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GOXL
2021-05-11T00:50:02+00:00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
直播地址1[url]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4687/45470/index.htm#2[/url]直播地址2[url]https://view.inews.qq.com/a/DSG2021050900344502[/url][quote]第七次人口普查内容主要结果:
(一) 人口总量: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二) 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 人口地区分布: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
(四) 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五) 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六) 受教育程度人口: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受教育状况的持续改善反映了10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七) 城乡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八) 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66%,流动人口增长69.73%。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 民族人口: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
(十) 年龄构成:31个省份中,15—59岁人口比重在65%以上的省份有13个,在60%—65%之间的省份有15个,在60%以下的省份有3个。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7%,其中,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
(十一) 性别构成: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十二) 省市区人口分布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7Qj2x-7pbxZeT1kS5l-qg.jpg[/img]
[/quote]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节选 ...
一、人口总量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07%下降0.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二、家庭户规模
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三、性别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
四、年龄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五、民族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汉族人口占91.51%,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91.59%下降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占8.49%,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8.41%上升0.08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十年年均增长0.67%,高于汉族0.11个百分点。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这次人口普查,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08%,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6.72%下降2.64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的变化,反映了十年来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以及扫除青壮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七、城乡构成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八、地区分布
这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其中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11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1.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0.2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九、人口的流动
这次人口普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这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和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人口普查现场登记结束后,在全国随机抽取了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通过与现场登记结果比对,这次普查的漏登率为0.12%
为了避免刷屏,本帖为网事杂谈关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日相关讨论集中贴,单独发帖根据内容可能会被隐藏或根据相应版规处理。
我说怎么突然变审核中了,原来排了一下版[s:ac:哭笑]插眼等后续
虽然趋势在下降,但是也没有某些人期望的崩溃,让某些人失望了,造一堆马上就戳穿的谣言有什么意义呢?
[quote](五)年龄构成。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quote]这个人口结构。。
话说2020年出生率还没说吧,看泥潭1000万药丸党对没对
看数据还可以啊 没说的那么可怕呀
看来不用担心了 该干嘛干嘛
[quote][pid=514985605,26701245,15]Reply[/pid] Post by [uid=39243644]小迪凯[/uid] (2021-05-11 10:09):
以后58叫52,42叫48了[/quote]58/42是论坛性别占比[s:ac:哭笑]
[quote][pid=514985195,26701245,14]Reply[/pid] Post by [uid=63096287]nbscxreal121[/uid] (2021-05-11 10:08):
家庭平均2.62人就离谱,这得增加了3成离婚率吧[/quote][s:ac:呆]我毕业以后也变成集体户了,我爸妈两人一个家庭
说不行了的呢??出来溜溜??[s:ac:哭笑][s:ac:哭笑]
早就说了,乐呵乐呵口嗨下就行了,别整的跟真的似的[s:ac:哭笑][s:ac:哭笑]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17.95%;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quote][pid=514992310,26701245,20]Reply[/pid] Post by [uid=17731365]rzhzhw[/uid] (2021-05-11 10:30):
A股原地暴跌,你要觉得没问题就没问题吧。毕竟装睡的人水都泼到脸上了也是叫不醒的[/quote]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是这些数据都不难得到,直接去查一下来佐证啊,毕竟说个观点,带点证据更能让人信服不是。
[quote][pid=514992310,26701245,20]Reply[/pid] Post by [uid=17731365]rzhzhw[/uid] (2021-05-11 10:30):
A股原地暴跌,你要觉得没问题就没问题吧。毕竟装睡的人水都泼到脸上了也是叫不醒的[/quote]你又定义了暴跌。[s:ac:嘲笑]
真,利好房事
反正我看完准备再上一套车了[s:ac:怕]
按这个数据房价至少还能再猛涨10年以上
小知识,近十年少儿人口提升,要考虑二胎政策这个大招。
而众所周知,大招只能放一次。
[quote][pid=514992394,26701245,20]Reply[/pid] Post by [uid=62417614]本群已被封停[/uid] (2021-05-11 10:30):
你刷你马呢?[/quote]暴躁弟弟666
眼睛不用可以捐给有用的人
Reply to [pid=514991842,26701245,20]Reply[/pid] Post by [uid=61916713]大人冤枉啊[/uid] (2021-05-11 10:28)老乡好
人口还在不停增长,以后的社保稳了[s:ac:哭笑]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
今天10:00
直播员
1分钟前
[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年龄构成方面,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直播员
5分钟前
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聚集,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上升至39.93%
直播员
13分钟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比51.24%,女性人口占比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直播员
13分钟前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直播员
20分钟前
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
正增长是肯定的事,我觉得大家之前关注的重点是新生儿的问题[s:ac:汗]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s:ac:哭笑]
问题不大,现在老年人活的可比以前久多了,马上就能行程完美倒金字塔了
劳动人口-6.79%,东北快要空嘞[s:ac:汗]
我刚想说可以对比以往每年人口出生率,你这就贴出来了。另外,你给我坐下,每年都有引进人口
10年人口普查为13.39亿,19年底到达14亿,相当于前9年增长6028万,2020年增长1178万。与此同时2020年全国登记出生人口是1003万。
我粗浅的数学水平总感觉哪里不对
[quote][pid=514994168,26701245,22]Reply[/pid] Post by [uid=60031307]Jyf.[/uid] (2021-05-11 10:35):
反向爬楼[s:ac:哭笑][/quote]挺麻烦的,想刷新都得划一遍超长的第一楼
十年增加了9kw+个大学生,现在大学生真不值钱了。
Reply to [pid=514994620,26701245,22]Reply[/pid] Post by [uid=63096287]nbscxreal121[/uid] (2021-05-11 10:37)[ur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BA%E7%94%9F%E4%BA%BA%E5%8F%A3/22919309?fr=aladdin[/url]
[quote][pid=514993257,26701245,21]Reply[/pid] Post by [uid=8818857]WUYU123535061[/uid] (2021-05-11 10:33):
少数民族增长超10%[s:ac:哭笑][/quote]一普汉族占人口比98%多吧
[quote][pid=514994270,26701245,22]Reply[/pid] Post by [uid=8338667]fk19901019fk[/uid] (2021-05-11 10:36):
2004年:1588万
2005年:1612万
2006年:1581万
2007年:1591万
2008年:1604万
2009年:1587万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0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0-14岁应该算2006年-2020年,06-19年是22665万 算下来2020年2673万?
有不对的大家可以说[/quote]先说数据来源
六普显示总和生育率有1.18,七普的生育率多少?没说?
2004年:1588万
2005年:1612万
2006年:1581万
2007年:1591万
2008年:1604万
2009年:1587万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0万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0-14岁应该算2006年-2020年,06-19年是22665万 算下来2020年2673万?
有不对的大家可以说下
[quote][pid=514998633,26701245,1]Reply[/pid] Post by [uid=60031307]Jyf.[/uid] (2021-05-11 10:49):
但是泥潭是4258[s:a2:不明觉厉][/quote][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f51be7.png[/img]
我记错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ad49530.png[/img]
[quote][pid=514999062,26701245,24]Reply[/pid] Post by [uid=8728109]txq19903[/uid] (2021-05-11 10:50):
说少了,七普的数据是截止11月1号
所以11个月估算生了1100W
好像更不对了[/quote]不要拿七普的数据去跟其他数据对比做结论
早就说了,60岁以下全算年轻人,简称低龄老年人[s:ac:blink]
[quote][pid=515001092,26701245,24]Reply[/pid] Post by [uid=60140719]Rodnol[/uid] (2021-05-11 10:56):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21c04b.png[/img]老龄化人口占比暴增啊
想看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增速,不过估计不会公布[/quote]人口普查数据一向完全公布,只不过不在公报里体现,要自己找而已。
Reply to [pid=514989363,26701245,18]Reply[/pid] Post by [uid=37077682]酷派32G[/uid] (2021-05-11 10:21)
增长率方面通婚才是大头吧,现在大家都2个内地的汉化少民生3个的也是少数,新疆由于工业化推进生育率也在降
(二) 户别人口: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离婚冷静期功不可没[s:ac:哭笑]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21c04b.png[/img]老龄化人口占比暴增啊
想看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增速,不过估计不会公布
Reply to [pid=514994781,26701245,22]Reply[/pid] Post by [uid=42889983]夏洛尔·伊索亚尔[/uid] (2021-05-11 10:37)
少民增长最大的动力不是生育率优势而是通婚后小孩挂少民身份吧,过几年取消加分了应该好很多,先行取消的地区有的开始出现汉族比例缓慢回升的现象了
有没有大手子建立个模型看看青年人每户家庭人均人口如何
Reply to [pid=514995635,26701245,22]Reply[/pid] Post by [uid=60199819]RayChiang[/uid] (2021-05-11 10:40)
说少了,七普的数据是截止11月1号
所以11个月估算生了1100W
好像更不对了
这可是是开放二胎后的数据啊。
还有民族问题引以为豪的样子。
Reply to [pid=514992310,26701245,20]Reply[/pid] Post by [uid=17731365]rzhzhw[/uid] (2021-05-11 10:30)
跌了0.5%叫暴跌啊
[quote][pid=514997977,26701245,23]Reply[/pid] Post by [uid=60648626]万马齐喑究可哀[/uid] (2021-05-11 10:47):
48 52可以全国通用了
[img]http://img4.nga.cn/ngabbs/post/smile/a2_54.png[/img][img]http://img4.nga.cn/ngabbs/post/smile/a2_55.png[/img][/quote]但是泥潭是4258[s:a2:不明觉厉]
[quote][pid=515002016,26701245,24]Reply[/pid] Post by [uid=63096287]nbscxreal121[/uid] (2021-05-11 10:59):
人口普查数据一向完全公布,只不过不在公报里体现,要自己找而已。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7Qj2x-jwb2KqT3cSjy-7l.png[/img]
比如六普里面的0123岁人口自己算[/quote]那这增长趋势是下降的啊,这还是开放二胎后[s:ac:晕]
[quote][pid=515008317,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43129871]vocabularycom[/uid] (2021-05-11 11:17):
为啥要把年龄范围搞成15-59?不可以再细分一下吗?[/quote]因为这是公报,等汇总出来就知道了
[quote][pid=515007450,2670124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78429]tiloa[/uid] (2021-05-11 11:15):
我对第三条很感兴趣
中部东北流出, 西部东部流入,感觉还挺符合社会认知的,[/quote]西部不是流入,西部是人口出生率比较高,流出人口没有中部多,完全是生出来的。
Reply to [pid=515007722,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38857142]Dr_Pancake[/uid] (2021-05-11 11:15)
后续会不会有数据修正和补遗
[quote][pid=515007722,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38857142]Dr_Pancake[/uid] (2021-05-11 11:15):
还有人记得日本记者问了什么问题吗,我想知道[s:ac:哭笑][/quote]他问统计局是不是做了数据,被坚决否认了。
为啥要把年龄范围搞成15-59?不可以再细分一下吗?
还有人记得日本记者问了什么问题吗,我想知道[s:ac:哭笑]
Reply to [pid=515006502,26701245,25]Reply[/pid] Post by [uid=12905967]神奇的5T[/uid] (2021-05-11 11:12)非要来抬杠?你去找找你们当地统计局统计的季度出生人口,看看有没有12月份出生人口暴增的现象?别章口就来。且不论疫情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人们的生育欲望降低问题,全都集中在二月怀孕、一发就中这种想法就很离谱。
我对第三条很感兴趣
中部东北流出, 西部东部流入,感觉还挺符合社会认知的,
总和生育率1.3,虽说也是低水平,不过比泥潭说的1.1还是高不少
[quote][pid=515002332,26701245,25]Reply[/pid] Post by [uid=42988764]berserker210[/uid] (2021-05-11 11:00):
早就说了,60岁以下全算年轻人,简称低龄老年人[s:ac:blink][/quote]感觉叫超龄青年好一点[s:ac:哭笑]
2020年1200万出生人口,基本和预期的差不多....
Reply to [pid=515005124,26701245,25]Reply[/pid] Post by [uid=61465631]喝多了瞄不准[/uid] (2021-05-11 11:08)
疫情憋家里出不去的是几月?
怀胎是几月?
12月够不够出生?
2020年12月是不是2020年?
Reply to [pid=515004668,26701245,25]Reply[/pid] Post by [uid=12905967]神奇的5T[/uid] (2021-05-11 11:06)疫情期间怀孕的孩子大多数在2021年出生,2020年出生的孩子大多是19年怀上的,你有没有点常识?
[quote][pid=515006502,26701245,25]Reply[/pid] Post by [uid=12905967]神奇的5T[/uid] (2021-05-11 11:12):
疫情憋家里出不去的是几月?
怀胎是几月?
12月够不够出生?
2020年12月是不是2020年?[/quote]普查是在去年十一月,你家的表不是你填的吧
[quote][pid=515010933,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12753987]萨多齐[/uid] (2021-05-11 11:25):
利好房地产和茅台[s:ac:茶][/quote]玩这些烂梗真没意思。
生育率低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生育率1.3,生育意愿1.8,还可以挖掘潜力。[s:ac:茶]
对个人而言可能人是越少越好,毕竟资源有限人越多竞争越大, 我这个理解对不对,有问题的话请指出 但老龄化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吧,当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的当下站在国家层面人口应当多一些比较好[s:ac:晕][s:ac:晕][s:ac:晕]
编辑下我怎么跑二楼去了 第一次这么前[s:ac:瞎][s:ac:瞎][s:ac:瞎]
[quote][pid=515009890,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60260727]您pay吗[/uid] (2021-05-11 11:22):
?这不是六普数据吗,00-10年啊?二胎放开是七普的事。[/quote]那这就是计划生育实施到位啊
Reply to [pid=515009233,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62540451]diuren[/uid] (2021-05-11 11:20)
?这不是六普数据吗,00-10年啊?二胎放开是七普的事。
[quote][pid=515009233,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62540451]diuren[/uid] (2021-05-11 11:20):
那这增长趋势是下降的啊,这还是开放二胎后[s:ac:晕][/quote][s:ac:囧]这是六普数据,给你举个例子的
七普详细数据还没出
我刚刚摸鱼写了一个等式出来,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
(2019年人口)14亿+1003w(2020出生人口)+m(迁入人口)-n(迁出人口)-x(死亡人口)=14亿1178w(第七次人口普查人数)
[quote][pid=515010901,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62363913]关河梦[/uid] (2021-05-11 11:25):
对个人而言可能人是越少越好,毕竟资源有限人越多竞争越大, 我这个理解对不对,有问题的话请指出 但老龄化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吧,当生产力得到长足发展的当下站在国家层面人口应当多一些比较好[s:ac:晕][s:ac:晕][s:ac:晕]
编辑下我怎么跑二楼去了 第一次这么前[s:ac:瞎][s:ac:瞎][s:ac:瞎][/quote]倒叙
[quote][pid=515012792,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35185600]9_baka[/uid] (2021-05-11 11:30):
普查是在去年十一月,你家的表不是你填的吧[/quote]有填表吗?我就接了个电话,1分钟都没
广西人盯着广西看,没想到还真有一项数据全国第一,广西大学学历全国倒数[s:ac:哭笑]幸好我没拖后腿
Reply to [pid=515010901,26701245,26]Reply[/pid] Post by [uid=62363913]关河梦[/uid] (2021-05-11 11:25)你有没有想过人少了,饼可能也变小了?
哈哈哈哈,我猜中了,精准预言,就是稳[s:ac:闪光]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7Qj2x-h51fKzT3cSsg-69.jpg[/img]
东北果然男女平等,女的都比男的多了[s:a2:不明觉厉]
这。。现在这情形不想买房不想结婚更别提生娃,以后会不会都是有钱人玩人机,造一堆机器人帮忙种菜啊。。
[quote][pid=515019059,26701245,27]Reply[/pid] Post by [uid=63117530]織梦行云[/uid] (2021-05-11 11:49):
最大的缺点是没南大人那么会打女胎。[/quote]开个玩笑而已,没有地域的意思。
[quote][pid=515001532,26701245,24]Reply[/pid] Post by [uid=63096287]nbscxreal121[/uid] (2021-05-11 10:57):
看得出来想找东北优点找的很辛苦[s:ac:哭笑][/quote]最大的缺点是没南大人那么会打女胎。
[quote][pid=515016017,26701245,27]Reply[/pid] Post by [uid=61412411]mansx[/uid] (2021-05-11 11:40):
我刚刚摸鱼写了一个等式出来,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
(2019年人口)14亿+1003w(2020出生人口)+m(迁入人口)-n(迁出人口)-x(死亡人口)=14亿1178w(第七次人口普查人数)[/quote]首先2019没有人口普查,只有人口变动情况抽查
其次,2020出生人口是1200w。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1/-7Qj2x-87yxZaT3cSsg-d0.jpg[/img]
[ur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url]
想要最详细数据的,我查到的《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这本书是2012年出版的,网上数据会不会提前公布我不知道,有懂行的吗?
东北的男女比例不错啊,不愧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方[s:ac:呆]
[quote][pid=515021227,26701245,1]Reply[/pid] Post by [uid=61787106]Cablegn[/uid] (2021-05-11 11:56):
有没公布45到60的人数,15年后迅速老龄化[/quote]有没有公布各个年龄段的人数啊
Reply to [pid=515024189,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4488026]想吃柴的小子[/uid] (2021-05-11 12:05)还好吧!!0-14岁应该计算的是15年的人口数,平均下来每年差不多1689W左右的新生儿,数据没那么离谱主要是其中二胎续了一波命。我现在就像看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数目,差不多就可以绘图了,驶向老龄化的快车。
以下数据为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不一定百分百准确。
出生人口: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0万(2011年11月,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2013年11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年:1465万
死亡人口:
2010年:948万
2011年:957万
2012年:963万
2013年:969万
2014年:974万
2015年:975万
2016年:977万
2017年:986万
2018年:993万
2019年:998万
以下为计算结果:
新增人口:
2010年:640万
2011年:643万
2012年:672万
2013年:671万
2014年:713万
2015年:680万
2016年:809万
2017年:737万
2018年:530万
2019年:467万
另:以下数据待证实
2020年:1200万
-​-​-​-​-​-​-​-​-​-​-​-​-​-​-​-​-​-​-​-​-​-​-​-​-​-​-​-​-​-​-​-​-​-​-​-​-​-​-​-​-​-​-​-​-​-​-​-​-​-​-​-​-​-​-​-​-​-​-​-​-​-​-​-​
光看17年之前的数据问题不大,18年开始到底发生了啥[s:ac:呆]
0-14岁人口总数
减去
2006年到2019年出生的1-13岁人口,就是2020年出生数量
好像超支的有点严重
也就这了
作为人口净流出省份已经觉得无所谓了[s:a2:doge]
Reply to [pid=515020483,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33371741]远疯[/uid] (2021-05-11 11:53)
东北的性别比更多的是由于老龄化导致的,男性平均死亡率是要比女性高的,也就是说年纪越大,女的越多,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可惜这次没发布年龄性别比的统计图。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c1076f119.png[/img]2019年14.0亿。2020年出生人口1100+万,七普14.1亿。合着2020年一人没死?
普遍觉得新生人口数据失真,并且专家预估或许乐观,有掩耳盗铃之嫌。
11:14 [人口普查有没有“数据调整阶段”? 统计局:无事后调整]财联社5月11日讯,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表示,人口普查是全面调查,七人普按照统一标准、在统一的时间范围内对所有普查对象进行逐人逐项登记,采用电子化方式采集数据,并联网实时上报,数据审核完成后,直接汇总计算得出相关人口数据,不进行事后调整。(来自财联社APP)
Reply to [pid=515026218,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5795451]iam2fei[/uid] (2021-05-11 12:12)。。。。。预测的不都是1150-1250么,差不多就是公安部公布的新生儿数目加上两百万左右。不过新生儿占比增加有点令人吃惊,二胎的力量还是很大,或者说以前的统计太失真了。
反向爬楼[s:ac:喷],不知道去年新生数据是多少?
Reply to [pid=515025186,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2904739]mo369258147[/uid] (2021-05-11 12:08)16年左右全面二孩,虽然二胎生的多,但是架不住一胎的数量急剧下降。而且二胎是积压了的一波需求。
[quote][pid=515023659,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3421961]Doraemon丶[/uid] (2021-05-11 12:03):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c1076f119.png[/img]2019年14.0亿。2020年出生人口1100+万,七普14.1亿。合着2020年一人没死?[/quote]不是说的2011-2019年的人口总数都是统计出来的,不是普查出来的
[quote][pid=515025186,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2904739]mo369258147[/uid] (2021-05-11 12:08):
-​-​-​-​-​-​-​-​-​-​-​-​-​-​-​-​-​-​-​-​-​-​-​-​-​-​-​-​-​-​-​-​-​-​-​-​-​-​-​-​-​-​-​-​-​-​-​-​-​-​-​-​-​-​-​-​-​-​-​-​-​-​-​-​
光看17年之前的数据问题不大,18年开始到底发生了啥[/quote]咪蒙19年初被封的,你猜她干了啥,后面一波又一波的拳皇们又干了啥
所以这集中贴有啥用? 外面不还是都是讨论贴? [s:ac:咦]
Reply to [pid=515025186,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2904739]mo369258147[/uid] (2021-05-11 12:08)
18年,很多城市房价翻了1-2番。(济南为例,房价均价从9000左右到了25000以上)上一次翻番是08年。
[quote][pid=515028044,26701245,29]Reply[/pid] Post by [uid=62375669]没离开过L[/uid] (2021-05-11 12:18):
。。。。。预测的不都是1150-1250么,差不多就是公安部公布的新生儿数目加上两百万左右。不过新生儿占比增加有点令人吃惊,二胎的力量还是很大,或者说以前的统计太失真了。[/quote]按照前面那个楼的来计算的话,2020年除去死亡人口都有644万新增,如果不是2020人死得特别少的话,那不是应该有1600万出生人口吗?
Reply to [pid=515033465,26701245,29]Reply[/pid] Post by [uid=34957960]JamesHarden[/uid] (2021-05-11 12:36)
是的,编辑了。
消息来源于帖子
Reply to [pid=515025186,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2904739]mo369258147[/uid] (2021-05-11 12:08)
2020年1200万是新生人口吗?
[quote][pid=515025186,26701245,28]Reply[/pid] Post by [uid=12904739]mo369258147[/uid] (2021-05-11 12:08):
以下数据为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不一定百分百准确。
出生人口:
2010年:1588万
2011年:1600万(2011年11月,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2年:1635万
2013年:1640万(2013年11月,《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4年:1687万
2015年:1655万
2016年:1786万(2016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全面二孩政策”)
2017年:1723万
2018年:1523万
2019[/quote]18年房价大涨?说实在的要不是二胎那一波,估计16年就已经不好看了。
我从农村城市人口比例来看,是不是到2050年我们就基本可以解决三农问题了,人都不在了,像日本一样直接补贴就行。
还行吧,不质疑真实性,但估计也综合了各方面的因素。
新生儿按0岁算,能查到2000年普查是1379万,2010年是1378万。
以上不管是不是含有那时的非法二胎,反正当时统计出来是这么说。
2020年应该是1200左右,包含二胎的情况下,甭管一胎生育率多少,至少说明开放生育政策对出生人口起了稳定作用。
目前不生一胎的,只要在适宜年龄,也没说永远不生,未来谁知道呢。
至于其他,至少发布的数据是体现的....................................
原来重男轻女最严重的是广东,泥潭可真有意思[s:ac:哭笑]
其实统计数据真假现在也看不出来,还是选择相信政府吧
关键是结合这以后的政策才能判断的出来
[quote][pid=515030152,26701245,1]Reply[/pid] Post by [uid=5795451]iam2fei[/uid] (2021-05-11 12:25):
按照前面那个楼的来计算的话,2020年除去死亡人口都有644万新增,如果不是2020人死得特别少的话,那不是应该有1600万出生人口吗?[/quote]每年误差个几十万上百万无所谓的。甚至这次普查想想也就这样。2020年只是开胃菜,正餐在2030年到2060年。
Reply to [pid=515031337,26701245,29]Reply[/pid] Post by [uid=41432055]火柴王传火中[/uid] (2021-05-11 12:30)
你高估了互联网了,上网一看,谁都不想生,到生活里走一走,该怎么样怎么样
还是生活压力问题,我所在的城市,16-17年,房价五六千,现在1万5,其他涨的更狠的城市也比比皆是
[quote][pid=515037455,26701245,30]Reply[/pid] Post by [uid=38303542]小葵花课堂[/uid] (2021-05-11 12:49):
原来重男轻女最严重的是广东,泥潭可真有意思[s:ac:哭笑][/quote]广东移民多,移民里男性多,这个因素也拉高了比例。
进去看正好是说老龄化,听到个发挥余热。。。当时就一脸懵逼
总人口增加5.38%
年龄段人口与2010年相比,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再看育龄总和生育率1.3……
以及很关键的,新生儿性别比没看到……
希望不要太难看
[quote][pid=515001532,26701245,24]Reply[/pid] Post by [uid=63096287]nbscxreal121[/uid] (2021-05-11 10:57):
看得出来想找东北优点找的很辛苦[s:ac:哭笑][/quote]地域黑顺手点个举报
很好,说明我们人均GDP被低估了。国家比我想象的更加强大。
Reply to [pid=515039513,26701245,30]Reply[/pid] Post by [uid=39442727]棒冰爪爪[/uid] (2021-05-11 12:56)
2020年新生儿1400w
Reply to [pid=515056054,26701245,30]Reply[/pid] Post by [uid=41349249]雷欧欧欧[/uid] (2021-05-11 14:00)
新生儿性别比是115啊。
太好了
单身人群可以稳个10年了
这数据什么单身税丁克税是上不了了[s:ac:闪光]
[quote][pid=515044748,26701245,1]Reply[/pid] Post by [uid=37936915]phaedo[/uid] (2021-05-11 13:16):
广东移民多,移民里男性多,这个因素也拉高了比例。[/quote]新生儿比例,你这扯什么呢?
有没有人来说一下为什么网友们对这次人口普查非常关心啊?
Reply to [pid=515068188,26701245,31]Reply[/pid] Post by [uid=60092760]伊德泽尔[/uid] (2021-05-11 14:46)
只在四里找到一个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不知道是不是新生儿性别比
问下你说的这个能在哪里看啊
没有想象中的热烈讨论啊,是数据太多了嘛[s:a2:不明觉厉]
广door人真的老封建了,山东的男女比例有点出乎意料,被黑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