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Imal331
2024-10-30T15:29:17+00:00
身边买了混动通勤的,基本都在拿混动当纯电开,要么家充,要么公司楼下充电桩,肉眼可见的电池里程焦虑。
这批人未来的换车方向就两种:
一种是家住市区不怎么出远门的直接就纯电了。偶尔出远门。要么飞机高铁到当地打车租车。要么就规划好充电路线,忍一忍。
一种是一年回一两次老家的,或者喜欢自驾到处玩的,害怕纯电被堵高速,或者抢不到充电桩的,优先选择增程了,90%用车环境用纯电,10%用下增程发动机。
市面上纯电选择很多,10万到40万的产品数量庞大。
但是市面上增程的选择可不多,基本就理想问界深蓝零跑这四家的产品能看看,要是加上大电池基本没得选,都没看到400公里纯电续航+增程的产品。
国内厂商,比如比亚迪,因为dm的路线大获成功,也布局了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的纯电,貌似没有关注未来也有一部分人需要一定纯电里程的增程式,平时要不烧油。其他插混都玩不太清楚的厂商就更是了。
想起汽车这些年的被质疑与发展,从混动的省油不省钱,到纯电的续航里程焦虑,到增程式脱裤子放屁以及馈电油耗不如插混。
到如今接受混动,接受纯电,接受增程式,不过短短几年光景,甚至肉眼可见的插混都在被嫌弃边缘了[s:a2:偷吃],发展真的迅速。
未来大概是纯电通勤作为主流,北方寒冷地区保有一部分纯油,长途需求廉价选择插混,高价选择增程式,大概这样吧?
当然也有可能发展出可加装发动机油箱的大续航增程式,感觉蔚来可以考虑拓展下这种业务,不仅电池能换,发动机油箱也可以临时租借,妥妥的!
这批人未来的换车方向就两种:
一种是家住市区不怎么出远门的直接就纯电了。偶尔出远门。要么飞机高铁到当地打车租车。要么就规划好充电路线,忍一忍。
一种是一年回一两次老家的,或者喜欢自驾到处玩的,害怕纯电被堵高速,或者抢不到充电桩的,优先选择增程了,90%用车环境用纯电,10%用下增程发动机。
市面上纯电选择很多,10万到40万的产品数量庞大。
但是市面上增程的选择可不多,基本就理想问界深蓝零跑这四家的产品能看看,要是加上大电池基本没得选,都没看到400公里纯电续航+增程的产品。
国内厂商,比如比亚迪,因为dm的路线大获成功,也布局了未来会有更多人选择的纯电,貌似没有关注未来也有一部分人需要一定纯电里程的增程式,平时要不烧油。其他插混都玩不太清楚的厂商就更是了。
想起汽车这些年的被质疑与发展,从混动的省油不省钱,到纯电的续航里程焦虑,到增程式脱裤子放屁以及馈电油耗不如插混。
到如今接受混动,接受纯电,接受增程式,不过短短几年光景,甚至肉眼可见的插混都在被嫌弃边缘了[s:a2:偷吃],发展真的迅速。
未来大概是纯电通勤作为主流,北方寒冷地区保有一部分纯油,长途需求廉价选择插混,高价选择增程式,大概这样吧?
当然也有可能发展出可加装发动机油箱的大续航增程式,感觉蔚来可以考虑拓展下这种业务,不仅电池能换,发动机油箱也可以临时租借,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