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GodBro
2021-01-17T05:14:52+00:00
如题
刘备进汉中王,关羽定了襄樊之后,季汉北伐形式一片大好,按照演义诸葛的谋略,此时孙吴能顺利北上的话,曹魏是三路受敌无险可守。
但是孙十万拉了胯,不仅没能成功北上,反而被张辽一顿暴打。孙吴本身就有主战主和两派,孙权的主战战略拿不到实际好处的话压不住国内门阀,只能回头背刺荆州。
这大概是隆中对最大的失策了吧[s:a2:哭]
低估了二爷
高估了荆州士绅
其实二爷只需要北拒 南和即可
结果是一波带头淹死 于禁 庞德
围堵襄樊城
吓尿曹操
孙十万一看 玛德 岂能让他坐大 于是开始捅屁股了[s:ac:冷]
[quote][pid=486149573,25162064,1]Reply[/pid] Post by [uid=742713]赵纹轩[/uid] (2021-01-18 13:25):
低估了二爷
高估了荆州士绅
其实二爷只需要北拒 南和即可
结果是一波带头淹死 于禁 庞德
围堵襄樊城
吓尿曹操
孙十万一看 玛德 岂能让他坐大 于是开始捅屁股了[s:ac:冷][/quote]你好没道理。
[quote][pid=486149573,25162064,1]Reply[/pid] Post by [uid=742713]赵纹轩[/uid] (2021-01-18 13:25):
低估了二爷
高估了荆州士绅
其实二爷只需要北拒 南和即可
结果是一波带头淹死 于禁 庞德
围堵襄樊城
吓尿曹操
孙十万一看 玛德 岂能让他坐大 于是开始捅屁股了[s:ac:冷][/quote]北拒南和不是诸葛亮的战略意图,他在谋划隆中对的时候就定下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钳形攻势。在西线定了汉中之后二爷在东线打襄樊威胁洛阳也是正常战略部署。
但是万万没想到孙十万习得性拉胯[s:ac:哭笑]
是低估了人性,玛德我六郡八十一州的时候你就江夏一个破城,你都东西两川加大半个荆州了我还六郡八十一州,你还两路破曹,这能忍?[s:ac:哭笑]
站在后人视角,威震华夏后孙十万背刺必然发生,那时刘备刚拿下汉中也有些飘飘然。
最近看绍宋后有兴趣后补了一些宋史
不少官员也是跟孙十万一个模版套出来的一样,一开始战和之间也是想一腔热血打出个明天,然后奈何志大才疏就被现实吊锤,然后就在兵败后为了止损坑一波队友拉垫背的,然后被坑的铁头娃殉国,坑人的回京挨顿贬回头继续领兵,最终成长成政坛老油条或者中途被其他更阴的老yb坑死
说实话东吴背刺基本属于必然事件,区别只在于什么时候发生,而关羽北攻那时候恰好属于蜀汉政权打赢汉中之战后的真空期,这时候背刺对东吴来说确实稳赚不赔,但是我觉得东吴这波背刺连个襄阳都抢不到是真的离谱
我怎么感觉是低估了东吴门阀的影响力,选择背刺关羽而不是背刺曹操,最大获益者还是东吴本地门阀,毕竟江北没有荆州香。东吴内部的鹰鸽路线之争赤壁之战已经看出端倪了,包括孙权后期频繁去合肥送人头,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跟诸葛亮出祁山一样,是一种政权合法性的宣示,你不战怎么借鹰派压制地方门阀,门阀势大还有你孙家什么事。只不过孙十万打的比丞相拉垮太多。
当时蜀汉设置的荆州治所是公安,是万万没想到小舅子没打先投了,相当于湖北被打了武汉先投了怎么玩,同时直接把公安江陵运输线给切断了,北伐大军直接溃散。
而且当时只有糜芳傅士仁是坚定的投降派,只能说偶然因素不小。
演义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是他必须按照历史诸葛亮的路来走。
至于历史诸葛亮,隆中对在曹操南下夺取荆州那一年就破产了。
——————
另外我是真的烦动不动什么门阀士绅。
取荆州最卖力的是吕蒙,淮泗人,孙权嫡系。
荆州士人在刘备集团荆楚人贵,卖掉关羽的糜芳是徐州人。
国家之间哪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刘备做大,势力大于曹操的话,那么孙权就会联曹抗刘。
况且孙权就没想一统天下,我估计他也是想拿下荆州,然后统一长江南岸,和曹操划江而治
[quote][pid=486155120,25162064,1]Reply[/pid] Post by [uid=42361893]×A×[/uid] (2021-01-18 13:47):
最近看绍宋后有兴趣后补了一些宋史
不少官员也是跟孙十万一个模版套出来的一样,一开始战和之间也是想一腔热血打出个明天,然后奈何志大才疏就被现实吊锤,然后就在兵败后为了止损坑一波队友拉垫背的,然后被坑的铁头娃殉国,坑人的回京挨顿贬回头继续领兵,最终成长成政坛老油条或者中途被其他更阴的老yb坑死[/quote]孙十万面对的客观情况其实也挺复杂。
孙吴不像季汉是铁板一块,孙权本人也不像曹老板一样有能压制其他人的人望,他主战必须要打出一些实际功绩才能服众,否则江东那群大老爷可能真就不看他爹面子了。
孙权在背刺之前一直和季汉保持实质盟约,试图北伐,无奈打了十几年不仅没打下什么地盘,反倒多了几条十万打七千被反杀之类的笑话。
这种情况下他想继续坐稳位置只能找其他的地方打出实绩,最近的就是荆州。
所以孙十万要荆州是肯定的,背刺也算情理之中,但是如果他稍微不那么拉胯,应该起码也不会做那么绝。
杀关羽是真的和刘备不死不休了[s:a2:哭]
怎么说呢…关羽在荆州的经营肯定是有问题的,白衣渡江前几年也是东吴还没打三郡直接投降,白衣渡江又直接投降,总不能正好委任的全是软骨头吧…
隆中对成功前提是吴狗靠谱,孙十万靠谱,事实上都不靠谱
吴狗擅长内斗,对外划水,孙十万更是不会打仗只会送人头,所以他们只能背刺
诸葛亮在战略上不如刘备,对吴狗过于妥协
Reply to [pid=486158430,25162064,1]Reply[/pid] Post by [uid=62408748]十年式GFCSMk7[/uid] (2021-01-18 14:00)
孙十万背刺最拉胯的地方在于背刺完关羽却把襄阳丢了
这才是最可笑的
打下了襄阳却守不住
[quote][pid=486158430,25162064,1]Reply[/pid] Post by [uid=62408748]十年式GFCSMk7[/uid] (2021-01-18 14:00):
孙十万面对的客观情况其实也挺复杂。
孙吴不像季汉是铁板一块,孙权本人也不像曹老板一样有能压制其他人的人望,他主战必须要打出一些实际功绩才能服众,否则江东那群大老爷可能真就不看他爹面子了。
孙权在背刺之前一直和季汉保持实质盟约,试图北伐,无奈打了十几年不仅没打下什么地盘,反倒多了几条十万打七千被反杀之类的笑话。
这种情况下他想继续坐稳位置只能找其他的地方打出实绩,最近的就是荆州。
所以孙十万要荆州是肯定的,背刺也算情理之中,但是如果他稍微不那么拉胯,应该起码也不会做那么绝。
杀关羽是真的和刘备不[/quote]杀关羽是给曹魏纳投名状,孙权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当大魏吴王,曹操曹丕就顺势坐山观虎斗了。
事后来看曹魏的最优解还是配合刘备直接伐吴。
如果我是十万 想法估计也比不多
你借我南郡 拿下荆南和益州
你不说把江陵还我 起码江夏得给我 荆南一人一半
毕竟我和曹操拼死拼活 最后你得利最大
你之所以有底气不还 不外乎是因为有曹操在侧
并且北阀成功后 荆州不在手 大概率也不是对手
只要我拿了荆州 该北伐还是北伐 你刘备还敢打我不成 ?
北伐成功 我的优势就大了
cnm你还真敢打我
[s:ac:哭笑]
如果我是刘备 也一样
老子反正没多久活了 我没希望了 你也别好过 allin拼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