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alOnlen
2020-05-09T03:20:46+00:00
昨天美国又加强了制裁,所有用到美国技术的(哪怕1%)都需要许可才能用。
其实芯片设计方面,国内的人才数量,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好了,从海思等等大量国内IC公司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人觉得光刻机比较困难,或者有了光刻机就行了,但其实真正比较困难的是工具。需要我们努力攻坚。
我之前写的科普帖,今天刚好来说说工具的部分
[url]http://ngabbs.com/read.php?tid=6873343[/url]
基本上所有的设计公司全都用的 Synopsis Cadence Mentor这三家公司的芯片设计软件,包括海思,联发科,高通,NXP等等。
据说Intel除外,当然我也没见过Intel的内部工具。
1 调试工具
我们用Verilog语言写完了代码,需要Debug。这时候需要用到仿真工具,也就是类似软件的调试工具。
这时候有2个选择Synopsis的VCS,Cadence 的NC-Verilog, Mentor的Modelsim用的较少。
像我司用的就是VCS,这个工具是全命令行界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fa5tKrT3cSkq-5b.jpg[/img]
用VCS输出的结果,还是需要图形界面来看,这时候需要Synopsis的Verdi工具,长这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ggxxK1jT3cSoi-5g.jpg[/img]
2 语法检查工具
Verilog语言提供了一些语言灵活性,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能够转化为实际电路的。还有不同的工具理解可能也不一样,所以需要检查潜在的问题。
选择:Synopsys 的SpyGlass,VCS Lint,nLint等等
3 综合工具
代码仿真通过了,需要把它转化为门级电路,这时候就需要Synthesis工具。
选择有:Synopsis的DC,没错DC是市占率第一的工具,我入行这么多年,基本都是DC。
Cadence 和Mentor都有相应的工具,但用的较少。
这个工具也是命令行模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8tl9KrT1kShl-a6.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2mq1K4ToS6v-20.jpg[/img]
4 静态时序分析工具
很多时候一次综合结果并不能满足设计需要,需要找出制约频率的关键路径。简单的片子可能用DC Report就可以,但复杂一些的就需要用专门的工具
比如Synopsis的Prime Time(PT)工具,这工具也是行业标准了。
5 DFT工具
芯片制造后,有良品率的问题,那么如何快速的挑出有毛病的芯片呢?不可能说完整的跑一遍功能,那样太慢太复杂。我们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加入测试电路,DFT是design for test的缩写。
这个领域基本上是Mentor公司的天下。比如快速测试SRAM,快速测试门电路,测试寄存器缺陷。
6 形式验证工具(Formal)
芯片制造是一个很贵的东西,所以需要非常严密的验证。形式验证工具要做的事情是:保证其他工具出来的结果严格的在数学上和源代码相等,数学上的相等指的是不能少更不能多。
选择有: Mentor的FormalPro,Synopsys的Formality Cadence的FormalCheck,排名有先后。
7 功耗分析工具
这个重要性不用多说了,Synopsis的Power Complier。
8 布局布线工具
前面的工具只是生成了门级电路的拓扑关系图,还需要布局布线工具来真正的把版图确定,以便晶圆厂生产。
这方面还是Synopsis和Cadence的天下。这两家生成GDS版图文件,晶圆厂只吃这个文件格式。
9 FPGA验证
FPGA是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他可以直接在硬件上生成芯片设计(只是速度功耗会弱很多),在一些需求量比较少或设计需要更新的场合,基本上不会生产芯片,直接使用FPGA,比如基站。
FPGA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生产商Xilinx和Altera是垄断的,就这两家。
软件工具就是将设计编译到硬件上,Synopsys的Synplify,就这一个选择。
以上只是比较常用的基础工具,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芯片制造很贵,两次流片失败就可能伤元气。
所以完全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大量实战的工具,芯片的代码也是,只要经过了制造验证,基本就不会再改,有BUG能避过的话,也不会改。
这就是这些工具无法替代的原因,其实国产工具也有一些研究所/公司在开发,主要还是效率,可靠性,没有办法放心使用。
我看楼下有些盆友说可以用盗版,可是这么贵的东西用盗版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正版的都有bug需要售后服务呢。之前有前车之鉴,我毕业加入的那个初创公司就是盗版,出了n多问题。
其实芯片设计方面,国内的人才数量,技术水平已经相当好了,从海思等等大量国内IC公司就可以看出来。
很多人觉得光刻机比较困难,或者有了光刻机就行了,但其实真正比较困难的是工具。需要我们努力攻坚。
我之前写的科普帖,今天刚好来说说工具的部分
[url]http://ngabbs.com/read.php?tid=6873343[/url]
基本上所有的设计公司全都用的 Synopsis Cadence Mentor这三家公司的芯片设计软件,包括海思,联发科,高通,NXP等等。
据说Intel除外,当然我也没见过Intel的内部工具。
1 调试工具
我们用Verilog语言写完了代码,需要Debug。这时候需要用到仿真工具,也就是类似软件的调试工具。
这时候有2个选择Synopsis的VCS,Cadence 的NC-Verilog, Mentor的Modelsim用的较少。
像我司用的就是VCS,这个工具是全命令行界面。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fa5tKrT3cSkq-5b.jpg[/img]
用VCS输出的结果,还是需要图形界面来看,这时候需要Synopsis的Verdi工具,长这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ggxxK1jT3cSoi-5g.jpg[/img]
2 语法检查工具
Verilog语言提供了一些语言灵活性,但是这些并不一定是能够转化为实际电路的。还有不同的工具理解可能也不一样,所以需要检查潜在的问题。
选择:Synopsys 的SpyGlass,VCS Lint,nLint等等
3 综合工具
代码仿真通过了,需要把它转化为门级电路,这时候就需要Synthesis工具。
选择有:Synopsis的DC,没错DC是市占率第一的工具,我入行这么多年,基本都是DC。
Cadence 和Mentor都有相应的工具,但用的较少。
这个工具也是命令行模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8tl9KrT1kShl-a6.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6/-7Q5-2mq1K4ToS6v-20.jpg[/img]
4 静态时序分析工具
很多时候一次综合结果并不能满足设计需要,需要找出制约频率的关键路径。简单的片子可能用DC Report就可以,但复杂一些的就需要用专门的工具
比如Synopsis的Prime Time(PT)工具,这工具也是行业标准了。
5 DFT工具
芯片制造后,有良品率的问题,那么如何快速的挑出有毛病的芯片呢?不可能说完整的跑一遍功能,那样太慢太复杂。我们需要在设计之初就加入测试电路,DFT是design for test的缩写。
这个领域基本上是Mentor公司的天下。比如快速测试SRAM,快速测试门电路,测试寄存器缺陷。
6 形式验证工具(Formal)
芯片制造是一个很贵的东西,所以需要非常严密的验证。形式验证工具要做的事情是:保证其他工具出来的结果严格的在数学上和源代码相等,数学上的相等指的是不能少更不能多。
选择有: Mentor的FormalPro,Synopsys的Formality Cadence的FormalCheck,排名有先后。
7 功耗分析工具
这个重要性不用多说了,Synopsis的Power Complier。
8 布局布线工具
前面的工具只是生成了门级电路的拓扑关系图,还需要布局布线工具来真正的把版图确定,以便晶圆厂生产。
这方面还是Synopsis和Cadence的天下。这两家生成GDS版图文件,晶圆厂只吃这个文件格式。
9 FPGA验证
FPGA是可编程门阵列的缩写,他可以直接在硬件上生成芯片设计(只是速度功耗会弱很多),在一些需求量比较少或设计需要更新的场合,基本上不会生产芯片,直接使用FPGA,比如基站。
FPGA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生产商Xilinx和Altera是垄断的,就这两家。
软件工具就是将设计编译到硬件上,Synopsys的Synplify,就这一个选择。
以上只是比较常用的基础工具,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芯片制造很贵,两次流片失败就可能伤元气。
所以完全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大量实战的工具,芯片的代码也是,只要经过了制造验证,基本就不会再改,有BUG能避过的话,也不会改。
这就是这些工具无法替代的原因,其实国产工具也有一些研究所/公司在开发,主要还是效率,可靠性,没有办法放心使用。
我看楼下有些盆友说可以用盗版,可是这么贵的东西用盗版谁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呢,正版的都有bug需要售后服务呢。之前有前车之鉴,我毕业加入的那个初创公司就是盗版,出了n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