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ers Iettuce
2021-04-04T04:54:39+00:00
整体上看 电影有优点 也有缺点 算是褒贬一半一半吧
复看之后 有几个镜头感悟颇深 莫名的想起了我近期在nga内的那些经历 颇有一种“莫名悲壮”、“只有你能懂我”的意味
1. 内务部军官等三人返回途中被德军伏击后,拒不投降而全员牺牲
2. 片尾,奉命撤退幸存的部队明白真实的战役作战意图之后(掩护主力进攻的真正方向),未经休整立刻和补充兵员一起再次投入反攻作战
这个片子并不算非常推荐吧 和以前的那些毛子二战电影不同 反正我个人是稍微看出来那么一点点的反战味道 ,有闲暇功夫的时候可以当爆米花电影看一看,几次战斗场面的刻画也还是不错的
配几张截图
内务部军官等三人被德军伏击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j1v-39rkZcT3cS1hc-u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j1v-bazcZcT3cS1hc-u0.jpg[/img]
片尾组织反攻作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j1v-d8x9K2eT3cS1hc-u0.jpg[/img]
我挺纳闷的地方在于,明明是拍自己国家的事情,为啥要把政委开头的形象塑造成胆小怕死(手下已经穿越封锁线到达战壕了,他畏畏缩缩半天不敢过去)、脑子一根筋(非要在前线危急的时候枪毙正在坚守阵地的士兵,虽然那士兵是拿了张德军宣传单点烟)、满脑子政治任务(到前线啥资源都不带,就光顾着阻止普通士兵捡宣传单)的二愣子形象。
看到这个政委我还愣了下,反复查了查这电影到底是哪国拍的。法国黑苏军政委也就罢了,毕竟是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怎么自己拍自己也要抹黑政委呢?
换成我们的导演假如拍抗日塑造这么个形象,估计走街头上会被人打死
[quote][pid=507287991,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57729]迅捷斤候郭敬明[/uid] (2021-04-12 13:28):
我挺纳闷的地方在于,明明是拍自己国家的事情,为啥要把政委开头的形象塑造成胆小怕死(手下已经穿越封锁线到达战壕了,他畏畏缩缩半天不敢过去)、脑子一根筋(非要在前线危急的时候枪毙正在坚守阵地的士兵,虽然那士兵是拿了张德军宣传单点烟)、满脑子政治任务的二愣子形象。
看到这个政委我还愣了下,反复查了查这电影到底是哪国拍的。法国黑苏军政委也就罢了,毕竟是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怎么自己拍自己也要抹黑政委呢?[/quote]你说的那个角色 不是政委
是一个内务部的军官
具体的不方便说 可能是有一些争议 你可以自己去百度
片子里的那个政委 从片头进攻一直活到了片尾反攻 也是在战争成长了不少 而且并不是以往毛子电影中那种相对比较刻板死板一根筋的形象
虽然影片没细说也没交待背景
但是从片头进攻的场景看 这个阵地应该是已经反复争夺很多次了(有几辆早就被击毁的苏军坦克)
本片的苏军进攻部队 仅仅是其中的一支作战部队而已
[quote][pid=507288408,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04468]力有所不能[/uid] (2021-04-12 13:29):
你说的那个角色 不是政委
是一个内务部的军官
具体的不方便说 可能是有一些争议 你可以自己去百度
片子里的那个政委 从片头进攻一直活到了片尾反攻 也是在战争成长了不少 而且并不是以往毛子电影中相对比较刻板一根筋的形象
虽然影片没细说也没交待背景
但是从片头进攻的场景看 这个阵地应该是已经反复争夺很多次了(有几辆早就被击毁的苏军坦克)
本片的苏军进攻部队 仅仅是其中的一支作战部队而已[/quote]后面能看出这个角色的成长和观念的略微转变,以及身为被国家养大的孤儿为何会这么做的原因。
但这还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连俄国人自己都这么抹黑参与卫国战争的政工人员,那岂不是误导普通观众红军的政工人员不可理喻吗?
[quote][pid=507292754,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57729]迅捷斤候郭敬明[/uid] (2021-04-12 13:47):
后面能看出这个角色的成长和观念的略微转变,以及身为被国家养大的孤儿为何会这么做的原因。
但这还是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连俄国人自己都这么抹黑参与卫国战争的政工人员,那岂不是误导普通观众红军的政工人员不可理喻吗?[/quote]后世对此应该是存在一些争议 具体的请自行去百度吧
所以 从这个片子里 我个人是看出了一丝丝的反战味道 所以褒贬一半一半吧
不过影片结尾 内务部的军官内心也受到一些触动并有所改变 并且最终拒不投降而死于德军的伏击
Reply to [pid=507292754,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57729]迅捷斤候郭敬明[/uid] (2021-04-12 13:47)
内务部可不是政工人员,更像是特务警察
[quote][tid=26297295]Topic[/tid] Post by [uid=62704468]力有所不能[/uid] (2021-04-12 12:54):
整体上看 电影有优点 也有缺点 算是褒贬一半一半吧
复看之后 有几个镜头感悟颇深 莫名的想起了我近期在nga内的那些经历 颇有一种“莫名悲壮”、“只有你能懂我”的意味
1. 内务部军官等三人返回途中被德军伏击后,拒不投降而全员牺牲
2. 片尾,奉命撤退幸存的部队明白真实的战役作战意图之后(掩护主力进攻的真正方向),未经休整立刻和补充兵员一起再次投入反攻作战
这个片子并不算非常推荐吧[del]和以前的那些毛子二战电影不同 反[/quote][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c128-g8ogXcZ3gT3cSqo-zk.jpg.medium.jpg[/img]
那个政委就是原著作者啊。原著本身就是苏联解体后大量反思文学中的一部。
这本书就是“揭露”被苏联历史学家们“掩盖的历史真相”。这样你就不会对电影有啥疑问了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3dbn-2c0rXaZ2wT3cSzk-qo.jpg.medium.jpg[/img]
实际上在苏德双方的官方记录中就没有勒热夫战役存在,不止苏联德国方面也没有。苏德双方官方是莫斯科战役的反攻部分以及朱可夫惨败的火星行动。所谓勒热夫战役是苏联解体后某些历史学家自己搞的名堂。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3dc4-j5rsXaZ2sT3cSqo-zk.jpg.medium.jpg[/img]
[quote][pid=507423915,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36859822]西巴雷斯[/uid] (2021-04-12 23:14):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c128-g8ogXcZ3gT3cSqo-zk.jpg.medium.jpg[/img]
那个政委就是原著作者啊。原著本身就是苏联解体后大量反思文学中的一部。
这本书就是“揭露”被苏联历史学家们“掩盖的历史真相”。这样你就不会对电影有啥疑问了吧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4/12/-cckxQ3dbn-2c0rXaZ2wT3cSzk-qo.jpg.medium.jpg[/img]
实际上在苏德双方的官方记录中就没有勒热夫战役存在,[/quote]感谢回复
额......这个似乎有点敏感 就不讨论了
在这里考据这个战役的真实性什么的 貌似也有点不妥
不过这个“声东击西”“掩护主攻方向”的战术设置 是完全没问题的 古今中外经典的战术之一
我说怎么这个片子看着看着 总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对劲呢 跟毛子以前的那些经典二战电影相比
我说一点个人的愚见啊,我觉得俄罗斯现在也很精分,自己是白匪但是俄罗斯在走下坡路需要凝聚自己的国民,只能拿二战时的苏联来宣传,但是那时候的苏联是红的,所以拍出来的东西总有些别扭。
[quote][pid=507425673,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13140182]单车骑士[/uid] (2021-04-12 23:24):
我说一点个人的愚见啊,我觉得俄罗斯现在也很精分,自己是白匪但是俄罗斯在走下坡路需要凝聚自己的国民,只能拿二战时的苏联来宣传,但是那时候的苏联是红的,所以拍出来的东西总有些别扭。[/quote]这个话题太大了 反正我是驾驭不住
还是说回电影 这个我擅长一点点
声东击西、付出高昂代价来佯攻以掩护主攻方向的二战战役、真实战例其实有很多 苏军也有
所以我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有那么一丝丝反战反思的味道 楼上的那位老哥解释原著之后就更加确定了
近期的俄罗斯电影 其实还有一部《最后的前线》是莫斯科保卫战时 几所军校的学员直接上前线战场顶了很多天的真实战例 那个就很热血 也很惨烈
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反战和反思的那些私货 而且里面的那几个毛妹真的很漂亮很顶呢 [s:ac:喘]
[quote][pid=507430074,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04468]力有所不能[/uid] (2021-04-12 23:47):
这个话题太大了 反正我是驾驭不住
还是说回电影 这个我擅长一点点
声东击西、付出高昂代价来佯攻以掩护主攻方向的二战战役、真实战例其实有很多 苏军也有
所以我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有那么一丝丝反战反思的味道 楼上的那位老哥解释原著之后就更加确定了
近期的俄罗斯电影 其实还有一部《最后的前线》是莫斯科保卫战时 几所军校的学员直接上前线战场顶了很多天的真实战例 那个就很热血 也很惨烈
反正我是没看出来反战和反思的那些私货 [del]而且里面的那几个毛妹真的很漂亮很顶呢[/d[/quote]其实俄罗斯现在已经好点了,你去看看以前拍的那部海军上将高尔查克[s:ac:哭笑]
[quote][pid=507433404,26297295,1]Reply[/pid] Post by [uid=13140182]单车骑士[/uid] (2021-04-13 00:06):
其实俄罗斯现在已经好点了,你去看看以前拍的那部海军上将高尔查克[s:ac:哭笑][/quote]好的 谢谢推荐 找机会看看
近期看 还是没有什么能超越当年苏联时期那些经典的二战电影作品
或许在某个镜头或某个剧情、特效等等方面可以做得很好 但整体上而言还没有见到
一声叹息[s:ac:呆] 不过毛妹演员真的是越来越好看了呢 [s:ac:喘]
可以去看下B站的BV1DE411i7vU这个视频,油管的MHV频道专门有针对这个问题讲过,楼上说的档案中不存在这个有点过了,按MHV小哥的说法较为原始的档案中是完全有勒热夫的数据的,从个人对军事史方面的一点愚见看,问题是处在“战役”这个称呼上的
先补个MHV的这位小哥的情况,他应该是奥地利的研究战争史方面的博士,可以接触到相当数量的原始档案(常人一般都不会去看的),对于相当多的所谓主流叙事中的战争史细节NHV都做了一些基于原始档案的重新解读,比较偏学术向一点
另外关于“战役”这个说法,这个本身从现代军事学上来说就是一个各方在叙述上比较有争议性的划分,一方面连接战术与战略,另一方面连接战斗与战争,因此即使不从意识形态叙述或者是主流叙述出发,其本身也是由一定界定难度的
另外有一点也是个人在这个视频下面回复的观点(可能有一定争议性,算是比较个人的看法),就是关于军事史叙述,一般有一种偏好于所谓从“决定性战役”到“决定性战役”的写作模式,而勒热夫战役本身不太适合所谓决定性战役的叙述模式
MHV还有BV1DJ411e7c8这个视频是讨论战役本身的,可以参考看看
毛子现在整体就是精分状态。
普大裱糊匠关于脑子和良心的名言,言下之意是既要脑子又要良心,实际上是既没有脑子也没有良心[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