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哥
2021-06-12T17:19:13+00:00
烧了之后埋占地要少点儿?不至于省这么点吧[s:ac:汗]
首先你应该是只看过农村的墓地,城里的墓地寸土寸金,且非常集中。其次,过火防止病菌传播。
骨灰盒,丧葬一条龙这些可以卖钱,还有墓地……所以不要看不起火葬场的人啊收入可以的
[quote][pid=525613512,27264539,1]Reply[/pid] Post by [uid=60943465]洛丽塔不是塔、[/uid] (2021-06-19 01:22):
火葬不埋啊,我我看电视里家属还得把骨灰坛子领回家呢[/quote]谁家摆俩骨灰坛子[s:ac:汗]
现在一个村子一个骨灰堂,一个建筑就完事了。换以前,满山的坟,城里的地更不用说了,这哪里是这么点
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
饭变屎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吃屎。[s:ac:抠鼻]
关于殡葬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url]http://mzzt.mca.gov.cn/article/zt_2019qm/whqm/201904/20190400016177.shtml[/url]
历史背景
殡葬的礼仪和习俗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变化。世界各国民族众多,殡葬习俗纷繁庞杂。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野葬、崖葬、保存干尸等多种葬法,广大汉族地区以土葬最为普遍,火葬在历史上曾受封建统治者禁止。古希腊罗马时期实行过火葬,中世纪时盛行土葬,到文艺复兴后,火葬重又复兴,19世纪欧洲推行火葬运动,当代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火葬处置遗体。
中国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不同,讲究"土者,人之所命者也!"由于历代统治者历经两千年的时间内推行封建迷信的葬制、丧礼,使土葬、厚葬、各种迷信活动和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并形成一种具有习惯势力的社会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即采取行政力量和群众力量相结合的办法,开展了殡葬改革活动。但是,在短时间内强制群众实行火葬,恐怕行不通,因此,必须逐步改革,通过党员引导和政策支持,逐步使群众改革土葬,实行薄葬,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改革目的
依靠而不是强制群众逐步革除一切以迷信的、铺张浪费的方式处理死者遗体和办理丧事的习俗,代之以科学、俭朴的殡葬方法和哀悼形式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在不同的地方改革目的和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原地带改革目的的重点是节约土地,大片的坟地占用肥沃的土地是巨大的浪费。
殡葬改革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移风易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慎终追远、敬老孝亲、厚养薄葬,破除封建迷信,提倡文明、节俭、廉洁办丧,制止大操大办。
对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起到根本作用;为大力推进殡葬改革,科学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积极推广节地生态葬法,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减少殡葬活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不当干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具体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带头宣传、认真贯彻落实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为群众做出表率,一定依靠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发展。中国的殡葬改革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对"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和落后的殡葬习俗是有力的改造。这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造活动,破除了封建宗法的人际关系、伦理道德观念和浮华虚伪的形式,逐渐形成崇尚简朴、重在纪念、继承遗志、寄托哀思的殡葬风俗;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殡葬改革节省了大量的耕地、木材和其他财力、物力、人力;减少了疾病的传染以及水源的污染;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有益于植树造林和工农业生产。
[quote][pid=525613478,27264539,1]Reply[/pid] Post by [uid=538556]殇无心[/uid] (2021-06-19 01:21):
先去看看公墓一个格子几个钱。[/quote]?但凡有点追求的都想埋个风水宝地护佑子孙,埋公墓有锤子用?
Reply to [pid=525613854,27264539,1]Reply[/pid] Post by [uid=60883267]祭礼之甲[/uid] (2021-06-19 01:24)国家就是要杜绝这种风气啊。。。。
极端点说
死十万人
火葬烧完才多点
土葬十万人要多少土地
且土葬密集的把尸体埋在一起容易引发瘟疫
国外流行土葬主要还是地广人稀
米国中部州如果你去过你就会发现大量的方圆百十来公里才有个几万人甚至几千人的所谓“小城市”
有的城市甚至就一条十字马路 你站马路中间就看见城市边缘了 这种城市如果没有意外 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才死一个人 大把土地给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