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ansland
2020-05-22T04:43:40+00:00
近日,有消息传出富士康在越南购买了一块土地用于添置生产线,待建成后,iPhone生产环节的最后一步——整机组装将会整体移至越南完成,这意味着每台iPhone背后标注的“made in China”将变成“made in Vietnam”。
分析称,富士康急于将产线移至越南,毕竟无论是背后的金主——苹果公司,还是富士康本身,都不太能承受贸易摩擦导致的超高关税。除此之外,相比中国内地日趋上涨的用户成本而言,越南、印度等国丰富且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更受全球科技巨头的青睐,比如苹果早已经和富士康、和硕和纬创通信等公司合作在印度开辟生产线,生产低端iPhone,而三星也在印度开设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甚至包括国内的生产制造巨头也有意将产线迁出中国内地,其意向地同样是东南亚地区。那问题来了,iPhone产线撤出中国内地,这对中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客观地说,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和产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made in China”这套模式之上的,万一生产制造外流, “made in Vietnam”、“ made in India”成为巨头生产企业的主要选择,这对中国的相关产业链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最直接的冲击将是低层次生产线人员的就业问题。举个例子,光是富士康一家企业,其在中国大陆的几个厂区雇用的员工加起来就有百万之巨(有据可查的是120万),一旦富士康的产线彻底搬离中国大陆,这将直接导致上百万人失业。受影响的不光是富士康这样处于生产链最底层的企业,还是中游、甚至上游的配套产业,比如给iPhone生产提供组件、模具、及周边产品的企业,一旦最底层的组装工序撤出中国,其涉及的中上游的很多供应厂商也将会被抛弃,因为这同样涉及到关税,还有运输成本。这也将影响数百万人的就业。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高端工业产品的生产线的撤离将让国内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的状态——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iPhone等高端工业产品在国内委托的生产制造对于国内相关产业链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不光体现在营收、利润和外汇上,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今天国内相对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基本上是被苹果这样的企业教育起来的,苹果对于品质的要求、对于工艺的要求、对于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于交付时间的要求等等,都是世界上最严苛的,但由于苹果产品的市场份额巨大,其产能需求相应也非常大,能进入苹果公司的供应体系,基本就能确保稳定的订单和收入。同时,能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这几乎成为了一个行业标准,能起到非常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其竞逐其他企业的订单奠定很好的基础。
正是因为苹果公司对产业链具有很大的掌控权,因此它对供应链企业的管理力度非常大,每年都会对供应链企业进行审核评定,相对应的,供应链企业之间就会实现良性的优胜劣汰,这也促使产业链相关企业积极提升自己,力求能满足苹果公司的要求,包括:比如,持续投入对新的工艺的研究;比如,生产流程的优化以持续提升生产效率;比如会持续去提升一些软性的东西,比如工程化水平,甚至还有工业审美等。与此同时,为了让供应链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零部件,或者组装服务,苹果公司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向供应链进行赋能,比如每一代iPhone设计出来后,要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前,苹果公司都会派出其设计师和工程师去对其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训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是受益匪浅的,要知道苹果公司的创新和工程化水平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一旦iPhone产线撤离,甚至其他苹果产品的生产线也不再放在中国内地,这对国内相关产业来说,其不断往前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被中断了,因为你已经不再身处世界最顶尖的生产链条中了,而这个比失去一两个订单要严重得多,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
原文出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27/c4Q5-1pmiK1kT3cSk0-d9.jpg[/img]
分析称,富士康急于将产线移至越南,毕竟无论是背后的金主——苹果公司,还是富士康本身,都不太能承受贸易摩擦导致的超高关税。除此之外,相比中国内地日趋上涨的用户成本而言,越南、印度等国丰富且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更受全球科技巨头的青睐,比如苹果早已经和富士康、和硕和纬创通信等公司合作在印度开辟生产线,生产低端iPhone,而三星也在印度开设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甚至包括国内的生产制造巨头也有意将产线迁出中国内地,其意向地同样是东南亚地区。那问题来了,iPhone产线撤出中国内地,这对中国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客观地说,中国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和产业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根植于“made in China”这套模式之上的,万一生产制造外流, “made in Vietnam”、“ made in India”成为巨头生产企业的主要选择,这对中国的相关产业链的冲击将是全方位的。最直接的冲击将是低层次生产线人员的就业问题。举个例子,光是富士康一家企业,其在中国大陆的几个厂区雇用的员工加起来就有百万之巨(有据可查的是120万),一旦富士康的产线彻底搬离中国大陆,这将直接导致上百万人失业。受影响的不光是富士康这样处于生产链最底层的企业,还是中游、甚至上游的配套产业,比如给iPhone生产提供组件、模具、及周边产品的企业,一旦最底层的组装工序撤出中国,其涉及的中上游的很多供应厂商也将会被抛弃,因为这同样涉及到关税,还有运输成本。这也将影响数百万人的就业。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高端工业产品的生产线的撤离将让国内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的发展陷入停滞的状态——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来,iPhone等高端工业产品在国内委托的生产制造对于国内相关产业链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不光体现在营收、利润和外汇上,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今天国内相对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基本上是被苹果这样的企业教育起来的,苹果对于品质的要求、对于工艺的要求、对于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于交付时间的要求等等,都是世界上最严苛的,但由于苹果产品的市场份额巨大,其产能需求相应也非常大,能进入苹果公司的供应体系,基本就能确保稳定的订单和收入。同时,能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这几乎成为了一个行业标准,能起到非常良好的示范效应,为其竞逐其他企业的订单奠定很好的基础。
正是因为苹果公司对产业链具有很大的掌控权,因此它对供应链企业的管理力度非常大,每年都会对供应链企业进行审核评定,相对应的,供应链企业之间就会实现良性的优胜劣汰,这也促使产业链相关企业积极提升自己,力求能满足苹果公司的要求,包括:比如,持续投入对新的工艺的研究;比如,生产流程的优化以持续提升生产效率;比如会持续去提升一些软性的东西,比如工程化水平,甚至还有工业审美等。与此同时,为了让供应链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零部件,或者组装服务,苹果公司其实一直以来都在向供应链进行赋能,比如每一代iPhone设计出来后,要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前,苹果公司都会派出其设计师和工程师去对其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训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企业是受益匪浅的,要知道苹果公司的创新和工程化水平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一旦iPhone产线撤离,甚至其他苹果产品的生产线也不再放在中国内地,这对国内相关产业来说,其不断往前发展的良性循环就被中断了,因为你已经不再身处世界最顶尖的生产链条中了,而这个比失去一两个订单要严重得多,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
原文出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27/c4Q5-1pmiK1kT3cSk0-d9.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