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rror
2021-12-11T02:55:12+00:00
感觉外地的NGA老哥对耙耳朵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等于是我也有责任给大家科普一下它了[s:ac:blink]
还是开头说一下背景:本人新成都人の二代(父母是四川其他地方的做题家,在本世纪初成功卷进了成都,现在本人20+,差不多也到谈婚论嫁的年龄)
不要对我的id有啥想法嗷,我不是清华的,只是高中有点想上(高中生的梦想,但是最终相去甚远[s:ac:擦汗]
这个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佛山叶师傅
[s:ac:哭笑]耙耳朵有啥说的,除了这个方言的发源地,其他地方的人应该都是从春晚那个小品学到的,不就是怕老婆的意思吗
[quote][pid=574461826,2990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43100966]Liyuansa[/uid] (2021-12-18 11:02):
其实就是长期被Pua的产物[/quote]你的世界观可悲地让人心疼
别的我不知道,各大网站easy girl成都上海占大多数
同时这两地男人也是出了名的喜欢标榜自己“粑耳朵”“尊重女性”
不知有没有关联[s:a2:doge]
不就是怕老婆的吗
没啥问题 一个家庭里永远都是让家庭获得更多收益的人影响力和权利大 自然另一方话语权就少了
我在在四川是真见到过很多家庭是女主外男主内
先说起源,与其说是耙耳朵的起源,不如说是“四川盆地女性地位相对较高”的自古以来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是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发达的桑蚕业
(这是我上网查了资料以后,跟女朋友和老妈讨论得出的结果)
在小农经济下,家里养蚕的几乎全都是女性,而蚕丝又是一种经济作物(其实不应该叫作物,但是我也想不到用啥来描述这玩应),所以女性的劳动成果对于家庭的经济是贡献很大的,因此女性就有了一定的地位[s:ac:上]
以下全是个人想法:
总体来说,东北和西南地区由于以前国营工厂偏多,大部分人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也愿意配合国家各种政策,所以妇女地位一直不低,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甚至大多数男性觉得,家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人管就行了,我才懒得管呢,你说啥就是啥。
从我、我老婆和中小学同学等家长的有限样本来看,多数男性平时一般会显得更儒雅随和一些,女性更泼辣大方一点。
但,在遇到一些重要事情或者需要做抉择时,多数由男性或双方商量决定,很少有女方一言堂的情况。
非要说耙耳朵,马上因为生活中男方一般不与女方计较,而又觉得男女都平等了,家里事谁做主都一样。加上不断有某些外地人觉得很稀奇,不断宣传,造成了现在这种刻板印象。
同时,女性要从事桑蚕业,至少得有一些基础的文化能力和数学能力(你至少得会算术吧,否则怎么进行交易?)
所以我们这边,即便是最愚昧的农村老一辈一般都认为即便是女孩也必须读书,起码得读完二三年级
我的外婆比较聪明,甚至读完了五年级(当时5年级就小学毕业了)。作为对比,我的爷爷所处的地区比我外婆经济条件要好一点,但是他大概也只读完了2年级
女性自古以来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这就给了女性跟男性竞争的资本
我先提醒一下,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世界是物质的而不是意识的,楼上说的所谓“PUA”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因为意识上的PUA不可能延续几百年还很有市场,它能一直延续到今天必然有其物质基础
所以我来举几个例子帮助各位理解
Reply to [pid=574464390,2990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1148586]亚玛逊女王[/uid] (2021-12-18 11:14)谢谢补充,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耙耳朵这一现象至少在清末民初就已经有了
女性参与劳动和具有经济能力越普及的地区,女性自身的地位就越高
这个是实际情况,也是符合直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