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陵,就没有人觉得汉武帝这种动不动就杀大将全家的行为很不合理吗

atm💸-avatar

atm💸

2025-05-04T14:41:52+00:00

我难以理解现代人会觉得李陵不该投降
反正如果有人杀了我全家,我肯定要打回去报仇的
就这么简单一个逻辑不明觉厉

至于将领兵败被俘就要自杀谢君这种事,完全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观
这些观念完全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用来加强统治,才灌输给普通人的
被统治阶级的普通人表面上应和一下就算了,真信了这一套就完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汉武帝都杀李陵全家了
凭什么要李陵继续效忠汉武帝,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汗

李陵只是没有愚忠,没有相信封建社会那套压迫人的道德观而已
连司马迁这种完完全全是古代人都知道汉武帝的处理完全是不合理的
难以想象现代人会竟然站汉武帝这种残忍多疑的封建帝王

我觉得李陵和司马迁的思想才是正常人的思想,有人文主义光辉
不是那种被儒教灌输连家人都不在乎的没情感的冰冷机器

而且对于汉武帝这种皇帝,有时候不是效忠就一定可以没事了
后期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也兵败投降匈奴了
就是因为汉武帝在李广利出征时发疯,非说李广利诅咒他,就把李广利全家老小都给抓起来了汗

说实在的,我觉得汉武帝时期几次对匈奴的败仗,罪魁祸首就是汉武帝本人
但凡他当个人,就不会有那么多汉兵白白送命
atm💸-avatar

atm💸

而且我感觉很多人低估了匈奴单于,老觉得匈奴那边都是野人
实际上从后面单于点名要李陵去劝降苏武那事就可以看出,匈奴单于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蛮夷
人家也是很精的

李陵如果不投降,不可能一直在匈奴那边白吃白喝的
说不定单于也会一直羞辱他
凭什么李陵要一直受气啊汗
Frezneel-avatar

Frezneel

你这不是用现代人的观念套古代人吗?
atm💸-avatar

atm💸

+ by [难纪录者] (undefined)

你这不是用现代人的观念套古代人吗?

李陵不是古代人吗
司马迁不是古代人吗
这两个人都觉得封建社会道德观不合理啊
这种思想不是现代人独有的好吗
かわZAY-avatar

かわZAY

就是因为汉朝时期,愚忠观念还没形成,所以汉武帝才拿武将全家性命做要挟保证武将不叛变。
さぼてん-avatar

さぼてん

不杀你全家,其他将领逆境还卖力打吗,不都投降得了
Slasher3112-avatar

Slasher3112

你推测半天不会去看史书?
汉武帝并没有因为李陵投降就杀他家人
而且很久以后有从匈奴那过来的人传出来消息李陵给匈奴单于练兵才杀的。
明白么?
atm💸-avatar

atm💸

+ by [锅最爽] (undefined)

就是因为汉朝时期,愚忠观念还没形成,所以汉武帝才拿武将全家性命做要挟保证武将不叛变。

那我寻思这套策略也没成功啊汗
atm💸-avatar

atm💸

+ by [圣欧拉] (undefined)

不杀你全家,其他将领逆境还卖力打吗,不都投降得了

挑将领出征不是汉武帝的工作吗汗
如果将领不卖力,不应该怪汉武帝不会选人吗汗
ekitten-avatar

ekitten

英雄志就是这样啊,秦霸先领兵在外鏖战,家里一家老小被景泰杀了个精光,就被方剑圣救下个儿子,一怒之下反上怒苍,开启三十年战火。
atm💸-avatar

atm💸

+ by [林夕] (undefined)

你推测半天不会去看史书?
汉武帝并没有因为李陵投降就杀他家人
而且很久以后有从匈奴那过来的人传出来消息李陵给匈奴单于练兵才杀的。
明白么?

我看了
一开始汉武帝信了公孙敖的单一信源
以为李陵为匈奴练兵
结果把李陵全家都杀了

然后司马迁说李陵不是那种人
汉武帝把司马迁给阉了
收进宫里当太监使唤羞辱呆

后来李陵知道消息后真的投降了
娶了匈奴公主
汉武帝直接夷了李陵三族

再后来大家都知道公孙敖那事是误传了
汉武帝也没跟司马迁说清楚
弄得司马迁愧疚一生 呆

难以想象现代人在这事上会站汉武帝
atm💸-avatar

atm💸

+ by [月照上官夜路脖子翻] (undefined)

英雄志就是这样啊,秦霸先领兵在外鏖战,家里一家老小被景泰杀了个精光,就被方剑圣救下个儿子,一怒之下反上怒苍,开启三十年战火。

对,我觉得这是正常人的思维逻辑
好多人讨论李陵这事
让我感觉已经被封建道德观腌入味了
一点也没有现代人的情感
kevLKQ-avatar

kevLKQ

《史记》'陵降匈奴,汉闻单于以女妻陵,遂族其母妻子。'
《汉书》谓'汉闻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其母妻子。后乃知教兵者李绪,非李陵也。'

你先搞明白前后顺序
atm💸-avatar

atm💸

+ by [smileREGENT] (undefined)

《史记》'陵降匈奴,汉闻单于以女妻陵,遂族其母妻子。'
《汉书》谓'汉闻李陵教匈奴为兵,遂族其母妻子。后乃知教兵者李绪,非李陵也。'

你先搞明白前后顺序

我弄明白了,我也觉得李陵投降得挺对的
我要是李陵,我恨不得杀回汉廷,夺了汉武帝鸟位呆
【x □ x】-avatar

【x □ x】

给李陵洗地的东西怎么不敢把李陵干的抽象事从头到尾写出来啊?

武帝一开始让李陵给李广利搞后勤,李陵不干,非觉得自己带五千步兵硬刚没问题,武帝让他去了,李陵没刚过,部队也没全军覆没还逃回几百,李陵投降还有理了?

就算知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迁都没好意思往死里洗,“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李陵战场主动投降,这事情没任何的争议。

唯一疑问是公孙敖有没有诬陷李陵给匈奴练兵,但问题来了,依汉律,没有全军覆没但主将投降,全家弃市,武帝还留了李家一年

李家人从吹二十万人灭楚的李信开始就是冲击波,战前豪言壮语战后胡言乱语

司马迁替李陵说话实质就是把李陵上头吹牛逼翻车的责任推到武帝身上。

太初二年赵破奴全军覆没被匈奴生擒,怎么他家里人就没事呢,怎么回事捏,武帝怎么就跟李家过不去啊?
kevLKQ-avatar

kevLKQ

+ by [生丽质朱玉润] (undefined)

我弄明白了,我也觉得李陵投降得挺对的
我要是李陵,我恨不得杀回汉廷,夺了汉武帝鸟位呆

李陵自己知道自己这么尸吊吗
atm💸-avatar

atm💸

+ by [玄九决] (undefined)

给李陵洗地的东西怎么不敢把李陵干的抽象事从头到尾写出来啊?

武帝一开始让李陵给李广利搞后勤,李陵不干,非觉得自己带五千步兵硬刚没问题,武帝让他去了,李陵没刚过,部队也没全军覆没还逃回几百,李陵投降还有理了?

就算知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迁都没好意思往死里洗,“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李陵战场主动投降,这事情没任何的争议。

唯一疑问是公孙敖有没有诬陷李陵给匈奴练兵,但问题来了,依汉律,没有全军覆没但主将投降,全家弃市,武帝还留了李家一年

李家人从吹二十万人灭楚的李

不是,李广利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一家全家都是倡优
这家人是靠李延年唱歌跳舞卖沟子才起来的
而李陵一家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

汉朝那时候出身歧视多严重不用我说了吧
李陵一个名门之后,瞧不起李广利那种靠弟弟妹妹卖沟子的倡优关系户有什么问题汗

而且就是李广利这一家
最后也被汉武帝折腾得要死,李广利后面也投降匈奴了
论抽象,汉武帝比李陵抽象多了
atm💸-avatar

atm💸

+ by [玄九决] (undefined)

给李陵洗地的东西怎么不敢把李陵干的抽象事从头到尾写出来啊?

武帝一开始让李陵给李广利搞后勤,李陵不干,非觉得自己带五千步兵硬刚没问题,武帝让他去了,李陵没刚过,部队也没全军覆没还逃回几百,李陵投降还有理了?

就算知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迁都没好意思往死里洗,“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李陵战场主动投降,这事情没任何的争议。

唯一疑问是公孙敖有没有诬陷李陵给匈奴练兵,但问题来了,依汉律,没有全军覆没但主将投降,全家弃市,武帝还留了李家一年

李家人从吹二十万人灭楚的李

然后司马迁就是说了两句公道话,就被阉了
你一个现代人,竟然觉得汉武帝这种处置没问题
你没事吧汗

当时给司马迁定罪的就是汉武帝本人
汉武帝是知道司马迁在写书,家里穷
才“大发慈悲”要司马迁“主动”上书用宫刑来赎罪

然后司马迁为了写书就忍辱苟活了
完了真的被阉了
汉武帝又把司马迁收进宫里当那种贴身太监使唤

最后司马迁还因为这件事被大臣狠狠嘲笑汗
【x □ x】-avatar

【x □ x】

+ by [生丽质朱玉润] (undefined)

不是,李广利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一家全家都是倡优
这家人是靠李延年唱歌跳舞卖沟子才起来的
而李陵一家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

汉朝那时候出身歧视多严重不用我说了吧
李陵一个名门之后,瞧不起李广利那种靠弟弟妹妹卖沟子的倡优关系户有什么问题汗

而且就是李广利这一家
最后也被汉武帝折腾得要死,李广利后面也投降匈奴了
论抽象,汉武帝比李陵抽象多了

你果然跟司马迁一样是转移重点的高手

李陵的问题不愿意给李广利搞后勤吗 李广李敢李陵是典型的菜就多练

正面回答我,如何评价前103年全军覆没的赵破奴被匈奴生擒,全家无事,而前99年不行安排,未全军覆没且主动投降的李陵过了一年才被所谓的谣言害得全家被杀

武帝没按汉律直接图图已经非常温柔了
kevLKQ-avatar

kevLKQ

《汉武用将》廿二史札记,赵翼,正经读过的都知道赵翼史论的含金量

武帝长驾远驭,所用皆跅弛之士,不计流品也。

张骞传:'自骞开外国道,致尊贵,吏士争上书,言外国利害。天子为其绝远,辄予节,募吏民,无问所从来,为备人众遣之。或道中被侵盗,失物及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案致重罪以激之,令赎复求使,大者予节,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争应募。'此其鼓动人材之大略也。

至其操纵赏罚,亦实有足以激劝者。如卫青、霍去病等,屡经出塞,为国宣力,固贵之宠之,封侯增邑不少靳。或奋身死事。如韩千秋战死南越,帝曰:“千秋功虽不成,然亦军锋之冠。”则封其子为成安侯。

或在军有私罪而功足录者。如李广利伐大宛,斩其王母寡,而私罪恶甚多,则以其万里征伐,不录其过。甚至失机败事,而其罪可谅,其才尚可用者,亦终不刑戮,使得再自效。如张骞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广失亡多,骞后期,皆当斩,皆许赎为庶人。广又全军覆没,身为匈奴所得,佯死夺其马奔归,当斩,亦赎为庶人。他如公孙敖亡七千人;赵食其迷失道;楼船将军杨仆击朝鲜,坐兵至列口,不待左将军,以致失亡多,皆当斩,皆许赎为庶人,后皆重诏起用,使之立功。

且任用时,不拘以文法。如李广夜行,为灞陵醉尉所辱,及为将,请尉俱行,至即斩以报怨。上疏自言,帝不惟不以为罪,反奖誉之,以成其气。

其有恃功稍骄蹇者,则又挫折而用之。如杨仆已破南越,会东越反,帝欲以为将,为其伐前劳,特诏责之,又数其受诏不至兰池宫等罪,激使立功自赎。其驾驭豪杰如此,真所谓绦镟在手,操纵自如者也。

而于畏懦者则诛无赦。如大司农张成、山州侯刘齿击东越,畏贼不敢进,却就便处,即立诛之。又或冒功行诈。如左将军荀彘击朝鲜,与杨仆争功嫉妒,虽克朝鲜,终坐弃市。以上皆见各本传。

赏罚严明如此,孰敢挟诈避险而不尽力哉!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