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iizzle
2021-09-18T12:36:17+00:00
九兵团下辖配置:九兵团1949年2月成立,下辖第20、第27、第30、第33军。后30军划归海军,33军划归淞沪警备司令部。50年1月第26军加入9兵团,50年5月第23军赴浙东参与舟山战役。
故1950年11月志愿军9兵团成立时,下辖第20、第26、第27军。但实际情况则相对复杂,例如33军虽已划归新成立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序列。但在兵团入朝前,征兵,后勤等工作依然通过9兵团展开。
九兵团士兵主要来源:以山东,江苏等地华野老兵为骨干。50年5月在四川的国军原16兵团部分划归9兵团指挥。50年中旬九兵团又在上海,江浙等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征兵。故在入朝前,9兵团3个军12个师全部满员,满编15万人。
九兵团入朝前冬装准备情况:这个问题很复杂,连《抗美援朝战争史》都是一笔带过的。只能结合史料和老兵回忆来看。首先在50年中旬东北局领到的棉衣生产计划是24万件,后来到10月又加了5万件。时限都是在年底前。
但是朝鲜局势的突然变化让东北局措手不及。光第一批入朝的13兵团就有28万人。而9兵团在华东地区集结时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棉衣,棉被。但数量和棉衣的厚度都无法抵御朝鲜寒冷的天气。
等到11月初9兵团第一批20军战士抵达东北,东北局只能将之前准备给13兵团的棉大衣三万五千件调给20军。接着东北局又从财政调拨的库存大衣中抽掉3万余件给27军。但这批棉大衣很多都是旧的,有的已经非常破旧,有的战士甚至没有领取。
后东北局虽又将剩余的6万件棉衣全部调拨9兵团,以及之后各地的棉衣在陆续抵达。但是9兵团已经入朝。很多棉衣都无法送到战士手里。。这还仅仅是棉衣的情况,棉裤棉鞋等物资更是匮乏。
部队入朝前在做什么:9兵团当时4个军原定为渡海主力,驻扎在上海,常熟等地准备随时进入福建。在朝鲜局势转变后,兵团于50年10月14日接到命令,赴泰安,曲阜地区集结。
宋时轮将军面谈教员后,教员于10月27令9兵团至吉林梅河口地区整训。但是到了29日形势极剧变化。10月31日,教员电令九兵团入朝。11月1日九兵团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11月7日入朝作战。
为什么要从南到北这么大的距离调9兵团入朝:教员亲点,最强的四野13兵团已经入朝。九兵团可以说是第二强的兵团,1军四师共15万人的编制。。教员给彭高的电报中写明:必须使用九兵团在该方向,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在二次战役开打前,教员又下了电报:江界,长津方向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可见教员对9兵团的信任程度。
。。删掉了几段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
故1950年11月志愿军9兵团成立时,下辖第20、第26、第27军。但实际情况则相对复杂,例如33军虽已划归新成立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序列。但在兵团入朝前,征兵,后勤等工作依然通过9兵团展开。
九兵团士兵主要来源:以山东,江苏等地华野老兵为骨干。50年5月在四川的国军原16兵团部分划归9兵团指挥。50年中旬九兵团又在上海,江浙等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征兵。故在入朝前,9兵团3个军12个师全部满员,满编15万人。
九兵团入朝前冬装准备情况:这个问题很复杂,连《抗美援朝战争史》都是一笔带过的。只能结合史料和老兵回忆来看。首先在50年中旬东北局领到的棉衣生产计划是24万件,后来到10月又加了5万件。时限都是在年底前。
但是朝鲜局势的突然变化让东北局措手不及。光第一批入朝的13兵团就有28万人。而9兵团在华东地区集结时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棉衣,棉被。但数量和棉衣的厚度都无法抵御朝鲜寒冷的天气。
等到11月初9兵团第一批20军战士抵达东北,东北局只能将之前准备给13兵团的棉大衣三万五千件调给20军。接着东北局又从财政调拨的库存大衣中抽掉3万余件给27军。但这批棉大衣很多都是旧的,有的已经非常破旧,有的战士甚至没有领取。
后东北局虽又将剩余的6万件棉衣全部调拨9兵团,以及之后各地的棉衣在陆续抵达。但是9兵团已经入朝。很多棉衣都无法送到战士手里。。这还仅仅是棉衣的情况,棉裤棉鞋等物资更是匮乏。
部队入朝前在做什么:9兵团当时4个军原定为渡海主力,驻扎在上海,常熟等地准备随时进入福建。在朝鲜局势转变后,兵团于50年10月14日接到命令,赴泰安,曲阜地区集结。
宋时轮将军面谈教员后,教员于10月27令9兵团至吉林梅河口地区整训。但是到了29日形势极剧变化。10月31日,教员电令九兵团入朝。11月1日九兵团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11月7日入朝作战。
为什么要从南到北这么大的距离调9兵团入朝:教员亲点,最强的四野13兵团已经入朝。九兵团可以说是第二强的兵团,1军四师共15万人的编制。。教员给彭高的电报中写明:必须使用九兵团在该方向,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在二次战役开打前,教员又下了电报:江界,长津方向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可见教员对9兵团的信任程度。
。。删掉了几段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