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hn
2024-08-02T14:16:53+00:00
FINA是国际泳联,WADA是世界反兴奋剂机构,FINA委托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IDTM去孙杨家收集尿液和血液样本,IDTM是个样本采集公司,它本身不负责检测,只是收集样本。
孙杨其实一共经历了三场听证会,分别是:
1 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法庭召开的听证会
2 2019年11月15日国际体育仲裁庭召开的第一审听证会
3 2021年5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庭召开的第二审听证会
“砸瓶子”事件后,先是FINA把孙杨告到了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FINA doping panel)仲裁的法庭,这一次孙杨是胜诉了;由于WADA不满意,就把FINA和孙杨一块告到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相当于FINA和孙杨都是被告,在这一次被广泛吐槽的听证会上,CAS推翻了第一次的仲裁结论,也就是判孙杨和FINA败诉;孙杨继续上诉,于是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了第三次听证会。最终,孙杨被判决“干预或试图干预任何兴奋剂检测流程”受到了禁赛8年的处罚,而不是所谓的“暴力抗检”或者“服用兴奋剂”。而无论哪一次,所有人包括WADA均认可两点:
1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杨服药,因此他的成绩和荣誉全部保留
2 当天的检察人员(主要是尿检官)有不当行为(主要是追星、拍摄等)
由于这两点双方均没有疑问,所以双方的辩论一直围绕IDTM三人小组的检查资质开展,主要是3点:
1 主检官杨冰柔2017年(当时还是助手)曾经和孙杨就因为证件不全和行为不当产生过冲突,而且孙杨正式投诉过她,只不过IDTM置之不理。所以这算IDTM明知双方有利益冲突,违反了ISTI的“无利益冲突”的原则,因此不宜指派来对孙杨进行样本收集。说白了就是他俩有过节,谁知道她会干点啥。
2 采集人员必须拥有采集机构的授权,以证明他们受委托从运动员身上采集样本。在ISTI所有的句子中采集人员都用了复数 have/their/documentation,说明授权文件不是一张或者一个人,而是多张或者三个人都要有授权。而检测过程中,只有主检官出示了授权文件,其他两人均没有,只有护士资格证和居民身份证。
3 采集人员必须受过培训,而尿检官的行为显然证明培训不合格。但IDTM坚持尿检官有过相关培训,此前也有过检测经历。
这位尿检官后来写了一份事实情况说明其中写道:
“我不是做这个工作的。我的高中同学临时电话让我去帮忙,因为我是男的,在取男尿样时,男人在场会比较方便。我同学告诉我,这个事情要保密,不可以对外透露。”
“其实我是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对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并不清楚。当时是夏天,很晚了,我穿着短袖短裤凉鞋就去了。可能是因为我的穿着不够正式,我见到孙杨后很兴奋,拿着手机拍照拍视频,孙杨他们觉得我和正式的检测官员不符,所以要求查看我的证件,但我只有身份证。”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真相,不知道什么证件和资质。我就是被临时叫过去帮忙,莫名其妙卷入了这个事情。”这名被临时任命的“尿检官”也是满腹委屈,“不过,孙杨从开始到后来对我都是很客气、热情和礼貌的。”
后来,这位建筑工武兵也表示愿意出庭说出真相,告诉全世界他从未有过检测的相关培训,是临时被叫去的,以前一次也没有担任过尿检官。但WAD和IDTM没有将武兵先生列为证人,估计是怕对自己不利吧,反正从头到尾这位武兵先生都没有出庭。
而另一个巨大的问题是,血检官林黄芬出示的《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证》是她在浙江上学的时候颁发的,而她本人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后来WADA提供了她的《护士执业证》以证明这一点。但根据中国法律,她的《护士执业证》规定了她只能在上海从事医疗工作,如果跨省工作需要提前得到审批。换句话说,如果“采血”这个行为被视为“医疗行为”,则此次采血行为在中国本身就是非法的。非法获取的血液样板,自然也被视为非法样品,不能用于检测。
那么为什么这位杨主检官要找来一个明显有问题的护士和建筑工来检测呢?难道浙江找不出一个护士吗?说来也奇葩,仅仅因为三人是河南老乡,于是就结伴一起去了....
这草台班子....
而最引人注目的“暴力”情节,反而并没那么重要,因为如果样品是非法取得的,那么其实怎么拿走都无所谓,撑死了涉及一些财产纠纷。更何况,孙杨在进行该行为前,是取得了领导批准的,至少是听取了专家意见的。因此即便该行为不妥当,也不能视为孙杨的个人行为,他只是在执行集体决定。
在第一次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法庭召开的听证会上,法庭认为检测小组仅凭一张没有任何人姓名的格式授权,确实不能证明他们的采样任务与孙杨有关,而血检官拿出一张《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证》而非《护士执业证》无法证明自己的执业正当性,因而2019年1月,FINA判决此次检查无效,孙杨不存在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行为,但依然对孙杨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希望他之后谨言慎行。应该说,这次是“险胜”。
2019年3月12日,WADA向CAS对孙杨和FINA提出上诉,认为无论事件起因如何,孙杨的行为都构成了抗检,不认可FINA对孙杨无过错的裁定结果。最后CAS决定2019年11月15日在瑞士举行公开听证会,并通过网络进行全球直播。
而就是这场听证会,成为了孙杨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划重点:
1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杨服药,因此他的成绩和荣誉全部保留
2 当天的检察人员(主要是尿检官)有不当行为(主要是追星、拍摄等)
孙杨其实一共经历了三场听证会,分别是:
1 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法庭召开的听证会
2 2019年11月15日国际体育仲裁庭召开的第一审听证会
3 2021年5月28日国际体育仲裁庭召开的第二审听证会
“砸瓶子”事件后,先是FINA把孙杨告到了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FINA doping panel)仲裁的法庭,这一次孙杨是胜诉了;由于WADA不满意,就把FINA和孙杨一块告到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相当于FINA和孙杨都是被告,在这一次被广泛吐槽的听证会上,CAS推翻了第一次的仲裁结论,也就是判孙杨和FINA败诉;孙杨继续上诉,于是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了第三次听证会。最终,孙杨被判决“干预或试图干预任何兴奋剂检测流程”受到了禁赛8年的处罚,而不是所谓的“暴力抗检”或者“服用兴奋剂”。而无论哪一次,所有人包括WADA均认可两点:
1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杨服药,因此他的成绩和荣誉全部保留
2 当天的检察人员(主要是尿检官)有不当行为(主要是追星、拍摄等)
由于这两点双方均没有疑问,所以双方的辩论一直围绕IDTM三人小组的检查资质开展,主要是3点:
1 主检官杨冰柔2017年(当时还是助手)曾经和孙杨就因为证件不全和行为不当产生过冲突,而且孙杨正式投诉过她,只不过IDTM置之不理。所以这算IDTM明知双方有利益冲突,违反了ISTI的“无利益冲突”的原则,因此不宜指派来对孙杨进行样本收集。说白了就是他俩有过节,谁知道她会干点啥。
2 采集人员必须拥有采集机构的授权,以证明他们受委托从运动员身上采集样本。在ISTI所有的句子中采集人员都用了复数 have/their/documentation,说明授权文件不是一张或者一个人,而是多张或者三个人都要有授权。而检测过程中,只有主检官出示了授权文件,其他两人均没有,只有护士资格证和居民身份证。
3 采集人员必须受过培训,而尿检官的行为显然证明培训不合格。但IDTM坚持尿检官有过相关培训,此前也有过检测经历。
这位尿检官后来写了一份事实情况说明其中写道:
“我不是做这个工作的。我的高中同学临时电话让我去帮忙,因为我是男的,在取男尿样时,男人在场会比较方便。我同学告诉我,这个事情要保密,不可以对外透露。”
“其实我是一头雾水,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对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并不清楚。当时是夏天,很晚了,我穿着短袖短裤凉鞋就去了。可能是因为我的穿着不够正式,我见到孙杨后很兴奋,拿着手机拍照拍视频,孙杨他们觉得我和正式的检测官员不符,所以要求查看我的证件,但我只有身份证。”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真相,不知道什么证件和资质。我就是被临时叫过去帮忙,莫名其妙卷入了这个事情。”这名被临时任命的“尿检官”也是满腹委屈,“不过,孙杨从开始到后来对我都是很客气、热情和礼貌的。”
后来,这位建筑工武兵也表示愿意出庭说出真相,告诉全世界他从未有过检测的相关培训,是临时被叫去的,以前一次也没有担任过尿检官。但WAD和IDTM没有将武兵先生列为证人,估计是怕对自己不利吧,反正从头到尾这位武兵先生都没有出庭。
而另一个巨大的问题是,血检官林黄芬出示的《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证》是她在浙江上学的时候颁发的,而她本人在上海一家医院工作,后来WADA提供了她的《护士执业证》以证明这一点。但根据中国法律,她的《护士执业证》规定了她只能在上海从事医疗工作,如果跨省工作需要提前得到审批。换句话说,如果“采血”这个行为被视为“医疗行为”,则此次采血行为在中国本身就是非法的。非法获取的血液样板,自然也被视为非法样品,不能用于检测。
那么为什么这位杨主检官要找来一个明显有问题的护士和建筑工来检测呢?难道浙江找不出一个护士吗?说来也奇葩,仅仅因为三人是河南老乡,于是就结伴一起去了....
这草台班子....
而最引人注目的“暴力”情节,反而并没那么重要,因为如果样品是非法取得的,那么其实怎么拿走都无所谓,撑死了涉及一些财产纠纷。更何况,孙杨在进行该行为前,是取得了领导批准的,至少是听取了专家意见的。因此即便该行为不妥当,也不能视为孙杨的个人行为,他只是在执行集体决定。
在第一次2018年11月19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法庭召开的听证会上,法庭认为检测小组仅凭一张没有任何人姓名的格式授权,确实不能证明他们的采样任务与孙杨有关,而血检官拿出一张《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证》而非《护士执业证》无法证明自己的执业正当性,因而2019年1月,FINA判决此次检查无效,孙杨不存在违反《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行为,但依然对孙杨提出了严厉的警告,希望他之后谨言慎行。应该说,这次是“险胜”。
2019年3月12日,WADA向CAS对孙杨和FINA提出上诉,认为无论事件起因如何,孙杨的行为都构成了抗检,不认可FINA对孙杨无过错的裁定结果。最后CAS决定2019年11月15日在瑞士举行公开听证会,并通过网络进行全球直播。
而就是这场听证会,成为了孙杨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划重点:
1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孙杨服药,因此他的成绩和荣誉全部保留
2 当天的检察人员(主要是尿检官)有不当行为(主要是追星、拍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