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mle•
2022-06-04T01:56:52+00:00
别的电视除了亮剑,都难有台词表述出汉字力道的美,是不是专业练过的。 特别是张飞,黄忠,董太师的配音。
以前学表演不光是学动作表情,还要学台词,现在的都是流水线配音,不需要学台词了
[quote][pid=615626405,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5866273]sw31211[/uid] (2022-06-04 10:02):
主角那几位都还可以,其他就不太行[/quote]曹操,周瑜这两个有痞气调调
不少是话剧演员出身的吧,没话筒表演是基本功,自然说话有力
初版的四大名著,除了水浒传比较晚,风格比较接地气
其他三部都是大量的戏剧演员出演的
以前的配音叫做二次表演,配音演员照样要完全在思维中过一遍剧本场景,互相还要对戏,甚至在配音室再次表演,大家也知道很多配音演员表演也很强,比如董卓的演员里坡老师,还有季检察长
现在的配音演员,不想多说,开口就股子二次元+tvb+日韩剧的感觉,没有表演,只有卖弄嗓音,效果好像在电台念剧本或者广告,不深刻,很浮夸,很难说得上表演,真的就只是配音
[quote][pid=615626405,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5866273]sw31211[/uid] (2022-06-04 10:02):
主角那几位都还可以,其他就不太行[/quote]反对。
事实上老三国得配角们,甚至很多只是为了一个桥段而存在的配角们,大多都在表演上和台词上非常用心。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候的虞翻、薛综等人,尽管在形象上服务于剧情进行了矮化,但是各个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和台词扎实;张飞入蜀时候的传令小兵(去给严颜传令那个),台词铿锵,中气十足,和后面被严老头割去耳鼻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南征时候的董荼纳、阿会喃,从反叛、被擒,再到心悦而降,其眼神和微表情都及其传神;其中最经典的“一镜头”配角,比如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候的浓眉大眼小兵,看见诸葛亮宿夜不食,手持油灯观地图时,从怀里掏出两个鸡蛋给丞相放到盘子里,被诸葛亮问话时的潸然泪下----这一系列的配角们,都只是为了一段剧情,甚至只是为了一个镜头而存在的,我甚至怀疑其中几个都只是群演而已。但是依然能做到表情铮铮,台词铿锵,这绝不是什么“其他都不太行”。
[quote][pid=615626250,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60602881]尼亚和大家[/uid] (2022-06-04 10:02):
那个时候的演员可不是光为了钱。[/quote]是的,只有几块钱工资。好多演员中途换人估计是太艰苦和工资少走了吧
[quote][pid=615626348,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376575]v_feel6[/uid] (2022-06-04 10:02):
以前学表演不光是学动作表情,还要学台词,现在的都是流水线配音,不需要学台词了[/quote]央视怀旧还描述了当时演员戴妆睡觉,刘关张睡一个房间,嘴馋偷农民兄弟田里地瓜还是玉米来着。
现在人想都不敢想
[quote][pid=615629400,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272483]syous[/uid] (2022-06-04 10:17):
反对。
事实上老三国得配角们,甚至很多只是为了一个桥段而存在的配角们,大多都在表演上和台词上非常用心。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候的虞翻、薛综等人,尽管在形象上服务于剧情进行了矮化,但是各个表情丰富、肢体语言和台词扎实;张飞入蜀时候的传令小兵(去给严颜传令那个),台词铿锵,中气十足,和后面被严老头割去耳鼻形成鲜明对比;诸葛亮南征时候的董荼纳、阿会喃,从反叛、被擒,再到心悦而降,其眼神和微表情都及其传神;其中最经典的“一镜头”配角,比如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候的浓眉大眼小兵,看见诸葛亮宿夜[/quote]印象里,有个叫阚泽的配角 比较深刻。就是入帐劝降马超的那位,表现不输主角。
[quote][pid=615635412,32183935,1]Reply[/pid] Post by [uid=39722742]台妹太魅[/uid] (2022-06-04 10:47):
央视怀旧还描述了当时演员戴妆睡觉,刘关张睡一个房间,嘴馋偷农民兄弟田里地瓜还是玉米来着。
现在人想都不敢想[/quote]记得是偷玉米,刘关张一起去的,关张跑得快,刘被老乡扣住了,最后曹老板去赎的人。[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