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
2021-09-21T14:15:53+00:00
以下将要说的,都是本人的个人思考,不代表任何其他人的观点。
当我们拍抗美援朝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在看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拍/看的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无非两点 :
1、宣扬爱国主义,表现“最可爱的人”
2、揭露美帝的战争罪行。
这次的长津湖,我觉得是属于第一条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向,能表达第二条思路吗?
我想了一个故事。
以美国大兵的视角开篇,从所谓的“圣诞攻势”为切入点,美国大兵怀着无限的信心踏入战场,到这里为止,情绪主基调都是欢快而自信。
然后,美国大兵正式踏入了战场,被伏击,被俘,情绪急转直下,开始表现绝望。
跳过所有的大场面战争戏,直接快进到战俘营,期间穿插被美军轰炸的情节,美国大兵求援但是被无视,反而是我军保护美国大兵免受伤害,美国大兵第一次受到三观冲击。
然后到了战俘营,从这里表现我军战俘营的人道主义关怀,对美国大兵的三观冲击,然后战俘营运动会也可以拍出来,电影情绪慢慢由绝望转变为生机勃勃。
最后战争结束,主角选择回归美国,本来以为会获得自由,结果被当成洗脑士兵,天天面对政府无休止的调查和拷问,最终在郁郁寡欢中,影片结束。
大伙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有没有搞头?
虽然不一定搞的出来[s:ac:哭笑]图一乐
当我们拍抗美援朝的时候,或者说,当我们在看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拍/看的是什么?
我个人觉得,无非两点 :
1、宣扬爱国主义,表现“最可爱的人”
2、揭露美帝的战争罪行。
这次的长津湖,我觉得是属于第一条的,那么有没有什么方向,能表达第二条思路吗?
我想了一个故事。
以美国大兵的视角开篇,从所谓的“圣诞攻势”为切入点,美国大兵怀着无限的信心踏入战场,到这里为止,情绪主基调都是欢快而自信。
然后,美国大兵正式踏入了战场,被伏击,被俘,情绪急转直下,开始表现绝望。
跳过所有的大场面战争戏,直接快进到战俘营,期间穿插被美军轰炸的情节,美国大兵求援但是被无视,反而是我军保护美国大兵免受伤害,美国大兵第一次受到三观冲击。
然后到了战俘营,从这里表现我军战俘营的人道主义关怀,对美国大兵的三观冲击,然后战俘营运动会也可以拍出来,电影情绪慢慢由绝望转变为生机勃勃。
最后战争结束,主角选择回归美国,本来以为会获得自由,结果被当成洗脑士兵,天天面对政府无休止的调查和拷问,最终在郁郁寡欢中,影片结束。
大伙觉得这个思路怎么样?有没有搞头?
虽然不一定搞的出来[s:ac:哭笑]图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