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ndovah
2020-05-11T18:28:18+00:00
(嫌长的可以直接看第五段总论)
如题 。女权原本是个正面积极的词汇。 包括女权主义 ;女权权益争取等,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在在网络上却成了一个负面词汇。。我觉得原因在于部分女权,特别是网络上的女权,搞错了根本方向,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冠姓权争夺。很多微博上的女权都强调子女应该随妈妈姓。这点本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地方男方在婚姻中承担的责任远大于女性,包括不仅限于车子 房子 礼金 过节的装节费 日常的大开销甚至家务等等。虽说现在一些妻子也会和丈夫一起承担这部分费用,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即使能做到五五开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男子承担大多数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情况下,女性却要求子女姓氏跟随母性。就算丈夫同意也无法过公公婆婆那一关。因此与其不断地要求冠姓权,不如在婚姻中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让自己成为家庭中主角,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种诉求。
2 很多女权主义者总是说 现代社会的男性在物化女性。这点恰恰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网上多数女性在平时要过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大多数男性都觉得毫无必要且费心费时费钱) : 中国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 ;公历生日 农历生日;女神节;结婚纪念日,520 等等等等各种无中生有的节日的时候恰恰是自己在物化自己。因为当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理应得到这些物质享受的时候,在其他人的心中就越容易将你和金钱化为等号。这不是别人的错,这恰恰是那些商家和女性自己的错。
3 地域问题,很多女权主义者总是在城市和社交网络上批判各种女性权益的问题。这完全是找错了地方,事实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城市和社交网络是经济相对良好,思想相对开放的人的聚集地。越是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地区,女性的权益反而更高。越是那些边远没有网络的乡村地区,越是对礼金这些看的重,这些地区女性地位反而更低。很显然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城市里很多女方礼金都是意思一下随便给,而且一般也是用来买车当嫁妆或者给女方带回小家。而农村却经常为了弟弟以后的婚姻,或者只是纯粹一个面子会要高额的礼金,这不恰恰是一种女方家庭自己物化女性的行为吗?
总论:其实以上三个点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权益和责任是相对的。你想要获得多大的权益,你就需要付出同等的责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是如此。旧社会大多数女性和家具没区别,毛爷爷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给所有女性教育和工作的机会,让广大妇女走向工作岗位。这才有人女性能顶半天天的豪言,这也恰恰是国际上三八妇女节所代表的意义。好端端的正面积极的妇女节变成购物消费的女神节,恰恰是那些商家和部分女性自己在物化自己。一味强调利益忽视责任。这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反过来 看大多数反女权的言论,包括柯洁在内。。很多人似乎反而陷入了她们逻辑陷阱,总是在不停的在她们的范围内讨论是否公平,最后导致各说各的。。依我看 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对于反女权只需要和她们讲清楚两点 1 权利=责任 2女权严重缺失的地方恰恰是很多宗教主导地区和贫困乡村地区 国内外皆如此,而不是在城市和网络。只要说清楚这两点,网络上百分之九十的女权都不攻自破了。
如题 。女权原本是个正面积极的词汇。 包括女权主义 ;女权权益争取等,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现在在网络上却成了一个负面词汇。。我觉得原因在于部分女权,特别是网络上的女权,搞错了根本方向,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冠姓权争夺。很多微博上的女权都强调子女应该随妈妈姓。这点本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地方男方在婚姻中承担的责任远大于女性,包括不仅限于车子 房子 礼金 过节的装节费 日常的大开销甚至家务等等。虽说现在一些妻子也会和丈夫一起承担这部分费用,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即使能做到五五开也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男子承担大多数社会和家庭责任的情况下,女性却要求子女姓氏跟随母性。就算丈夫同意也无法过公公婆婆那一关。因此与其不断地要求冠姓权,不如在婚姻中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让自己成为家庭中主角,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这种诉求。
2 很多女权主义者总是说 现代社会的男性在物化女性。这点恰恰是我最无法理解的地方。网上多数女性在平时要过各种节日(这些节日大多数男性都觉得毫无必要且费心费时费钱) : 中国情人节 西方情人节 ;公历生日 农历生日;女神节;结婚纪念日,520 等等等等各种无中生有的节日的时候恰恰是自己在物化自己。因为当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理应得到这些物质享受的时候,在其他人的心中就越容易将你和金钱化为等号。这不是别人的错,这恰恰是那些商家和女性自己的错。
3 地域问题,很多女权主义者总是在城市和社交网络上批判各种女性权益的问题。这完全是找错了地方,事实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城市和社交网络是经济相对良好,思想相对开放的人的聚集地。越是经济和教育发达的地区,女性的权益反而更高。越是那些边远没有网络的乡村地区,越是对礼金这些看的重,这些地区女性地位反而更低。很显然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城市里很多女方礼金都是意思一下随便给,而且一般也是用来买车当嫁妆或者给女方带回小家。而农村却经常为了弟弟以后的婚姻,或者只是纯粹一个面子会要高额的礼金,这不恰恰是一种女方家庭自己物化女性的行为吗?
总论:其实以上三个点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点,权益和责任是相对的。你想要获得多大的权益,你就需要付出同等的责任,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是如此。旧社会大多数女性和家具没区别,毛爷爷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给所有女性教育和工作的机会,让广大妇女走向工作岗位。这才有人女性能顶半天天的豪言,这也恰恰是国际上三八妇女节所代表的意义。好端端的正面积极的妇女节变成购物消费的女神节,恰恰是那些商家和部分女性自己在物化自己。一味强调利益忽视责任。这从根本上就是一种本末倒置。
反过来 看大多数反女权的言论,包括柯洁在内。。很多人似乎反而陷入了她们逻辑陷阱,总是在不停的在她们的范围内讨论是否公平,最后导致各说各的。。依我看 根本不需要这么复杂,对于反女权只需要和她们讲清楚两点 1 权利=责任 2女权严重缺失的地方恰恰是很多宗教主导地区和贫困乡村地区 国内外皆如此,而不是在城市和网络。只要说清楚这两点,网络上百分之九十的女权都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