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2020-06-27T05:32:49+00:00
事发在老干妈出了公告后,我就在马桶说了腾讯应该是被假公章骗了,可惜冲水了。
这种事在腾讯身上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发生,但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发生过无数次,早些年每年都会爆一两个数额特别巨大的假公章欺诈案例,所以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印章管理方面越来越严格规范。
回到腾讯和老干妈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权代理案件,与之对应的表见代理。两者区别是前者老干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表见代理老干妈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先说代理,腾讯作为合同当事人,我有理由相信他是善意的(即不知道印章是假的),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那3人有理由代表老干妈,那么即使老干妈印章是假的,那么老干妈还得掏这1600万元。
但是由于腾讯内部管理,至少是合同管理流程不规范,他无法证明那3人有理由代表老干妈。这里说的证据不是印章,那是假的,表见代理有一条核心构成,代理人与被代理有关系,如果这3个人作为老干妈员工长期与腾讯合作,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已经离职,那么腾讯可以以此举证3人与老干妈有关系;或者说这三人有人是老干妈的股东、高管等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证明有必然联系,那么
腾讯同样可以举证。
但是很可惜 喜闻乐见 ,至少目前来看腾讯无法提供这3人与老干妈有关系的证据。所以无法构成表见代理,而是无权代理,腾讯只能找这3个人。
再说腾讯冻结老干妈1600万这事,法律上有规定可以在诉讼前冻结被告资产,这是合法的,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情况紧急。
所谓紧急情况,就是如果立即不保全,那么老干妈可能通过隐藏、转移资产等多种途径造成腾讯重大损失。很显然,老干妈作为中国知名食品企业,是不构成紧急要素,而且据腾讯所说从3月就开始倒腾这事了,怎么样也不构成紧急,所以腾讯法务部石乐志。
同时,因为腾讯通过诉前财产保全成功冻结老干妈1600万,那么公众有理由相信老干妈可能存在转移资产甚至是资不抵债的情形,如此造成老干妈在名誉甚至财产遭受损失,法律规定,因诉前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老干妈)造成损失,申请人(腾讯)要承担赔偿责任。支持老干妈用这条干死腾讯,但是得举证遭受损失。
最后说下印章管理,正轨机构在用印的时候有一条,面签面核,当面核实印章真伪,当面签署。
核实印章真伪很简单,银行直接与预留印鉴比对即可,非银行确保是在对方办公场所签署即可,有几个案例,骗子带客户在银行会议室签署假的投资合同并盖银行假公章,只要是在固定办公场所签订的,即使是假公章,那么作为善意方,有理由相信公章是真实的,那么同样发生法律效力,银行在这方面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其次是面签,验证身份证后,由法人代表或者法定代表人直接签署,那么就算公章是假的合同一样有效力。以上行为均需影像留底。
所以有些人说表见代理,老干妈收益了就要给钱,合同签了几千分都不用核实的人都洗洗睡吧,洗地不是这样洗的。
腾讯真想挽回损失,就赶快找证据证明这3个人和老干妈有那么一丢丢的联系吧。
另外有兄弟提到后续怎么干/刚,我是很想看到老干妈往死里怼腾讯,然后受腾讯压迫的大众起来反抗,腾讯大出血。
但是事与愿违,这事老干妈毕竟获得了广告宣传,而且也刷了一波声望,被诉前保全很难举证受到多少损失。从公司角度出发,大概率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有朋友贴出了裁定书,确定是诉中保全不是诉前保全。
这里抱歉下不严谨没去查详细资料。
不过虽然诉中和诉前在流程上有所区别,但次案中其实对于老干妈来说影响是一样的,代表老干妈有转移资产的可能,而且也是腾讯申请的。
虽然锅的颜色不一样,但腾讯还是接着这个锅。
此外大家还是别讨论法院流程了,我还想骗点回复[s:ac:抓狂]
这种事在腾讯身上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发生,但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发生过无数次,早些年每年都会爆一两个数额特别巨大的假公章欺诈案例,所以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印章管理方面越来越严格规范。
回到腾讯和老干妈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权代理案件,与之对应的表见代理。两者区别是前者老干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表见代理老干妈则要承担连带责任。
先说代理,腾讯作为合同当事人,我有理由相信他是善意的(即不知道印章是假的),如果有确凿证据证明那3人有理由代表老干妈,那么即使老干妈印章是假的,那么老干妈还得掏这1600万元。
但是由于腾讯内部管理,至少是合同管理流程不规范,他无法证明那3人有理由代表老干妈。这里说的证据不是印章,那是假的,表见代理有一条核心构成,代理人与被代理有关系,如果这3个人作为老干妈员工长期与腾讯合作,但是签合同的时候已经离职,那么腾讯可以以此举证3人与老干妈有关系;或者说这三人有人是老干妈的股东、高管等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证明有必然联系,那么
腾讯同样可以举证。
但是很可惜
再说腾讯冻结老干妈1600万这事,法律上有规定可以在诉讼前冻结被告资产,这是合法的,但是有个前提,必须情况紧急。
所谓紧急情况,就是如果立即不保全,那么老干妈可能通过隐藏、转移资产等多种途径造成腾讯重大损失。很显然,老干妈作为中国知名食品企业,是不构成紧急要素,而且据腾讯所说从3月就开始倒腾这事了,怎么样也不构成紧急,所以腾讯法务部石乐志。
同时,因为腾讯通过诉前财产保全成功冻结老干妈1600万,那么公众有理由相信老干妈可能存在转移资产甚至是资不抵债的情形,如此造成老干妈在名誉甚至财产遭受损失,法律规定,因诉前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老干妈)造成损失,申请人(腾讯)要承担赔偿责任。支持老干妈用这条干死腾讯,但是得举证遭受损失。
最后说下印章管理,正轨机构在用印的时候有一条,面签面核,当面核实印章真伪,当面签署。
核实印章真伪很简单,银行直接与预留印鉴比对即可,非银行确保是在对方办公场所签署即可,有几个案例,骗子带客户在银行会议室签署假的投资合同并盖银行假公章,只要是在固定办公场所签订的,即使是假公章,那么作为善意方,有理由相信公章是真实的,那么同样发生法律效力,银行在这方面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其次是面签,验证身份证后,由法人代表或者法定代表人直接签署,那么就算公章是假的合同一样有效力。以上行为均需影像留底。
所以有些人说表见代理,老干妈收益了就要给钱,合同签了几千分都不用核实的人都洗洗睡吧,洗地不是这样洗的。
腾讯真想挽回损失,就赶快找证据证明这3个人和老干妈有那么一丢丢的联系吧。
另外有兄弟提到后续怎么干/刚,我是很想看到老干妈往死里怼腾讯,然后受腾讯压迫的大众起来反抗,腾讯大出血。
但是事与愿违,这事老干妈毕竟获得了广告宣传,而且也刷了一波声望,被诉前保全很难举证受到多少损失。从公司角度出发,大概率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有朋友贴出了裁定书,确定是诉中保全不是诉前保全。
这里抱歉下不严谨没去查详细资料。
不过虽然诉中和诉前在流程上有所区别,但次案中其实对于老干妈来说影响是一样的,代表老干妈有转移资产的可能,而且也是腾讯申请的。
虽然锅的颜色不一样,但腾讯还是接着这个锅。
此外大家还是别讨论法院流程了,我还想骗点回复[s:ac: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