陆了。

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的狭长地带共建立了13块殖民地。
据统计,英属北美殖民地的人口,
在1630年时北美仅有殖民者5000人,
1660年增长至89000人,
1690年增长到20万人,
1720年达到了46万人,
到1750年殖民者爆发式增长到了100万人。
MrBubbles-avatar

MrBubbles

开拓航路肯定是走北方航道,北海道、勘察加、阿留申一步一步设点补给铺到北美西海岸。想走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路的问题其实在于怎么引导去菲律宾,因为菲律宾不在东南亚贸易主航道上,中国商人也是在西班牙人对菲律宾供应白银后才大量前往马尼拉的。这就又回到如何引导殖民的问题了,真要论可行性还不如从陆路前往越南。
Coktor-avatar

Coktor

风帆船就别想着大规模殖民了,中国没有新教徒也没法迫害新教徒,一般人没有移民动力。
官方移民除非拼着50%死亡率整运奴船往美洲拉人,否则没那个钱,哪个朝廷发疯了敢这么玩?
移民不是玩战略游戏,选个框点鼠标人就过去了。
Yek-avatar

Yek

最方便的航道难道不是直接从西非润到东海岸哭笑加州河谷可容纳人口也比较有限的。
kmh-avatar

kmh

+ by [锌神教] (undefined)

北美有玉米土豆橡胶

玉米土豆种子找红毛人买现货。橡胶在南美,也得找红毛人买。
𝐃𝐞𝐚𝐝 𝐎𝐫 𝐀𝐥𝐢𝐯𝐞-avatar

𝐃𝐞𝐚𝐝 𝐎𝐫 𝐀𝐥𝐢𝐯𝐞

感觉航线都不算大问题,最需要解决的还是经济问题,富人不愿去,穷人没钱去。
AnimeRedditor-avatar

AnimeRedditor

+ by [风舞月殇哟] (undefined)

去北美,除了需要搞很多美洲的农作物,植物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和 西方白皮殖民北美 抢时间和资源,,,
北美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农业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当然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印度,肯定也要搞事,
英国能成为第一代全球帝国霸主,就是依靠印度和北美。

所以,前期在西海岸发展好了,有大量汉人的人口作为基础,
就能往东不断扩展,中后期还可以和被归化的印第安部落联手,
我们提供火枪+火炮,,用归化的印第安人,带领更多中部美洲的印第安人,
在北美

那为什么不直接拿印度呢?近,而且好殖民,后期本土化也容易,直接泛亚不比南北美强?
tohruu-avatar

tohruu

???什么不学为什么要学白皮玩大航海?人家是岛国(比如最出名的大英)没办法才去海上冒险,以我国的地理位置有这必要去浪费资源和人命?
只为了贸易不是有更成熟更安全的丝绸之路?是为了掠夺土地上有俄国下有东南亚,它们是没有矿产资源还是缺少沃土良田?什么样的傻比才会舍近求远?
不会有人都开挂穿越了还打不过个落后的沙俄吧?别拿什么远征后勤困难当借口,你TM连陆运都搞不定还指望搞难度更高的大航海?

最后搞清楚一点,北美地理位置是不错,但是我国就差了?古是四大文明之一,现在更是争一保二!别那么看不起中原大地!
最关键的是明末到民国的落后是人祸!解决这点不需要什么北美资源!能合理利用分配本国资源已经能够称霸一方了,进一步的话能掠夺消化掉沙俄和东南亚的资源称霸世界也不是问题了。
InnocentSheep-avatar

InnocentSheep

+ by [琳幽若] (undefined)

那为什么不直接拿印度呢?近,而且好殖民,后期本土化也容易,直接泛亚不比南北美强?

印度当然要争夺,,但是这里的战斗要复杂得多,肯定不会是北美那种 同化+殖民。
印度最大的问题就是种族太多,宗教太多,不像北美几乎就是一张白纸。
所以在印度顶天了就是抢占几个重要港口城市,扶植几个沿海的邦国,和白皮们打代理人战争。

而且印度也是欧洲白皮们的主要争夺目标,葡萄牙 荷兰 法国 英国 都在争夺印度,
中国在这个地方最好的作战方法,就是始终 拉拢英国的敌人,比如 荷兰或者葡萄牙,
始终在印度洋领域 围殴英国 (其次法国)。
InnocentSheep-avatar

InnocentSheep

+ by [三先生] (undefined)

最方便的航道难道不是直接从西非润到东海岸哭笑加州河谷可容纳人口也比较有限的。

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A段 亚洲-非洲航线 1.5万海里
从中国南部沿海到新加坡, 再出马六甲到印度,再经过中东,到达非洲东部,还要往南绕过非洲 好望角,
光这段距离,从中国南部到非洲好望角,就超过1.5万海里(差不多3万公里了),

B段 非洲西海岸 5000海里
然后还要从非洲 好望角 一直往北航行到直布罗陀海峡(这段往北的航程 5000多海里,接近1万公里),
才有适合向西航行到美国东海岸纽约的线路。

C段 直布罗陀-纽约航线 3000海里

三段加在一起 总共超过2.3万海里,也就是4万多公里,,
中国从上海到旧金山 航程才7000多海里,,不到1.5万公里。

你算算这距离,,都差了快3倍了,,,
而且一路向西,要不停的和 英国 法国 荷兰 葡萄牙 西班牙 在航线上打来打去。
The Magik-avatar

The Magik

风帆时代,航线一定要有季风或者洋流,走中部没风没洋流不是找死么

顺着北太暖流稳妥得多。哪怕西班牙人从菲律宾到墨西哥,也是先往北靠到日本附近,走北线到北美再向南,全程顺风顺水,正好四个月。你如果从日本出发到温哥华,要的时间只会更短。

珍宝船队走的南线是从美洲到亚洲的,没有回头路。

附维基百科里找的西班牙人航线图,供参考

Citi-avatar

Citi

打什么北美
真要想出兵以大萌和鞑清前期的国力整个东南亚都能拿下来。
这不是不想拿嘛。
大萌是因为直接统治产出小于管理收益
所以玩了个羁縻政策
鞑清是不想让汉人作大所以延续了羁縻政策
美洲再香有印度+澳大利亚和东南亚香吗?
没了印度英国拿什么玩工业革命?
TK.-avatar

TK.

+ by [风舞月殇哟] (undefined)

去北美,除了需要搞很多美洲的农作物,植物之外,
最重要的就是和 西方白皮殖民北美 抢时间和资源,,,
北美的矿产资源,石油资源,农业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
(当然另外一个方向,就是印度,肯定也要搞事,
英国能成为第一代全球帝国霸主,就是依靠印度和北美。

所以,前期在西海岸发展好了,有大量汉人的人口作为基础,
就能往东不断扩展,中后期还可以和被归化的印第安部落联手,
我们提供火枪+火炮,,用归化的印第安人,带领更多中部美洲的印第安人,
在北美洲的中部和东部,打一场针对西方白皮的代理人战争。


你如果要搞大规模移民的话不如再提早一点,选在元末明初,那时候航海技术已经足够发达,还没有被禁海封锁导致技术停滞乃至落后,正好元朝政府搞得是漕粮海运,造船工业保持的不错。
而且朱元璋在大战胜利后,把他曾经的对手都迁移打压,明玉珍的部属被迁到了高丽,而且大搞人口户等制度,张士诚与陈友谅曾经的部属投降后被打为九姓渔户,还有广东的疍户,这两种都只能打渔为生,终生不能上岸,后面明清两朝的海盗基层很多都是从这里面出来的,类似的还有江苏的丐户,闽赣的棚户,这些人要等到被另一个被士绅批判的皇帝雍正时期才被列入编户,恢复良民,
这里面张士诚与陈友谅的部属与朱明朝廷是死敌,终其一朝都没有恢复身份,你的主角要是能够赢得他们的归附,有了他们这几十万人的归附,那么移民的难度将大大降低,有人有技术有船舶,前期可以先带一部分人去打前站,北上去济州岛走北线,或者往中南线去高雄经菲律宾,等到时机成熟再带领这些贱籍渔户疍民前往基地了,之后往南洋还是北美都是另外的考虑了,
个人建议还是去佛州比较好,北美的大型山脉大多南北向,北风寒潮可以一路南下没有阻隔,佛州有山脉,有平原,有海洋,正适合种田发展。
ImSTR4T-avatar

ImSTR4T

我觉得不要那么急
如果真想写航海开拓
可以往南边走 开发澳大利亚 论工业革命的矿产资源澳大利亚不缺的 悉尼-墨尔本一带农耕条件也不错 还有个新西兰和塔希提岛作为补充

北美大平原在前工业革命时代条件不是很好 虽然有大平原但是没有东西向山脉阻挡 遇到大点寒潮今年就绝收 宣称西海岸有黄金 能派人在西海岸站住有个点就行 过了洛基山脉就有直面寒潮的风险了

至于航线问题 可以参照晚清华工被贩卖航线 大部分是厦门/香港—台北—琉球—夏威夷—加利福尼亚
风帆时代 还是走北线比较稳定。但可以设定 西风带南移 按上述航线 乘着西风航行时间大概可以缩短 航线这些都是基于少部分史料不保证正确
$tainless-avatar

$tainless

風帆船就別想著去北美了,真的太遠了,點出蒸汽船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