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sensei
2021-12-22T10:00:55+00:00
这贴起于第N次拿起黎明之剑然后又放下。
发展真的是太快了,才几年的时间,现实里几百年的发展和战争就走完了。本书里的时间有过了十年吗,这期间高文到底推广了多少发明,建立了多少联盟,往民众脑子里塞了多少东西啊?在塞西尔帝国,得人均脑子里装个操作系统再加个USB口才能跟得上发展速度吧。而且自从高文揭棺而起,打了多少仗了,有多少次危机了,多少古老的国度毁灭了,遗产失落了?民众真不会觉得高文就是个灾星吗?
这又让我想起来了放开那个女巫,总共一两年的时间,主角的军队从长戟都玩不利索的中世纪民兵,变成能陆空立体打击的现代化军队,就算女巫能直接手挫飞机,手下的人成长的也太快了。
说了这么多,核心意思就一个,相当多的种田文把发展的油门踩的太猛了,让真实感完全消失,剧情和主角也因此失色。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想法一样,以及再问问人工智能有没有发展速度比较合理的,转换观念至少要一代人,发明到推广到建立体系需要大量时间和资源。如果能写出主角在其中慢慢变老,建立不世之功时却已经垂老,这种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的感觉就更好了。
书里思想改造存在加速这一点,确实没错,不如说大部分种田都这样
但805的技术本来也不是从无到有,高文也不是天天亲自指导的,虹光技术是铁头娃自主研发,灵能歌者的各种前置科技包括非植入神经荆棘、湿件主机都是土著自行发起的项目,神经网络虽然算高文自己抓的,但技术也是拿的永眠者的。蛋还不是蛋之前跟高文的夜谈也指出,因为这个世界魔力的存在,高文的故乡和这个世界相比,就像是严冬和盛夏。
实际上如果要表现出那种挣扎前行的感觉,在异世界题材找还不如找历史类的,临高启明不就是这种类型吗
还没看黎明之剑,根据描述来说,现实世界文明前进其实是自然发育野蛮生长和人工培育差距很大才正常吧
种田文只有十几年的发展时间,不然读者喜爱的角色就会批量的衰老死亡,纯粹就是喂shi
黎明之剑和女巫一类种田文是有“发展太快”这个问题,但我也看过你说的这种时间跨越非常长的种田文,比如《归向》《从酋长到球长》,主角一次次重生,每一段生命都播下一颗文明种子,然后若干年后再转世看到文明的显著进化。
然而这样的写法会给读者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感,主角的妻子、孩子一次次老死,亲朋一个个逝去,每一个配角都必将在一段笔墨都死去不再出现,读者也就难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作者也是一样,于是书中的配角不再鲜活,读者也难以和角色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小说”变成了“说明文”
其实最缺的不是这个,而是你带了科学精神法治思想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带来了工业化工厂……那
你也带来了资本家和工人,带来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带来了殖民倾销垄断剥削,后面带来了世界大战和种族屠杀。
现代化和工业化被他们美化得太完美了,都快忘了工业化第一桶金都是见血的:羊吃人,黑奴贸易,东印度公司,征粮毒气队和剪刀差。
Reply to [pid=575889518,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62804891]很大的雨[/uid] (2021-12-23 18:29)
我现在到是挺想看有这种沧桑感的种田文,目前找到的唯一一个居然是玩梗合集 遵命,陛下。主角穿越者和娘化俾斯麦(舰娘外表)一起在异界建立了强大的德国,但最终还是纷纷老去,送走了各个忠诚的手下,在与英国对抗到高峰的时候不得不指望下一代,甚至女主老了之后为了家族还跟男主有了一些冲突。这种历史感是真的加分。
钢火法?我有点怀疑温特斯在中年的时候能不能先把帕拉图统一了,他想完成自己偶像前元帅的梦想,真正统一整个联盟怕是有生之年了
发展速度是和工人被教育水平挂钩的。
就算是和水泥刮大白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师傅手把手教徒弟一个月能教出来几个?这几个人一天能干多少?
后面那些科技含量高点的更别说了,除非直接手搓全自动流水线或者智能机器人,不然光是教工人这些知识就至少得几十年,没人乐意看的
Reply to [pid=575919125,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41659612]乜钱,为所欲为[/uid] (2021-12-23 20:38)
钢火法确实不错,不过我打算等作者写完或者他看的管人停播之后再回去[s:ac:哭笑]
说到快我就要提一句征服天国了,虽然写的好,但是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太快了[s:ac:喷]
Reply to [pid=575892175,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62836337]大力V鸽[/uid] (2021-12-23 18:40)
我说的这两本书里怪力乱神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些问题可以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先把真实存在的神/高级生命解决了再说资本家吧)。但历史种田文里这绝对是超级大问题。想工业化,那就做好牺牲五分之一的人口,让儿童进工厂流血流命,在外国搞殖民屠杀的准备。所以我现在根本看不下去没有黑科技的历史种田文了,看着主角带着上层莺歌燕舞赞叹国家强大,然后联想下底下到底有多惨,就恶心到不想看了。
Reply to [pid=575886967,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42747432]联邦IMBA[/uid] (2021-12-23 18:19)
思想转变的确是个大问题,但绝对不是最大的。
一个产品从被发明到走进千家万户需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实验室手挫,进行量产话改造并建立生产线,推广并进行本地化改造,老百姓学会并接受使用它。后三者耗的时间一点都不少,铁制农具在战国就被手挫出来了,但直到清末还有不少农民在用木制农具。黎明之剑里高文他们捣鼓出来的新东西几乎没走后三步,基本是发明即推广。
还有,高文出来之后,这仗是没停过啊,到我最新一次弃坑的时候,王国灭了,帝国和战神打了一仗,龙国灭了,精灵的群星要塞砸下来了,伟大之墙要出问题了。高文才出来几年啊?这不被当成瘟神真的合理吗?
所以我这几年都很少看穿古种田文了……
我一直都觉得古代那些王朝倾颓的时代,以后世的眼光看来,应该有一种可能正确的解法,只要用当时的人员、资源,加以重新组织利用,最多稍微搭配一点点简单的现代知识,就可以找出一条成功破局的路。
其实种田文可以说是一种偷懒的路:反正我作者就是一普通人,我也想不出来以当时的资源该怎么办,不如就硬种田,打激素一样的种田。但是技术进步的难度和生产力变化本身带来的生产关系变化之类的往往就避而不谈了。
另外吐槽一下,以前龙空真是种田流重灾区,弄得好像哪本书里主角穿回去不赶紧造个枪造个炮的都不配当穿越者了……
感觉最离谱的是民众的接受能力
或者说对于诸如平等这种概念的接受速度,现实里哪怕已有70年,有些封建观念还是存在
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勉强说得过去,毕竟00年到现在中国发展确实很快,但大部分人还是能适应
对于工业的速度,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现实的工业革命,尤其是前两次,最明显的就是对于能量的利用率的提高吧。有魔力这种不流失不蒸发的离谱玩意儿......
Reply to [pid=575919901,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63020580]BroEzekiel[/uid] (2021-12-23 20:42)
底层也没那么惨,童工惨也比大清强,反正现代化工业化确实是带来了各个阶层的生活质量提高。再底层也能去殖民地当人上人一把,我看当年大英帝国的底层也对帝国很自豪。
主要是乐你知道吧,一股子西方国家一战前的乐观……充分说明他们不知道现代化工业化专业化意味着什么。这玩意歪一点就是奥斯维辛了……
[quote][pid=575923737,29976937,1]Reply[/pid] Post by [uid=63020580]BroEzekiel[/uid] (2021-12-23 21:01):
思想转变的确是个大问题,但绝对不是最大的。
一个产品从被发明到走进千家万户需要经过这么几个步骤:实验室手挫,进行量产话改造并建立生产线,推广并进行本地化改造,老百姓学会并接受使用它。后三者耗的时间一点都不少,铁制农具在战国就被手挫出来了,但直到清末还有不少农民在用木制农具。黎明之剑里高文他们捣鼓出来的新东西几乎没走后三步,基本是发明即推广。
还有,高文出来之后,这仗是没停过啊,到我最新一次弃坑的时候,王国灭了,帝国和战神打了一仗,龙国灭了,精灵的群星要塞砸下来了,伟大之墙要出问题了。高文才出[/quote]高文本人的负面流言多的是,不过并没有什么用
看着可以像瘟神,也可以像是得知灾难来临才醒来的救世主,都是可以舆论操作的环节,没有必要细究这个
所以有时看到攀科技过猛的种田文都会想吐槽,人本来还在过着中世纪封建生活,不到几年时间大炮坦克都搬出来,然后那些个封建农民就能摇身一变成为科学家或坦克驾驶员,真就当成玩帝国时代吗[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quote][tid=29976937]Topic[/tid] Post by [uid=63020580]BroEzekiel[/uid] (2021-12-23 18:08):
这贴起于第N次拿起黎明之剑然后又放下。
发展真的是太快了,才几年的时间,现实里几百年的发展和战争就走完了。本书里的时间有过了十年吗,这期间高文到底推广了多少发明,建立了多少联盟,往民众脑子里塞了多少东西啊?在塞西尔帝国,得人均脑子里装个操作系统再加个USB口才能跟得上发展速度吧。而且自从高文揭棺而起,打了多少仗了,有多少次危机了,多少古老的国度毁灭了,遗产失落了?民众真不会觉得高文就是个灾星吗?
这又让我想起来了放开那个女巫,总共一两年的时间,主角的军队从长戟都玩不利索的中世纪民兵,变成能陆[/quote]我觉得《唐朝工科生》某些方面来讲是符合你的某些要求的,主角张德从贞观元年(九岁)进长安一直到结尾贞观二十八年李世民坐着火车去泰山封禅,这个科技进度在种田文里面并不算快。老张最初的目标是玩上小霸王学习机混吃等死,为了玩上小霸王学习机,他客串农科生医科生艺术生各种挖封建社会墙角。和皇帝合作打压世家是为了把五姓七望诸世家手里控制的人口送进工厂,杜如晦死的时候给皇帝看了一眼大炮让他冷静下来捏着鼻子看老张整活,李世民病危的时候一番奏对定下了以后新皇登基也不改元,贞观年号一直用着,给了李世民身后名,但是后面的皇帝连个年号都没有,皇权去神圣化。
后续《贞观三百年》又有王角穿越至南海沙县(新加坡),一脸懵逼的在魔改后的大唐开始混日子,惨遭社会毒打之后在湖南开始自立门户为民请命,现在是“劳人党”委员长,开始造反了[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