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kn my fingers
2020-07-13T10:56:16+00:00
游综日经三大问:为什么日厂游戏贵?Steam定价算不算倾销?为啥国产游戏卖不上价?
首先要说明的是,定价是个商业行为,它只需要循定价者 也就是发行商 所信奉逻辑即可。
换而言之,作为一个单一商品,一款游戏的定价是完全自由的。从0块钱免费送,到998让人望而却步都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发行商和股东想,就没啥不能定的,想订什么就订什么,逻辑上是完全OK
但是发行商如此任性的话,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能不能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那就难说了。
想要获得比较正常的商业利益,就要遵循一般的国际商品贸易的逻辑,及遵循汇率以及购买了平价水平的约束。
但谈到国际汇率之前,实际上美国和日本在本土游戏定价的“惯例”上是有不少差别的 我只在这俩区买过,欧洲估计差异更大
美国本土销售的主机游戏一律是$59.99+%tax,根据不同州的税率,最终价格约在¥65美元左右
[img]https://s1.ax1x.com/2020/07/22/UHTzi6.png[/img]
而日本本土销售的主机游戏定价比北美要灵活不少
[img]https://s1.ax1x.com/2020/07/22/UH7QyQ.png[/img]
可以看到同样是连年畅销不怎么打折的马车8 6578円=$61.48 和大乱斗 7920円=$74.02 ,在北美都是60刀一口价,而在日本eshop价格差上了20%左右
即便是在日本本土销量榜的大众游戏,其定价也绝非是统一的。小众游戏抬高售价吃死忠这个定价逻辑,在日本本土市场是完全不成立的
就如同我在开头说的,定价是个商家自主的行为,尤其在标准化定价不是那么规范的日本,定价的随意性是极强的。
某种意义上,越国际化的厂商,它的定价就越接近北美游戏市场的60刀售价,反之,它的售价就随缘了
开发商+发行商: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jpg
到这里,说完了本土定价,就可以科普一下两个汇率了:
一般意义上的汇率
1美元=7人民币=7.75 港元=106.99 日元
以及大家可能听说过的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url=PPP转换因子,私人消费(每一国际元的本币单位)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PA.NUS.PRVT.PP?end=2019&name_desc=false&start=2019&view=bar[/url]
1美元 ppp= [b]4.1 CNY ppp= 6.1 HDK PPP =110.31 JPY PPP[/b]
购买力平价指数可以用来衡量的不同国家居民在消费水平上实际感受到的汇率 防杠,这个ppp指数不仅是世界银行在用,央妈以及国务院也都是在用的
[url=http://www.scio.gov.cn/ZGGK/gqbg/2010/Document/806834/806834.htm]我国明年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 发布:2010-11-17[/url]
可能大家听说过中国GDP在2015已经超过美国,说的就是这个GPD PPP,一般认为这个在反应消费以及生活水平上比市场汇率更贴近实际。
这里面就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1.人民币购买力远远高于其流通汇率,港币购买力高于其流通汇率
1.日本和美元的ppp和汇率基本持平----毕竟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了,商品和货币在大量流通情况下自然是趋于稳定的
1.港服PSN标准3A定价468HKD=60USD,完全遵守了港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它的实际售价 468HKD PPP= 76 USD PPP 的定价也是非常高的,一个香港玩家买一款游戏付出的购买力是美国玩家126%
为了缓解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港服很多游戏定价都是略低于468HKD的,比如不久前发售的p5s定价就是458HKD
2.神奇的是,港服PSN的日本游戏很多定价是跟随PPP定价的
比如说最近发售的高达EXVS MBON,日服psn定价达到了丧心病狂的9020JPY =85刀,这tm都能买张任亏券了,不愧是你啊万代
MBON的港服PSN售价 509HKD =65USD ,看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跟日服的定价以及标准3A的定价468HKD都完全不一样
但是仔细一算就知道, 509HKD PPP= 83.4USD PPP= 9205 JPY PPP,基本和日本本土的购买力价格持平
香港玩家购买一张MBON游戏的感受,跟日本玩家差不多,都感觉比一般的3a游戏贵一些,而在北美的玩家如果在本地用59.99刀购买的话,相当于感觉便宜了不少 但是没中文,淦
在这个例子中,日本是名副其实的高价区,香港玩家对于日本虽然流通上是低价区,但购买力感受上是一样的,而美国就是彻底的低价区了
3.前面说了这么多,一直在讲美日港区的定价问题,就是为了不扯进国区steam的情况下
能让大家充分理解到——同一个商品,即便是虚拟商品,在不同地区的按汇率计算的定价不一样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
并不是为了什么倾销啊,难道你要说MBON以60刀进美区就是倾销给美国吗?扯淡呢不是,我还能说美区大统一定价60刀是对于高品质游戏的强制剥削呢,一样扯淡
Windows系统盗版就是抢占市场,低价就是倾销,高价就是洗中国人的血。怎么说怎么有理,那还是别搞啥国际贸易了[s:ac:哭笑]
偷偷说一句,倾销和婴儿产业这俩概念现在学界已经非常不屑一顾了,除了为了在国际舞台上寻租撕逼之外没啥人感兴趣
4.那剩下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59.99刀游戏进入中国定价多少“正常”呢?
根据世界银行的答案
59.99 USD PPP= 245.959 CNY PPP
考虑中国居民收入的结构性问题,
[quote]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增长9.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quote]246人民币*86.3%=212.298元
5.以上都胡扯,steam国区定价实际上用的就是流通汇率计算的
有几个G胖钦定的大作推荐档位
50刀档位=368
40刀档位=268
30刀档位=198
其余的都是随缘
随缘才是商业的本质,啥利润最大化啊,开发商要是能靠个定价就把利润最大化了,他可以转行做神仙,还卖啥游戏啊[s:ac:哭笑]
首先要说明的是,定价是个商业行为,它只需要循定价者
换而言之,作为一个单一商品,一款游戏的定价是完全自由的。从0块钱免费送,到998让人望而却步都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发行商和股东想,就没啥不能定的,想订什么就订什么,逻辑上是完全OK
但是发行商如此任性的话,能不能被市场接受,能不能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那就难说了。
想要获得比较正常的商业利益,就要遵循一般的国际商品贸易的逻辑,及遵循汇率以及购买了平价水平的约束。
但谈到国际汇率之前,实际上美国和日本在本土游戏定价的“惯例”上是有不少差别的
美国本土销售的主机游戏一律是$59.99+%tax,根据不同州的税率,最终价格约在¥65美元左右
[img]https://s1.ax1x.com/2020/07/22/UHTzi6.png[/img]
而日本本土销售的主机游戏定价比北美要灵活不少
[img]https://s1.ax1x.com/2020/07/22/UH7QyQ.png[/img]
可以看到同样是连年畅销不怎么打折的马车8
即便是在日本本土销量榜的大众游戏,其定价也绝非是统一的。小众游戏抬高售价吃死忠这个定价逻辑,在日本本土市场是完全不成立的
就如同我在开头说的,定价是个商家自主的行为,尤其在标准化定价不是那么规范的日本,定价的随意性是极强的。
某种意义上,越国际化的厂商,它的定价就越接近北美游戏市场的60刀售价,反之,它的售价就随缘了
开发商+发行商: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jpg
到这里,说完了本土定价,就可以科普一下两个汇率了:
一般意义上的汇率
1美元=7人民币=7.75 港元=106.99 日元
以及大家可能听说过的购买力平价转换因子,[url=PPP转换因子,私人消费(每一国际元的本币单位) 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PA.NUS.PRVT.PP?end=2019&name_desc=false&start=2019&view=bar[/url]
1美元 ppp= [b]4.1 CNY ppp= 6.1 HDK PPP =110.31 JPY PPP[/b]
购买力平价指数可以用来衡量的不同国家居民在消费水平上实际感受到的汇率
[url=http://www.scio.gov.cn/ZGGK/gqbg/2010/Document/806834/806834.htm]我国明年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换算GDP 发布:2010-11-17[/url]
可能大家听说过中国GDP在2015已经超过美国,说的就是这个GPD PPP,一般认为这个在反应消费以及生活水平上比市场汇率更贴近实际。
这里面就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1.人民币购买力远远高于其流通汇率,港币购买力高于其流通汇率
1.日本和美元的ppp和汇率基本持平----毕竟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了,商品和货币在大量流通情况下自然是趋于稳定的
1.港服PSN标准3A定价468HKD=60USD,完全遵守了港币兑美元的固定汇率,它的实际售价 468HKD PPP= 76 USD PPP 的定价也是非常高的,一个香港玩家买一款游戏付出的购买力是美国玩家126%
为了缓解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港服很多游戏定价都是略低于468HKD的,比如不久前发售的p5s定价就是458HKD
2.神奇的是,港服PSN的日本游戏很多定价是跟随PPP定价的
比如说最近发售的高达EXVS MBON,日服psn定价达到了丧心病狂的9020JPY
MBON的港服PSN售价 509HKD
但是仔细一算就知道, 509HKD PPP= 83.4USD PPP= 9205 JPY PPP,基本和日本本土的购买力价格持平
香港玩家购买一张MBON游戏的感受,跟日本玩家差不多,都感觉比一般的3a游戏贵一些,而在北美的玩家如果在本地用59.99刀购买的话,相当于感觉便宜了不少
在这个例子中,日本是名副其实的高价区,香港玩家对于日本虽然流通上是低价区,但购买力感受上是一样的,而美国就是彻底的低价区了
3.前面说了这么多,一直在讲美日港区的定价问题,就是为了不扯进国区steam的情况下
能让大家充分理解到——同一个商品,即便是虚拟商品,在不同地区的按汇率计算的定价不一样是一件非常非常正常的事情
并不是为了什么倾销啊,难道你要说MBON以60刀进美区就是倾销给美国吗?扯淡呢不是,我还能说美区大统一定价60刀是对于高品质游戏的强制剥削呢,一样扯淡
Windows系统盗版就是抢占市场,低价就是倾销,高价就是洗中国人的血。怎么说怎么有理,那还是别搞啥国际贸易了[s:ac:哭笑]
4.那剩下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59.99刀游戏进入中国定价多少“正常”呢?
根据世界银行的答案
59.99 USD PPP= 245.959 CNY PPP
考虑中国居民收入的结构性问题,
[quote]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6523元,增长9.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3%[/quote]246人民币*86.3%=212.298元
5.以上都胡扯,steam国区定价实际上用的就是流通汇率计算的
有几个G胖钦定的大作推荐档位
50刀档位=368
40刀档位=268
30刀档位=198
其余的都是随缘
随缘才是商业的本质,啥利润最大化啊,开发商要是能靠个定价就把利润最大化了,他可以转行做神仙,还卖啥游戏啊[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