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S
2020-03-04T02:17:30+00:00
微博常江szu:我反对将“妇女节”改称为“女神节”、“女王节”、“女生节”,因为这是一种错误的、尝试消解历史的政治阉割(抱歉我想不到更适恰的词)。
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并不是一个单纯关乎女性这一性别身份的节日,而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明确指向“妇女权利”这一价值目标的纪念日。
国际妇女节诞生于1909年的纽约,由当时的美国社会党发起。该党成立于1901年,是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美国共产党就是从该党分裂出来的。社会党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发起妇女节,就是有着明确的女权意图的。女性权利就是妇女节的基因。
1910年,第二国际在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大会,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立国际妇女节。从1911年开始,奥地利、丹麦、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每一年都会举行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此时约定俗成的国际妇女节为3月19日。
1917年3月8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纺织女工举行了举世震惊的罢工游行,同时为女性和工人争取权益,这场游行在某种程度上是1917俄国革命的前奏。后来,新生的苏俄政权将3月8日定为国立假日。自此,对男女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支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包括我国。
1919-1921年间,国际妇女节的日期定为3月5日,这是为了纪念1918年遇害的杰出女性罗莎·卢森堡。
从1922年开始,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才将国际妇女节正式定为每年的3月8日,其完整名称则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庆祝妇女节,并将追求男女平等作为自己一项主要的政见。1927年,在广州,有2万5千名劳动女性及其支持者走上街头游行,呼吁性别平等,成为中国女性权利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从1967年开始,国际妇女节的影响力走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开始为西方国家认可和接受——这是受到了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影响。在整个20世纪70-80年代,每年的3月8日,西欧主要国家的女性劳动者团体都会与劳工组织合作举办各类活动,呼吁同工同酬、性别平权、生育权,反对针对女性的暴力。我曾经供职过的瑞士日内瓦大学性别研究所,在每年的3月8日组织学术活动,如关于性别问题的公共讲座等,业已成为一项牢固的传统。
从1975年开始,国际妇女节得到联合国的承认,在全世界范围确立了合法性。今年联合国的国际妇女节主题是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我是平等世代:明确女性权益)。
今天,即使在西方国家,每年的3月8日也已经牢牢与“妇女解放”、“性别平等”、“女性权利”等政治目标紧密结合。为了实现这些政治目标,从上世纪初开始,沙俄的纺织女工、中西方杰出的女性共产主义领袖、三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社会活动家和女性知识分子,以及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无数努力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益的人们,经历了百余年的抗争、磨难和牺牲。
这就是国际妇女节的底色。它从来都是严肃的、厚重的、有明确价值追求的、不容亵渎的。
语言不仅反映现实,也会塑造现实。剥夺“妇女”这个字眼合法性,甚至污名化“妇女”这个光荣的称谓的同时,也就为物化、偶像化、矮化、去政治化女性的种种行为开了绿灯。
所以,任何以操纵话语的方式,将“妇女节”三个字从它独特的历史传统中剥离出来,进而服务于其他形式的利益诉求的企图,都是不同形式政治阉割,都不应该被接受。
最后,祝全天下所有独立、勇敢、坚强的劳动女性妇女节快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8/-7Q5-646oZ1vT3cSqo-hs.jpg.medium.jpg[/img] [url]https://m.weibo.cn/1220099695/4479996321782783[/url]
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并不是一个单纯关乎女性这一性别身份的节日,而是唯一一个获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明确指向“妇女权利”这一价值目标的纪念日。
国际妇女节诞生于1909年的纽约,由当时的美国社会党发起。该党成立于1901年,是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美国共产党就是从该党分裂出来的。社会党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发起妇女节,就是有着明确的女权意图的。女性权利就是妇女节的基因。
1910年,第二国际在哥本哈根召开首届国际妇女大会,会上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倡议设立国际妇女节。从1911年开始,奥地利、丹麦、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每一年都会举行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此时约定俗成的国际妇女节为3月19日。
1917年3月8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纺织女工举行了举世震惊的罢工游行,同时为女性和工人争取权益,这场游行在某种程度上是1917俄国革命的前奏。后来,新生的苏俄政权将3月8日定为国立假日。自此,对男女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支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包括我国。
1919-1921年间,国际妇女节的日期定为3月5日,这是为了纪念1918年遇害的杰出女性罗莎·卢森堡。
从1922年开始,国际共产主义妇女代表会议才将国际妇女节正式定为每年的3月8日,其完整名称则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开始庆祝妇女节,并将追求男女平等作为自己一项主要的政见。1927年,在广州,有2万5千名劳动女性及其支持者走上街头游行,呼吁性别平等,成为中国女性权利运动的标志性事件。
从1967年开始,国际妇女节的影响力走出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开始为西方国家认可和接受——这是受到了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影响。在整个20世纪70-80年代,每年的3月8日,西欧主要国家的女性劳动者团体都会与劳工组织合作举办各类活动,呼吁同工同酬、性别平权、生育权,反对针对女性的暴力。我曾经供职过的瑞士日内瓦大学性别研究所,在每年的3月8日组织学术活动,如关于性别问题的公共讲座等,业已成为一项牢固的传统。
从1975年开始,国际妇女节得到联合国的承认,在全世界范围确立了合法性。今年联合国的国际妇女节主题是I AM GENERATION EQUALITY: REALIZING WOMEN'S RIGHTS(我是平等世代:明确女性权益)。
今天,即使在西方国家,每年的3月8日也已经牢牢与“妇女解放”、“性别平等”、“女性权利”等政治目标紧密结合。为了实现这些政治目标,从上世纪初开始,沙俄的纺织女工、中西方杰出的女性共产主义领袖、三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社会活动家和女性知识分子,以及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无数努力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权益的人们,经历了百余年的抗争、磨难和牺牲。
这就是国际妇女节的底色。它从来都是严肃的、厚重的、有明确价值追求的、不容亵渎的。
语言不仅反映现实,也会塑造现实。剥夺“妇女”这个字眼合法性,甚至污名化“妇女”这个光荣的称谓的同时,也就为物化、偶像化、矮化、去政治化女性的种种行为开了绿灯。
所以,任何以操纵话语的方式,将“妇女节”三个字从它独特的历史传统中剥离出来,进而服务于其他形式的利益诉求的企图,都是不同形式政治阉割,都不应该被接受。
最后,祝全天下所有独立、勇敢、坚强的劳动女性妇女节快乐!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8/-7Q5-646oZ1vT3cSqo-hs.jpg.medium.jpg[/img] [url]https://m.weibo.cn/1220099695/4479996321782783[/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