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YaWorld
2021-03-05T14:46:35+00:00
河流是LOOP HERO中非常特殊的一张卡,他可以应用于所有地块,但是仅可从地图边界开始摆放并且必须连续摆放,删除也只能从最后一个摆放的位置处往前删除。
还有一点,一张地形卡,当河流第一次经过时,此卡的数值X2,此后河流再次经过,会直接再加数值X2,也就是2河数值为X4,3河数值为X6,4河X8。
草原/森林/岩石摆放思路
众所周知,河流只有对这三种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的摆放方法(绿洲是河流变的,最佳摆放就是一排河一排绿洲一排沙漠就不讨论了……)
还有目前所遇到的地图中,3列、4列、5列的情况较多,6列和不需要讨论的2列就不提了
攻略中只考虑了简单情况,并且也没涵盖完全,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懒人攻略使用。结论就是
在你想使用的宽度内,以最大宽度摆S就完事了(因为宽肯定不可能比高12长,准确说应该是在一个标准四方形里以最短的边来做S并且尽量拉到头比其他摆放方式利用率高)
补充:大部分5*12摆放,收益基本都在100左右,只要拐弯的数量差不多,攻速收益相差也就20左右(按灌木算),一个两个词条的问题(较真的话倒可以说问题也挺大,毕竟最多才15个词条)。如果只看标准形状部分可以完全不考虑怎么摆,只要绕了收益都不会差太多,尤其是某些不看攻速的流派。
问题就在不规则图形怎么用上,因为S拉到头,最边上的河还可以与周围地块生效,有些摆法,标准正方形外不规则地块吃不到收益,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灌木,玩的多的应该都感觉得出来灌木比河难出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规划按方块分方便些。
还有一点,一张地形卡,当河流第一次经过时,此卡的数值X2,此后河流再次经过,会直接再加数值X2,也就是2河数值为X4,3河数值为X6,4河X8。
河流地形变化 ...
1.河流起始点无论周围摆放什么都不会变化
2.河流+沙漠=绿洲
3.河流+战场=沉船
4.河流+道路=芦苇
5.河流在道路上=桥
2.河流+沙漠=绿洲
3.河流+战场=沉船
4.河流+道路=芦苇
5.河流在道路上=桥
草原/森林/岩石摆放思路
众所周知,河流只有对这三种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的摆放方法(绿洲是河流变的,最佳摆放就是一排河一排绿洲一排沙漠就不讨论了……)
还有目前所遇到的地图中,3列、4列、5列的情况较多,6列和不需要讨论的2列就不提了
森林/草原 ...
这两种没有任何贴放要求的卡就放在一起说了。
尽量摆放成4河的方法首先PASS,因为河流需连续,4河环绕后,算上连续使用的河流等于没加成(不计算河流另一侧仍有地块,而且即使有,也需要6列可遇不可求,因为河流要来回绕需要5列)。
图中深蓝为起始点,蓝色为河流,绿色为森林/草地
1.地图两边大块区域部分摆放方法对比
所有地块默认系数为1
之前图片边界处错误很多,重新修改了,但是不影响结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e74dK1cToS7k-k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2onkK1hToS8d-k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bt2sK2hToS8d-yj.jpg[/img]
图上是我可以想出的大概几种摆放方式,不一定全面,可以看出,尽量以最大宽度来制作S型河流为收益最大的摆放方式。
2.小型地图模块(补位用)
这里添加一些小型模块的对比,作为多余格子补位用的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gmdtZcT1kSg4-nj.jpg[/img]
尽量摆放成4河的方法首先PASS,因为河流需连续,4河环绕后,算上连续使用的河流等于没加成(不计算河流另一侧仍有地块,而且即使有,也需要6列可遇不可求,因为河流要来回绕需要5列)。
图中深蓝为起始点,蓝色为河流,绿色为森林/草地
1.地图两边大块区域部分摆放方法对比
所有地块默认系数为1
之前图片边界处错误很多,重新修改了,但是不影响结果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e74dK1cToS7k-k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2onkK1hToS8d-k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bt2sK2hToS8d-yj.jpg[/img]
图上是我可以想出的大概几种摆放方式,不一定全面,可以看出,尽量以最大宽度来制作S型河流为收益最大的摆放方式。
2.小型地图模块(补位用)
这里添加一些小型模块的对比,作为多余格子补位用的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0/biQj0n-gmdtZcT1kSg4-nj.jpg[/img]
岩石 ...
岩石因为需要有相邻岩石才会生效所以没法作为单独地块计算使用,所以岩石我们按4列5列6列的方式来计算。
岩石和巨岩,我们以卡面上的系数来进行计算。
岩石为自身1%血量没有一个相邻的增加1%血量,巨岩每有一个相邻的1.5%血量。
各单独摆放方式效果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brxx-9fj1K13T1kSc4-c1.jpg[/img]
单独使用时岩石和巨岩各有千秋巨岩为主,岩石可用来收边角,但使用河流时,反而是岩石优于巨岩。
整理下来个人能想到的摆放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brxx-1vlsZhT3cSr7-kj.jpg[/img]
可以看出,仍然是尽量以最大宽度来制作S型岩石为收益最大的摆放方式,但要以两行来作为一个单元。
岩石和巨岩,我们以卡面上的系数来进行计算。
岩石为自身1%血量没有一个相邻的增加1%血量,巨岩每有一个相邻的1.5%血量。
各单独摆放方式效果如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brxx-9fj1K13T1kSc4-c1.jpg[/img]
单独使用时岩石和巨岩各有千秋巨岩为主,岩石可用来收边角,但使用河流时,反而是岩石优于巨岩。
整理下来个人能想到的摆放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brxx-1vlsZhT3cSr7-kj.jpg[/img]
可以看出,仍然是尽量以最大宽度来制作S型岩石为收益最大的摆放方式,但要以两行来作为一个单元。
关于山脉 ...
山脉是一个特殊单元,他会把构成山脉所使用的巨岩和岩石计算为一个整体固定130血量,不会成长,河流经过时只会计算河流所贴岩块个体加成而不是130血量无限翻倍。
因为不太方便摆放,就不讨论了。想做可以做不想做就不做,毕竟鹰身女妖挺猛的……
放张对比草图吧,不一定对,没验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8g9v-3krlK1xT1kScw-c1.jpg[/img]
因为不太方便摆放,就不讨论了。想做可以做不想做就不做,毕竟鹰身女妖挺猛的……
放张对比草图吧,不一定对,没验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8/biQ8g9v-3krlK1xT1kScw-c1.jpg[/img]
攻略中只考虑了简单情况,并且也没涵盖完全,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懒人攻略使用。结论就是
在你想使用的宽度内,以最大宽度摆S就完事了(因为宽肯定不可能比高12长,准确说应该是在一个标准四方形里以最短的边来做S并且尽量拉到头比其他摆放方式利用率高)
补充:大部分5*12摆放,收益基本都在100左右,只要拐弯的数量差不多,攻速收益相差也就20左右(按灌木算),一个两个词条的问题(较真的话倒可以说问题也挺大,毕竟最多才15个词条)。如果只看标准形状部分可以完全不考虑怎么摆,只要绕了收益都不会差太多,尤其是某些不看攻速的流派。
问题就在不规则图形怎么用上,因为S拉到头,最边上的河还可以与周围地块生效,有些摆法,标准正方形外不规则地块吃不到收益,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灌木,玩的多的应该都感觉得出来灌木比河难出多了……这也是为什么规划按方块分方便些。
沙漠流规划思路示意 ...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4/biQ16s-ezo1ZjT3cSs1-h1.jpg[/img]
帖子内大佬提供的思路 ...
如果目标攻速是160左右可以可考虑这种摆法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2/biQ16s-65nwK1kToS8d-kj.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12/biQ16s-65nwK1kToS8d-kj.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