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al
2021-07-06T13:01:00+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7/10/ekQ2o-fjgcKcT3cSli-1k.jpg[/img]
四年前的东西了,一时间有点儿感慨。
声之形。
讲述,在寻找着某个人的少年,出现在他视线的另一端的到底是…?因为有想传达的想法、因为有想告诉人,所以我们才会生存在世上!
这是有关于听觉障碍的少女西宫硝子和曾经伤害过她的少年石田将也的成长故事。
——
厌倦了“无聊”的少年,石田将也。
小学的时候就是个孩子王的他,对转校生的少女,西宫硝子的天真产生了兴趣。
在她到来的期间,少年从无聊的日子里得到了解放。
但是,因为硝子那件事将也被周围孤立起来。
而后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两人在不同的地方高中成长起来。
“那件事”以来,将也见到硝子紧紧地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这是一个少年,少女,和四周的人,试图接受自己的故事。
——
百度上的简介是如此,说实话,作者并没有讲好这个故事,电影篇幅受限,更放大了它的缺陷,可我正因为如此,才认为这是个可贵的故事。
电影画面、bgm、人物情绪细节、剧情删减等,因为有诸多影评人珠玉在前,所以我不做赘述,直接引出结论:
人物塑造大失败,让人一头雾水,就像一群神经病或者说业余演员。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态度不无关系,她说每一个角色都是她的分身,以我个人的写作经验,把自己作为第一视角代入角色,通常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作者在演吧,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在那里。)
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石田将也,是个孩子王,一直以来都率领着他的小伙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
在小六的时候,石田将也还没有改变,但他的小伙伴们却都渐渐改变,最大也是最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厌倦游戏了。失去权威,从孩子王的地位掉下来,这都是将也害怕的,而他最害怕的是,无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转学过来,那就是硝子。
在西宫硝子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都对她很好奇并抱有一定程度的善意。
然而,当硝子带来的麻烦凸显出来,他们仅有的这点善意就全转化成了恶意。
在这里,我要先说一下西宫硝子——这个自卑怯弱的女孩。
据说在漫画里,硝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残疾人,是因病致残。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去确认。如果是,那更可怕,试想一下,一个原本正常的人突然就有了缺陷,这对一个成年人都是极大的打击,何况一个孩子?
就在硝子最需要安慰、鼓励和引导的时候,她的双亲以她为主论点大吵了一架,并且离异了。
硝子的母亲原本就是个强势的人,在离异之后,因为要独立负担起一个家庭的缘故,便更为强势。
母亲的强势更进一步地强化了硝子性格上的弱势。
硝子妹妹结弦是个聪明的女孩,她了解家庭所处的困境,为了减轻妈妈的压力也为了照顾不让人放心的姐姐主动放弃上学,哪怕因此和母亲关系恶劣。
硝子当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因此愈发愧疚。
从这以后,硝子就开始自我厌恶,有了把一切不对都归结到自己身上的陋习。
话题回到原来。
硝子转学进入将也所在的学校。
(从漫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转学之前,在上一个学校,硝子同样遭受了霸凌。)
合唱比赛的失利、与她交流的困难以及学校不合时宜的措施······就在周围人开始排挤她之前,将也对她说:
“我说,你再不机灵一点会被讨厌的吧。”
一个合格的首领,他总注意看风向,并抢在众人之前先走一步。
将也有这个潜质。他看到了班级里的风向。
但这时候,他仍对硝子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善意,所以他告诫她说,你最好机灵一点。
就是在这一刻,硝子注意到将也——这个和其他人有隔阂的男孩子,并把他视作和自己相同“孤独的存在”。于是,她用手语说,我想和你做朋友。
不懂手语的将也将之视为了挑衅,于是,他抓了一把沙子洒向了硝子。
第二天,将也开始欺负硝子。
他惊喜的发现,小伙伴们又团结在他的身边,其他人也像过去那样关注着他。
他失去的一切又都回来了。为了将失而复得的一切维持下去,将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硝子并不断升级他的手段,以此来刺激伙伴们和注视他的人们。
直到硝子母亲向校方投诉反应。
老师和班上同学把责任全推到将也身上。被迫独自担负起责任的将也质问他们:你们不也做了?
于是,他的小伙伴——他过去的追随者们开始欺凌将也。
老师默许了这件事。
硝子犯了老毛病,她认为:和睦的班集体因为自己而产生了裂缝,石田将也努力构建起来的关系因为自己而摧毁了。也正因此,硝子不怪将也,甚至为了弥补自己的罪恶感,她试图帮助他。
在这里,他们两个人第一次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硝子转学了。
在硝子转校后,将也发现硝子一直为被欺凌的他抹掉桌上涂鸦,他感到了后悔。
将也沦落到班级底层,曾经他所做的,一份也没有少的还在了他身上,只是那不是由受害者,而是曾与他站在同一立场的人。
将也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巨大痛苦临到石田将也的精神上。他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
自这以后,将也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把自己所作所为的遗忘掉抛弃掉,要么承认罪恶,接受惩罚。不论将也是否选择过前者,他都失败了。
他只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无法原谅自己的将也打算以死作为惩罚。
在与硝子的见面时,他敏锐地意识到硝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于是,一条通往救赎的路出现在他面前。
故事由此展开。
这之后的事情就如大家看到的充满了无谓的纷扰和杂音。
关于这些,其他影评说得不少,我便不多说了。
现在说说我为什么认为这是个难得可贵的故事:霸凌、爱情、救赎、宽恕、忏悔······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我找不到它的主线,抓不住它的重点。
但出奇的,我就是被这样的故事触动。
而这绝对不只是因为我作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过去。
为什么它打动了我?
如大家所见,这是一部充满着个例的作品。正常的来讲,一个作品要比现实还要真实,要从大量个例中提炼出共同的部分并以此来创作。在这极为重要的一点上,这作品完全失败,它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不知所谓的故事。
可正因为如此,它打动了我。
在我观影时,我不诧异于任何人的行动,因为在我的眼里现实就是这样的。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通常自私冷漠且蛮不讲理、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相互欺瞒,在背地里说尽坏话,可见面时没有人怀疑,没有人受到伤害。自己在骗人,自己在被人骗,人们并没有这种自觉。
我由衷的感到悲哀。
在我眼里,比起其他的故事,这部缺陷的作品更真实。
在此基础上,将也犯罪,自我受罚,在痛苦中去忏悔,终得救的故事打动了我。
如果和过去欺凌自己的人遇见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概就像这位朋友:跟过去一直欺负自己的人偶然碰到,那个人很平淡地跟我打招呼问候,就像以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临道别还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多联系······回去之后我毫不犹豫就把电话拉近了黑名单。
心的伤痕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退。
有多少人愿意见给自己烙下伤的人呢?我已经成年,那些事情也都记不清楚,可以说不挂心,但它存在,永远存在于记忆的角落,一旦有某种引子,它就会浮上来。
如果有人忏悔,我原谅他,只是惟独有一个要求——你还有你们都不要再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们光是存在就会提醒我,有伤的存在。
这可能使我犯错。
当恶意将我团团围住,就是那一刻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创伤。
伤的存在让宽恕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宽恕了对方,也还有一个债存在,内心的深处有种不平衡,我不能忍受,总有一天这笔帐必须清算,终有一天机会会来,就在那一刻,帐必须清算。
我能清醒地意识到,在我的内心深处,有攻击他们的想法。
令人惊奇的是宽恕和攻击这二者在我心里是同时发生的。
宽恕出于我的道德观念,攻击出于伤,而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或者说,这就是报应,因为他们的暴行,世界上少了一个对他们心怀善意的人,多了一个对他们怀有恶意的人。
要想治愈伤,我想大概也只可能依靠爱了吧?
而这——就是发生在硝子和将也之间、发生在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的梦幻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首领总是他追随者的追随者,他的追随者要往何处去,在干什么,他就要抢在他们前面,以此来获取权威。一个首领只是其追随者的放大的照片。所以,加害者不只是将也。
首恶固然可恶,但其他人就能简单地被原谅吗?
还有欺凌将也的岛田等人,他们能被简单的原谅吗?
我认为是不能的。
只有一个人,只有植野直花和将也道歉:当初,要是继续和你搭话,就好了。(这也是这个角色在我心里加分的一项。)
四年前的东西了,一时间有点儿感慨。
声之形。
讲述,在寻找着某个人的少年,出现在他视线的另一端的到底是…?因为有想传达的想法、因为有想告诉人,所以我们才会生存在世上!
这是有关于听觉障碍的少女西宫硝子和曾经伤害过她的少年石田将也的成长故事。
——
厌倦了“无聊”的少年,石田将也。
小学的时候就是个孩子王的他,对转校生的少女,西宫硝子的天真产生了兴趣。
在她到来的期间,少年从无聊的日子里得到了解放。
但是,因为硝子那件事将也被周围孤立起来。
而后经过了五年的时间,两人在不同的地方高中成长起来。
“那件事”以来,将也见到硝子紧紧地封闭了自己的内心。
这是一个少年,少女,和四周的人,试图接受自己的故事。
——
百度上的简介是如此,说实话,作者并没有讲好这个故事,电影篇幅受限,更放大了它的缺陷,可我正因为如此,才认为这是个可贵的故事。
电影画面、bgm、人物情绪细节、剧情删减等,因为有诸多影评人珠玉在前,所以我不做赘述,直接引出结论:
人物塑造大失败,让人一头雾水,就像一群神经病或者说业余演员。
(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态度不无关系,她说每一个角色都是她的分身,以我个人的写作经验,把自己作为第一视角代入角色,通常都会导致这种情况,大概是因为作者在演吧,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在那里。)
我们梳理一下这个故事。
石田将也,是个孩子王,一直以来都率领着他的小伙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游戏。
在小六的时候,石田将也还没有改变,但他的小伙伴们却都渐渐改变,最大也是最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厌倦游戏了。失去权威,从孩子王的地位掉下来,这都是将也害怕的,而他最害怕的是,无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转学过来,那就是硝子。
在西宫硝子刚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都对她很好奇并抱有一定程度的善意。
然而,当硝子带来的麻烦凸显出来,他们仅有的这点善意就全转化成了恶意。
在这里,我要先说一下西宫硝子——这个自卑怯弱的女孩。
据说在漫画里,硝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残疾人,是因病致残。关于这一点我没有去确认。如果是,那更可怕,试想一下,一个原本正常的人突然就有了缺陷,这对一个成年人都是极大的打击,何况一个孩子?
就在硝子最需要安慰、鼓励和引导的时候,她的双亲以她为主论点大吵了一架,并且离异了。
硝子的母亲原本就是个强势的人,在离异之后,因为要独立负担起一个家庭的缘故,便更为强势。
母亲的强势更进一步地强化了硝子性格上的弱势。
硝子妹妹结弦是个聪明的女孩,她了解家庭所处的困境,为了减轻妈妈的压力也为了照顾不让人放心的姐姐主动放弃上学,哪怕因此和母亲关系恶劣。
硝子当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因此愈发愧疚。
从这以后,硝子就开始自我厌恶,有了把一切不对都归结到自己身上的陋习。
话题回到原来。
硝子转学进入将也所在的学校。
(从漫画中可以明显看出,在转学之前,在上一个学校,硝子同样遭受了霸凌。)
合唱比赛的失利、与她交流的困难以及学校不合时宜的措施······就在周围人开始排挤她之前,将也对她说:
“我说,你再不机灵一点会被讨厌的吧。”
一个合格的首领,他总注意看风向,并抢在众人之前先走一步。
将也有这个潜质。他看到了班级里的风向。
但这时候,他仍对硝子抱有一定程度上的善意,所以他告诫她说,你最好机灵一点。
就是在这一刻,硝子注意到将也——这个和其他人有隔阂的男孩子,并把他视作和自己相同“孤独的存在”。于是,她用手语说,我想和你做朋友。
不懂手语的将也将之视为了挑衅,于是,他抓了一把沙子洒向了硝子。
第二天,将也开始欺负硝子。
他惊喜的发现,小伙伴们又团结在他的身边,其他人也像过去那样关注着他。
他失去的一切又都回来了。为了将失而复得的一切维持下去,将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凌硝子并不断升级他的手段,以此来刺激伙伴们和注视他的人们。
直到硝子母亲向校方投诉反应。
老师和班上同学把责任全推到将也身上。被迫独自担负起责任的将也质问他们:你们不也做了?
于是,他的小伙伴——他过去的追随者们开始欺凌将也。
老师默许了这件事。
硝子犯了老毛病,她认为:和睦的班集体因为自己而产生了裂缝,石田将也努力构建起来的关系因为自己而摧毁了。也正因此,硝子不怪将也,甚至为了弥补自己的罪恶感,她试图帮助他。
在这里,他们两个人第一次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硝子转学了。
在硝子转校后,将也发现硝子一直为被欺凌的他抹掉桌上涂鸦,他感到了后悔。
将也沦落到班级底层,曾经他所做的,一份也没有少的还在了他身上,只是那不是由受害者,而是曾与他站在同一立场的人。
将也第一次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巨大痛苦临到石田将也的精神上。他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
自这以后,将也从未间断过“罪”的折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把自己所作所为的遗忘掉抛弃掉,要么承认罪恶,接受惩罚。不论将也是否选择过前者,他都失败了。
他只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无法原谅自己的将也打算以死作为惩罚。
在与硝子的见面时,他敏锐地意识到硝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于是,一条通往救赎的路出现在他面前。
故事由此展开。
这之后的事情就如大家看到的充满了无谓的纷扰和杂音。
关于这些,其他影评说得不少,我便不多说了。
现在说说我为什么认为这是个难得可贵的故事:霸凌、爱情、救赎、宽恕、忏悔······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我找不到它的主线,抓不住它的重点。
但出奇的,我就是被这样的故事触动。
而这绝对不只是因为我作为校园暴力受害者的过去。
为什么它打动了我?
如大家所见,这是一部充满着个例的作品。正常的来讲,一个作品要比现实还要真实,要从大量个例中提炼出共同的部分并以此来创作。在这极为重要的一点上,这作品完全失败,它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不知所谓的故事。
可正因为如此,它打动了我。
在我观影时,我不诧异于任何人的行动,因为在我的眼里现实就是这样的。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通常自私冷漠且蛮不讲理、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
人们相互欺瞒,在背地里说尽坏话,可见面时没有人怀疑,没有人受到伤害。自己在骗人,自己在被人骗,人们并没有这种自觉。
我由衷的感到悲哀。
在我眼里,比起其他的故事,这部缺陷的作品更真实。
在此基础上,将也犯罪,自我受罚,在痛苦中去忏悔,终得救的故事打动了我。
如果和过去欺凌自己的人遇见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概就像这位朋友:跟过去一直欺负自己的人偶然碰到,那个人很平淡地跟我打招呼问候,就像以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临道别还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多联系······回去之后我毫不犹豫就把电话拉近了黑名单。
心的伤痕一旦出现,就难以消退。
有多少人愿意见给自己烙下伤的人呢?我已经成年,那些事情也都记不清楚,可以说不挂心,但它存在,永远存在于记忆的角落,一旦有某种引子,它就会浮上来。
如果有人忏悔,我原谅他,只是惟独有一个要求——你还有你们都不要再出现在我的面前。
他们光是存在就会提醒我,有伤的存在。
这可能使我犯错。
当恶意将我团团围住,就是那一刻给我烙下了深深的创伤。
伤的存在让宽恕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就是宽恕了对方,也还有一个债存在,内心的深处有种不平衡,我不能忍受,总有一天这笔帐必须清算,终有一天机会会来,就在那一刻,帐必须清算。
我能清醒地意识到,在我的内心深处,有攻击他们的想法。
令人惊奇的是宽恕和攻击这二者在我心里是同时发生的。
宽恕出于我的道德观念,攻击出于伤,而这二者其实并不矛盾。或者说,这就是报应,因为他们的暴行,世界上少了一个对他们心怀善意的人,多了一个对他们怀有恶意的人。
要想治愈伤,我想大概也只可能依靠爱了吧?
而这——就是发生在硝子和将也之间、发生在加害者和被害者之间的梦幻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首领总是他追随者的追随者,他的追随者要往何处去,在干什么,他就要抢在他们前面,以此来获取权威。一个首领只是其追随者的放大的照片。所以,加害者不只是将也。
首恶固然可恶,但其他人就能简单地被原谅吗?
还有欺凌将也的岛田等人,他们能被简单的原谅吗?
我认为是不能的。
只有一个人,只有植野直花和将也道歉:当初,要是继续和你搭话,就好了。(这也是这个角色在我心里加分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