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Lively
2020-06-22T06:59:23+00:00
朱熹活着时,学说被赵宋称作“伪学”,死后被改造为统治工具。
朱子最受批判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很多人理解为禁止人本性的追求,只保留天生的伦理需求。这么一看,朱子的思想的确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朱子死后他的学说被统治阶级利用,天理被解释为伦理,而古代最重要的伦理就是孝道,臣事君犹子事父,君臣关系被比做天生的伦理关系。皇帝是天命所归,臣子生来就是为皇帝服务的,这种说话统治者当然会大力推崇。
反正朱熹已经死了,他的理论被统治者剽窃扭曲,这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被汉儒献于汉武帝是一样的。因为孔子提倡周礼,而周礼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皇帝觉得等级制度有利于巩固统治,尤其是他把君臣关系比做伦理关系,让皇权像神权一样至高无上。我想这也不是孔子的本意,否则孔子又怎么会在各国不受待见?但是孔子死了,他的理论就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所以大受统治阶级欢迎。朱子也是一样,他在世时学说被称为“伪学”,死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归罪于朱熹,未免有失偏颇。
学说被利用,不是程朱理学的责任。好比有人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尽是男盗女娼,这难道是仁义道德的错误吗?有些人看到这些伪君子气不过,于是说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大家都是自私自利,我自私,我坦荡。这显然是极端的做法。像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勾当,揭发它的阴暗处最好,而不是上去把道德旗帜给砍倒。映射到现实社会,就像是红十字会,我们该做的是通过批判揭发让这种慈善机构更透明更规范,而不是完全抵制政府组织的慈善机构。
了解程朱理学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传承是有参考价值的,吕思勉认为,哲学是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现象的学问,不能解释一切现象不能称为哲学。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理学的理论基础失去了价值,直落得几句箴言可以意会、批判。理学说万物由阴阳五行演化而成,其阴阳属性化作气魄。朱子认为,阴阳本是一气,阴动即阳,阳凝而阴。鬼神类似于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这些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在现代社会连讨论的价值都没有。
据吕思勉《理学纲要》,朱子对“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有解释,他说食欲是天理,满足人生的基本需求是天理。吃菜汤能饱,吃佳肴也能饱,吃佳肴就是人欲。这种思想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本身就是一个猛人。他不在乎物质条件,他立身的准则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怕苦,不怕死。他说要在枯燥无味的之处钻研,废寝忘食的学习,直到顿悟。但是这种事显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王阳明就被他坑了。
这段话作为高道德水准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信条,并没有问题,但是朱熹死后他的学说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宣传工具。作为一个时期普遍的价值理论,显然脱离了现实需求。就像我们小学课本里提到的高尚品格,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为国家利益不顾一切,这些思想可以当做个人的道德规范,它们当然是崇高的、值得尊敬的,但是用来治国,用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那就会扭曲人性。
综上所述,我完全不认为程朱理学本身存在什么罪不容赦的地方,它只是旧时代的落后思想,而且它在当时也有进步意义。其中的道德思想是用来自律的,以道德律人必定会扭曲人性,但这并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
朱子最受批判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很多人理解为禁止人本性的追求,只保留天生的伦理需求。这么一看,朱子的思想的确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且朱子死后他的学说被统治阶级利用,天理被解释为伦理,而古代最重要的伦理就是孝道,臣事君犹子事父,君臣关系被比做天生的伦理关系。皇帝是天命所归,臣子生来就是为皇帝服务的,这种说话统治者当然会大力推崇。
反正朱熹已经死了,他的理论被统治者剽窃扭曲,这和孔子的儒家思想被汉儒献于汉武帝是一样的。因为孔子提倡周礼,而周礼是一种落后于时代的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制度,皇帝觉得等级制度有利于巩固统治,尤其是他把君臣关系比做伦理关系,让皇权像神权一样至高无上。我想这也不是孔子的本意,否则孔子又怎么会在各国不受待见?但是孔子死了,他的理论就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所以大受统治阶级欢迎。朱子也是一样,他在世时学说被称为“伪学”,死后受到统治者的推崇。归罪于朱熹,未免有失偏颇。
学说被利用,不是程朱理学的责任。好比有人满嘴仁义道德,背地里尽是男盗女娼,这难道是仁义道德的错误吗?有些人看到这些伪君子气不过,于是说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大家都是自私自利,我自私,我坦荡。这显然是极端的做法。像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勾当,揭发它的阴暗处最好,而不是上去把道德旗帜给砍倒。映射到现实社会,就像是红十字会,我们该做的是通过批判揭发让这种慈善机构更透明更规范,而不是完全抵制政府组织的慈善机构。
了解程朱理学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传承是有参考价值的,吕思勉认为,哲学是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现象的学问,不能解释一切现象不能称为哲学。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理学的理论基础失去了价值,直落得几句箴言可以意会、批判。理学说万物由阴阳五行演化而成,其阴阳属性化作气魄。朱子认为,阴阳本是一气,阴动即阳,阳凝而阴。鬼神类似于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这些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不知道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在现代社会连讨论的价值都没有。
据吕思勉《理学纲要》,朱子对“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有解释,他说食欲是天理,满足人生的基本需求是天理。吃菜汤能饱,吃佳肴也能饱,吃佳肴就是人欲。这种思想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他本身就是一个猛人。他不在乎物质条件,他立身的准则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怕苦,不怕死。他说要在枯燥无味的之处钻研,废寝忘食的学习,直到顿悟。但是这种事显然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王阳明就被他坑了。
这段话作为高道德水准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信条,并没有问题,但是朱熹死后他的学说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宣传工具。作为一个时期普遍的价值理论,显然脱离了现实需求。就像我们小学课本里提到的高尚品格,大公无私、大义灭亲、为国家利益不顾一切,这些思想可以当做个人的道德规范,它们当然是崇高的、值得尊敬的,但是用来治国,用来约束所有人的行为那就会扭曲人性。
综上所述,我完全不认为程朱理学本身存在什么罪不容赦的地方,它只是旧时代的落后思想,而且它在当时也有进步意义。其中的道德思想是用来自律的,以道德律人必定会扭曲人性,但这并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