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新成果:《甘石星经》的观测年代测定新证据

ktstewart559-avatar

ktstewart559

2025-04-19T00:37:52+00:00

同事的最新论文
利用广义霍夫变换确定《石氏星经》星表的观测年代

这是另一位同事写的普及向简评:
长期以来,各种自媒体宣称《甘石星经》是最古老的星表,但是缺乏实证。而西方学者认为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编制的星图是最早的星图。
何勃亮和赵永恒研究员等人,运用基于霍夫变换的计算算法,对中国古代星图数据进行分析。科研团队分析古籍中恒星的赤道坐标,考虑岁差等因素,使用天文计算软件确定恒星在历史时期的实际位置,并与古籍记录对比,结果显示《甘石星经》的记录与公元前 360-280 年间的恒星位置高度吻合。这一发现对理解古代天文学发展意义重大,证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恒星观测和记录方面的先进性,凸显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对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确认石申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图。
何勃亮等人的成果发表在了SCI期刊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Science为此专门做了一篇评论报道。

下面正文中文版:
这是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的中文稿,文中我们用算法证明了现传世文献中的《石氏星经》星表的具体观测年代,在120颗恒星数据中,其中有约一半为公元前355年观测,另一半数据为公元125年观测。前者的年代可以准确的和石申的生活年代所对应,加之近几十年的考古学等方面都进展,我们推断认为在石申的时代,已经有了浑仪或类似浑仪的观测仪器的存在(也希望有新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而另一个时代125年,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年代,这个时代有着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历史记载,张衡曾经建造过浑仪,并为之做注。也使用浑仪进行过观测。我们推测《石氏星经》的数据,张衡应该进行过观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文献和数据或许由于手工传抄的原因,两类数据混杂在了一起,并且在唐代通过《开元占经》流传到了后世。本文主要是通过计算的方法来推定星表的年代。除了和文献可以对应上外,我们也希望未来可以有新的证据来推动这些古星表的研究。文中的数据可以通过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进行下载,文末附有下载地址。








顺便一提,何勃亮这哥们反伪史论的,赵永恒研究员则担任了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近二十年的首席科学家。
Kormir-avatar

Kormir

写史狂魔怎么能不把天象也记下来呢茶
𝗣𝗼𝗿𝘁𝗶𝗳𝗶𝗻𝗼-avatar

𝗣𝗼𝗿𝘁𝗶𝗳𝗶𝗻𝗼

伪史论应该坚持“去伪存真”,根据现存的真实历史文物去还原历史轨迹,既不是宣扬“罗马不存在,希腊不存在,西方都是下树的猴子”,也不是“以色列一万年前的篮子,日本史学家自己埋的石器。”
Immuntiez-avatar

Immuntiez

其实我现在感觉就是中国都可能证真
外国的历史都可以证伪
说再多就又要被人攻击了
yothatskb-avatar

yothatskb

+ by [面之城] (undefined)

写史狂魔怎么能不把天象也记下来呢茶

这个有,在某些龟甲和青铜器上doge
ktstewart559-avatar

ktstewart559

+ by [面之城] (undefined)

写史狂魔怎么能不把天象也记下来呢茶

纯记孤立天象意义不大,得配方位角度延续记录等等。
何勃亮等人建立的这个新方法在中国古代历史星图上花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实际观测年代和古代观测体系误差,后续可能还得有些论文搞宋、元的星表星图研究。
不过据他本人表示,后期应该会重点研究明清融合西方观测后的星图星表,我认为这会对我们传统观测仪器的观测能力给出一些硬上限
lunglung728-avatar

lunglung728

在《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的论著提到木星时,有这样一句话:“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

——我记得这个也可以确认吧,以前有人组织过肉眼观测,结论是天气晴好的时候是可以看见木星卫星的。也就是说最早发现伽利略卫星的实际上是甘德
ktstewart559-avatar

ktstewart559

这事有多次验证测试,主楼作者中赵永恒就尝试过,不确定性其实很高,因为他组织的那批学生以及后来我们这些尝试过的人,事实上是先验的知道那里有才去往那里看的,心理影响非常重,这在深空天体目视观测里天天次次人人在发生。我个人从几十年目视观测中总结认为,我们这些现代验证者没有一个看见了。
但是啊,从广泛的爱好者进行大样本测试的统计意义上来说,确实有天赋异禀的,祼眼视力可达星等7.1-7.9(8.2)之间,且角分辨率也比常人强数倍以上的强者,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就是可见的。
athyna-avatar

athyna

其实没看懂说的是啥,但是,还是牛逼,各种牛逼。
ktstewart559-avatar

ktstewart559

+ by [Proton] (undefined)

在《唐开元占经》引录甘德的论著提到木星时,有这样一句话:“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

——我记得这个也可以确认吧,以前有人组织过肉眼观测,结论是天气晴好的时候是可以看见木星卫星的。也就是说最早发现伽利略卫星的实际上是甘德

先回答主要部分:我认为这不算,得有观察到运动的记录,一如伽利略那张。

这事有多次验证测试,主楼作者中赵永恒就尝试过,不确定性其实很高,因为他组织的那批学生以及后来我们这些尝试过的人,事实上是先验的知道那里有才去往那里看的,心理影响非常重,这在深空天体目视观测里天天次次人人在发生。我个人从几十年目视观测中总结认为,我们这些国内现代验证者没有一个看见了。
但是啊,从广泛的爱好者进行大样本测试的统计意义上来说,确实有天赋异禀的,祼眼视力可达星等7.1-7.9(8.2)之间,且角分辨率也比常人强数倍以上的强者,对于他们来说,这个就是可见的。

我本人的猜测,光凭描述,那更可能是早期更巨大时期的木星大红斑。
lunglung728-avatar

lunglung728

+ by [focuslight] (undefined)

先回答主要部分:我认为这不算,得有观察到运动的记录,一如伽利略那张。

这事有多次验证测试,主楼作者中赵永恒就尝试过,不确定性其实很高,因为他组织的那批学生以及后来我们这些尝试过的人,事实上是先验的知道那里有才去往那里看的,心理影响非常重,这在深空天体目视观测里天天次次人人在发生。我个人从几十年目视观测中总结认为,我们这些国内现代验证者没有一个看见了。
但是啊,从广泛的爱好者进行大样本测试的统计意义上来说,确实有天赋异禀的,祼眼视力可达星等7.1-7.9(8.2)之间,且角分辨率也比常人强数倍以
现代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对肉眼观测有没有影响,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