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 Wicks
2022-07-23T15:51:59+00:00
楼主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投档暨南大学新传,在新高考专业填报逻辑下大概率已经确定录取(志愿形式为学校加专业构成一个志愿,故而不存在不服从调剂而退档的情况),此为前提。
在与同校学姐进行交流以后我得知暨南大学保研率相对较低,四十人的班级大概保研名额为一到两个,再结合如今考研竞争激烈,尤其新传类考研相当惨烈,故我为之感到有些焦虑。
焦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作为物理类考生,虽然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表现不错,但在新传这样一个偏文科的专业组里面,我会担心自己能否取得比较好的表现以取得为数不多的保研资格(虽然我自身对文字和写作有抱有热忱)。
2.因为家庭原因和自身性格因素,我自己的心理和人格存在一定缺陷,有过抑郁症的病史并因此休学半年,具体表现为在高强度的备考生活中往往表现不佳(高三一年对我来说其实是十分痛苦的一年,最后的高考其实我的发挥也比
较失常),故我会怀疑在保研失败的情况下我能否考研上岸
如果以一个第三方的视角来看我想这些焦虑显得十分的杞人忧天甚至荒谬,但我却真实的长期受到此类对遥远的未来的焦虑的困扰当中,这说明我对此类事件和情绪的处理应当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我由此展开了一些思考。
我在前文提到过,我曾因为抑郁发作休学半年,这半年里的前三到四个月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当时将高考看作未来唯一的出路,而那几年的抑郁状态在拉低我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我对于未来没有任何念想,我陷入了泥潭般的精神内耗中难以自拔。后来我去披萨店上了一个月班,然后听了很多故事fm的播客节目,最后我终于明白用成绩来定义自己真的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我虽然考不过清北班那群崽种,但我也可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由此我终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但是在经历过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的规训后,虽然我总是会提醒自己不要以成绩论英雄,但最终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还是下意识的认可了这套评价系统,在心理上进入了内卷的赛道。所以我觉得要理解我现在的焦虑,这个背景尤为重要,简而言之就是在经历了三年的毒打之后,我最终还是把自己桎梏在了学历攀比的赛道里。
除了这个角度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也至关重要,即我已经习惯了将生活的意义寄托在一些看似十分重要的事情上,如高考如考研。同样从高三过来的诸位应该都知道,高三的那一年几乎就是全靠对大学的憧憬吊住一口气,那一年生活本身的意义几乎是被消解掉了,一切的意义都指向了高考这一件事。所以在结束高考并不久的这个时间段里,对于我而言,将生活的意义重新定向至生活本身是一件很难以做到的事,我会自动的给自己找一些未来的目标和期许,如考研,以此来建构自己生活的意义。都说高考后的暑假是人生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但我过去的一个月干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干,就只是不停地刷手机刷视频在家躺尸,我想这也是因为在高考结束后我还不习惯给自己的生活建构意义。
我将此贴作为一个自我的剖析,希望能够更了解自己,也希望能够不那么焦虑。总之人还是要投入到生活的河流当中去,不要用一些看似很重要实则很虚无的东西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在与同校学姐进行交流以后我得知暨南大学保研率相对较低,四十人的班级大概保研名额为一到两个,再结合如今考研竞争激烈,尤其新传类考研相当惨烈,故我为之感到有些焦虑。
焦虑的原因有以下两点:1.作为物理类考生,虽然我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表现不错,但在新传这样一个偏文科的专业组里面,我会担心自己能否取得比较好的表现以取得为数不多的保研资格(虽然我自身对文字和写作有抱有热忱)。
2.因为家庭原因和自身性格因素,我自己的心理和人格存在一定缺陷,有过抑郁症的病史并因此休学半年,具体表现为在高强度的备考生活中往往表现不佳(高三一年对我来说其实是十分痛苦的一年,最后的高考其实我的发挥也比
较失常),故我会怀疑在保研失败的情况下我能否考研上岸
如果以一个第三方的视角来看我想这些焦虑显得十分的杞人忧天甚至荒谬,但我却真实的长期受到此类对遥远的未来的焦虑的困扰当中,这说明我对此类事件和情绪的处理应当是存在一些缺陷的,我由此展开了一些思考。
我在前文提到过,我曾因为抑郁发作休学半年,这半年里的前三到四个月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当时将高考看作未来唯一的出路,而那几年的抑郁状态在拉低我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我对于未来没有任何念想,我陷入了泥潭般的精神内耗中难以自拔。后来我去披萨店上了一个月班,然后听了很多故事fm的播客节目,最后我终于明白用成绩来定义自己真的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我虽然考不过清北班那群崽种,但我也可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由此我终于与自己达成了和解。
但是在经历过高中三年特别是高三的规训后,虽然我总是会提醒自己不要以成绩论英雄,但最终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还是下意识的认可了这套评价系统,在心理上进入了内卷的赛道。所以我觉得要理解我现在的焦虑,这个背景尤为重要,简而言之就是在经历了三年的毒打之后,我最终还是把自己桎梏在了学历攀比的赛道里。
除了这个角度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也至关重要,即我已经习惯了将生活的意义寄托在一些看似十分重要的事情上,如高考如考研。同样从高三过来的诸位应该都知道,高三的那一年几乎就是全靠对大学的憧憬吊住一口气,那一年生活本身的意义几乎是被消解掉了,一切的意义都指向了高考这一件事。所以在结束高考并不久的这个时间段里,对于我而言,将生活的意义重新定向至生活本身是一件很难以做到的事,我会自动的给自己找一些未来的目标和期许,如考研,以此来建构自己生活的意义。都说高考后的暑假是人生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但我过去的一个月干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干,就只是不停地刷手机刷视频在家躺尸,我想这也是因为在高考结束后我还不习惯给自己的生活建构意义。
我将此贴作为一个自我的剖析,希望能够更了解自己,也希望能够不那么焦虑。总之人还是要投入到生活的河流当中去,不要用一些看似很重要实则很虚无的东西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