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 民科 emm
民科,可以理解成民间科学爱好者 [4],又叫"“民间科学家”。指那些游离于科学共同体之外而热衷于科学研究的人员。有些置身于科学共同体之中,但从事一些并未列入科研计划的个人兴趣研究课题的人 [1]。民科的出现源于人类天生的探求欲望。主要的心理特征可概括为偏执、缺乏交流、过度自信、孤傲悲壮,以及行为具有艺术性等方面。 [12]
民间科学爱好者遍布全球,诸如拉德纳所描述的科学狂想者也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中国,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庞大数量背后蕴含着深层的社会根源,折射出某些社会问题。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能够长期忍受艰难的生活条件,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几乎为零,因此常被人们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12]
在中国,民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约在1980年前后,高中实施文理分科时,文科曾普遍受到歧视。正是这种社会背景催生了大规模的民科现象。
现在的科研,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得靠累积团队规模建设和大量资金。
不太行 除非你是满分100能拿110分的极端偏科问题学生
Reply to [pid=841123920,45168026,1]Reply[/pid] Post by [uid=66504898]asdjfsdk[/uid] (2025-09-21 10:18)真有这水平,小时候参加竞赛靠破格录取也能进去,不用留在大专中专,非说大器晚成那就只能成绩说话了
你没有名校的门槛,怎么获取行业顶尖的信息,怎么有钱做实验
你告诉我中专大专拿什么搞研究(此处研究专指科研),你是有钱还是有设备还是有团队。科研早就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了
高学历才能发现自己走的路
是不是有人走过的,走过的话,遇到什么,得到什么
你可以试试直接看高等数学
看你怎么定义科学家了,要是一二本教授PI这种级别的,那还挺难的(但我也见过国外社区大学本科最后当教授),如果只是普通科研工作者的话,努努力掌握一些核心技能比如编程或者特定工程技术那还是很有戏的,现在很多学科是通过大规模合作来进行研究的,这些合作组织中就会需要很多掌握特定技术的人(当然,薪酬会比工业界的工作低,但工作强度会更高)
现在的科学家智力是一方面没有经费院士也白瞎,所以为啥数学民科最多,其次理论物理,因为这俩是最不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