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it
2020-10-05T08:23:34+00:00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129012456]原贴[/url]
“这台B级车怎么怎么样.....”
“这台A0级车跟那台A0级车相比怎么怎么样......”
这是中国绝大部分“媒体老师”们最喜欢说的话,或者部分还以此作为自己很懂车的铺垫。
作为一个汽车从业者已经走过二十多年、作为汽车媒体人也有十五六年,每每看到晚辈们总是带着的这样“修辞”去介绍汽车,都会感觉中国的汽车没救了,或者说,又有一批看你们文章的消费者被带入了歧途。买车前先了解车、先懂车,这与个人爱好兴趣无关,或者退一步说,这应该是一种购买商品前对商品属性和性能的基本认知过程,你总不会觉得手机不用充电吧?你总不会不知道这台手机用的什么软件、是安卓还是iOS或者鸿蒙就去买回来瞎用吧?既然不会,比手机更大更复杂的汽车,为什么就那么不求甚懂呢?
相信再傻也不会拿着台苹果跑到安卓市场下载APK吧?
中国的“媒体老师们”早已“名声在外”,从十多年前出国试车被车厂嘲笑不会开手动档、再到去欧洲试一天车旅游五六天、到今天满地靠充值、靠少数几个拿得出广告费的车厂养活着等等早也不是什么新闻黑幕了,估计如果国家监察委有机会查查这里面的商业贿赂案件,能揪出一大批这类的商业贿赂案和消费欺诈案。中国至今都没有自己成体系的汽车分级制度,管理汽车工业的部门和协会都应接不暇,更别说捋顺车级了,毕竟狭义的乘用车汽车工业发展至今,也就是二三十年时间,好听点儿可以叫“襁褓之中”、不好听的就是“巨婴”,而这个长不大的有很多原因构成,其中一个就是错乱的汽车分级制度被某个厂商的市场部看到了“可乘之机”而通过商业好处让其成为一种病毒式地在仍处于无知阶段的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中传播,怎么这么像病毒的传播?
这就是中国汽车媒体们最喜欢用的“无脑式”标题,什么叫“B级车”?哪来的分级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le49K1cT1kSfe-8f.jpg[/img]
汽车分级制度在国外早已成熟并成为行业共识、只是每个国家的称呼方式有差异而已,但这里很明确地告知各位看官,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现在被“带坏了”的分级方式有极大的偏差,而这种偏差的原因,也可以很明确地告知:因为带风向的这个国内合资品牌,在当地就一弱势群体,它曾是国内能买到“最便宜的欧洲车”而在国内大卖,而它没有的车型,就因为他们造出来也不会有人会买,起码看了一百多车的地区消费者不会买。在说谁?自己对号入座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dlnpK1tT1kSe8-pv.jpg[/img]
正确认识汽车,汽车分级是必要的,但尊师重道和辈分同样重要,用一个品牌内的分级方式,再通过台底交易让媒体协助他们为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消费者洗脑,这又有何公理可言?!
汽车分级制度,目前一般分为欧洲两套标准(一套民间、一套官方)、美国标准。欧洲的两套标准分级分别是:欧洲分级标准(Euro Car Segment)和欧洲NCAP标准;美国的标准是US EPA Size Class。目前,包括全球汽车媒体(除中国外)均采用这三种汽车分级标准或以此为基准再细分,对受访车型进行分类后,再根据各自大分级内的车型的机械属性,例如排气量、驱动形式、细分市场等等进行再细分,这才有所谓“同级车”一词,根据是否同级车,才进行对比评测、价格分析与预测等等相关的新闻报道。而很不幸地,中国的汽车媒体呢?因为都用了某众的工厂内部分级体制,往往会出现“同一级别、不同驱动方式”或者“同一价格区间、本不是同一级别”车型间的所谓“对比测试”文章,这对消费者而言,难道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收割无知”吗?
欧洲分级标准(Euro Car Segment)欧洲汽车细分市场并不是官方认可的分类方式(但曾经出现于一份可查阅的欧盟正式公文中),但因为车型种类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所认识和记忆,所以其使用范围也非常广,尤其是一些卖车的和车友交流时会经常用到。这种分级方式可以算是民间潮流,但这个跟国内畸形的潮流分级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能覆盖的车型更为全面,也照顾到更多的汽车品牌。例如国内的“分级”中没有S级,因为某厂的自己品牌里原来是没有跑车产品呗。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我们也会使用这样的分级体系为各位读者“明辨是非”。
这种分类方式一个由10个级别以涵盖全部乘用车,下面我们本公众号对应的汽车品牌的车型对号入座,没有的话就借用其他品牌的,而其他品牌的分级也如此类推,以兹说明。
Quadricycle(可以理解为四轮或多轮摩托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9k1eK1mT1kSfd-d4.jpg[/img]
Renault Twizy这类就属于“多轮摩托车”的分类,但无论是电动的还是汽油的亦然,包括宝马Isetta也归此类。
A-Segment(mini cars迷你级车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4ck5KtT1kSfg-ap.jpg[/img]
日本的Kei-Car、Fiat 500、Renault Twingo、老Mini等等都属于这个分级内的车型。不过国内的媒体老师鼓吹的“A级车”是大众的高尔夫,真是非常可笑,按他们这样的分级,去欧洲的汽车卖场试试看能买台什么车吧?
B-Segment(small cars小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bsamKrT1kSfj-an.jpg[/img]
本田的Fit、Brio等均属于这个分级,其他车厂的还有欧宝Corsa、标致208、大众它家的Polo也在此。但有些区域市场,考虑到消费者接受程度或者税费等原因,会推出所谓的“特供车”,例如东南亚市场的本田Brio、国内市场的凌派等。
C-Segment(medium cars中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ffo7KnT1kSfd-bj.jpg[/img]
本田思域属于C级车,其他车厂还包括了现代伊兰特、福特福克斯、丰田Corolla、大众高尔夫、奔驰A-Class、宝马1系等均在此级别。
D-Segment(large cars大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3gmdKjT1kSfb-7x.jpg[/img]
本田雅阁属于D级车,其他车厂的还包括丰田佳美、日产天籁、宝马3系、奔驰C-Class。一般这个级别的车型可以叫中型车或者大型家庭车等等。不过因为全球范围看,这个级别的FF布局与FR布局的车型数量基本相当,所以真要引入“同级车”概念的话,就必须加入排气量、驱动形式再细分。
E-Segment(executive cars行政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9c0eKlT1kSfb-ai.jpg[/img]
本田里程属于这个级别,其他车厂的还包括了丰田皇冠、宝马5系、奔驰E-Class、凌志GS等。跟D级车遇到的问题相类似,也是需要根据机械布局细分,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去理解汽车的话,请尽量撇开品牌看本质。
F-Segment(luxury cars豪华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7tiaK15T1kSfd-8t.jpg[/img]
中国车的骄傲,红旗L5就是F级的国产车代表。而其他车厂则包括了奔驰的S-Class、宝马7系、奥迪A8系、积架的XJ、保时捷的Panamera、劳斯莱斯、丰田的Century等。
J-Segment(SUV及越野车):
如果再按功能性细分的话,SUV和Off-Road越野车并不是一类车,但这个分级体系仅通过车身尺寸大小再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加大型而已。缤智属于小型SUV、CR-V属于中型SUV、MDX属于大型SUV、比MDX更大更长的常见于美式车型。
M-Segment(multi purpose cars多用途车):
多用途车其实就是俗称的MPV,但因为马自达在日本早已注册了“MPV”车名,所以很多日系品牌一般都会将之称为多用途车或者7人车。多用途车也分为小中大型和全尺寸:Freed属小型、Odyssey属中型、StepWGN属小型汽车、美国那种十几座的RAM或者日产的NV3500等则属于XL码级别、本田没出。
S-Segment(sports car跑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gt56K1cT1kSfe-aa.jpg[/img]
按照此分类,无论是何种引擎驱动布局,何种车顶,装什么引擎,只要是双门双座位或者2+2的均划入跑车类别。本田的S660、S2000、NSX等都属于S级,其他车厂的还包括Z4、SLK、法拉利全系、保时捷911等等,而看看某众.......没有,怪不得没有媒体老师说“S级”了。
另外两个分类则是有官方背景的欧洲NCAP标准和美国US EPA标准。
Euro NCAP是欧洲新车评估机构的英文缩写(The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最早由英国运输部运输研究实验室于1996年组建,后得到其他欧洲国家支持而最后定名。为了更好地对新老车型进行安全性检测,所以会将各种车型进行分类并加以评分、对比,而E-NCAP的分级方式又充分照顾到了一百多年代汽车传统分级方式并加以尊重后最终成型,所以很快便得到了不少国外汽车媒体的认同。
Euro NCAP对于民用车型,共分为10个级别:
Supermini小型车、
Small Family car小型家庭车、
Large Family car大型家庭车、
Executive豪华车、
Sports car运动车、
Roadster Sports开蓬或无顶运动车、
Small MPV小型多用途车、
Large MPV大型多用途车、
Small off-road & 4×4(小型SUV及小型越野车)、
Large off-road & 4×4(大型SUV及大型越野车)。
美国的US EPA全称是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也就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始建于1970年,主要针对环境事务制定相关国家战略及管理建议的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包括水源、核辐射、废水整治等等,而对于汽车,则是治理尾气方向,但因为不是所有乘用车都进行无脑式划一标准、且还要考虑个人财产不容侵犯的问题,所以对汽车排放的管理只能是按车型分级、再按照年份法规进行,举例地也就是说,我的老爷车只要符合我50年前出厂式的排放标准即为及格,而不能按照今天最新的排放标准。
US EPA对汽车的分级制度,对所有乘用车分为9个级别:
Minicompact(对应欧洲分级的A-Segment);
Subcompact(次紧凑型,对应B-Segment);
Compact(紧凑型、对应C-Segment);
Mid-Size(中型车,对应欧洲D级车);
Large(大型车,对应欧洲E级和F级,内又根据大小细分为三级);
Two-Seater(双座车,只有两个座位即可入级,2+2按普通轿车分类);
Minivan(对应欧洲M级车型,细分为大中小三级);
Small SUV(含小型和中型SUV、Off-Road越野车);
Standard SUV(含大型、加大级SUV、Off-Road);
Pickup皮卡在美国属于商用车,管理制度与民用车不同,制造标准和管理标准也不同。
作为一个车迷也好、车主、车民也罢,正确认识汽车分级制度是一个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个才能真正无误地判断市场上、国际上、曾经历史上出现的车型都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像那些无脑子地人云亦云、人分亦分地被带风向,最好还是那句:凭什么用一个大众工厂内部的分级方式来给全世界这么多车厂分级呢?你不就是因为是曾经在中国发展之初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欧洲车,而已吗?
“这台B级车怎么怎么样.....”
“这台A0级车跟那台A0级车相比怎么怎么样......”
这是中国绝大部分“媒体老师”们最喜欢说的话,或者部分还以此作为自己很懂车的铺垫。
作为一个汽车从业者已经走过二十多年、作为汽车媒体人也有十五六年,每每看到晚辈们总是带着的这样“修辞”去介绍汽车,都会感觉中国的汽车没救了,或者说,又有一批看你们文章的消费者被带入了歧途。买车前先了解车、先懂车,这与个人爱好兴趣无关,或者退一步说,这应该是一种购买商品前对商品属性和性能的基本认知过程,你总不会觉得手机不用充电吧?你总不会不知道这台手机用的什么软件、是安卓还是iOS或者鸿蒙就去买回来瞎用吧?既然不会,比手机更大更复杂的汽车,为什么就那么不求甚懂呢?
相信再傻也不会拿着台苹果跑到安卓市场下载APK吧?
中国的“媒体老师们”早已“名声在外”,从十多年前出国试车被车厂嘲笑不会开手动档、再到去欧洲试一天车旅游五六天、到今天满地靠充值、靠少数几个拿得出广告费的车厂养活着等等早也不是什么新闻黑幕了,估计如果国家监察委有机会查查这里面的商业贿赂案件,能揪出一大批这类的商业贿赂案和消费欺诈案。中国至今都没有自己成体系的汽车分级制度,管理汽车工业的部门和协会都应接不暇,更别说捋顺车级了,毕竟狭义的乘用车汽车工业发展至今,也就是二三十年时间,好听点儿可以叫“襁褓之中”、不好听的就是“巨婴”,而这个长不大的有很多原因构成,其中一个就是错乱的汽车分级制度被某个厂商的市场部看到了“可乘之机”而通过商业好处让其成为一种病毒式地在仍处于无知阶段的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中传播,怎么这么像病毒的传播?
这就是中国汽车媒体们最喜欢用的“无脑式”标题,什么叫“B级车”?哪来的分级方式?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le49K1cT1kSfe-8f.jpg[/img]
汽车分级制度在国外早已成熟并成为行业共识、只是每个国家的称呼方式有差异而已,但这里很明确地告知各位看官,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现在被“带坏了”的分级方式有极大的偏差,而这种偏差的原因,也可以很明确地告知:因为带风向的这个国内合资品牌,在当地就一弱势群体,它曾是国内能买到“最便宜的欧洲车”而在国内大卖,而它没有的车型,就因为他们造出来也不会有人会买,起码看了一百多车的地区消费者不会买。在说谁?自己对号入座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dlnpK1tT1kSe8-pv.jpg[/img]
正确认识汽车,汽车分级是必要的,但尊师重道和辈分同样重要,用一个品牌内的分级方式,再通过台底交易让媒体协助他们为刚进入汽车社会的中国消费者洗脑,这又有何公理可言?!
汽车分级制度,目前一般分为欧洲两套标准(一套民间、一套官方)、美国标准。欧洲的两套标准分级分别是:欧洲分级标准(Euro Car Segment)和欧洲NCAP标准;美国的标准是US EPA Size Class。目前,包括全球汽车媒体(除中国外)均采用这三种汽车分级标准或以此为基准再细分,对受访车型进行分类后,再根据各自大分级内的车型的机械属性,例如排气量、驱动形式、细分市场等等进行再细分,这才有所谓“同级车”一词,根据是否同级车,才进行对比评测、价格分析与预测等等相关的新闻报道。而很不幸地,中国的汽车媒体呢?因为都用了某众的工厂内部分级体制,往往会出现“同一级别、不同驱动方式”或者“同一价格区间、本不是同一级别”车型间的所谓“对比测试”文章,这对消费者而言,难道不是一种赤裸裸的“收割无知”吗?
欧洲分级标准(Euro Car Segment)欧洲汽车细分市场并不是官方认可的分类方式(但曾经出现于一份可查阅的欧盟正式公文中),但因为车型种类更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所认识和记忆,所以其使用范围也非常广,尤其是一些卖车的和车友交流时会经常用到。这种分级方式可以算是民间潮流,但这个跟国内畸形的潮流分级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能覆盖的车型更为全面,也照顾到更多的汽车品牌。例如国内的“分级”中没有S级,因为某厂的自己品牌里原来是没有跑车产品呗。而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我们也会使用这样的分级体系为各位读者“明辨是非”。
这种分类方式一个由10个级别以涵盖全部乘用车,下面我们本公众号对应的汽车品牌的车型对号入座,没有的话就借用其他品牌的,而其他品牌的分级也如此类推,以兹说明。
Quadricycle(可以理解为四轮或多轮摩托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9k1eK1mT1kSfd-d4.jpg[/img]
Renault Twizy这类就属于“多轮摩托车”的分类,但无论是电动的还是汽油的亦然,包括宝马Isetta也归此类。
A-Segment(mini cars迷你级车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4ck5KtT1kSfg-ap.jpg[/img]
日本的Kei-Car、Fiat 500、Renault Twingo、老Mini等等都属于这个分级内的车型。不过国内的媒体老师鼓吹的“A级车”是大众的高尔夫,真是非常可笑,按他们这样的分级,去欧洲的汽车卖场试试看能买台什么车吧?
B-Segment(small cars小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bsamKrT1kSfj-an.jpg[/img]
本田的Fit、Brio等均属于这个分级,其他车厂的还有欧宝Corsa、标致208、大众它家的Polo也在此。但有些区域市场,考虑到消费者接受程度或者税费等原因,会推出所谓的“特供车”,例如东南亚市场的本田Brio、国内市场的凌派等。
C-Segment(medium cars中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ffo7KnT1kSfd-bj.jpg[/img]
本田思域属于C级车,其他车厂还包括了现代伊兰特、福特福克斯、丰田Corolla、大众高尔夫、奔驰A-Class、宝马1系等均在此级别。
D-Segment(large cars大型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3gmdKjT1kSfb-7x.jpg[/img]
本田雅阁属于D级车,其他车厂的还包括丰田佳美、日产天籁、宝马3系、奔驰C-Class。一般这个级别的车型可以叫中型车或者大型家庭车等等。不过因为全球范围看,这个级别的FF布局与FR布局的车型数量基本相当,所以真要引入“同级车”概念的话,就必须加入排气量、驱动形式再细分。
E-Segment(executive cars行政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9c0eKlT1kSfb-ai.jpg[/img]
本田里程属于这个级别,其他车厂的还包括了丰田皇冠、宝马5系、奔驰E-Class、凌志GS等。跟D级车遇到的问题相类似,也是需要根据机械布局细分,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去理解汽车的话,请尽量撇开品牌看本质。
F-Segment(luxury cars豪华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7tiaK15T1kSfd-8t.jpg[/img]
中国车的骄傲,红旗L5就是F级的国产车代表。而其他车厂则包括了奔驰的S-Class、宝马7系、奥迪A8系、积架的XJ、保时捷的Panamera、劳斯莱斯、丰田的Century等。
J-Segment(SUV及越野车):
如果再按功能性细分的话,SUV和Off-Road越野车并不是一类车,但这个分级体系仅通过车身尺寸大小再细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加大型而已。缤智属于小型SUV、CR-V属于中型SUV、MDX属于大型SUV、比MDX更大更长的常见于美式车型。
M-Segment(multi purpose cars多用途车):
多用途车其实就是俗称的MPV,但因为马自达在日本早已注册了“MPV”车名,所以很多日系品牌一般都会将之称为多用途车或者7人车。多用途车也分为小中大型和全尺寸:Freed属小型、Odyssey属中型、StepWGN属小型汽车、美国那种十几座的RAM或者日产的NV3500等则属于XL码级别、本田没出。
S-Segment(sports car跑车):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09/-7da9Q5-gt56K1cT1kSfe-aa.jpg[/img]
按照此分类,无论是何种引擎驱动布局,何种车顶,装什么引擎,只要是双门双座位或者2+2的均划入跑车类别。本田的S660、S2000、NSX等都属于S级,其他车厂的还包括Z4、SLK、法拉利全系、保时捷911等等,而看看某众.......没有,怪不得没有媒体老师说“S级”了。
另外两个分类则是有官方背景的欧洲NCAP标准和美国US EPA标准。
Euro NCAP是欧洲新车评估机构的英文缩写(The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总部位于比利时鲁汶,最早由英国运输部运输研究实验室于1996年组建,后得到其他欧洲国家支持而最后定名。为了更好地对新老车型进行安全性检测,所以会将各种车型进行分类并加以评分、对比,而E-NCAP的分级方式又充分照顾到了一百多年代汽车传统分级方式并加以尊重后最终成型,所以很快便得到了不少国外汽车媒体的认同。
Euro NCAP对于民用车型,共分为10个级别:
Supermini小型车、
Small Family car小型家庭车、
Large Family car大型家庭车、
Executive豪华车、
Sports car运动车、
Roadster Sports开蓬或无顶运动车、
Small MPV小型多用途车、
Large MPV大型多用途车、
Small off-road & 4×4(小型SUV及小型越野车)、
Large off-road & 4×4(大型SUV及大型越野车)。
美国的US EPA全称是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也就是美国环境保护局,始建于1970年,主要针对环境事务制定相关国家战略及管理建议的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包括水源、核辐射、废水整治等等,而对于汽车,则是治理尾气方向,但因为不是所有乘用车都进行无脑式划一标准、且还要考虑个人财产不容侵犯的问题,所以对汽车排放的管理只能是按车型分级、再按照年份法规进行,举例地也就是说,我的老爷车只要符合我50年前出厂式的排放标准即为及格,而不能按照今天最新的排放标准。
US EPA对汽车的分级制度,对所有乘用车分为9个级别:
Minicompact(对应欧洲分级的A-Segment);
Subcompact(次紧凑型,对应B-Segment);
Compact(紧凑型、对应C-Segment);
Mid-Size(中型车,对应欧洲D级车);
Large(大型车,对应欧洲E级和F级,内又根据大小细分为三级);
Two-Seater(双座车,只有两个座位即可入级,2+2按普通轿车分类);
Minivan(对应欧洲M级车型,细分为大中小三级);
Small SUV(含小型和中型SUV、Off-Road越野车);
Standard SUV(含大型、加大级SUV、Off-Road);
Pickup皮卡在美国属于商用车,管理制度与民用车不同,制造标准和管理标准也不同。
作为一个车迷也好、车主、车民也罢,正确认识汽车分级制度是一个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个才能真正无误地判断市场上、国际上、曾经历史上出现的车型都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像那些无脑子地人云亦云、人分亦分地被带风向,最好还是那句:凭什么用一个大众工厂内部的分级方式来给全世界这么多车厂分级呢?你不就是因为是曾经在中国发展之初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欧洲车,而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