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bykids61_YT
2021-08-30T04:47:27+00:00
我小侄儿今年上五年级,他们家是从三年级暑假开始搞所谓“安安心心学习,开开心心玩耍”计划。
他们想的很美好,也自认自己是算是比较开明的家长,认为只要让孩子开开心心的玩游戏不想别的事儿,等他玩过瘾了就会心无旁骛的学习。
好了,实行没多久问题就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了。
一、错过的游戏时间给不给补?一起去饭店吃饭,回来的时候已经8:30了,洗完澡刷完牙就该上床睡觉了,那今天的游戏时间怎么办?
二、游戏时间必然会成为奖惩机制,如果考试考的不好,今天的游戏时间还有没有?
三、如果今天去游乐园玩了一整天,那回家之后今天的游戏时间还有没有?
四、这点特别有意思,约好了八点玩游戏,我小侄儿掐着时间到点就把书放下,手机拿起来。按理说这没问题吧?但是我嫂子就非常生气,她的原话:一分钟都不耽误,说明之前就一直想着,看着表,这能用心学习吗?
最后一句典中典[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完了我下班也掐着点,这能用心上班吗[s:ac:擦汗]
第四点,人人都是资本家[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第四点怎么跟资本家喷员工早想着下班似的[s:ac:喷]
新政策写的是8点到9点提供1小时的服务。解决掉问题一了。
二、三的话是自己作的,这种规定出来了就不要再和奖惩挂钩,这一挂钩直接把“游戏”捧得太高了。三的话就是把玩游戏和家庭活动同质化了,你限制就是为了区别开来,自己还模糊化界限。 把游乐园这些“家庭活动”作为奖励不比游戏时间好
说直白点当把游戏作为奖学习作为惩的时候其实在和孩子暗示什么估计不是家长都没搞懂[s:ac:哭笑]
不能把游戏时间作为奖惩机制,这样的话小孩子做什么都是为了玩游戏了,真的就离不开游戏了。
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这个能培养出来的话,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我高中毕业的时候疯狂玩游戏,通宵 不吃饭 上网吧 买ps3。
但是几天我就腻了,我发现我并不是爱整天玩游戏,说实话,压抑的心态才是最可怕的。
只靠家长管孩子还是太难了,学校多留点作业自然就没时间玩游戏了,什么?学校又加大力度减负了?那没事了,继续加速吧[s:ac:茶]
以后准时下班的时候记得好好跟领导检讨一下[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既然要立规矩,不坚持执行是不行的。就像小孩想多玩一小时你也不能给他玩,如果少玩了最好也得补上。[s:ac:汗]尤其是第四条这种话讲多了,小孩子以后就不信任别人了,这可能比放开玩游戏危害更大一点。
的确不适合作为奖惩机制,其实最最重要的不是玩多久,而是玩什么,玩手游也是玩,玩王者也是玩,玩吃鸡也是玩,玩文明也是玩,玩桥梁工程师也是玩,玩各种独立游戏也是玩。
但是不同的游戏带来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我自己的建议还是大人带着孩子一起玩。
不要去玩王者吃鸡这种快消手游或者网游,可以挖掘下小众独立游戏,游戏背景做得好的,能让孩子产生游戏外的兴趣的。
这个建议看看尹建莉老师的书。尹老师教娃是用的全心全意相信娃的自控能力的教育论者,教育方式里包括帮小孩写作业,允许边看电视边做作业,只有记功簿没有记过簿等,就有很多读者问,为什么我们家用这一套就不管用,是不是尹老师家的娃就适合,自己家的娃就是不行。
尹老师的回复是很多家长只copy形式,但是核心还是监控管控孩子,孩子也没有说不得权利,规则的制定还是牢牢把握在家长手里,反而使得孩子察觉家长的虚伪,转而导致更加厉害的对抗。这种对抗会更加加深对学习的厌恶和对玩耍的追求。
真心地,劝一劝你嫂子吧,不是真的民主家庭就别装了,严格要求教育的家长只是教育方式有问题,说了不算数的家长,那是给孩子做失败人格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