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bounty
2022-04-02T23:35:07+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06/nfQ17o-ehirZqT3cSf0-1rp.jpg[/img]
从我目前看到高等级(领域top)论文来看,中国的论文确实更有内容和深度,不过美国的在创新性方面还是更强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真就不识字呗,统计口径就是各个领域被引用数前百分之一的论文
这个看nature指数就行了,其他类似研究其实没必要考虑[s:ac:茶]。
进步迅速,存量不足,未来可期[s:ac:茶]。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连标题都没看完就开喷呗?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里面说的就是被引用数,不看内容就开喷
[quote][pid=600950694,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78846]wyroget[/uid] (2022-04-06 07:58):
连标题都没看完就开喷呗?[/quote]鬼子呗。exe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瞎子为什么还能逛帖子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引用一样有正面和负面引用,引用你论文批判一番也算引用数
那么人均呢?[s:ac:瞎][s:ac:瞎][s:ac:瞎]
这个事情其实有个尴尬的地方,国内科研体制一直把论文数,顶刊论文数,被引用数作为评价指标来筛选人才和批拨科研经费。这么做当然不算错,是很合理也很公平的逻辑。
但一来,这些数据一旦作为判定指标和职称经费挂钩,势必会让古德哈特定律生效,即让这些指标作为判断依据的价值减弱。
二来,这有可能导致二档次人才获得最高档次的待遇,反而埋没了最高档次的人才。因为最突出最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往往具有颠覆性,推翻当前的业界共识,这就会导致投刊的时候遭遇更多的困难,评审会比一般研究给予更多的质疑。长期如此,会让一些真正的大神也倾向于多搞些顶刊容易发的准一流研究,而非尝试真正有突破性的创新。这个模式还是便于追赶而不利于超越。
当然,这种问题显然属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已经有很多业内大佬对这种现象进行批评呼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了,量大管饱在长期积累后总会引起质变的。
[quote][pid=600950029,31363178,1]Reply[/pid] Post by [uid=2394942]伊藤千佳[/uid] (2022-04-06 07:52):
论文不看引用数? 大多数除了中文论文引用中文论文 还要有其他语言的引用 才能表达这论文的可用性吧?[/quote]这和语言有什么关系。。。大多数中国论文也不是用中文写的吧。。。
这还有人记得南方周末的经典话语:数量上去了,质量呢? 吗 当时好像是中科院在nature和science发文超过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