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ongearl
2021-11-15T05:10:52+00:00
图片]天津泰达俱乐部总经理李广益日前接受了《足球报》的专访,在参访中他专门提到了恒大,他认为恒大的出现让整个中超的投资环境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有球员都像是被洗脑了一样,都一门心思跟恒大做比较。同时他也并不认可恒大模式,认为这样对中国足球没有太多的可传承性和借鉴性。李广益还认为现在国人看球的时候只看到了钱。
《足球报》认为泰达虽然在2011年拿到了足协杯冠军,但其实掩盖了许多问题,所以泰达其实在2011年就开始衰落了,对此李广益也表示赞同:“可以这么理解。2011赛季我们的亚冠打得其实不错,球员们对于个人的待遇和奖金的期望都很高,可是要知道我们是国企,我们不可能随便根据成绩去追加奖金投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球员的积极性,我不能说这是应该不应该或者对不对,反正从球员角度来看他们似乎也没错,因为当时有了广州恒大作为参照,整个中超的投资环境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有球员都像是被洗脑了一样,都一门心思跟恒大做比较,怎么看都觉得自己俱乐部给得少,2011年是恒大升入中超后的第一个赛季,他们的重金投入可给我们这些传统俱乐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原本不算少的投入在恒大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人心也给比散了。”
李广益表示对于恒大的出现,中超不少老总心里已早有准备:“当然有心理准备。早在2010年恒大打中甲的时候,我们几个中超的老总就找当时的足协领导谈过,希望他们能够注意一下广州恒大,他们当时用重金到处挖人,我们认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要遵循行业客观规律,对于恒大的支持,也要区分特定阶段不同时期,进行有原则的约束才能保证他的发展,支持恒大不能够以牺牲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为代价。但是当时的足协领导并没有对我们几个中超老总的话给予太大的重视,相反给予恒大的尺度越来越宽。而我们几个中超老总在一起商量之后,也只能乐观地认为恒大不过是一阵风,像他们这样动不动就扬起钱袋子见谁买谁号称要成为中国皇马的俱乐部,历史上也不是出现一个两个了,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不了了之自己就打退堂鼓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恒大与以往任何一个疯狂砸钱的俱乐部都不同,最终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无可抵御的冲击。”
在谈到具体的冲击时,李广益表示有3个方面:“第一,恒大的一支独秀有违行业发展规律,缺少行业内竞争的局面对他们自身投资前景也是不利的,适当的阻力和合理的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无人阻止的恒大最终自己就会失去对足球投资的兴趣;第二,行业资源过度集中和垄断带来的恶果就是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行业进步不是靠一家俱乐部而是要靠多家俱乐部共同向前,仅凭借恒大一家的力量是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中国足球的实力;第三,恒大模式严重拉高了整个行业的经济成本,现在整个中国足球圈无论是引进内援还是买外援,成本价格都严重上涨,这样就会进一步阻碍行业内部人员流动,造成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有钱的俱乐部可以买更多的人,而没钱的俱乐部只能卖血维生。” “如果2011年没有恒大出现,我们球员的价值观或许还不会出现那么大的转变,泰达在联赛竞争中也不会那么快就掉队。恒大的出现,打破了很多联赛的运营规律,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足球圈的价值观,给多少钱球员都不觉得满足,都觉得没有动力,什么事情都跟恒大看齐。我们一场几十万的奖金跟恒大动辄500万的奖金怎么比啊?很多球队都在赛季中期就临时提高了奖金额度,追加投入,而我们没有在这方面有太大的动作,所以赛季结束后,不少球员都提出了要转会。因为泰达向来都不是以砸钱为吸引球员的主要手段的,强留我们也留不住。其实不光是我们,各家都纷纷自危,担心球员在恒大的疯狂攻势下即使留下也无心恋战,毕竟这些球队都没有恒大给的多。”
同时李广益认为恒大模式的成功没有太多的可传承性和借鉴性:“我们卖人看似赚了点儿钱,可是我们买人也要花很多钱了啊,而且买不到合适的人了,这才是真正要命的。恒大带动一大批房地产企业进入职业足球领域,到底对于中国足球是好是坏,现在评价或许还言之尚早,这要等过几年看才更清楚吧。但是足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我总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足球应该独立起来而不该这么过度依附于另外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之上,现在是房地产繁荣从而带动了职业足球,那么某一天房地产萧条了足球也要跟着走向衰落吗?所以说恒大模式的成功只是他们企业营销手段的成功,是房地产企业建立在职业足球市场平台上的商业运作成功,而不是中国足球未来应该寻求的一种科学发展方式的成功,更没有太多的可传承性和借鉴性。”
在进一步谈论恒大模式时,李广益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说恒大目前发展势头很猛,成绩也不错,但是真正能够留给中国足球什么?他们所采取的方式究竟有多少俱乐部可以借鉴和追随,我认为很有限。恒大即便恒大拿了世俱杯的冠军,这归根结底只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这种成功不是不好,只是有他的局限性,本质上无助于中国国家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我们不否认恒大的确刺激了收视率和关注度,也赢得了一些好成绩和球迷的赞赏,但是跟着埋单的人是谁?不止是恒大自己,是我们整个足球领域。现在欧美都知道中国有个恒大,有钱,这让我们出国选外援的价格一下子也跟着提高了数倍。”
恒大入主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后,像泰达这样由国企管控的俱乐部在投入上则明显缓慢,对于这个问题,李广益说到,“并不是我们不想投资,前些年根本是不敢投资,行业秩序混乱,各种假赌黑盛行,其实每个队都是最终受害者。房地产企业更多地进入了职业足球领域后,他们生存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背后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支持得多,力度大,那么该俱乐部投入就多一些;支持少,投入也就少。如果因为某个房地产企业投资了足球,就有了该企业在土地储备方面的相关优惠,那么对于其他同行业企业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这样的投入和竞争方式是不正确的,这样是破坏了行业公平竞争和房地产企业公平竞争原则的,长久下去不会带来多好的结果。因为足球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投入和发展的行业,不是有钱就干,没钱就撤,这样是不会有积累也就不会有进步的。其实,想要中国足球强大起来,还得是靠我们本土球员的进步,这就需要足协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多合理有效的制度,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只扶植某一个队伍。”
在采访中,李广益也谈到了当下中国金元足球模式的话题,他说,“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切向‘钱’看。在很多媒体报道和追捧恒大过程中,过度强调了钱的作用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金钱万能。我没有批评恒大的意思,我只是说,足球圈是一个名利圈,但是足球要传递的精神绝对不止是金钱和欲望,只是我们中国人在看待足球的时候只是看到了钱而已。”
《足球报》认为泰达虽然在2011年拿到了足协杯冠军,但其实掩盖了许多问题,所以泰达其实在2011年就开始衰落了,对此李广益也表示赞同:“可以这么理解。2011赛季我们的亚冠打得其实不错,球员们对于个人的待遇和奖金的期望都很高,可是要知道我们是国企,我们不可能随便根据成绩去追加奖金投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球员的积极性,我不能说这是应该不应该或者对不对,反正从球员角度来看他们似乎也没错,因为当时有了广州恒大作为参照,整个中超的投资环境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有球员都像是被洗脑了一样,都一门心思跟恒大做比较,怎么看都觉得自己俱乐部给得少,2011年是恒大升入中超后的第一个赛季,他们的重金投入可给我们这些传统俱乐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原本不算少的投入在恒大面前,变得不值一提,人心也给比散了。”
李广益表示对于恒大的出现,中超不少老总心里已早有准备:“当然有心理准备。早在2010年恒大打中甲的时候,我们几个中超的老总就找当时的足协领导谈过,希望他们能够注意一下广州恒大,他们当时用重金到处挖人,我们认为,中国足球的发展要遵循行业客观规律,对于恒大的支持,也要区分特定阶段不同时期,进行有原则的约束才能保证他的发展,支持恒大不能够以牺牲整个行业的共同利益为代价。但是当时的足协领导并没有对我们几个中超老总的话给予太大的重视,相反给予恒大的尺度越来越宽。而我们几个中超老总在一起商量之后,也只能乐观地认为恒大不过是一阵风,像他们这样动不动就扬起钱袋子见谁买谁号称要成为中国皇马的俱乐部,历史上也不是出现一个两个了,但是最终结果都是不了了之自己就打退堂鼓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恒大与以往任何一个疯狂砸钱的俱乐部都不同,最终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无可抵御的冲击。”
在谈到具体的冲击时,李广益表示有3个方面:“第一,恒大的一支独秀有违行业发展规律,缺少行业内竞争的局面对他们自身投资前景也是不利的,适当的阻力和合理的竞争力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而无人阻止的恒大最终自己就会失去对足球投资的兴趣;第二,行业资源过度集中和垄断带来的恶果就是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因为行业进步不是靠一家俱乐部而是要靠多家俱乐部共同向前,仅凭借恒大一家的力量是不会从本质上改变中国足球的实力;第三,恒大模式严重拉高了整个行业的经济成本,现在整个中国足球圈无论是引进内援还是买外援,成本价格都严重上涨,这样就会进一步阻碍行业内部人员流动,造成的后果就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有钱的俱乐部可以买更多的人,而没钱的俱乐部只能卖血维生。” “如果2011年没有恒大出现,我们球员的价值观或许还不会出现那么大的转变,泰达在联赛竞争中也不会那么快就掉队。恒大的出现,打破了很多联赛的运营规律,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足球圈的价值观,给多少钱球员都不觉得满足,都觉得没有动力,什么事情都跟恒大看齐。我们一场几十万的奖金跟恒大动辄500万的奖金怎么比啊?很多球队都在赛季中期就临时提高了奖金额度,追加投入,而我们没有在这方面有太大的动作,所以赛季结束后,不少球员都提出了要转会。因为泰达向来都不是以砸钱为吸引球员的主要手段的,强留我们也留不住。其实不光是我们,各家都纷纷自危,担心球员在恒大的疯狂攻势下即使留下也无心恋战,毕竟这些球队都没有恒大给的多。”
同时李广益认为恒大模式的成功没有太多的可传承性和借鉴性:“我们卖人看似赚了点儿钱,可是我们买人也要花很多钱了啊,而且买不到合适的人了,这才是真正要命的。恒大带动一大批房地产企业进入职业足球领域,到底对于中国足球是好是坏,现在评价或许还言之尚早,这要等过几年看才更清楚吧。但是足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行业,我总认为从长远发展来看,足球应该独立起来而不该这么过度依附于另外一个行业的兴衰成败之上,现在是房地产繁荣从而带动了职业足球,那么某一天房地产萧条了足球也要跟着走向衰落吗?所以说恒大模式的成功只是他们企业营销手段的成功,是房地产企业建立在职业足球市场平台上的商业运作成功,而不是中国足球未来应该寻求的一种科学发展方式的成功,更没有太多的可传承性和借鉴性。”
在进一步谈论恒大模式时,李广益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说恒大目前发展势头很猛,成绩也不错,但是真正能够留给中国足球什么?他们所采取的方式究竟有多少俱乐部可以借鉴和追随,我认为很有限。恒大即便恒大拿了世俱杯的冠军,这归根结底只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这种成功不是不好,只是有他的局限性,本质上无助于中国国家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我们不否认恒大的确刺激了收视率和关注度,也赢得了一些好成绩和球迷的赞赏,但是跟着埋单的人是谁?不止是恒大自己,是我们整个足球领域。现在欧美都知道中国有个恒大,有钱,这让我们出国选外援的价格一下子也跟着提高了数倍。”
恒大入主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后,像泰达这样由国企管控的俱乐部在投入上则明显缓慢,对于这个问题,李广益说到,“并不是我们不想投资,前些年根本是不敢投资,行业秩序混乱,各种假赌黑盛行,其实每个队都是最终受害者。房地产企业更多地进入了职业足球领域后,他们生存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是背后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地方政府支持得多,力度大,那么该俱乐部投入就多一些;支持少,投入也就少。如果因为某个房地产企业投资了足球,就有了该企业在土地储备方面的相关优惠,那么对于其他同行业企业也是不公平的。事实上这样的投入和竞争方式是不正确的,这样是破坏了行业公平竞争和房地产企业公平竞争原则的,长久下去不会带来多好的结果。因为足球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投入和发展的行业,不是有钱就干,没钱就撤,这样是不会有积累也就不会有进步的。其实,想要中国足球强大起来,还得是靠我们本土球员的进步,这就需要足协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多合理有效的制度,来提升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而不是只扶植某一个队伍。”
在采访中,李广益也谈到了当下中国金元足球模式的话题,他说,“现在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切向‘钱’看。在很多媒体报道和追捧恒大过程中,过度强调了钱的作用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金钱万能。我没有批评恒大的意思,我只是说,足球圈是一个名利圈,但是足球要传递的精神绝对不止是金钱和欲望,只是我们中国人在看待足球的时候只是看到了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