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chiku
2021-09-01T08:53:33+00:00
[quote]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quote]炒股也是差不多,要总结某些股票为何不涨,相对于归纳强势股票的共同点,似乎后者更为简单。结合最近零散的思考,和大佬的文章,斗胆谈一下,为什么你的股票就是不涨。不过在此之前,先聊聊为什么别人家的股票总是涨。
A股的炒作风格,总给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觉,似乎并无规律可循。
[quote]A股五佳赛道投资案例回顾。2009年以来,A股上演的五佳赛道投资案例分别是:2009-2010年的苹果链/触屏、2013-2014年的手游/网游、2014-2015年的互联网金融、2017-2018年的核心资产以及2019-2020年初的半导体。[/quote]这里面并没有提到有退潮迹象 已经退潮别打我 的大消费和如日中天的新能源(车和光伏),但是看似有着前门楼子和胯骨轴子 jbtz 差异的题材,却有着四个共同点:
[quote]赛道投资的法则是什么?一个中期较好的赛道应该具备四个基本要素:故事:确定的产业趋势(Blueprints for Industry)、业绩:将要/正在爆发的业绩(EPS Jumping)、共识:分析师的深度推荐和美好的技术图形(Analyst Recommend and technical Analysis)、标的:有一组股票容量足够大的投资标的(Targets with Liquidity),即我们总结的“BEAT法则”。——张夏(招商证券首席)[/quote]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原文[url=https://mp.weixin.qq.com/s/tvWua3Uvexp_t_QoAW8wqw]赛道投资启示录:四项选择法则和风险信号[/url]
那现在很简单了,先说海控,除了业绩(还是仅限于今明两年,即使是雪球上的死多也不好预测23年的业绩),海控都不具备。但是即便如此,海控依然凭借着前无古人而且很可能后无来者的强悍业绩拿下了10倍涨幅。
故事:集运的产业趋势其实一直在改善,现在的行业竞争格局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正因为如此,这个古老的行业进入了你没有玩过的船新版本,在交运行业研究员都去送外卖的今天,韩军,姜明这种长时间跟踪(姜明都在疫情开始时多翻空看空集运,这里面水太深,大副都把握不住,何况你我小水手?),深度研究的大佬简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持币者并不能对海控形成共识。退一步讲,既便形成了共识,港口航运这个板块也不是一个好标的。
所以注定海控成不了赛道,他只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海 控 狗子。
说了这么多,有的同学又要说了,你废了这么多话,我就想知道我24的本还能解套吗?立个flag吧,2个月内海控必新高。
1.[quote]欧洲、地中海线: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商谈次年长约价,至于这个约有多长,如何制订浮动条款?则是双方的博弈;美西、美东线:少部分在10月到12月,大部分合同敲定是次年的1月到4月;——雪球jimmy1107转载的姜明研报[/quote]来自于[url=https://xueqiu.com/9205820321/195227598]集运 | 船公司正缓缓拾起收割的镰刀![/url]
长协的谈判一定会刺激二级市场。
2.正常的话应该是10月31日三季报(近几年只后17年亏转盈出了三季报预告),300亿的净利润预测其实并不被市场相信,还需要季报验证。
3.圣诞节备货季算是个小风口。
可以看出这3点更多的偏向于消息面,其实很简单,各位躺平的水手和刺客t狗并不能拉起股价,场外持币者才是潜在多军。
海控何时能继续破圈?各位十月底见。
(写到最后其实还是文不对题,主要没时间了,原来还想结合隆基近期走势一起谈一下,等回头有机会吧)
关于隆基,手机打字凑合着看:
隆基这个企业面对的阶段性困难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了,主要是15GW的低价组件订单,往好处想就是组件市场占有率提升了。
至于技术颠覆可以多了解下,兼听则明。
我的结论是hjt现阶段设备成本高,耗材成本高是事实,topcon在成本端有绝对优势,而且perc升级起来也更方便省钱。(这并不是隆基走top的原因,论perc产能隆基不如通威多,而且隆基这次是新上top电池产能,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先升级旧产能就好了)
未来hjt有降本空间,top也不会永远是八岁小孩,更不用说二者降本方式部分重叠。
至于转换效率,hjt带来的提升远远不值得付出如此高的成本。
不知道多少人知道hjt是一个存在20年的老技术,topcon还不到10年。
退一步说,以后hjt出息了,隆基随时可以上,现金充足,设备也是通用的,还有资本市场爱听的后发优势[s:ac:茶]
至于尺寸,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对隆基未来的预期就是,立足硅片老本行,新电池片技术加持,组件端大杀特杀,剩下的就是bipv+制氢搞搞二次曲线[s:ac:闪光]
企业说完了说股票,二级市场波动不代表企业变了,当时爱旭举报通威搞硅料,我就觉得这不会改变硅料短缺事实,短期对光伏供应链影响依然存在,结果隆基一波新高,阳光直接日天,加上部分资金从消费里面出来。这才有了光伏这一大波。实际上呢?整条产业链还在受着硅料不足的影响,往大了说提高度电成本,影响装机量这都触及到核心逻辑了。还不是接着奏乐接着舞[s:ac:哭笑]
长期看隆基肯定是万亿俱乐部成员,短期内光伏都会有剧烈波动。
A股的炒作风格,总给人一种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感觉,似乎并无规律可循。
[quote]A股五佳赛道投资案例回顾。2009年以来,A股上演的五佳赛道投资案例分别是:2009-2010年的苹果链/触屏、2013-2014年的手游/网游、2014-2015年的互联网金融、2017-2018年的核心资产以及2019-2020年初的半导体。[/quote]这里面并没有提到有退潮迹象
[quote]赛道投资的法则是什么?一个中期较好的赛道应该具备四个基本要素:故事:确定的产业趋势(Blueprints for Industry)、业绩:将要/正在爆发的业绩(EPS Jumping)、共识:分析师的深度推荐和美好的技术图形(Analyst Recommend and technical Analysis)、标的:有一组股票容量足够大的投资标的(Targets with Liquidity),即我们总结的“BEAT法则”。——张夏(招商证券首席)[/quote]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原文[url=https://mp.weixin.qq.com/s/tvWua3Uvexp_t_QoAW8wqw]赛道投资启示录:四项选择法则和风险信号[/url]
那现在很简单了,先说海控,除了业绩(还是仅限于今明两年,即使是雪球上的死多也不好预测23年的业绩),海控都不具备。但是即便如此,海控依然凭借着前无古人而且很可能后无来者的强悍业绩拿下了10倍涨幅。
故事:集运的产业趋势其实一直在改善,现在的行业竞争格局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正因为如此,这个古老的行业进入了你没有玩过的船新版本,在交运行业研究员都去送外卖的今天,韩军,姜明这种长时间跟踪(姜明都在疫情开始时多翻空看空集运,这里面水太深,大副都把握不住,何况你我小水手?),深度研究的大佬简直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持币者并不能对海控形成共识。退一步讲,既便形成了共识,港口航运这个板块也不是一个好标的。
所以注定海控成不了赛道,他只是自己,独一无二的海
说了这么多,有的同学又要说了,你废了这么多话,我就想知道我24的本还能解套吗?立个flag吧,2个月内海控必新高。
1.[quote]欧洲、地中海线:每年的10月到次年1月,商谈次年长约价,至于这个约有多长,如何制订浮动条款?则是双方的博弈;美西、美东线:少部分在10月到12月,大部分合同敲定是次年的1月到4月;——雪球jimmy1107转载的姜明研报[/quote]来自于[url=https://xueqiu.com/9205820321/195227598]集运 | 船公司正缓缓拾起收割的镰刀![/url]
长协的谈判一定会刺激二级市场。
2.正常的话应该是10月31日三季报(近几年只后17年亏转盈出了三季报预告),300亿的净利润预测其实并不被市场相信,还需要季报验证。
3.圣诞节备货季算是个小风口。
可以看出这3点更多的偏向于消息面,其实很简单,各位躺平的水手和刺客t狗并不能拉起股价,场外持币者才是潜在多军。
海控何时能继续破圈?各位十月底见。
(写到最后其实还是文不对题,主要没时间了,原来还想结合隆基近期走势一起谈一下,等回头有机会吧)
关于隆基,手机打字凑合着看:
隆基这个企业面对的阶段性困难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了,主要是15GW的低价组件订单,往好处想就是组件市场占有率提升了。
至于技术颠覆可以多了解下,兼听则明。
我的结论是hjt现阶段设备成本高,耗材成本高是事实,topcon在成本端有绝对优势,而且perc升级起来也更方便省钱。(这并不是隆基走top的原因,论perc产能隆基不如通威多,而且隆基这次是新上top电池产能,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先升级旧产能就好了)
未来hjt有降本空间,top也不会永远是八岁小孩,更不用说二者降本方式部分重叠。
至于转换效率,hjt带来的提升远远不值得付出如此高的成本。
不知道多少人知道hjt是一个存在20年的老技术,topcon还不到10年。
退一步说,以后hjt出息了,隆基随时可以上,现金充足,设备也是通用的,还有资本市场爱听的后发优势[s:ac:茶]
至于尺寸,这是一个技术问题?
对隆基未来的预期就是,立足硅片老本行,新电池片技术加持,组件端大杀特杀,剩下的就是bipv+制氢搞搞二次曲线[s:ac:闪光]
企业说完了说股票,二级市场波动不代表企业变了,当时爱旭举报通威搞硅料,我就觉得这不会改变硅料短缺事实,短期对光伏供应链影响依然存在,结果隆基一波新高,阳光直接日天,加上部分资金从消费里面出来。这才有了光伏这一大波。实际上呢?整条产业链还在受着硅料不足的影响,往大了说提高度电成本,影响装机量这都触及到核心逻辑了。还不是接着奏乐接着舞[s:ac:哭笑]
长期看隆基肯定是万亿俱乐部成员,短期内光伏都会有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