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在天桥底下讽刺朝廷 不要命了?[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现在相声还敢针砭时弊?嫌脑袋长得太多了么[s:ac:偷笑]
这个属于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 就像大明王朝里的海瑞 小小知县之所以能震动朝廷是因为上面的人想震动朝廷。等到上面的人不喜欢相声讽刺的时弊的时候 你就讽刺不了
相声小品本来就是下里巴人听个乐的产物,讲时事丑闻和酸特定对象以及水户黄门式的打脸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内容。听众喜欢听的东西,自然就成了固有节目,针砭时弊属于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了
京城门前连个出租车司机都具备的技能[s:ac:哭笑]
本来是两个人互相砸挂混口饭吃的东西,一定要酱紫上纲上线咩
[s:ac:哭笑]混饭吃的手艺罢了,主要看别人喜欢听什么。
这种传统艺术都是老百姓看的,对朝廷各种黑也是无所谓了。
现在的晚会是朝廷办的,这和过去不是一个立场啊。
挣不到钱的段子早被前人抛弃了,还tm讲究针砭时弊?[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只不过很多东西上升到艺术的层面 其实是不愁吃喝 就变味了
比如各种现代画风
相声本来就是给脚夫之类的听的,他们等活的时候,一些等不了台的戏曲演员,就给他们连说带唱,说的好,唱的好,就像现在的打赏,给艺人一点钱。
不用说都知道,这一点钱积累起来还是不少的。
那个时候不可能上纲上线,别说是脚夫,就是相声演员都不会上纲上线。
侯宝林相声改革
把屎尿屁伦理梗扔了
开始针砭时弊
后来
姜昆的电梯奇遇
冯巩牛群的小偷公司
那是真牛逼
有搞笑又有现实意义
再后来么
大家都知道了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这个是八十年代开始,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的风气。不光是相声,各种讽刺漫画也不少。讽刺官员不干实事,吃拿卡要的,放在现在都不可想象。特别是那个年前后最多。
纯粹是写不出好本子也演不乐 硬给自己加戏 相声小品都是
阵内智则在B站有号 郭冬临抄了几次的unjash在b站有合集
可别说是春晚舞台有限制 自家小剧场演的也不过如此
屎尿屁绿帽就行了,俗是俗了,但是我就喜欢听于谦的父亲王老爷子偷坟掘墓那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