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aa
2021-05-15T14:49:44+00:00
当我回到实验室时,夜幕已经无声半落,天地同样是灰蓝色,几缕雨丝将二者相连,好像能让魂儿抓着爬上天去似的。种稻人最喜欢这样的雨。
架上瓶子里的稻种凝视着夜空,同样被染得灰扑扑。望着那些贴着标签的瓶瓶罐罐,我终于意识到内心的空虚:罐子的主人已经离开,方老师不会再回来了。这个念头让我几近窒息,不得不打开窗透透气。这时手机响起,我看也没看,就放到耳边。
“小徐吗?是我。出来陪我聊聊。”
我心情复杂地在楼下拦住一辆出租车到了电话里提到的饭馆。一进门,唯一的顾客抬起头,点点头示意我坐下。桌子上,一碗米饭摆在北边,然后是一盘肚尖。筷子东西各一双,搭在盘子边,旁边是两只小盅,没有酒瓶。王庆发——我的前老师——坐在西边,我在他对面坐下。
王老师挥挥手,自己先动了筷。我注视着他,不由想起了那灰色的过往。我的研究生前半段是跟他,后半段则是跟方老师念的。读研的第二年,正逢“下海潮”刮到这里,王老师便果断丢下可怜的工资,创办了至今已颇具规模的“庆发生物工程”。方老师——也是他的老师——听了这事什么也没说,只是让我跟他读完研究生,毕业后和他做事,直到现在,准确地说,是几小时前。我并非没有想过同王老师一同创业,只是身在几千里外小县城的双亲实在无法承受如此的风险,而今王老师可说腰缠万贯,我却仍然为研究经费而奔波,真是让人质疑命运的可笑。
“我当年,”王老师咽下一口菜,“是他班上最有才的。我这么一走,他没难为你吧?”
“人各有志,方老师理解您。”我没夹菜,淡淡说道。
“他不是让你们叫他老方?”
“您不也不敢这么称呼他?我只是不习惯而已。”
“你跟我的时候说话没有这么冲。”
“失言了。”我没多说什么,塞进一口肚尖。王老师呆坐了一会,从屁股口袋里拽出一只金属瓶,拧开盖,给两个杯子倒上,拿起自己那只,和我的碰了碰,自己喝了。我也端杯抿一小口,发现那竟然是米酒。
“我去年做的项目,糖分高,出酒多,味道不错,一直想拿给他尝尝。”他徐徐把酒洒在地上,无视老板娘不满的注视。
“他——”“方老师。”我纠正道。王老师苦笑一声:“我没权利叫他老师。”
“您也是他的学生。”
“对,因此我没权利。”
无休止的沉默中,炒菜不断减少,最终见了底。米饭摆在北边,丝毫未动。王老师掏出一支烟搭在上面,另取一支便宜的自己点上。放在碗上的香烟是从一盒里抽出来的,那只盒子被他装进衬衣的胸前口袋里,我注意到那是一百五十元一盒的高档货。烟雾旋转上升,在白炽灯下妄幻出不同形态。他盯着那烟,眼里亮晶晶的,在回忆。
许久,王老师开了口:“不跟我出去干?”
“我想把我的事做完。”
这次的沉默很短暂,他把烟蒂甩在地上,一脚重重踏上去,发出沉闷的巨响。
“操,你们搞研究的都他妈死心眼,有一个算一个。”
“请不要这么说方老师。”我轻声说。
王老师抓起酒瓶,把剩下的酒统统倒进嘴里,捂着脸趴在桌子上。
“老师——”我试着叫他,他抬头直盯着我,让我心里发怵。
“别他妈叫我老师!我不配当你的老师!我不配当他学生!我愧对你,愧对他,我他妈自个儿看不起自个儿!”王老师突然迸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吼叫,几滴浑浊的泪顺着油光铮亮的脸流下来。老板娘把碗碟擦得乒乓作响,我默默坐着,等待他的心情平复。
当他再抬起头,眼里又恢复了生意人惯有的锐气,指着那碗米饭:“虽说是给他的,但他不想让咱们浪费。你替他吃了吧。”
我吃下一口,让米的芳香在口中停驻,不由湿了眼角。
“什么种?”
“荃优。方老师挺喜欢。”
“吃干净,别剩。”
少顷,我把空碗恭恭敬敬放在桌上,王老师把那支烟点着。这次的烟笔直向上,碗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家里怎么样?”
“生活可以,一出事就完。”
“研究经费够吗?”
“得从牙缝里抠。自己的,还有别人的。”
“实验设备呢?”
“用不了的比能用的多,但主要还是少样本。”
烟支在缩短,似乎要断开,那火也暗了不少。
“跟我出去干吧。”
“我有要干完的事。再说,方老师会伤心的。”
王老师试探着问:“要是我现在回去呢?”那语气就像做错事的小学生。
“方老师一直希望您回去,但不会埋怨您。您什么时候回去都不晚。”
“老师不会埋怨学生。”王老师的眼神飘忽,喃喃道。
“对,方老师和您都是。”
“方老师——我对不起他。”
我们再没说什么话,又坐了一会儿,不约而同站起身来。
“该走了。”
“该走了。”
王老师掏出手机结了帐,我跟在后面出了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烟。火光漫天,似乎越燃越旺。我回头向外,正撞上王老师含泪的目光。
几个月后,十多辆大卡车装着各种实验设备停在研究所大门前,王老师从为首的那辆车上跳下来,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只广口瓶。里面的稻种粒大饱满,像含笑的唇。
“老师,您这是……”
“我也想把我的事做完。”
王老师仰望研究所的大楼,眼里似乎有稻菽千重。
架上瓶子里的稻种凝视着夜空,同样被染得灰扑扑。望着那些贴着标签的瓶瓶罐罐,我终于意识到内心的空虚:罐子的主人已经离开,方老师不会再回来了。这个念头让我几近窒息,不得不打开窗透透气。这时手机响起,我看也没看,就放到耳边。
“小徐吗?是我。出来陪我聊聊。”
我心情复杂地在楼下拦住一辆出租车到了电话里提到的饭馆。一进门,唯一的顾客抬起头,点点头示意我坐下。桌子上,一碗米饭摆在北边,然后是一盘肚尖。筷子东西各一双,搭在盘子边,旁边是两只小盅,没有酒瓶。王庆发——我的前老师——坐在西边,我在他对面坐下。
王老师挥挥手,自己先动了筷。我注视着他,不由想起了那灰色的过往。我的研究生前半段是跟他,后半段则是跟方老师念的。读研的第二年,正逢“下海潮”刮到这里,王老师便果断丢下可怜的工资,创办了至今已颇具规模的“庆发生物工程”。方老师——也是他的老师——听了这事什么也没说,只是让我跟他读完研究生,毕业后和他做事,直到现在,准确地说,是几小时前。我并非没有想过同王老师一同创业,只是身在几千里外小县城的双亲实在无法承受如此的风险,而今王老师可说腰缠万贯,我却仍然为研究经费而奔波,真是让人质疑命运的可笑。
“我当年,”王老师咽下一口菜,“是他班上最有才的。我这么一走,他没难为你吧?”
“人各有志,方老师理解您。”我没夹菜,淡淡说道。
“他不是让你们叫他老方?”
“您不也不敢这么称呼他?我只是不习惯而已。”
“你跟我的时候说话没有这么冲。”
“失言了。”我没多说什么,塞进一口肚尖。王老师呆坐了一会,从屁股口袋里拽出一只金属瓶,拧开盖,给两个杯子倒上,拿起自己那只,和我的碰了碰,自己喝了。我也端杯抿一小口,发现那竟然是米酒。
“我去年做的项目,糖分高,出酒多,味道不错,一直想拿给他尝尝。”他徐徐把酒洒在地上,无视老板娘不满的注视。
“他——”“方老师。”我纠正道。王老师苦笑一声:“我没权利叫他老师。”
“您也是他的学生。”
“对,因此我没权利。”
无休止的沉默中,炒菜不断减少,最终见了底。米饭摆在北边,丝毫未动。王老师掏出一支烟搭在上面,另取一支便宜的自己点上。放在碗上的香烟是从一盒里抽出来的,那只盒子被他装进衬衣的胸前口袋里,我注意到那是一百五十元一盒的高档货。烟雾旋转上升,在白炽灯下妄幻出不同形态。他盯着那烟,眼里亮晶晶的,在回忆。
许久,王老师开了口:“不跟我出去干?”
“我想把我的事做完。”
这次的沉默很短暂,他把烟蒂甩在地上,一脚重重踏上去,发出沉闷的巨响。
“操,你们搞研究的都他妈死心眼,有一个算一个。”
“请不要这么说方老师。”我轻声说。
王老师抓起酒瓶,把剩下的酒统统倒进嘴里,捂着脸趴在桌子上。
“老师——”我试着叫他,他抬头直盯着我,让我心里发怵。
“别他妈叫我老师!我不配当你的老师!我不配当他学生!我愧对你,愧对他,我他妈自个儿看不起自个儿!”王老师突然迸发出一阵歇斯底里的吼叫,几滴浑浊的泪顺着油光铮亮的脸流下来。老板娘把碗碟擦得乒乓作响,我默默坐着,等待他的心情平复。
当他再抬起头,眼里又恢复了生意人惯有的锐气,指着那碗米饭:“虽说是给他的,但他不想让咱们浪费。你替他吃了吧。”
我吃下一口,让米的芳香在口中停驻,不由湿了眼角。
“什么种?”
“荃优。方老师挺喜欢。”
“吃干净,别剩。”
少顷,我把空碗恭恭敬敬放在桌上,王老师把那支烟点着。这次的烟笔直向上,碗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家里怎么样?”
“生活可以,一出事就完。”
“研究经费够吗?”
“得从牙缝里抠。自己的,还有别人的。”
“实验设备呢?”
“用不了的比能用的多,但主要还是少样本。”
烟支在缩短,似乎要断开,那火也暗了不少。
“跟我出去干吧。”
“我有要干完的事。再说,方老师会伤心的。”
王老师试探着问:“要是我现在回去呢?”那语气就像做错事的小学生。
“方老师一直希望您回去,但不会埋怨您。您什么时候回去都不晚。”
“老师不会埋怨学生。”王老师的眼神飘忽,喃喃道。
“对,方老师和您都是。”
“方老师——我对不起他。”
我们再没说什么话,又坐了一会儿,不约而同站起身来。
“该走了。”
“该走了。”
王老师掏出手机结了帐,我跟在后面出了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烟。火光漫天,似乎越燃越旺。我回头向外,正撞上王老师含泪的目光。
几个月后,十多辆大卡车装着各种实验设备停在研究所大门前,王老师从为首的那辆车上跳下来,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只广口瓶。里面的稻种粒大饱满,像含笑的唇。
“老师,您这是……”
“我也想把我的事做完。”
王老师仰望研究所的大楼,眼里似乎有稻菽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