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疑问,为什么在80年代我们能组织起盛大的足球比赛,现在反而不行,即便有比赛,还设置一堆参赛条件呢....

Kate-avatar

Kate

2022-06-21T15:40:22+00:00

今天跟我们高中的足球老师聊了聊,老师表示,足球搞了这么多年越折腾越回去了。

他说他,当年北京的百队杯,有个成人的负责人,凑齐人,起个名字就可以参赛,他们就是大院的几个孩子,找了个闲的叔叔 就拉起队伍了。
那个年代 单靠口耳相传通知都能组织起大型的比赛。

到了现在,青超可以说毫无关注度[s:ac:哭笑]
然后即便想参加,还有个名义问题。
校园队,要学籍在一个学校。
俱乐部的队,要都在一个地方注册的。

然后教练 参加当地的联赛也必须是当地足协注册的
比如说,他教练证是在抚顺足协发的,就不能带北京的队参赛[s:ac:哭笑]

大概意思就是说,其实折腾了这么多年,反而参赛条件的壁垒越来越多了。

他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足球的普及,不是光在学校里踢踢球,不是光看看足球就能实现的。
反而比赛,更能促进普及。
比方说 学校有足球比赛, 那家长还有一些要好的同学朋友,肯定会来看吧,他们看了,肯定有人也想踢踢看吧。
一个带一个 踢球的人自然就多了。
他们小时候踢球 都是领居的哥哥什么的带的, 因为有比赛 人凑不够 只能拉壮丁。
踢着踢着水平自然就高了。

但是你涉及一堆专业化的壁垒,反而磨灭了很多孩子参赛的兴趣。
有证的教练,没几个学校能配上,更多的,都是野路子热爱的人。

大概就是这些,听完了,感触挺深的。
Kate-avatar

Kate

想想现在青训一片狼藉。
扛起现在国足半边天的根宝基地,也只招到08为止了。
恒大足校已经自负盈亏,大半的球员都出手转让了。
也有一些解决不了自由身的,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搞。
疫情当头 组织比赛也不容易。[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