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ekiller456
2022-03-27T09:35:52+00:00
从汇率出发,研判此次周期股行情以及持续时间
首先我来谈谈当下的整个市场环境:
2022年的A股在走了持续三年的结构性抱团行情后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波快速的中期调整,造成了不少投资者的较大回撤,很多投资者认为A股是不是完全步入熊市了,对A股还有没有未来,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我想说的是,结构性牛市结束会出现结构性的熊市,本轮行情属于板块轮动式的接力行情,这三年以来行情主线依次为白酒,医药,新能源以及去年短暂的周期股等。由于目前疫情和战争等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小概率事件时有发生,这本身就给今年的A股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今年难有过去几年的持续行情。
从技术方面看,上证大盘始终没法有效突破3300一带关口,这样走势只能在延续先前的空头走势,只要确定这波行情为反弹,那么反弹以后必然会创新低,遇到其它极端事件不排除大盘跌到2700-2900一带。真到那时候,就是绝大多数板块个股的绝佳抄底机会,我也几乎100%肯定那就是既2440后的又一次历史大底,那时好股越跌越买,最多输时间而不会再输钱。真希望还能有那个机会,如果上天在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我发誓绝不错过。
这里有朋友会问万一大盘在3000附近止跌了呢,不按剧本演绎,那岂不是错过大机会了,其实我想说的是,阶段性的顶底只有一个非常难把握,一轮牛熊转换,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只有一个,大家抱有抄最低卖最高实际上都是极其不容易的,1%甚至更少的人运气好可能猜对。如果行情真正转好,你也不会纠结自己进场是比最低点多10个点还是20个点,因为有些股基本面早已出现重大改变,最低点肯定是回不去了,比如中远海控等!
今天重点就是跟大家聊聊我所看好的周期资源类个股,逛雪球挺久,这里的大神真的很多,有些对行业研究的非常透彻,我也学习不少,再次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
这一年多由于许多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宏观形势的预判出现重大失误,误认为一直以来的通胀属于短期行为,最终导致很多机构资金深陷赛道泥潭无法自拔,对周期资源股配置的仓位极低,而且还对周期资源股百般诋毁!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周期资源股出现大面积的主升行情,当下的市场资金有限,难免更会从赛道吸血,会进一步带来赛道股的坍塌,基金净值降低,基民赎回,从而形成更多的踩踏现象。还有一些朋友被去年下半年小部分周期股的短期暴涨暴跌吓破了胆,他们便认为周期行情已经结束。实际上在我认为当时那波行情完全是游资借助期货大宗和当时大盘环境发动的一次突袭行动。
个人认为周期股的行情远未结束,甚至绝大多数周期股的行情主升根本没有降临。而且我还认为,规律性的东西会规律性的出现,道从来不会缺席,顶多会迟到。
下面我将从汇率的方向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经常做外汇的朋友应该知道,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货币的强度跟美元并不是完全负相关,因为袋鼠国和枫叶国的汇率其实深度捆绑本国的各种矿产资源,下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近30年,澳/美,和加/美的汇率走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3/28/jmQmyde-bdhzZiT1kShs-13i.jpg[/img]
澳/美走势,也反映上轮大宗行情实际上从2001-2011年,持续整整的十年时间,很多朋友06-07年才入场,进场的已处在中后期而且成本非常高,所以出现了周期买在高点套10年的悲惨经历,全社会由此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如果仅仅从澳美2020年疫情算起,大宗商品才走了2年左右,离高潮还远,更不用说,大部分大宗商品资源周期股根本没涨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3/28/jmQ2wc0-39bqZhT1kShs-13i.jpg[/img]
大家在看看加/美
加/美 几乎同样的走势。
所以最终我的结论:今年大盘指数有望在下半年探底回升,极限2700-2900区域,这轮探底行情,率先走出来的将会是资源周期股。
今年房地产已经反弹就不说了,基建资源周期金融等有望走出超额收益。当前的赛道股的下跌可能远未结束。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完全准确,行情可以验证。
我本身持有不少的周期股,且已封仓,判断对了行情给了,那就是该我挣的,
判断错了,行情没给,那也是我该付出的代价。
PS:另外透漏下,由于大宗商品通胀周期下资源先行,所以煤炭股率先走了出来,如果大家对周期也有一定的兴趣,建议选择一些一体化,全产业,最好有矿的
首先我来谈谈当下的整个市场环境:
2022年的A股在走了持续三年的结构性抱团行情后受到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波快速的中期调整,造成了不少投资者的较大回撤,很多投资者认为A股是不是完全步入熊市了,对A股还有没有未来,存在各种各样的担忧。我想说的是,结构性牛市结束会出现结构性的熊市,本轮行情属于板块轮动式的接力行情,这三年以来行情主线依次为白酒,医药,新能源以及去年短暂的周期股等。由于目前疫情和战争等因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小概率事件时有发生,这本身就给今年的A股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今年难有过去几年的持续行情。
从技术方面看,上证大盘始终没法有效突破3300一带关口,这样走势只能在延续先前的空头走势,只要确定这波行情为反弹,那么反弹以后必然会创新低,遇到其它极端事件不排除大盘跌到2700-2900一带。真到那时候,就是绝大多数板块个股的绝佳抄底机会,我也几乎100%肯定那就是既2440后的又一次历史大底,那时好股越跌越买,最多输时间而不会再输钱。真希望还能有那个机会,如果上天在给我这么一个机会,我发誓绝不错过。
这里有朋友会问万一大盘在3000附近止跌了呢,不按剧本演绎,那岂不是错过大机会了,其实我想说的是,阶段性的顶底只有一个非常难把握,一轮牛熊转换,最高点和最低点都只有一个,大家抱有抄最低卖最高实际上都是极其不容易的,1%甚至更少的人运气好可能猜对。如果行情真正转好,你也不会纠结自己进场是比最低点多10个点还是20个点,因为有些股基本面早已出现重大改变,最低点肯定是回不去了,比如中远海控等!
今天重点就是跟大家聊聊我所看好的周期资源类个股,逛雪球挺久,这里的大神真的很多,有些对行业研究的非常透彻,我也学习不少,再次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
这一年多由于许多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宏观形势的预判出现重大失误,误认为一直以来的通胀属于短期行为,最终导致很多机构资金深陷赛道泥潭无法自拔,对周期资源股配置的仓位极低,而且还对周期资源股百般诋毁!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周期资源股出现大面积的主升行情,当下的市场资金有限,难免更会从赛道吸血,会进一步带来赛道股的坍塌,基金净值降低,基民赎回,从而形成更多的踩踏现象。还有一些朋友被去年下半年小部分周期股的短期暴涨暴跌吓破了胆,他们便认为周期行情已经结束。实际上在我认为当时那波行情完全是游资借助期货大宗和当时大盘环境发动的一次突袭行动。
个人认为周期股的行情远未结束,甚至绝大多数周期股的行情主升根本没有降临。而且我还认为,规律性的东西会规律性的出现,道从来不会缺席,顶多会迟到。
下面我将从汇率的方向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经常做外汇的朋友应该知道,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货币的强度跟美元并不是完全负相关,因为袋鼠国和枫叶国的汇率其实深度捆绑本国的各种矿产资源,下面大家可以看一下近30年,澳/美,和加/美的汇率走势。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3/28/jmQmyde-bdhzZiT1kShs-13i.jpg[/img]
澳/美走势,也反映上轮大宗行情实际上从2001-2011年,持续整整的十年时间,很多朋友06-07年才入场,进场的已处在中后期而且成本非常高,所以出现了周期买在高点套10年的悲惨经历,全社会由此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如果仅仅从澳美2020年疫情算起,大宗商品才走了2年左右,离高潮还远,更不用说,大部分大宗商品资源周期股根本没涨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3/28/jmQ2wc0-39bqZhT1kShs-13i.jpg[/img]
大家在看看加/美
加/美 几乎同样的走势。
所以最终我的结论:今年大盘指数有望在下半年探底回升,极限2700-2900区域,这轮探底行情,率先走出来的将会是资源周期股。
今年房地产已经反弹就不说了,基建资源周期金融等有望走出超额收益。当前的赛道股的下跌可能远未结束。
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完全准确,行情可以验证。
我本身持有不少的周期股,且已封仓,判断对了行情给了,那就是该我挣的,
判断错了,行情没给,那也是我该付出的代价。
PS:另外透漏下,由于大宗商品通胀周期下资源先行,所以煤炭股率先走了出来,如果大家对周期也有一定的兴趣,建议选择一些一体化,全产业,最好有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