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看外国的电影不觉得晦涩难懂毫无违和感,而看外国的小说会觉得晦涩难懂?

Kry-avatar

Kry

2021-04-15T14:56:41+00:00

同样的翻译过来的,外国电影配上字幕,和看国内电影一样毫无违和感,外国的小说翻译成中文后就显得啰嗦,晦涩难懂。

外国电影的台词翻译成中文后,和我们中国人日常说话的习惯好像也没什么区别,但是为什么外国小说里那些人物对话翻译成中文后就显得很生硬,很啰嗦,而且像白开水一样毫无感情。

还有,外国小说里的人物名字一大串很长,光是看名字都头晕。但是现实中的外国名字很容易记得住,比如爱德华诺顿,托尼斯塔克,谢谢都很容易记住。

中学的时候,外国的小说只有福尔摩斯系列,凡尔纳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小说能看的进去,特别是福尔摩斯系列,翻译成中文竟然毫无违和感,没有外国小说那种啰嗦,并且故事情节吸引人一直看下去。至于其他那些文学名著,完全看不进去。
Kry-avatar

Kry

外国的电影,怎么没有外国小说里那一大串很长的名字?
SnapZ/Lathanuel-avatar

SnapZ/Lathanuel

因为电影有人物表演。

人的沟通,手势表情可以占很大成分。
imril-avatar

imril

说明好润色的重要性。
Chad Man-avatar

Chad Man

戴上口罩以后交流很容易表达不清楚,原因是人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不只靠语言
Cartern_-avatar

Cartern_

因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语言有。
Darth__-avatar

Darth__

留学生表示这是因为电影用词造句本身就是高度口语化的啊 而小说和文学作品一定不是平铺直叙的 它会追求文字的美感 比如使用大量的复杂从句 这些复杂语法结构里本身是包含了信息(感情)的

这些东西翻译成中文就看起来特别别扭(因为英语经常使用大量的从句,我写中文用很多括号在里面补充内容就是长期写英文paper的后遗症)

至于人名,英文人名确实难记,你看电影不太觉得是因为出场人物少,而且能看见长相把它和名字联系在一起。但是你看小说的时候有大量的英文人名(你看百年孤独试试,后面根本看不下去因为全部记混了)而且没有人物影像没有那么直观,就特别难记。



当然也不是所有英文作品都那么文学化,你去看英文的科幻小说生硬的感觉就会少很多,因为它用英文写出来的时候就干巴巴的。

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文艺化的语言翻译以后不生硬的。我之前看周深唱情为何物(雁丘词),油管上有傻逼传上去英文字幕版,好好一首千年绝唱翻译出来就是美国脑残幼儿园作文。
_Falcon_King-avatar

_Falcon_King

[s:ac:哭笑]因为图画比文字更好懂啊。
EDEN-avatar

EDEN

有些流行产品,翻译的人为了什么所谓的保留原味,就按字翻译,没有润色……
jakx-avatar

jakx

其实很多外国小说没那么难懂,外国的通俗小说,我有的时候认为英语比汉译易读[s:ac:偷笑]
Unreal(FYR)-avatar

Unreal(FYR)

因为外国小说需要记人名
不然你绕不过这个关系
电影直接记脸
看到这脸就知道他干了什么
GhostyRunsNoED-avatar

GhostyRunsNoED

试试读原著[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有些译者翻译水平堪忧 不如机翻
Ciper-avatar

Ciper

因为名字记不住,开始能记清人物关系了其实就没那么晦涩了
xZoopxDogg-avatar

xZoopxDogg

文字的信达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而且很容易偏离本来的意思,说到底就是本来底层思维就不一样
电影说白了就是字少
及ACARDI-avatar

及ACARDI

小说写作更倾向个人表达,写出来晦涩难懂作者自己满意就行

但电影这东西得多人配合,投入资金还得考虑票房,整太晦涩了不叫好也不叫座就很难整
The N.O.T.O.R.I.O.U.S G.L.O.C.K-avatar

The N.O.T.O.R.I.O.U.S G.L.O.C.K

莫泊桑、福楼拜、马克吐温,从来都没觉得外国小说难懂,甚至感觉那个历史阶段时期的外国小说可读性要远远高于同一时代的中国小说。
izerep-avatar

izerep

图像比文字本身更容易理解

就像上课老师对着书讲写一黑板,不如来个图文并茂演示一遍实在

所以更早年代的学生条件是艰苦一点,毕竟他们之中很多因为不是很适应也就没办法了

只能说时代有局限性,那些文豪们自己写当然觉得没什么,因为他们自己的文字是由自己构建的,当然这里面不少人还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实际也迁就了读者

而且很多作品出名也是影视后来出来再翻红了

我认为只是时代局限性的问题,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设备可以让大家很简单直接的理解一部作品,或者一件事

现在这种条件比较成熟了,可以做的比较直白,而且省时了

比如你可能不懂物理,但是这不代表别人不能做个短视频用极少的时间吧一些概念很简单的和你讲个大概

以前不具备这种技术,理解起来没那么容易……
For Dummies Guide-avatar

For Dummies Guide

小说作者并不觉得那些人名难记,就像你不觉得“建国”和“健国”有什么难分辨的一样
当然得排出某些情况,比如作者并不想让你记住人名或者依靠人名来回忆情节,比如某马孔多家族[s:ac:哭笑]
ley-avatar

ley

没翻译好
Bok-avatar

Bok

问题挺大的,临睡前就瞎扯几句。
首先要搞明白电影跟文学完全是两套系统。
其次你在末尾那段话我可以感觉出你没有搞清通俗文学跟严肃文学的分别;你前头所提到的几个作品都是那种情节性很强的,这种作品即使摊上个烂翻译,只要不是讲究文字阅读感光是看故事图一乐的人都不会觉得如何。而严肃文学也就是你所说的文学著作他们首先就是要把作品与现实区分开来,再进一步的,一些激进的先锋人士,他们本身就是带着反抗/突破语言对思想的钳制的(这一点中西先哲都有提出与研究)念头去创作,没有这点意识或者没有心理预期带着看故事的心态就会有割裂感自然就只有晦涩难懂的体验了。
厘清这一点再来谈电影。
前面说到电影跟文学的不同,根本上就是语法的不同,电影的语法是什么,在这里就挑个几点:前期的摄制(镜头)、表演艺术,后期(剪辑,音乐)。
所以你光从台词、人名来论是有些不对的。
同样的电影界也有雅俗之别,那些艺术家所有的电影语法同样可以像严肃文学一样把你绕住,让你产生白开水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体验,外国那些知名的像雷乃老塔费里尼阿彼察邦利普斯基就不说了,就是回到国内,不说王家卫,直接去看近年的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看完你会发现,不说人话是各界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