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ron james
2022-02-15T02:18:35+00:00
理性讨论,出口成脏的大可不必
补充编辑下:只讨论背刺关羽的事情,不说把关羽杀了的事情,杀关羽是挺迷的
再就是如果真想讨论的,也请麻烦看完我说的观点,无脑开喷不可取
我说的也绝对不是洗谁,我是脑残的诸葛亮蜀汉粉
目前来说看三国演义的,包括我自己会很大程度带入蜀汉,认为蜀汉才是这个小说的主角,关羽又因为其在书中的各种传奇经历更是主角中的主角
所以往往很多人在看到兵败麦城的时候破防了,就感觉书看不下去了。
其实我也是,看三国演义2个分水岭,一个就是关羽死了,一个就是诸葛亮死了,看完了就特别难受。
但是如果客观的去看,尤其是如果站在孙权的视角去看,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东吴的战力,张八百、孙十万这个梗已经被说烂了。
但是如果去深究这个战力的问题,东吴战力绝对不是调侃中的那么不堪
东吴垃圾的是陆战能力,这个是真的拉,陆战被曹魏吊打。
如果一旦涉及到水战,会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曹魏则完全不是对手。
站在东吴的角度去看,寻求发展和保全,在陆战极度拉胯的情况下,只有要靠着长江淮河的天险守住曹魏再寻求进一步发展
合肥被打出阴影了,那么只有寻找另外一条出路,也只有荆州。
立场上讲,在孙权的眼中,自己才是“主角”,不存在东吴去配合蜀汉统一天下这一说,即使吴蜀联合灭了曹魏最后还是有一战
而且在赤壁大战之后,接连着曹魏丢荆州,拿汉中失汉中,元气大伤,加上这个时候曹操本人身体状况很差。在这种背景条件下,野心膨胀再正常不过了
再就是威胁程度来讲,孙权就算在合肥败的再怎么惨,曹魏军只要敢打过来绝对还是来纯送的,这也是东吴的自信
相对来说荆州的关羽威胁更大,关羽手上有强大的水军,加上自己的强悍实力,同时荆州在上游,有顺流而下的优势,东吴水军在这点上不仅没有优势甚至有劣势,明显更受忌惮。
从道义层面来讲,荆州就是东吴实打实的借给刘备的。
虽然他借给刘备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他抵挡曹操,但是名义上,还是借的,讨还荆州道义上是站得住的
同盟这个事情,自古以来今天还是盟友明天就是敌人的情况太多了,成王败寇拔了。
所以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就是
最大的敌人曹魏,目前内部不稳定,几次大规模作战失败后,曹操和世家门阀的矛盾已经到达最尖锐的时刻,整个曹魏集团状况并不好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正面硬钢还是没多少胜算,但是靠着水战优势,自保也绝对绰绰有余,完全可以徐徐图之,甚至可以等他内部崩坏
当前的盟友蜀汉,刘备主力拿下汉中,关羽二队威震华夏,已经打的曹魏溃不成军,整个集团处于极其高昂的状态中。
一旦等关羽在中原站住脚跟,如果他北伐,配合刘备攻取长安,曹魏不一定抵抗的了,一旦北伐成功,蜀汉大概率统一大半江上,则东吴慢性死亡。
同时关羽在中原站稳了之后,在北方防线稳固的情况下,关羽完全具备能力调转枪头来打东吴,可能直接东吴一波暴毙
可以说关羽的北伐如果成功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东吴不会放任关羽北伐
那么无论是从收益来说,还是风险来说,同时还兼顾自保,在有能力拿下荆州的情况下,孙权最终选择了背刺关羽其实是一个很让人难受的决定,但是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补充编辑下:只讨论背刺关羽的事情,不说把关羽杀了的事情,杀关羽是挺迷的
再就是如果真想讨论的,也请麻烦看完我说的观点,无脑开喷不可取
我说的也绝对不是洗谁,我是脑残的诸葛亮蜀汉粉
目前来说看三国演义的,包括我自己会很大程度带入蜀汉,认为蜀汉才是这个小说的主角,关羽又因为其在书中的各种传奇经历更是主角中的主角
所以往往很多人在看到兵败麦城的时候破防了,就感觉书看不下去了。
其实我也是,看三国演义2个分水岭,一个就是关羽死了,一个就是诸葛亮死了,看完了就特别难受。
但是如果客观的去看,尤其是如果站在孙权的视角去看,又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是东吴的战力,张八百、孙十万这个梗已经被说烂了。
但是如果去深究这个战力的问题,东吴战力绝对不是调侃中的那么不堪
东吴垃圾的是陆战能力,这个是真的拉,陆战被曹魏吊打。
如果一旦涉及到水战,会是完全相反的结果,曹魏则完全不是对手。
站在东吴的角度去看,寻求发展和保全,在陆战极度拉胯的情况下,只有要靠着长江淮河的天险守住曹魏再寻求进一步发展
合肥被打出阴影了,那么只有寻找另外一条出路,也只有荆州。
立场上讲,在孙权的眼中,自己才是“主角”,不存在东吴去配合蜀汉统一天下这一说,即使吴蜀联合灭了曹魏最后还是有一战
而且在赤壁大战之后,接连着曹魏丢荆州,拿汉中失汉中,元气大伤,加上这个时候曹操本人身体状况很差。在这种背景条件下,野心膨胀再正常不过了
再就是威胁程度来讲,孙权就算在合肥败的再怎么惨,曹魏军只要敢打过来绝对还是来纯送的,这也是东吴的自信
相对来说荆州的关羽威胁更大,关羽手上有强大的水军,加上自己的强悍实力,同时荆州在上游,有顺流而下的优势,东吴水军在这点上不仅没有优势甚至有劣势,明显更受忌惮。
从道义层面来讲,荆州就是东吴实打实的借给刘备的。
虽然他借给刘备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他抵挡曹操,但是名义上,还是借的,讨还荆州道义上是站得住的
同盟这个事情,自古以来今天还是盟友明天就是敌人的情况太多了,成王败寇拔了。
所以站在孙权的角度看就是
最大的敌人曹魏,目前内部不稳定,几次大规模作战失败后,曹操和世家门阀的矛盾已经到达最尖锐的时刻,整个曹魏集团状况并不好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目前正面硬钢还是没多少胜算,但是靠着水战优势,自保也绝对绰绰有余,完全可以徐徐图之,甚至可以等他内部崩坏
当前的盟友蜀汉,刘备主力拿下汉中,关羽二队威震华夏,已经打的曹魏溃不成军,整个集团处于极其高昂的状态中。
一旦等关羽在中原站住脚跟,如果他北伐,配合刘备攻取长安,曹魏不一定抵抗的了,一旦北伐成功,蜀汉大概率统一大半江上,则东吴慢性死亡。
同时关羽在中原站稳了之后,在北方防线稳固的情况下,关羽完全具备能力调转枪头来打东吴,可能直接东吴一波暴毙
可以说关羽的北伐如果成功对于东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噩耗,东吴不会放任关羽北伐
那么无论是从收益来说,还是风险来说,同时还兼顾自保,在有能力拿下荆州的情况下,孙权最终选择了背刺关羽其实是一个很让人难受的决定,但是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