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ud
2021-10-31T02:39:01+00:00
没有人会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工人地位,会沦落到今天如此狼狈和荒唐的境界。
看起来有点夸大其词,实际这是现实情况。
目前,从事制造业,想进厂当工人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特别是年轻人,对工厂更是嗤之以鼻,好像工厂就是一根高压线,触之即伤,远远就得避开。
根据全国第三季度最缺工报告发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两个大类职业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在“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占74个,新进排行24个职业中,有17个与制造业相关。
所以,可以看出,制造业是缺人的,工厂缺人。
缺人的背后原因,还是因为工人的福利待遇没有达到工人的期望值,不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有人说:工人以低学历为主,不值得有好的待遇和地位。
有人认为:工人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人都会做,就应该处在社会最底层。
这些偏见思想的出现,导致工人的社会地位是越来越低,福利待遇越来越差。甚至,谈不上有福利待遇。
以至于,发展到了制造业缺人,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尴尬局面。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对工厂完全没有兴趣。
在很多工厂,工人的平均年龄是越来越高。
甚至,在有的工厂,难见40岁以下的工人。
在2020年,出差去江苏某工厂跟踪采购的设备生产进度,发现工厂里面不见一个40岁以下的工人!
带着好奇心,询问该厂厂长,从他的口中得知,这家工厂并不是不想招年轻人,历来也是年年招。
遗憾的是,年轻人就是不愿意进来,即使进来,也呆不了几天!
久而久之之下,工厂就只剩下年龄越来越大的老工人。
这其实也是很多工厂开始放宽招聘年龄线的原因之一。
在前几年,网上就有报道,我国的制造业缺技术工人,缺口更是高达近2000万。
具体数据真假不论,但,缺技术工人是事实。
本以为只缺技术工人,殊不知,随着发展,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连普通工人也缺。
在沿海地区,从年头到年尾都在招聘工人的工厂,那是比比皆是!
即使是招到了,也少有工人会真正愿意在工厂落地生根。
人流量大,是我国工厂的特色,有的工厂即使几十个人,面孔也是年年新,年年换。
感觉工厂就是临时客栈,一座没有一点温暖的临时之所。
当然,也有不少人想在这个“客栈”多停留片刻。
只不过,当到一定年纪的时候,不是自己无法适应离开,就是被工厂管理者无情的抛弃!
作为一名工人,个人理解是,工作年限越长越吃香才对。
只有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才能把产品做优做精,才能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工匠。
有的工作,确实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岁月的打磨!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工人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
工人从事的工作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被认可,被认为有价值,并有合理的福利待遇。
就像制造业强国德国,德国工人可以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在一个工厂“生根发芽”!
背后就是因为德国工人的社会地位高,有好的福利待遇支撑,不会被歧视!
当工人与其它行业一样,有晋升机会和空间!
只有这样,工人才能发展成为技术工人,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
德国有如此多的知名品牌,如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等,背后不就是因为有一群热爱制造业的工人,享受到合理福利待遇的工人。
其实,在几十年前,我国工人的福利待遇也不差。
甚至,高过当时的其它行业,是国人无不羡慕的职业。
几十年前,工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所有的行业中,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明亮,人人都向往。
按当时的情况来看,就像当今的考公务员!
在我的印象中,上小学时期,就有部分老师改行到工厂当工人!
这一点,按现在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也无法理解。
毕竟,目前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是工人可比的。
其实,以前当工人是体面的,在收入这块,老师不一定比得上。
所以,才会有部分老师跳槽当工人,不过也只是少部分。
和德国一样,那时选择职业,没有现在金钱味重,主要以兴趣爱好为主。
那时候老师的严厉和“恨铁不成钢”精神,就像是自己的父母。
想自己教的学生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比学生父母还急切!
这个是可以明显感受得到的,这也是大家敬重老师,把老师称之为灵魂工程师的原因。
当然,工人也是如此,都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从事不同的工作而已,没有明显大的区别。
只要利用自己擅长的点,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出智出力,都值得肯定。
人人都应该平等,追求行业平等!只要它对国家,对社会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前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工人更是一面旗帜,一直在社会中飘飘扬扬,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随着发展,一切在悄悄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厂是越建越多。
而工人的地位,却是越来越低!
说起工厂,有人愤怒,有人摇头叹气,有人默默的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其实,工厂变为如今的现状,有多重原因,雇佣方和被雇佣方,都是存在一定责任的。
一个想过度压榨,一个想利用时间多挣钱,一种不知不觉的恶性循环!
以至于,最后发展到谁也无法预料的局面,那就是所谓的“内卷化”现象!
最终,靠工人的工作时长,和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来艰难维持企业的利润!
其实,以我国目前工厂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与其价格是不相匹配的!
更没有理由勤劳的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合理福利待遇。
工厂工人即将老去,面对老工人的接班问题,确实要引起重视,只有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才能吸引到年轻人进制造业,进工厂接班。
看起来有点夸大其词,实际这是现实情况。
目前,从事制造业,想进厂当工人的是一年不如一年。
特别是年轻人,对工厂更是嗤之以鼻,好像工厂就是一根高压线,触之即伤,远远就得避开。
根据全国第三季度最缺工报告发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两个大类职业需求,保持旺盛势头。
在“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占74个,新进排行24个职业中,有17个与制造业相关。
所以,可以看出,制造业是缺人的,工厂缺人。
缺人的背后原因,还是因为工人的福利待遇没有达到工人的期望值,不符合年轻人的“胃口”。
有人说:工人以低学历为主,不值得有好的待遇和地位。
有人认为:工人从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是人都会做,就应该处在社会最底层。
这些偏见思想的出现,导致工人的社会地位是越来越低,福利待遇越来越差。甚至,谈不上有福利待遇。
以至于,发展到了制造业缺人,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的尴尬局面。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对工厂完全没有兴趣。
在很多工厂,工人的平均年龄是越来越高。
甚至,在有的工厂,难见40岁以下的工人。
在2020年,出差去江苏某工厂跟踪采购的设备生产进度,发现工厂里面不见一个40岁以下的工人!
带着好奇心,询问该厂厂长,从他的口中得知,这家工厂并不是不想招年轻人,历来也是年年招。
遗憾的是,年轻人就是不愿意进来,即使进来,也呆不了几天!
久而久之之下,工厂就只剩下年龄越来越大的老工人。
这其实也是很多工厂开始放宽招聘年龄线的原因之一。
在前几年,网上就有报道,我国的制造业缺技术工人,缺口更是高达近2000万。
具体数据真假不论,但,缺技术工人是事实。
本以为只缺技术工人,殊不知,随着发展,让人想不到的是,现在连普通工人也缺。
在沿海地区,从年头到年尾都在招聘工人的工厂,那是比比皆是!
即使是招到了,也少有工人会真正愿意在工厂落地生根。
人流量大,是我国工厂的特色,有的工厂即使几十个人,面孔也是年年新,年年换。
感觉工厂就是临时客栈,一座没有一点温暖的临时之所。
当然,也有不少人想在这个“客栈”多停留片刻。
只不过,当到一定年纪的时候,不是自己无法适应离开,就是被工厂管理者无情的抛弃!
作为一名工人,个人理解是,工作年限越长越吃香才对。
只有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才能把产品做优做精,才能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工匠。
有的工作,确实需要时间的累积,需要岁月的打磨!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工人要热爱自己从事的工作。
工人从事的工作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被认可,被认为有价值,并有合理的福利待遇。
就像制造业强国德国,德国工人可以在一个企业干一辈子,在一个工厂“生根发芽”!
背后就是因为德国工人的社会地位高,有好的福利待遇支撑,不会被歧视!
当工人与其它行业一样,有晋升机会和空间!
只有这样,工人才能发展成为技术工人,做出质量过硬的产品。
德国有如此多的知名品牌,如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等,背后不就是因为有一群热爱制造业的工人,享受到合理福利待遇的工人。
其实,在几十年前,我国工人的福利待遇也不差。
甚至,高过当时的其它行业,是国人无不羡慕的职业。
几十年前,工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所有的行业中,如一颗璀璨之星,闪耀明亮,人人都向往。
按当时的情况来看,就像当今的考公务员!
在我的印象中,上小学时期,就有部分老师改行到工厂当工人!
这一点,按现在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也无法理解。
毕竟,目前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是工人可比的。
其实,以前当工人是体面的,在收入这块,老师不一定比得上。
所以,才会有部分老师跳槽当工人,不过也只是少部分。
和德国一样,那时选择职业,没有现在金钱味重,主要以兴趣爱好为主。
那时候老师的严厉和“恨铁不成钢”精神,就像是自己的父母。
想自己教的学生成为一个栋梁之材,比学生父母还急切!
这个是可以明显感受得到的,这也是大家敬重老师,把老师称之为灵魂工程师的原因。
当然,工人也是如此,都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在从事不同的工作而已,没有明显大的区别。
只要利用自己擅长的点,各自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出智出力,都值得肯定。
人人都应该平等,追求行业平等!只要它对国家,对社会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前几十年来都是如此,工人更是一面旗帜,一直在社会中飘飘扬扬,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随着发展,一切在悄悄的变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工厂是越建越多。
而工人的地位,却是越来越低!
说起工厂,有人愤怒,有人摇头叹气,有人默默的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其实,工厂变为如今的现状,有多重原因,雇佣方和被雇佣方,都是存在一定责任的。
一个想过度压榨,一个想利用时间多挣钱,一种不知不觉的恶性循环!
以至于,最后发展到谁也无法预料的局面,那就是所谓的“内卷化”现象!
最终,靠工人的工作时长,和降低工人的福利待遇,来艰难维持企业的利润!
其实,以我国目前工厂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与其价格是不相匹配的!
更没有理由勤劳的工人,得不到应有的合理福利待遇。
工厂工人即将老去,面对老工人的接班问题,确实要引起重视,只有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才能吸引到年轻人进制造业,进工厂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